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皇帝孫堅的靈柩過了柴桑之後,沿途皆是一片悲聲,各地官員都披麻戴孝,紛紛來到城外,許多百姓也走了數十裏之地,隻為對這位吳國的開國皇帝表達最後的敬意。
等他們來到豫章城外時,這裏已經變成了白色的海洋,哭聲一片。
“父皇……”
孫策,孫權,孫朗,孫翊,孫尚香等看到魯肅等人抬著靈柩出現,一路哭喊著狂奔過來,然後撲倒在靈柩前頓足捶胸,嚎啕大哭。
“陛下……”張昭等官員也跑了過來,跪在了眾皇子和公主的後麵。
所有的兵士以及百姓全都跪了下來,大地一片悲鳴。
三天之後,就在整個吳國舉國掛孝,吊唁吳國皇帝孫堅之時,江夏突然傳出了一篇檄文,乃是江夏長史蔣琬所書,曆數了江東軍屠殺了五萬江夏降兵以及武昌城全城百姓的惡行,字字泣血,句句誅心,讓整個吳國駭然,讓天下駭然。
洛陽城。
新漢皇帝丁偉在接到孫堅意外身亡之後,心中倍感惋惜。江東猛虎孫堅的確稱得上一位亂世英雄,自討伐董卓起,便南征北戰,平定江東之後,更是讓混亂的南方鼎盛起來。隻可惜,已經成為皇帝了,卻還身先士卒,如此豈不成了對方的眾矢之的,痛哉!惜哉!
丁偉與賈詡商議,決定派蔣幹代表南漢去豫章吊唁孫堅。
可是,蔣幹還沒有出發,蔣琬的檄文和武昌的情報幾乎同時送到了,丁偉看後憤怒不已,大罵江東兵,乃是禽獸,當得知屠城的是軍師司馬懿之後,便向新漢將領發下聖諭,司馬懿心腸歹毒,以後戰場之上,若是碰到,任何時候,都不留情。
盡管這個時代的戰爭是殘酷的,在亂世,百姓的生命也沒有任何保障,可是公然屠城,確實很少出現。
洛陽城中的眾文士,在孔融等人的帶領下,紛紛寫文章寫詩,譴責江東軍的暴行,大罵司馬懿的歹毒,同時將河東司馬家幾代人都提及。
受到洛陽的影響,大漢十三州的文士,包括揚州和益州,也都開始寫相應的文章,開始是惋惜指責,最後變成痛罵。
“陛下,還在為江夏的事生氣嗎?”賈詡看到丁偉的臉色非常難看,於是問道。
“參見陛下!”郭嘉,龐統,徐庶三人這時也來到了內宮之中。
“幾位愛卿免禮,叫諸位來,想必大家已經想到,就是想商量一下江夏的事!”丁偉顯然還沒有從江東軍屠城的事情中解脫出來,在他的心中,天下所有百姓都是大漢的百姓,都是一家人,“司馬懿太過歹毒,江東兵的行為令人發指,五萬兵士,五萬百姓,整整十萬人,竟然全部殺了……”
“是啊,我們也沒有想到江夏的事情竟然會演變成這樣,孫堅的意外,江東的將領官員難辭其咎,一國皇帝怎麽能夠立於危牆之下?怎麽能夠衝上去和敵方將領拚殺?可是他們隨後失去理智的做法,卻是大錯特錯!”賈詡被稱為毒士,一旦計出,便不留後路,可是像屠城這樣的事情,他還是做不出來的。
“以後若是對陣司馬懿,一定要小心,此人心腸歹毒,任何事情都做得出來!”丁偉對眾人說。
“多謝陛下提醒,臣謹記!”賈詡,郭嘉,龐統,徐庶四人,同時向丁偉行了一禮。
“如今蔣琬,諸葛瑾和甘寧,唿籲天下有誌之士,為江夏百姓做主,江夏與江東,勢不兩立,我們是否要唿應一下?”丁偉問。
“陛下,此事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讓他們的聯盟出現裂痕,因此微臣以為,應該好好唿應一下,必要的時候,讓呂蒙和鄧艾直接和諸葛瑾與蔣琬等人聯係。如果能兵不血刃拿下江夏,這對我們來說,可是意外之喜呀!”郭嘉興奮地說,“何況,諸葛瑾,蔣琬,甘寧皆是大才!”
