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法正的樣子,周瑜和魯肅心中一陣傷感和失望。
“公瑾,近些天,我詳細地思考了三江口大戰的經過,我覺得……”法正喝了些水,現在情況比剛才好了一些,不過非常虛弱,說話仍然有些斷斷續續,“我覺得,無論是龐統……還是郭嘉,都不可能識破我們的計策……”
“那孝直以為……”周瑜驚問道。
“是……是新漢雄武皇帝丁偉……”法正雖然說話不連慣,但是語氣卻非常堅定。
“這……”其實周瑜也有這種想法,他覺得,龐統,郭嘉,荀攸,沮授,徐庶等人雖然說是當今天下少有的智謀之士,但他與魯肅,諸葛亮三人共同想著的計謀,怎可能從一開始就被識破,而對於他們來說,最不了解的人,應該是丁偉,此人高深莫測,最為可怕。
“公瑾,子敬,我們目前最大的敵人是丁偉!”法正長出了一口氣,“丁偉用兵,無跡可尋,因此每一戰,我們……我們都要從奇……正……兩個方麵去應對!”
周瑜聽後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
“此次新漢大出兵,其實並不合時機……”法正說到這裏,看了看周瑜,魯肅。
“孝直的意思是……”
“我與仲業,不疑也都探討過……咳……”法正說到這裏又是一陣咳嗽。
“孝直,你且休息,不要多說話,讓不疑來說吧……”文聘對法正說。
“好……好……”
“公瑾,子敬,我與孝直和仲業都想過,現在是深冬時節,無論水路還是陸路,都不適合進軍,尤其是新漢在損失了那麽多戰船之後,進軍九江和柴桑就更不利了。所以我們覺得,新漢可能另有圖謀。”周不疑代替法正說。
“另有圖謀?”周瑜和魯肅一聽,吃了一驚。
“縱觀新漢之所有大戰,皆是奇正相結合,他之所以能勝,都是因為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因此,他們現在大張旗鼓地攻打柴桑與豫章,我認為,其真正的目的,絕不是在這兒!”
周瑜和魯肅聽到這裏,都皺起了眉頭。細細一想,周不疑所說的確有道理。
“不疑覺得,新漢的真正目標在何處?”周瑜問。
“我和孝直曾仔細探討過,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吳郡,另一個是我們益州,但是不知道益州他們從什麽地方下手!”
“吳郡?”周瑜一聽吳郡二字,心中一驚。此時對於吳國陛下孫策的安危,在吳國重臣中,周瑜是最關心的。他和孫策的關係,有時比孫權還有親。
“吳郡我們卻是鞭長莫及啊!”魯肅聽罷無奈地搖了搖頭,“陸遜有大軍五萬,他已經切斷了吳郡和豫章的聯係,發起進攻是遲早的事,那兒隻能依靠陛下自己了。”
“子敬,怎麽你要將陛下扔那兒不管嗎?可令賀齊率軍順江而下,牽製陸遜。”周瑜急切地說。
“公瑾,若是新漢的目標在吳郡,恐怕他們首先會派兵逆江而上,牽製住豫章的兵力呀!”周不疑說,“而我更擔心的是他們的目標在益州!”
“益州?”魯肅將目光落在案桌的地圖上。
“攻打吳郡非常明顯,而且……”周不疑說到這裏,突然意識到這樣說不合適,因為他的意思是吳郡早已經是新漢盤中之餐,當然周瑜和魯肅自然清楚。“新漢雄武皇帝經常是不鳴則罷,一鳴驚人!”
蜀道雖險,可如今的形式,新漢若要攻打益州,能選擇的地方太多了。而以新漢丁偉的用兵習慣,一定是一個他們都想不到的地方,是哪兒呢?
“整個三江口大戰,新漢有兩員將一直沒有露麵,不知二位注意到了沒有!”周不疑盯著魯肅和周瑜說。
“誰?”周瑜和魯肅一聽,都是大吃一驚。
“大將魏延,小將鄧艾!”
