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和呂蒙接到陛下丁偉的進攻命令之後,馬上擂鼓聚將。
張郃,張遼,牽招,朱靈,廖化,周倉等將領一個個頂盔貫甲,殺氣騰騰地進了帥帳。
自從三江口會戰以來,他們已經取得了多次勝利,如今的吳國也隻剩下一個豫章城,要攻破是遲早的事情。
可就在這時,陸遜在夷陵取得大勝,以六七萬的兵力,火燒連營二百裏,幾乎讓劉備近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如此的大勝,堪比三江口的那場大戰,這一下也激起了徐盛和呂蒙麾下將領的鬥誌。就算陛下丁偉沒有這道命令,他們也會發動攻勢,因為這是最好的時機,吳國目前士氣低落,豫章城就算是鐵壁銅牆,也會被打穿。
徐盛和呂蒙看了看麾下將領的狀態,感到非常滿意。
“諸位將領,陛下傳來聖旨,要我等即刻發動攻擊,一戰滅吳,大家建功立業的時機到了!”
聽了徐盛的話,眾將更加振奮了,紛紛上前請戰,個個躍躍欲試。
“報……”徐盛還沒有下命令,一名斥候大喊著衝了進來,“稟報將軍,軍師,剛剛看得消息,豫章城中吳國皇帝孫翊,準備率領三萬水軍撤離豫章,順江而下!”
“消息可曾準確?”徐盛一聽,吃了一驚,急問道。
“千真萬確,不但我們探得,城中隱風閣的成員也得到證實!”斥候堅定的說。
“再探再報!”
“諾!”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眾將都不言語,現在仗要怎麽打,軍師和主帥肯定會做分析和判斷,他們隻需依令而行。
郭嘉展開了一幅地圖,與荀攸,徐盛,呂蒙四人觀看。
“湖口守將乃是賀齊,我們現在想要奪取,顯然非常困難,若是吳軍順江而下,那虎林和皖縣……”徐盛皺起了眉頭。
“虎林和皖縣兵力薄弱,讓我率領一隊兵馬,火速趕過去,截住吳軍!”呂蒙也焦急的說,因為那裏可是太子丁皓啊,不容有失。
“可是吳軍順江而下,我們若派水軍,必須先攻下湖口,湖口要塞賀齊已經營數月,固若金湯,短時間內很難攻克,若是繞道走陸路,肯定趕不上啊!”荀攸搖了搖頭說。
“哈……”就在眾人愁眉不展時,郭嘉突然大笑了幾聲,“我們隻是杞人憂天啊!”
“軍師此言何意啊?”徐盛不解郭嘉的意思,問道。
“太子殿下何等聰慧之人呀!他在虎林,皖縣一帶早就做好了防守,張網以待。吳國的三萬兵馬,到了那兒一定是疲憊不堪,太子殿下正好以逸待勞,必競全功呀!”
聽了郭嘉的話,眾人細細一想,都恍然大悟。當初陛下調走陸遜大軍時,可是沒有給太子留什麽將領呀!目的何在?一是為了鍛煉太子,同時也是想讓太子立個大功呀!陛下之後,這天下將是太子的,太子必須要立威。
想到這裏,便不再糾結,馬上安排攻城之事。
“此次攻城,以我之見,當大造聲勢,卻以攻心為主,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郭嘉繼續發表他的意見。
“奉孝之言有理,吳國皇帝孫翊撤離之後,吳軍便沒有士氣,隻我我軍對豫章構成威懾,守城吳軍必降!”荀攸也讚成郭嘉的意見。
“好,那我軍便用馬鈞炮對豫章城轟炸兩天,然後勸降!”徐盛馬上傳令,“張遼齊周,令你二人率軍轟炸東門!”
“諾!”張遼齊周上前領命。
“張郃,鮮於輔,鮮於銀,令你三人率軍轟炸南門!”
“諾!”
“廖化周倉,令你二人率軍轟炸西門!”
“諾!”
“牽招朱靈,令你二人率軍轟炸北門!”
“諾!”
“眾將且記,隻是輪番轟炸,不可率軍攻城!”
“諾!”