“現在的確是個好機會,隻怕我們已經來不及了。”龐統聽後,搖了搖頭,“前幾天得到消息,諸葛亮已經到了南郡。他這個人我太了解了,一張嘴可能把黑的說成白的。如果我猜的不錯,此時他已經趕往江夏了。隻要他一去,大家試想,諸葛瑾是他兄長,蔣琬是他好友,江夏還不得歸了劉備。”
“士元說的不錯,我們能想到的孔明一定會想到。”徐庶也說。
剛才聽了郭嘉的話,丁偉非常高興。蔣琬可是以前的曆史中,蜀漢四相之一呀!諸葛亮死後,是他讓蜀漢沒有衰落。而甘寧就更不用說了,水戰能力,在現在可沒有幾個對手,而且馬戰也不弱。在以前的曆史中,諸葛瑾在江東曾任護山越中郎將,為東吳平定山越曾立下了汗馬功勞。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個絕頂聰明的兒子,最後官至吳國太傅。
要是能得到這三個人,對於丁偉來說,比得到江夏更有意義。有地盤沒有人,地方再好,也會被人奪去。隻要有了人才,沒有地可以去搶,去奪。
不過聽了龐統和徐庶的話,丁偉有些失望。諸葛亮的才能,他敬佩之中確實有些忌憚。隻要諸葛亮去了江夏,肯定就沒希望了。
“陛下,其實以微臣之見,諸葛瑾,蔣琬,甘寧等人投到蜀國,或許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利的!”賈詡突然笑了笑說。
丁偉看了看賈詡,發現他雖然臉帶微笑,但卻顯得非常認真,不像是信口開河。
“文和,這是為何?”
“陛下,最多三年之後,我軍便要大舉南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最有利的戰場便是江夏,三江口一帶,而且吳蜀兩國必然會組成聯軍。吳國擅長水戰的將領很多,蜀國為了能在戰後取得更大得益,便不會弱於吳國,可是他們拿得出手的水軍將領,便隻有文聘,甘寧和諸葛瑾,到時候,甘寧與吳國將帥難道不會起衝突嗎?”
“文和所言甚是!”丁偉一聽,非常高興,“傳令呂蒙和鄧艾,讓他們繼續按兵不動!”
“諾!”
等他們來到豫章城外時,這裏已經變成了白色的海洋,哭聲一片。
“父皇……”
孫策,孫權,孫朗,孫翊,孫尚香等看到魯肅等人抬著靈柩出現,一路哭喊著狂奔過來,然後撲倒在靈柩前頓足捶胸,嚎啕大哭。
“陛下……”張昭等官員也跑了過來,跪在了眾皇子和公主的後麵。
所有的兵士以及百姓全都跪了下來,大地一片悲鳴。
三天之後,就在整個吳國舉國掛孝,吊唁吳國皇帝孫堅之時,江夏突然傳出了一篇檄文,乃是江夏長史蔣琬所書,曆數了江東軍屠殺了五萬江夏降兵以及武昌城全城百姓的惡行,字字泣血,句句誅心,讓整個吳國駭然,讓天下駭然。
洛陽城。
新漢皇帝丁偉在接到孫堅意外身亡之後,心中倍感惋惜。江東猛虎孫堅的確稱得上一位亂世英雄,自討伐董卓起,便南征北戰,平定江東之後,更是讓混亂的南方鼎盛起來。隻可惜,已經成為皇帝了,卻還身先士卒,如此豈不成了對方的眾矢之的,痛哉!惜哉!
