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陸伯言火燒連營二百裏,燒掉了蜀漢近三十萬大軍,讓蜀漢的元氣大傷。這衝天的火光,也燒散了吳國最後的一點精氣神。
豫章城中,吳國所有的文臣武將,當看到這把大火燃起來的時候,心都沉到了冰點。這幾個月以來,他們拚掉了十萬軍隊,一城一城地堅守,直至到了豫章,無路可退。他們很大一部分信心,都來自於強援蜀漢。
當蜀漢五路出兵的時候,他們振奮過,可隨後不久就失望了,因為新漢沒有從這裏撤走一兵一卒,而蜀漢的進攻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沒有一路取得進展。
不過當他們堅守豫章城的時候,心中還是有一些希望,劉備的三十萬大軍,一定會突破陸遜的防線,到那時丁偉就是再不甘心也必須撤,那時他們或許還有機會。
但是誰能想到,陸遜竟然施奇計,火燒連營二百裏,讓劉備的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自己能否迴到成都都很困難,吳國的援軍徹底沒有了。
朝堂之上,吳國皇帝孫翊,吳王孫權,以及幾位重臣,魯肅,周瑜,司馬懿,張昭等人在緊張的商議國事,因為他們已經想到,新漢肯定會馬上發起攻勢,因為此時吳國的士氣是最低落的,而且攻勢一旦發起,便不會停下來,這將是最後一戰。
“諸位愛卿,劉備已經大敗,我們吳國再無援軍,當此之時,該當如何?”孫翊問道。
幾位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
“公瑾可有良策?”孫翊一看,沒有人說話,便直接問周瑜。
“陛下,臣無良策!”周瑜向孫翊行了一禮,攻城守城,本來就是雙方真正實力的較量,而在絕對實力麵前,任何計謀都沒有意義,這種情況下,縱然是孫武再世,子牙複生,也沒有妙計呀!“臣受先皇重恩,唯有以死相報,豫章城破之時,臣將取義成仁!”
周瑜的話說的很悲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並不能激起眾人的鬥誌,或者說,眾人已經沒有了鬥誌。
“子敬可有良策?”孫翊繼續問道。
“臣無良策,唯有死戰!”魯肅麵無表情。
“以丞相之見,我們該當如何?”孫翊又問張昭。這幾個月以來孫翊早沒有了,剛坐上皇位時那種豪情,現在他想的更多的是他該怎麽辦,說句心裏話,他不想死。
“哈……”張昭苦笑幾聲,“陛下,兩位大將軍都沒有退敵良策,老臣又有什麽辦法呢?這要戰死疆場容易,可是陛下,難道就不想給孫氏留一條根嗎?”
張昭的意思是投降,這要是放在幾個月之前,眾人肯定會堅決反對,但是今天說出來,周瑜的心中有些鄙夷,但也僅僅是鄙夷而已。孫權也早沒有那種用古錠刀砍去公案半片的豪情。
對於投降,孫翊不是沒有想過,可是那種階下囚的滋味也不好做,而且他清楚,投降之後,周瑜,魯肅,張昭等人必然會得到新漢雄武皇帝丁偉的重用,而自己,即使不被殺掉,也將沒有多少自由。現在他有些後悔,若是當初不做這個皇帝,丁偉又怎麽會在意他的身份呢?
“陛下,以臣之見,我們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司馬懿突然說。
“仲達可有妙計?”一聽司馬懿的話,孫翊馬上又燃起了希望。
“陛下,湖口還在我們手中,我軍還有三萬水軍,當主動撤離豫章,沿江而下。如今皖縣虎林一帶,新漢兵力薄弱,隻是有新漢太子丁皓率兩萬兵馬駐守,麾下也隻有孫觀,尹禮兩員將領,他們隻是黃巾餘孽,不足為懼。而徐州兵力也不多,雖然廣陵太守陳登乃智謀之士,但是校尉曹豹卻是普通之輩。我軍越過虎林防線,便可一鼓作氣拿下廣陵。”
“拿下廣陵又有何用?”魯肅聽後搖了搖頭,“廣陵和豫章又有什麽區別?用不了幾月,新漢的大軍便又會集結而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子敬之言差矣,廣陵和豫章有很大的區別?”司馬懿笑了笑說。
“仲達,還請細說!”孫翊的心中充滿了希望。
“因為廣陵的東邊是大海,寬闊的大海!”司馬懿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獰笑,“諸位想必也都聽過,大海之上,有一洟州,雖說隻是一縣,但其麵積卻比普通的郡還要大,洟州土地富饒,物產豐富,我們的水軍一定能夠到那裏。到了那裏之後,新漢再想攻打,也是鞭長莫及了。陛下隻要勵精圖治,發展幾年之後,定然能夠反攻新漢!”
