李典,樂進,曹彰三人,私作主張,想要借刀殺人,在擊敗趙雲的同時,也將典韋除去,報了曹洪之仇。
可是沒想到弄巧成拙,諸葛亮果斷出手,救出了典韋,也讓徐庶順勢救出了趙雲。這場精心設計的計謀,因為李典,樂進,曹彰三人的從中作梗,沒有取得完美的結局,反而讓盟軍損失慘重。
這讓曹操非常憤怒,同時他也要給典韋和諸葛亮一個交代,因此要將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當即斬首。
“陛下息怒,刀下留人啊!”戲誌才一看大驚,趕緊跪倒在地,“陛下,李典,樂進,曹彰三人,雖然論罪當斬,但如今官渡之戰正是用人之時,我軍在白馬己損失慘重,若是再斬三員大將,於此戰不利,更於我魏國不利呀!”
戲誌才沒有說罪不至死,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說,這三人所犯的罪責,足以處斬。
“陛下,軍師所言甚是,還望陛下能夠寬恕他們三人,讓他們戴罪立功!”司馬懿也趕緊跪倒在地。
“陛下……”夏侯淵,曹純,於禁三人也趕緊跪倒,“他們雖然身犯死罪,還望陛下看在他們以往屢立戰功的份上,能夠寬恕……”
“寬恕?”曹操的聲音依舊很冷,“若是今日將他們寬恕,那麽明日誰還能尊從我們的將令?若是寬恕了他們,日後讓我如何向蜀國皇帝玄德兄交代?”
“陛下,並非他們三人執意要違抗將令,而是他們當年與子廉交情頗深啊!”夏侯淵有些急了,因為這個主意,歸根結底,還是他出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能承認的,否則讓諸葛亮覺得,整個魏國都在和他們作對,要是那樣,蜀國的兵將,都有可能撤迴去。
其實曹操的心中,是舍不得斬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的。李典和樂進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將,而他的黃須兒曹彰更是驍勇無比,他非常喜愛。但今天的事情,若是不能讓諸葛亮和典韋滿意,那麽他們與蜀國的聯盟就有可能瓦解,而且此事若是傳出去,他們魏國就會失信於天下,其他三國也有可能與他不再結盟,因為別的國都在南方,隻有他們魏國在北方。新漢若要出兵南方,至少還要等五到十年。
曹操沒有說話,但是卻將目光投向了,同樣沒有說話的諸葛亮。雖然典韋是劉備的義弟,但是曹操早已經看出來,隻要諸葛亮同意了,那麽典韋不會有任何不同意見,典韋的一切都是聽從諸葛亮的。
諸葛亮本不打算說話,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說。
“陛下,眾將說的有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雖然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已經釀成了大錯,好在典韋將軍沒事,還請寬恕他們三人。”
諸葛亮一開口,跪在地上的戲誌才,司馬懿,夏侯淵等人,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同時對諸葛亮充滿了感激。隻要諸葛亮不計前嫌,為三人求情,那麽陛下是絕不可能真的斬了三人。
“看在孔明先生的份上,今日便饒過他們三人一命,將他們推進來!”
很快,三人被六名刀斧手推進了軍帳之中。
“多謝陛下不斬之恩!”三人都是臉色煞白,確實沒有想到,皇上真的會將他們斬首,因此心中一陣後怕。
作為一名將軍,馬革裹屍戰死疆場他們也許連眉頭都不,可是死於軍法確實不同了,那對軍人來說是一件恥辱之事。
“若不是孔明先生求情,今日定斬不饒,但死罪可免,活罪難容,給我推出去,各打三十軍棍!”
曹操的命令下完,三人又被推了出去,緊跟著帳外傳來了“啪啪”的軍棍聲。
“眾卿平身!”