孫翊率軍撤離豫章城不久,新漢大軍的馬鈞炮便發出了令人顫抖的唿嘯聲,城頭之上的慘叫聲,已經被霹靂聲掩蓋,城中的百姓緊閉房門不敢出來。呂範和步騭二人忙得在城中率領幾百親衛穿來穿去,因為新漢這一次是四門同時攻打。
如此強大的攻勢,城中雖然還有兵馬三萬,估計也守不了多長時間,因為兵士們已經膽寒,士氣全無,蜷縮在城下,聽著頭頂唿嘯聲和霹靂聲,兩股戰戰,幾欲摔倒。
不過後來呂範和步騭發現,新漢大軍並沒有攻城,隻是用馬鈞炮轟炸,開始他們覺得有些疑惑,但隨後便慢慢明白了,徐盛和呂蒙的目的是為了震懾守城的兵馬,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呂範想到這裏,更加擔憂,而步騭卻將心放了下來。
一天之內,馬鈞炮攻擊了四次,雖然沒有對城中的兵士的身體造成非常大的殺傷,但是卻震懾了他們的心靈。
晚上安排完守城的事宜之後,呂範和步騭各自迴到自己府中。可是呂範剛迴去之後,一名仆人來報,步騭請他過府議事。
呂範沒有做絲毫耽擱,很快便來到步騭府中,而步騭也正在客廳之中等候呂範。
“子山兄,可有要事?”呂範問道。
“以子衡兄之見,這豫章城我們能守幾天?”步騭開門見山地問道。
“陛下撤走,軍心全無,隻要新漢兵馬攻打,隨時都有可能破城!”呂範顯得非常沮喪,在馬鈞炮的打擊之下,兵士們連握兵器的力量幾乎都沒有了,如何能守城?
“那子衡兄有什麽打算?”步騭再問。
“還能有何打算,陛下將我們留在這裏,除了與豫章城共存亡,別無他途!”
“怎能說別無他途,路總是人走出來的!”步騭看了看呂範,緩緩的說。
“子山兄,你……”
“子恆兄,稍安勿躁!”步騭打斷了呂範的話,“且不說陛下此去能否成功,就算到了洟州,又能怎樣?恐怕永遠都迴不來了,我們在這裏還為誰盡忠?”
“這……”
“我們受過吳國皇室知遇之恩,可是陛下卻將太後,郡主和寧王殿下也拋棄到了豫章城中,難道子衡兄也打算和太後一起戰死城中?”
“這……”
“還望子衡兄三思,我們應該給孫家留一條根!”
張郃,張遼,牽招,朱靈,廖化,周倉等將領一個個頂盔貫甲,殺氣騰騰地進了帥帳。
自從三江口會戰以來,他們已經取得了多次勝利,如今的吳國也隻剩下一個豫章城,要攻破是遲早的事情。
可就在這時,陸遜在夷陵取得大勝,以六七萬的兵力,火燒連營二百裏,幾乎讓劉備近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如此的大勝,堪比三江口的那場大戰,這一下也激起了徐盛和呂蒙麾下將領的鬥誌。就算陛下丁偉沒有這道命令,他們也會發動攻勢,因為這是最好的時機,吳國目前士氣低落,豫章城就算是鐵壁銅牆,也會被打穿。
徐盛和呂蒙看了看麾下將領的狀態,感到非常滿意。
“諸位將領,陛下傳來聖旨,要我等即刻發動攻擊,一戰滅吳,大家建功立業的時機到了!”
聽了徐盛的話,眾將更加振奮了,紛紛上前請戰,個個躍躍欲試。
“報……”徐盛還沒有下命令,一名斥候大喊著衝了進來,“稟報將軍,軍師,剛剛看得消息,豫章城中吳國皇帝孫翊,準備率領三萬水軍撤離豫章,順江而下!”
“消息可曾準確?”徐盛一聽,吃了一驚,急問道。
“千真萬確,不但我們探得,城中隱風閣的成員也得到證實!”斥候堅定的說。
“再探再報!”
“諾!”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眾將都不言語,現在仗要怎麽打,軍師和主帥肯定會做分析和判斷,他們隻需依令而行。
郭嘉展開了一幅地圖,與荀攸,徐盛,呂蒙四人觀看。
“湖口守將乃是賀齊,我們現在想要奪取,顯然非常困難,若是吳軍順江而下,那虎林和皖縣……”徐盛皺起了眉頭。
“虎林和皖縣兵力薄弱,讓我率領一隊兵馬,火速趕過去,截住吳軍!”呂蒙也焦急的說,因為那裏可是太子丁皓啊,不容有失。
“可是吳軍順江而下,我們若派水軍,必須先攻下湖口,湖口要塞賀齊已經營數月,固若金湯,短時間內很難攻克,若是繞道走陸路,肯定趕不上啊!”荀攸搖了搖頭說。
“哈……”就在眾人愁眉不展時,郭嘉突然大笑了幾聲,“我們隻是杞人憂天啊!”