司馬懿的這番話說完之後,眾人都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紛紛開始議論。最後大家都覺得此計可行,於是皇帝孫翊傳旨,讓眾人做好準備。周瑜和魯肅安排將領死守豫,牢牢的拖住徐盛和呂蒙的大軍,然後孫翊親率三萬水軍,順江而下,突襲虎林,皖縣。
周瑜和魯肅迴到營帳之中後商議,該留下誰來死守豫章。此人在豫章必須要有很高威信,而且善於防守。不然皇帝走後,在十幾萬新漢大軍圍攻下,頃刻之間便會潰敗。
最後經過反複斟酌,由呂範和步騭二人率領三萬兵馬,堅守豫章。為了不引起豫章城中軍隊發生混亂,所有的撤離之事都是秘密準備的,而且撤離的人員也都是精選,包括皇室宗親,也不是人人都要撤離的,因為此行依舊是前途未卜。
可是在他們做準備時,吳國的皇太後卻不願意離開,因為她的緣故,郡主孫尚香也不願意走,,和昭沒有辦法,讓孫權和孫翊同時去勸。可是老夫人這一次非常固執,兩人幾乎說破了嘴也無濟於事,她就是不願意離開故土。
沒有辦法,張昭又給分析了一番,以新漢雄武皇帝丁偉的行事風格,城破之後,是不會為難皇太後的,隻好作罷。
至於郡主孫尚香,她的脾氣,人人都清楚,而且對於孫權和孫翊來說,也無足輕重,要留就留下吧。
豫章城中,吳國所有的文臣武將,當看到這把大火燃起來的時候,心都沉到了冰點。這幾個月以來,他們拚掉了十萬軍隊,一城一城地堅守,直至到了豫章,無路可退。他們很大一部分信心,都來自於強援蜀漢。
當蜀漢五路出兵的時候,他們振奮過,可隨後不久就失望了,因為新漢沒有從這裏撤走一兵一卒,而蜀漢的進攻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沒有一路取得進展。
不過當他們堅守豫章城的時候,心中還是有一些希望,劉備的三十萬大軍,一定會突破陸遜的防線,到那時丁偉就是再不甘心也必須撤,那時他們或許還有機會。
但是誰能想到,陸遜竟然施奇計,火燒連營二百裏,讓劉備的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自己能否迴到成都都很困難,吳國的援軍徹底沒有了。
朝堂之上,吳國皇帝孫翊,吳王孫權,以及幾位重臣,魯肅,周瑜,司馬懿,張昭等人在緊張的商議國事,因為他們已經想到,新漢肯定會馬上發起攻勢,因為此時吳國的士氣是最低落的,而且攻勢一旦發起,便不會停下來,這將是最後一戰。
“諸位愛卿,劉備已經大敗,我們吳國再無援軍,當此之時,該當如何?”孫翊問道。
幾位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
“公瑾可有良策?”孫翊一看,沒有人說話,便直接問周瑜。
“陛下,臣無良策!”周瑜向孫翊行了一禮,攻城守城,本來就是雙方真正實力的較量,而在絕對實力麵前,任何計謀都沒有意義,這種情況下,縱然是孫武再世,子牙複生,也沒有妙計呀!“臣受先皇重恩,唯有以死相報,豫章城破之時,臣將取義成仁!”