“謝陛下!”眾人這才站起身來。
“如今白馬當派何人?”曹操問。
“陛下,白馬對我軍來說非常重要,依屬下之見,應該在派五軍六萬兵馬,以於文則為統帥,典韋為副統帥,孔明先生為參軍校尉,方可萬無一失!”戲誌才說。
曹操聽了之後,皺起了眉頭。上一次已經從官渡抽調了兩軍兵馬,如今要是再調走五軍兵馬,那整個官渡兵力就顯得非常薄弱了。對麵的漢軍戰力又如此強大,若是真正進行一場大戰,恐怕很難守住。
“陛下勿憂,我們從官渡隻需抽調一軍兵馬即可,以從白馬退迴來的三千蜀軍和三千魏軍組成,然後從濮陽抽調兩軍兵馬,從徐州抽調三軍兵馬。這兩處的兵馬將由新軍補充。”戲誌才看到曹操皺起了眉頭,他便明白曹操心裏所想,於是進一步解釋說。
曹操聽了戲誌才的話,舒展開了眉頭,“孔明先生,不知你意下如何?”因為李典,樂進和曹彰剛剛與諸葛亮發生了衝突,曹操顯然不能直接下命令,而是先詢問諸葛亮的意見。
“我奉我家皇上之命,此來魏國,全聽陛下差遣!”諸葛亮此時已經無法再推脫了,曹操將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各打了三十軍棍,給足了諸葛亮和典韋的麵子。更何況從大局來說,官渡之戰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對其他各國有利。
“於禁,典韋,諸葛亮聽令,於禁為統帥,典韋為副帥,諸葛亮為參軍校尉,率領三萬兵馬,進駐白馬,務必將漢軍擋在黃河以北。”
“諾!”
曹操在大營中調兵遣將,與此同時,丁偉也在調兵遣將。
對於徐庶和趙雲在白馬的大敗,丁偉沒有做任何處罰,魏軍五萬大軍,又有諸葛亮在暗處施展計謀,能打到這種情況,已經算是很好結果了。雖然折了大將管亥,但也可以接受。
當丁偉得知,曹操繼續派諸葛亮駐守白馬時,也隻能讓趙雲和徐庶再次率領三萬兵馬,前去白馬與於禁,典韋,諸葛亮對峙。以徐庶的才能,隻要知道諸葛亮在對麵營中,不主動出擊,將其大軍牽製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上一次之所以吃虧,是因為諸葛亮在暗處,徐庶在明處。
可是沒想到弄巧成拙,諸葛亮果斷出手,救出了典韋,也讓徐庶順勢救出了趙雲。這場精心設計的計謀,因為李典,樂進,曹彰三人的從中作梗,沒有取得完美的結局,反而讓盟軍損失慘重。
這讓曹操非常憤怒,同時他也要給典韋和諸葛亮一個交代,因此要將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當即斬首。
“陛下息怒,刀下留人啊!”戲誌才一看大驚,趕緊跪倒在地,“陛下,李典,樂進,曹彰三人,雖然論罪當斬,但如今官渡之戰正是用人之時,我軍在白馬己損失慘重,若是再斬三員大將,於此戰不利,更於我魏國不利呀!”
戲誌才沒有說罪不至死,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說,這三人所犯的罪責,足以處斬。
“陛下,軍師所言甚是,還望陛下能夠寬恕他們三人,讓他們戴罪立功!”司馬懿也趕緊跪倒在地。
“陛下……”夏侯淵,曹純,於禁三人也趕緊跪倒,“他們雖然身犯死罪,還望陛下看在他們以往屢立戰功的份上,能夠寬恕……”
“寬恕?”曹操的聲音依舊很冷,“若是今日將他們寬恕,那麽明日誰還能尊從我們的將令?若是寬恕了他們,日後讓我如何向蜀國皇帝玄德兄交代?”