“哦……”周瑜和魯肅同時陷入了深思中。
魏延陰平武都一戰,天下聞名,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其用兵之能,讓周瑜和魯肅都佩服不已。而小將鄧艾,數百裏躍進,出奇兵拿下荊南四郡,也讓諸葛亮都無計可施。
這兩人,將是當今天下新的帥才,其才能與新漢的徐盛,呂蒙,陸遜,徐晃不相上下。
三江口大戰,是一盤大棋,竟然沒有這兩人參與,這很不正常!
如果說要出奇兵,可是現在三江口都打完了,為何還沒有他們的消息,這讓周不疑非常疑惑。他之前就想過,而且提醒過諸葛亮,他們也都做了應對。但是現在這麽長時間過去了,沒有魏延和鄧艾的消息,周不疑更加擔心了。
“莫非他們在交州!”魯肅在一圖上指了指最南麵的交州,“前不久得到消息,丁偉的次子丁晨率大軍越過五溪,擊敗了交州刺史士燮,建立了雲南王府,以太史亨,趙統,張虎等為大將,已經開始攻伐南越,難道魏延和鄧艾在他們軍中。”
“有這一種可能。”法正休息了一會兒,精神好了一些,“我前麵也這樣想過,丁晨沒有打過大仗,新漢雄武皇帝想讓他立功,讓魏延和鄧艾去幫助他拿下南越,以此立威,隻是……”
“隻是丁晨並非是太子,隻是雲南王,若是他自己能夠立功還說得過去,可讓別人助他立功就講不通了,這不是給太子增加一個強敵嗎?”周瑜接過了法正的話,“新漢雄武皇帝何等精明之人,豈能做出這樣的事!”
“看不見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敵人!”法正慢慢坐了起來,“我的大限將至,可是仍然不放心我們蜀漢的防線,我擔心……擔心有朝一日,魏延和鄧艾突然就……就兵臨城下了……因此我要馬上迴去,告知陛下,讓他早做準備……”
“公瑾,近些天,我詳細地思考了三江口大戰的經過,我覺得……”法正喝了些水,現在情況比剛才好了一些,不過非常虛弱,說話仍然有些斷斷續續,“我覺得,無論是龐統……還是郭嘉,都不可能識破我們的計策……”
“那孝直以為……”周瑜驚問道。
“是……是新漢雄武皇帝丁偉……”法正雖然說話不連慣,但是語氣卻非常堅定。
“這……”其實周瑜也有這種想法,他覺得,龐統,郭嘉,荀攸,沮授,徐庶等人雖然說是當今天下少有的智謀之士,但他與魯肅,諸葛亮三人共同想著的計謀,怎可能從一開始就被識破,而對於他們來說,最不了解的人,應該是丁偉,此人高深莫測,最為可怕。
“公瑾,子敬,我們目前最大的敵人是丁偉!”法正長出了一口氣,“丁偉用兵,無跡可尋,因此每一戰,我們……我們都要從奇……正……兩個方麵去應對!”
周瑜聽後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
“此次新漢大出兵,其實並不合時機……”法正說到這裏,看了看周瑜,魯肅。
“孝直的意思是……”
“我與仲業,不疑也都探討過……咳……”法正說到這裏又是一陣咳嗽。
“孝直,你且休息,不要多說話,讓不疑來說吧……”文聘對法正說。
“好……好……”
“公瑾,子敬,我與孝直和仲業都想過,現在是深冬時節,無論水路還是陸路,都不適合進軍,尤其是新漢在損失了那麽多戰船之後,進軍九江和柴桑就更不利了。所以我們覺得,新漢可能另有圖謀。”周不疑代替法正說。
“另有圖謀?”周瑜和魯肅一聽,吃了一驚。
“縱觀新漢之所有大戰,皆是奇正相結合,他之所以能勝,都是因為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因此,他們現在大張旗鼓地攻打柴桑與豫章,我認為,其真正的目的,絕不是在這兒!”
