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一聽“闞澤”二字,心中大吃一驚。
在以前的曆史中,黃蓋的苦肉計,便是讓闞澤來下降書。而如今的主角,由黃蓋換成了甘寧,似乎更加順理成章,但是闞澤依舊是來了。而且這一切,都是在蔣幹去了吳蜀聯軍的水寨之後。
巧合的事情不是沒有,但同時出現了兩個巧合,那便是人為的了。
所以現在丁偉可以確認,甘寧來降,是諸葛亮,周瑜和魯肅等人的計策。丁偉本想馬上將蘇飛和闞澤拿下,但話到嘴邊,他又改變了主意。既然已經明確知道了,這是敵軍的詐降之計,何不將計就計,看一看這場大戰,還會向什麽地方發展,反正主動權都在自己手中。
“好!”丁偉立刻露出了笑容,“興霸來降,真乃天助我也!有江夏這三萬水軍相助,還有甘寧和蘇飛二將。何愁此戰不勝,吳國不平啊!統一天下便指日可待!”
“陛下英明神武,天下有誌之士皆會來投,霸業可成也!”龐統不失時機的說。
“哈……”眾人也都顯得興奮起來。
“闞澤蘇飛,你二人速速迴去,時間長了,恐引起周瑜的主意。告訴甘寧將軍,凡事都應小心謹慎。周瑜,魯肅,諸葛亮,此三人智計無雙,一定要多加小心。司馬懿陰險無比,周不疑也有大才。隻要瞞過此五人,便可成功!”丁偉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睛直盯著蘇飛和闞澤。他發現兩人的表情不同,蘇飛則充滿了敬意,而闞澤卻是充滿了驚奇。這些表情丁偉都看在了眼裏,而他的心中又升起了一絲不解。
“謹記陛下教誨!”蘇飛向丁偉行了一大禮。
“諾!”闞澤也行了一點,“陛下,我們告退!”
“元直,你去安排一下,確保他們的安全!”
“諾!”徐庶帶著闞澤和蘇飛離開了丁偉的樓船。
“陛下,看來我們與吳蜀聯軍的決戰不會推到明年了!”龐統興奮的說。
“是啊,快了!”丁偉決定暫不告訴龐統等人自己的判斷,讓他們自己去應對,而作為旁觀者,他會看得更清楚。
蘇飛和闞澤迴到吳蜀聯軍營寨之後,為了不引起別人的主意,蘇飛去了甘寧的營寨,而闞澤則直接迴到了自己的營帳中。
“大都督,軍師……”闞澤進賬之後,吃了一驚,發現周瑜,魯肅,諸葛亮三人都在他的營帳之中。
目前闞澤在吳蜀聯軍之中,隻是一個小小的軍需官,因此他的營帳還很僻靜,也沒有人會注意到,平時更不會有人來了。所以周瑜等人來到這裏,才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
“德潤,情況如何?”周瑜一看闞澤迴來,趕緊問道。
“大都督,軍師……”闞澤將去新漢水寨之中事情的經過,詳細的對三人說了一遍。
三人聽完之後,對望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
“若非德潤臨危不亂,處事機敏,要瞞過丁偉還真是不容易啊!”周瑜,終於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我們要好好準備一番了!”魯肅也顯得輕鬆了許多,“此計若成,大敗丁偉之後,便能真正的實行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我們吳蜀聯軍也有機會北定中原,攻守之勢將會改變。”
“孔明,這東南風如何?”周瑜望著諸葛亮,問出了關鍵問題。
“大都督放心,我既然說過,便沒有任何問題,等到萬事俱備,必然會有東南風!”
“好!”