“陛下,並非他們三人執意要違抗將令,而是他們當年與子廉交情頗深啊!”夏侯淵有些急了,因為這個主意,歸根結底,還是他出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能承認的,否則讓諸葛亮覺得,整個魏國都在和他們作對,要是那樣,蜀國的兵將,都有可能撤迴去。
其實曹操的心中,是舍不得斬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的。李典和樂進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將,而他的黃須兒曹彰更是驍勇無比,他非常喜愛。但今天的事情,若是不能讓諸葛亮和典韋滿意,那麽他們與蜀國的聯盟就有可能瓦解,而且此事若是傳出去,他們魏國就會失信於天下,其他三國也有可能與他不再結盟,因為別的國都在南方,隻有他們魏國在北方。新漢若要出兵南方,至少還要等五到十年。
曹操沒有說話,但是卻將目光投向了,同樣沒有說話的諸葛亮。雖然典韋是劉備的義弟,但是曹操早已經看出來,隻要諸葛亮同意了,那麽典韋不會有任何不同意見,典韋的一切都是聽從諸葛亮的。
諸葛亮本不打算說話,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說。
“陛下,眾將說的有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雖然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已經釀成了大錯,好在典韋將軍沒事,還請寬恕他們三人。”
諸葛亮一開口,跪在地上的戲誌才,司馬懿,夏侯淵等人,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同時對諸葛亮充滿了感激。隻要諸葛亮不計前嫌,為三人求情,那麽陛下是絕不可能真的斬了三人。
“看在孔明先生的份上,今日便饒過他們三人一命,將他們推進來!”
很快,三人被六名刀斧手推進了軍帳之中。
“多謝陛下不斬之恩!”三人都是臉色煞白,確實沒有想到,皇上真的會將他們斬首,因此心中一陣後怕。
作為一名將軍,馬革裹屍戰死疆場他們也許連眉頭都不,可是死於軍法確實不同了,那對軍人來說是一件恥辱之事。
“若不是孔明先生求情,今日定斬不饒,但死罪可免,活罪難容,給我推出去,各打三十軍棍!”
曹操的命令下完,三人又被推了出去,緊跟著帳外傳來了“啪啪”的軍棍聲。
“眾卿平身!”
“謝陛下!”眾人這才站起身來。
“如今白馬當派何人?”曹操問。
“陛下,白馬對我軍來說非常重要,依屬下之見,應該在派五軍六萬兵馬,以於文則為統帥,典韋為副統帥,孔明先生為參軍校尉,方可萬無一失!”戲誌才說。
曹操聽了之後,皺起了眉頭。上一次已經從官渡抽調了兩軍兵馬,如今要是再調走五軍兵馬,那整個官渡兵力就顯得非常薄弱了。對麵的漢軍戰力又如此強大,若是真正進行一場大戰,恐怕很難守住。
“陛下勿憂,我們從官渡隻需抽調一軍兵馬即可,以從白馬退迴來的三千蜀軍和三千魏軍組成,然後從濮陽抽調兩軍兵馬,從徐州抽調三軍兵馬。這兩處的兵馬將由新軍補充。”戲誌才看到曹操皺起了眉頭,他便明白曹操心裏所想,於是進一步解釋說。
曹操聽了戲誌才的話,舒展開了眉頭,“孔明先生,不知你意下如何?”因為李典,樂進和曹彰剛剛與諸葛亮發生了衝突,曹操顯然不能直接下命令,而是先詢問諸葛亮的意見。
“我奉我家皇上之命,此來魏國,全聽陛下差遣!”諸葛亮此時已經無法再推脫了,曹操將李典,樂進和曹彰三人各打了三十軍棍,給足了諸葛亮和典韋的麵子。更何況從大局來說,官渡之戰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對其他各國有利。
“於禁,典韋,諸葛亮聽令,於禁為統帥,典韋為副帥,諸葛亮為參軍校尉,率領三萬兵馬,進駐白馬,務必將漢軍擋在黃河以北。”
“諾!”
曹操在大營中調兵遣將,與此同時,丁偉也在調兵遣將。
對於徐庶和趙雲在白馬的大敗,丁偉沒有做任何處罰,魏軍五萬大軍,又有諸葛亮在暗處施展計謀,能打到這種情況,已經算是很好結果了。雖然折了大將管亥,但也可以接受。
當丁偉得知,曹操繼續派諸葛亮駐守白馬時,也隻能讓趙雲和徐庶再次率領三萬兵馬,前去白馬與於禁,典韋,諸葛亮對峙。以徐庶的才能,隻要知道諸葛亮在對麵營中,不主動出擊,將其大軍牽製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上一次之所以吃虧,是因為諸葛亮在暗處,徐庶在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