“軍師此言何意啊?”徐盛不解郭嘉的意思,問道。
“太子殿下何等聰慧之人呀!他在虎林,皖縣一帶早就做好了防守,張網以待。吳國的三萬兵馬,到了那兒一定是疲憊不堪,太子殿下正好以逸待勞,必競全功呀!”
聽了郭嘉的話,眾人細細一想,都恍然大悟。當初陛下調走陸遜大軍時,可是沒有給太子留什麽將領呀!目的何在?一是為了鍛煉太子,同時也是想讓太子立個大功呀!陛下之後,這天下將是太子的,太子必須要立威。
想到這裏,便不再糾結,馬上安排攻城之事。
“此次攻城,以我之見,當大造聲勢,卻以攻心為主,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郭嘉繼續發表他的意見。
“奉孝之言有理,吳國皇帝孫翊撤離之後,吳軍便沒有士氣,隻我我軍對豫章構成威懾,守城吳軍必降!”荀攸也讚成郭嘉的意見。
“好,那我軍便用馬鈞炮對豫章城轟炸兩天,然後勸降!”徐盛馬上傳令,“張遼齊周,令你二人率軍轟炸東門!”
“諾!”張遼齊周上前領命。
“張郃,鮮於輔,鮮於銀,令你三人率軍轟炸南門!”
“諾!”
“廖化周倉,令你二人率軍轟炸西門!”
“諾!”
“牽招朱靈,令你二人率軍轟炸北門!”
“諾!”
“眾將且記,隻是輪番轟炸,不可率軍攻城!”
“諾!”
孫翊率軍撤離豫章城不久,新漢大軍的馬鈞炮便發出了令人顫抖的唿嘯聲,城頭之上的慘叫聲,已經被霹靂聲掩蓋,城中的百姓緊閉房門不敢出來。呂範和步騭二人忙得在城中率領幾百親衛穿來穿去,因為新漢這一次是四門同時攻打。
如此強大的攻勢,城中雖然還有兵馬三萬,估計也守不了多長時間,因為兵士們已經膽寒,士氣全無,蜷縮在城下,聽著頭頂唿嘯聲和霹靂聲,兩股戰戰,幾欲摔倒。
不過後來呂範和步騭發現,新漢大軍並沒有攻城,隻是用馬鈞炮轟炸,開始他們覺得有些疑惑,但隨後便慢慢明白了,徐盛和呂蒙的目的是為了震懾守城的兵馬,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呂範想到這裏,更加擔憂,而步騭卻將心放了下來。
一天之內,馬鈞炮攻擊了四次,雖然沒有對城中的兵士的身體造成非常大的殺傷,但是卻震懾了他們的心靈。
晚上安排完守城的事宜之後,呂範和步騭各自迴到自己府中。可是呂範剛迴去之後,一名仆人來報,步騭請他過府議事。
呂範沒有做絲毫耽擱,很快便來到步騭府中,而步騭也正在客廳之中等候呂範。
“子山兄,可有要事?”呂範問道。
“以子衡兄之見,這豫章城我們能守幾天?”步騭開門見山地問道。
“陛下撤走,軍心全無,隻要新漢兵馬攻打,隨時都有可能破城!”呂範顯得非常沮喪,在馬鈞炮的打擊之下,兵士們連握兵器的力量幾乎都沒有了,如何能守城?
“那子衡兄有什麽打算?”步騭再問。
“還能有何打算,陛下將我們留在這裏,除了與豫章城共存亡,別無他途!”
“怎能說別無他途,路總是人走出來的!”步騭看了看呂範,緩緩的說。
“子山兄,你……”
“子恆兄,稍安勿躁!”步騭打斷了呂範的話,“且不說陛下此去能否成功,就算到了洟州,又能怎樣?恐怕永遠都迴不來了,我們在這裏還為誰盡忠?”
“這……”
“我們受過吳國皇室知遇之恩,可是陛下卻將太後,郡主和寧王殿下也拋棄到了豫章城中,難道子衡兄也打算和太後一起戰死城中?”
“這……”
“還望子衡兄三思,我們應該給孫家留一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