新漢和吳蜀聯軍的水寨,都陷入了一種平靜,平靜之中卻湧動著陣陣暗流。
就在蘇飛和闞澤與新漢聯係之後的第三天,蔣幹終於迴來了。他將自己在吳蜀聯軍大營中的所見所聞詳詳細細的向丁偉以及龐統,郭嘉等人匯報了一遍,並且帶過來甘寧的一封親筆信。這一下,龐統等人對甘寧來降,已經確信不疑,而丁偉對此則是冷眼旁觀。
雖然大家對甘寧的到來都很期待,但是想法卻各有不同。丁偉是想真正看一下,周瑜,諸葛亮等人如何實施火燒戰船,而到關鍵時刻,他要讓吳蜀聯軍一敗塗地。
就這麽又過了幾天,闞澤負責和龐統等人聯係,因為蘇飛要率領軍隊,這個時候不宜離開。經過雙方得商定,先是製定了一個裏應外合,大破吳蜀聯軍的辦法。可是吳蜀聯軍水寨門口鐵索橫江,隻有一條小小的水道,根本就衝不過去,無法進行裏應外合。
最後經過反複協商決定,由甘寧率領江夏的三萬水軍找到合適的機會,衝出水寨。周瑜發現甘寧叛逃之後,必然會派大軍追趕,這時,新漢將大戰船埋伏在江麵之上,便可大破吳蜀聯軍。
當龐統將這個計劃說給丁偉的時候,丁偉笑著點了點頭,讓他們去實施。周瑜的整個計劃,現在丁偉幾乎已經完全清楚了。不過他也決定,不到最後時刻,暫且不揭穿,最好能夠將計就計,一舉將吳蜀聯軍殲滅,順勢平定江東。
於是丁偉讓徐盛和龐統準備的同時,傳令合肥的陸遜,半個月之後,向虎林,皖縣等地發動進攻。
陸遜接到丁偉的命令之後,非常興奮。因為他知道,陛下能傳這樣的命令,那便說明,三江口一戰,最長一個月之內便可見分曉。到那時,他們便采取兩麵夾擊之勢,平定江東。
陸遜立刻調兵遣將,現在他手下的將領,都是一些年輕的小將,如關平,黃敘,郭淮,孫禮,賈達,馬謖等。不過陸遜對這些人非常滿意,因為這些人都是智勇雙全,他也明白,這些年輕人就是陛下為太子將來所培養的左膀右臂。
合肥這邊一動,必然驚動了吳蜀兩國,孫策也急忙調兵遣將,而且他親自去了三江口,因為這些情況表明,丁偉有必勝的把握。
當周瑜將整個事情給孫策說了之後,孫策非常滿意,同時決定將計就計。三江口大戰結束之後,他便要率領大軍,擊敗陸遜,奪迴合肥,甚至要拿下整個淮南,一雪前恥。
在以前的曆史中,黃蓋的苦肉計,便是讓闞澤來下降書。而如今的主角,由黃蓋換成了甘寧,似乎更加順理成章,但是闞澤依舊是來了。而且這一切,都是在蔣幹去了吳蜀聯軍的水寨之後。
巧合的事情不是沒有,但同時出現了兩個巧合,那便是人為的了。
所以現在丁偉可以確認,甘寧來降,是諸葛亮,周瑜和魯肅等人的計策。丁偉本想馬上將蘇飛和闞澤拿下,但話到嘴邊,他又改變了主意。既然已經明確知道了,這是敵軍的詐降之計,何不將計就計,看一看這場大戰,還會向什麽地方發展,反正主動權都在自己手中。
“好!”丁偉立刻露出了笑容,“興霸來降,真乃天助我也!有江夏這三萬水軍相助,還有甘寧和蘇飛二將。何愁此戰不勝,吳國不平啊!統一天下便指日可待!”
“陛下英明神武,天下有誌之士皆會來投,霸業可成也!”龐統不失時機的說。
“哈……”眾人也都顯得興奮起來。
“闞澤蘇飛,你二人速速迴去,時間長了,恐引起周瑜的主意。告訴甘寧將軍,凡事都應小心謹慎。周瑜,魯肅,諸葛亮,此三人智計無雙,一定要多加小心。司馬懿陰險無比,周不疑也有大才。隻要瞞過此五人,便可成功!”丁偉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睛直盯著蘇飛和闞澤。他發現兩人的表情不同,蘇飛則充滿了敬意,而闞澤卻是充滿了驚奇。這些表情丁偉都看在了眼裏,而他的心中又升起了一絲不解。
“謹記陛下教誨!”蘇飛向丁偉行了一大禮。
“諾!”闞澤也行了一點,“陛下,我們告退!”
“元直,你去安排一下,確保他們的安全!”