周瑜和魯肅聽到這裏,都皺起了眉頭。細細一想,周不疑所說的確有道理。
“不疑覺得,新漢的真正目標在何處?”周瑜問。
“我和孝直曾仔細探討過,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吳郡,另一個是我們益州,但是不知道益州他們從什麽地方下手!”
“吳郡?”周瑜一聽吳郡二字,心中一驚。此時對於吳國陛下孫策的安危,在吳國重臣中,周瑜是最關心的。他和孫策的關係,有時比孫權還有親。
“吳郡我們卻是鞭長莫及啊!”魯肅聽罷無奈地搖了搖頭,“陸遜有大軍五萬,他已經切斷了吳郡和豫章的聯係,發起進攻是遲早的事,那兒隻能依靠陛下自己了。”
“子敬,怎麽你要將陛下扔那兒不管嗎?可令賀齊率軍順江而下,牽製陸遜。”周瑜急切地說。
“公瑾,若是新漢的目標在吳郡,恐怕他們首先會派兵逆江而上,牽製住豫章的兵力呀!”周不疑說,“而我更擔心的是他們的目標在益州!”
“益州?”魯肅將目光落在案桌的地圖上。
“攻打吳郡非常明顯,而且……”周不疑說到這裏,突然意識到這樣說不合適,因為他的意思是吳郡早已經是新漢盤中之餐,當然周瑜和魯肅自然清楚。“新漢雄武皇帝經常是不鳴則罷,一鳴驚人!”
蜀道雖險,可如今的形式,新漢若要攻打益州,能選擇的地方太多了。而以新漢丁偉的用兵習慣,一定是一個他們都想不到的地方,是哪兒呢?
“整個三江口大戰,新漢有兩員將一直沒有露麵,不知二位注意到了沒有!”周不疑盯著魯肅和周瑜說。
“誰?”周瑜和魯肅一聽,都是大吃一驚。
“大將魏延,小將鄧艾!”
“哦……”周瑜和魯肅同時陷入了深思中。
魏延陰平武都一戰,天下聞名,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其用兵之能,讓周瑜和魯肅都佩服不已。而小將鄧艾,數百裏躍進,出奇兵拿下荊南四郡,也讓諸葛亮都無計可施。
這兩人,將是當今天下新的帥才,其才能與新漢的徐盛,呂蒙,陸遜,徐晃不相上下。
三江口大戰,是一盤大棋,竟然沒有這兩人參與,這很不正常!
如果說要出奇兵,可是現在三江口都打完了,為何還沒有他們的消息,這讓周不疑非常疑惑。他之前就想過,而且提醒過諸葛亮,他們也都做了應對。但是現在這麽長時間過去了,沒有魏延和鄧艾的消息,周不疑更加擔心了。
“莫非他們在交州!”魯肅在一圖上指了指最南麵的交州,“前不久得到消息,丁偉的次子丁晨率大軍越過五溪,擊敗了交州刺史士燮,建立了雲南王府,以太史亨,趙統,張虎等為大將,已經開始攻伐南越,難道魏延和鄧艾在他們軍中。”
“有這一種可能。”法正休息了一會兒,精神好了一些,“我前麵也這樣想過,丁晨沒有打過大仗,新漢雄武皇帝想讓他立功,讓魏延和鄧艾去幫助他拿下南越,以此立威,隻是……”
“隻是丁晨並非是太子,隻是雲南王,若是他自己能夠立功還說得過去,可讓別人助他立功就講不通了,這不是給太子增加一個強敵嗎?”周瑜接過了法正的話,“新漢雄武皇帝何等精明之人,豈能做出這樣的事!”
“看不見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敵人!”法正慢慢坐了起來,“我的大限將至,可是仍然不放心我們蜀漢的防線,我擔心……擔心有朝一日,魏延和鄧艾突然就……就兵臨城下了……因此我要馬上迴去,告知陛下,讓他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