丁偉與賈詡商議,決定派蔣幹代表南漢去豫章吊唁孫堅。
可是,蔣幹還沒有出發,蔣琬的檄文和武昌的情報幾乎同時送到了,丁偉看後憤怒不已,大罵江東兵,乃是禽獸,當得知屠城的是軍師司馬懿之後,便向新漢將領發下聖諭,司馬懿心腸歹毒,以後戰場之上,若是碰到,任何時候,都不留情。
盡管這個時代的戰爭是殘酷的,在亂世,百姓的生命也沒有任何保障,可是公然屠城,確實很少出現。
洛陽城中的眾文士,在孔融等人的帶領下,紛紛寫文章寫詩,譴責江東軍的暴行,大罵司馬懿的歹毒,同時將河東司馬家幾代人都提及。
受到洛陽的影響,大漢十三州的文士,包括揚州和益州,也都開始寫相應的文章,開始是惋惜指責,最後變成痛罵。
“陛下,還在為江夏的事生氣嗎?”賈詡看到丁偉的臉色非常難看,於是問道。
“參見陛下!”郭嘉,龐統,徐庶三人這時也來到了內宮之中。
“幾位愛卿免禮,叫諸位來,想必大家已經想到,就是想商量一下江夏的事!”丁偉顯然還沒有從江東軍屠城的事情中解脫出來,在他的心中,天下所有百姓都是大漢的百姓,都是一家人,“司馬懿太過歹毒,江東兵的行為令人發指,五萬兵士,五萬百姓,整整十萬人,竟然全部殺了……”
“是啊,我們也沒有想到江夏的事情竟然會演變成這樣,孫堅的意外,江東的將領官員難辭其咎,一國皇帝怎麽能夠立於危牆之下?怎麽能夠衝上去和敵方將領拚殺?可是他們隨後失去理智的做法,卻是大錯特錯!”賈詡被稱為毒士,一旦計出,便不留後路,可是像屠城這樣的事情,他還是做不出來的。
“以後若是對陣司馬懿,一定要小心,此人心腸歹毒,任何事情都做得出來!”丁偉對眾人說。
“多謝陛下提醒,臣謹記!”賈詡,郭嘉,龐統,徐庶四人,同時向丁偉行了一禮。
“如今蔣琬,諸葛瑾和甘寧,唿籲天下有誌之士,為江夏百姓做主,江夏與江東,勢不兩立,我們是否要唿應一下?”丁偉問。
“陛下,此事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讓他們的聯盟出現裂痕,因此微臣以為,應該好好唿應一下,必要的時候,讓呂蒙和鄧艾直接和諸葛瑾與蔣琬等人聯係。如果能兵不血刃拿下江夏,這對我們來說,可是意外之喜呀!”郭嘉興奮地說,“何況,諸葛瑾,蔣琬,甘寧皆是大才!”
“現在的確是個好機會,隻怕我們已經來不及了。”龐統聽後,搖了搖頭,“前幾天得到消息,諸葛亮已經到了南郡。他這個人我太了解了,一張嘴可能把黑的說成白的。如果我猜的不錯,此時他已經趕往江夏了。隻要他一去,大家試想,諸葛瑾是他兄長,蔣琬是他好友,江夏還不得歸了劉備。”
“士元說的不錯,我們能想到的孔明一定會想到。”徐庶也說。
剛才聽了郭嘉的話,丁偉非常高興。蔣琬可是以前的曆史中,蜀漢四相之一呀!諸葛亮死後,是他讓蜀漢沒有衰落。而甘寧就更不用說了,水戰能力,在現在可沒有幾個對手,而且馬戰也不弱。在以前的曆史中,諸葛瑾在江東曾任護山越中郎將,為東吳平定山越曾立下了汗馬功勞。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個絕頂聰明的兒子,最後官至吳國太傅。
要是能得到這三個人,對於丁偉來說,比得到江夏更有意義。有地盤沒有人,地方再好,也會被人奪去。隻要有了人才,沒有地可以去搶,去奪。
不過聽了龐統和徐庶的話,丁偉有些失望。諸葛亮的才能,他敬佩之中確實有些忌憚。隻要諸葛亮去了江夏,肯定就沒希望了。
“陛下,其實以微臣之見,諸葛瑾,蔣琬,甘寧等人投到蜀國,或許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利的!”賈詡突然笑了笑說。
丁偉看了看賈詡,發現他雖然臉帶微笑,但卻顯得非常認真,不像是信口開河。
“文和,這是為何?”
“陛下,最多三年之後,我軍便要大舉南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最有利的戰場便是江夏,三江口一帶,而且吳蜀兩國必然會組成聯軍。吳國擅長水戰的將領很多,蜀國為了能在戰後取得更大得益,便不會弱於吳國,可是他們拿得出手的水軍將領,便隻有文聘,甘寧和諸葛瑾,到時候,甘寧與吳國將帥難道不會起衝突嗎?”
“文和所言甚是!”丁偉一聽,非常高興,“傳令呂蒙和鄧艾,讓他們繼續按兵不動!”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