“諾!”徐庶帶著闞澤和蘇飛離開了丁偉的樓船。
“陛下,看來我們與吳蜀聯軍的決戰不會推到明年了!”龐統興奮的說。
“是啊,快了!”丁偉決定暫不告訴龐統等人自己的判斷,讓他們自己去應對,而作為旁觀者,他會看得更清楚。
蘇飛和闞澤迴到吳蜀聯軍營寨之後,為了不引起別人的主意,蘇飛去了甘寧的營寨,而闞澤則直接迴到了自己的營帳中。
“大都督,軍師……”闞澤進賬之後,吃了一驚,發現周瑜,魯肅,諸葛亮三人都在他的營帳之中。
目前闞澤在吳蜀聯軍之中,隻是一個小小的軍需官,因此他的營帳還很僻靜,也沒有人會注意到,平時更不會有人來了。所以周瑜等人來到這裏,才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
“德潤,情況如何?”周瑜一看闞澤迴來,趕緊問道。
“大都督,軍師……”闞澤將去新漢水寨之中事情的經過,詳細的對三人說了一遍。
三人聽完之後,對望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
“若非德潤臨危不亂,處事機敏,要瞞過丁偉還真是不容易啊!”周瑜,終於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我們要好好準備一番了!”魯肅也顯得輕鬆了許多,“此計若成,大敗丁偉之後,便能真正的實行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我們吳蜀聯軍也有機會北定中原,攻守之勢將會改變。”
“孔明,這東南風如何?”周瑜望著諸葛亮,問出了關鍵問題。
“大都督放心,我既然說過,便沒有任何問題,等到萬事俱備,必然會有東南風!”
“好!”
新漢和吳蜀聯軍的水寨,都陷入了一種平靜,平靜之中卻湧動著陣陣暗流。
就在蘇飛和闞澤與新漢聯係之後的第三天,蔣幹終於迴來了。他將自己在吳蜀聯軍大營中的所見所聞詳詳細細的向丁偉以及龐統,郭嘉等人匯報了一遍,並且帶過來甘寧的一封親筆信。這一下,龐統等人對甘寧來降,已經確信不疑,而丁偉對此則是冷眼旁觀。
雖然大家對甘寧的到來都很期待,但是想法卻各有不同。丁偉是想真正看一下,周瑜,諸葛亮等人如何實施火燒戰船,而到關鍵時刻,他要讓吳蜀聯軍一敗塗地。
就這麽又過了幾天,闞澤負責和龐統等人聯係,因為蘇飛要率領軍隊,這個時候不宜離開。經過雙方得商定,先是製定了一個裏應外合,大破吳蜀聯軍的辦法。可是吳蜀聯軍水寨門口鐵索橫江,隻有一條小小的水道,根本就衝不過去,無法進行裏應外合。
最後經過反複協商決定,由甘寧率領江夏的三萬水軍找到合適的機會,衝出水寨。周瑜發現甘寧叛逃之後,必然會派大軍追趕,這時,新漢將大戰船埋伏在江麵之上,便可大破吳蜀聯軍。
當龐統將這個計劃說給丁偉的時候,丁偉笑著點了點頭,讓他們去實施。周瑜的整個計劃,現在丁偉幾乎已經完全清楚了。不過他也決定,不到最後時刻,暫且不揭穿,最好能夠將計就計,一舉將吳蜀聯軍殲滅,順勢平定江東。
於是丁偉讓徐盛和龐統準備的同時,傳令合肥的陸遜,半個月之後,向虎林,皖縣等地發動進攻。
陸遜接到丁偉的命令之後,非常興奮。因為他知道,陛下能傳這樣的命令,那便說明,三江口一戰,最長一個月之內便可見分曉。到那時,他們便采取兩麵夾擊之勢,平定江東。
陸遜立刻調兵遣將,現在他手下的將領,都是一些年輕的小將,如關平,黃敘,郭淮,孫禮,賈達,馬謖等。不過陸遜對這些人非常滿意,因為這些人都是智勇雙全,他也明白,這些年輕人就是陛下為太子將來所培養的左膀右臂。
合肥這邊一動,必然驚動了吳蜀兩國,孫策也急忙調兵遣將,而且他親自去了三江口,因為這些情況表明,丁偉有必勝的把握。
當周瑜將整個事情給孫策說了之後,孫策非常滿意,同時決定將計就計。三江口大戰結束之後,他便要率領大軍,擊敗陸遜,奪迴合肥,甚至要拿下整個淮南,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