周瑜的話說的很悲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並不能激起眾人的鬥誌,或者說,眾人已經沒有了鬥誌。
“子敬可有良策?”孫翊繼續問道。
“臣無良策,唯有死戰!”魯肅麵無表情。
“以丞相之見,我們該當如何?”孫翊又問張昭。這幾個月以來孫翊早沒有了,剛坐上皇位時那種豪情,現在他想的更多的是他該怎麽辦,說句心裏話,他不想死。
“哈……”張昭苦笑幾聲,“陛下,兩位大將軍都沒有退敵良策,老臣又有什麽辦法呢?這要戰死疆場容易,可是陛下,難道就不想給孫氏留一條根嗎?”
張昭的意思是投降,這要是放在幾個月之前,眾人肯定會堅決反對,但是今天說出來,周瑜的心中有些鄙夷,但也僅僅是鄙夷而已。孫權也早沒有那種用古錠刀砍去公案半片的豪情。
對於投降,孫翊不是沒有想過,可是那種階下囚的滋味也不好做,而且他清楚,投降之後,周瑜,魯肅,張昭等人必然會得到新漢雄武皇帝丁偉的重用,而自己,即使不被殺掉,也將沒有多少自由。現在他有些後悔,若是當初不做這個皇帝,丁偉又怎麽會在意他的身份呢?
“陛下,以臣之見,我們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司馬懿突然說。
“仲達可有妙計?”一聽司馬懿的話,孫翊馬上又燃起了希望。
“陛下,湖口還在我們手中,我軍還有三萬水軍,當主動撤離豫章,沿江而下。如今皖縣虎林一帶,新漢兵力薄弱,隻是有新漢太子丁皓率兩萬兵馬駐守,麾下也隻有孫觀,尹禮兩員將領,他們隻是黃巾餘孽,不足為懼。而徐州兵力也不多,雖然廣陵太守陳登乃智謀之士,但是校尉曹豹卻是普通之輩。我軍越過虎林防線,便可一鼓作氣拿下廣陵。”
“拿下廣陵又有何用?”魯肅聽後搖了搖頭,“廣陵和豫章又有什麽區別?用不了幾月,新漢的大軍便又會集結而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子敬之言差矣,廣陵和豫章有很大的區別?”司馬懿笑了笑說。
“仲達,還請細說!”孫翊的心中充滿了希望。
“因為廣陵的東邊是大海,寬闊的大海!”司馬懿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獰笑,“諸位想必也都聽過,大海之上,有一洟州,雖說隻是一縣,但其麵積卻比普通的郡還要大,洟州土地富饒,物產豐富,我們的水軍一定能夠到那裏。到了那裏之後,新漢再想攻打,也是鞭長莫及了。陛下隻要勵精圖治,發展幾年之後,定然能夠反攻新漢!”
司馬懿的這番話說完之後,眾人都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紛紛開始議論。最後大家都覺得此計可行,於是皇帝孫翊傳旨,讓眾人做好準備。周瑜和魯肅安排將領死守豫,牢牢的拖住徐盛和呂蒙的大軍,然後孫翊親率三萬水軍,順江而下,突襲虎林,皖縣。
周瑜和魯肅迴到營帳之中後商議,該留下誰來死守豫章。此人在豫章必須要有很高威信,而且善於防守。不然皇帝走後,在十幾萬新漢大軍圍攻下,頃刻之間便會潰敗。
最後經過反複斟酌,由呂範和步騭二人率領三萬兵馬,堅守豫章。為了不引起豫章城中軍隊發生混亂,所有的撤離之事都是秘密準備的,而且撤離的人員也都是精選,包括皇室宗親,也不是人人都要撤離的,因為此行依舊是前途未卜。
可是在他們做準備時,吳國的皇太後卻不願意離開,因為她的緣故,郡主孫尚香也不願意走,,和昭沒有辦法,讓孫權和孫翊同時去勸。可是老夫人這一次非常固執,兩人幾乎說破了嘴也無濟於事,她就是不願意離開故土。
沒有辦法,張昭又給分析了一番,以新漢雄武皇帝丁偉的行事風格,城破之後,是不會為難皇太後的,隻好作罷。
至於郡主孫尚香,她的脾氣,人人都清楚,而且對於孫權和孫翊來說,也無足輕重,要留就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