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了魯肅的話,吃了一驚。剛才他隻是想著司馬懿此行乃不自量力,以卵擊石,最終會死無葬身之地。因為他本身也不太喜歡司馬懿,覺得此人城府太深,而且有些陰毒,尤其是做了武昌屠城之事以後,對吳國的影響惡劣。既然他想自己去送死,那何必又要阻攔呢?
現在一想,魯肅所說有理,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兄長司馬朗,以及兩個兒子,司馬昭和司馬師,夫人張春華等等,凡是與之親近的人,都在數月之前,逐漸撤離了豫章。盡管流下了諾大的府第,但那對司馬懿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
以司馬懿的聰明,難道他不知道,用一千兵馬去擋新漢大軍,是白白送死嗎?可見他的目的真是逃離。想到這裏,周瑜對司馬懿除了鄙夷之外,更多的則是憤怒。在你們最危急的時刻,吳國收留了你,又給你高官厚祿。可如今,吳國有難,你不知迴報,卻是一走了之。
“我去稟報陛下,將司馬懿追迴治罪!”周瑜憤怒的說。
“公瑾,稍安勿躁!”魯肅一伸手攔住了周瑜,“如今去追,茫茫黑夜,我們向何處追,又派誰去追,再者說了,這一切我們也都隻是猜測,並無證據。就算將司馬懿追迴到陛下麵前,他還可以反咬一口。”
“難道就看著讓他這樣離去?”周瑜還是顯得有些不甘心。
“去就去吧,我們吳國已到了這個地步,人家要另投明主,何必又要阻攔呢?”魯肅苦笑著說。
“這……”周瑜在魯肅的解勸之下,怒氣消了些,“也罷,這樣的卑鄙小人,走的越遠越好!”
“公瑾可曾見過新漢雄武皇帝?”魯肅問道。
“怎麽?子敬……你難道……”周瑜臉色一變。
“公瑾,我魯肅是何人,難道公瑾不知?”魯肅依舊麵帶微笑,“吳國若亡,世間便再沒有魯肅。”
“沒有。”周瑜搖了搖頭。
“亂世出英雄,曹操,袁紹,先皇,劉備他們都是世間少有的英雄,若是這世間隻有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人,必然能夠一統天下。可是上天卻把他們同時安排在這裏,一山難容二虎,又怎能讓群雄並存呢?先皇和陛下都是生不逢時啊!可是這上天仍然覺得天下還不夠亂,又讓新漢雄武皇帝丁偉淩空出世。若是沒有丁偉,天下至少會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麵,也許他真的是授命於天,來統一這亂世的。”
“丁偉隻不過占據了北方的有利條件,才壓製住了我們吳國,若是翻過來,我們在北方,他們在南方,那結果便會變成我們滅掉新漢!”周瑜顯然並不服氣。
“公瑾,此言差矣!”魯肅聽了之後,搖了搖頭,“新漢雄武皇帝丁偉十八歲起兵,率領三千兵馬,進入幽州,抗擊鮮卑十萬鐵騎,贏得白馬銀槍丁鎮北的威名,就這一點,無人能及。然後在黃巾之亂中,大小數十戰,每一站都堪稱經典,更有識人之名,麾下良將如雲,謀士如雨。就算在任何地方,他都不會敗!他麾下的徐盛,陸遜,呂蒙,魏延,黃忠,鄧艾等人,都是南方的啊!”
“這……”周瑜聽了魯肅的話,仔細一想,心中非常驚異,的確,這些帥才都是南方的,可是他們要麽是沒有發現,要麽是沒有重用。在他們南方,隻能是一顆石子,而到了丁偉的麾下,便成為真金,這點石成金的能力,是其他任何梟雄所不具備的。有了這樣的能力,即使他們互換了位置,也最終是一敗。
“丁偉當初在洛陽說,臥龍,鳳雛,塚虎,幼麟,乃當今天下四位奇才,這話剛出來的時候,沒有多少人相信,可是現在誰又能不相信呢?”魯肅看了看周瑜,“公瑾,這四人當中,我們聯軍可是擁有三人啊!可為何還會敗呢?”
“那是因為我們麾下的謀士,將領,以及兵士,都不及新漢,所以才導致大敗!”
“不,公瑾!我們隻是敗給了丁偉一人!”魯肅搖了搖頭,“若論謀士,諸葛亮,法正,劉曄,周不疑,司馬懿,,荀彧,成公英等人並不弱於龐統,徐庶,郭嘉,陳宮,沮授,荀諶等,若論將領,我們吳國有程普,黃蓋,韓當,蔣欽,淩操,淩統,丁奉,董襲,陳武等數十員大將,蜀漢有許褚,典韋,馬超,王雙,文聘,嚴顏,甘寧,李嚴,霍峻,王威等數十員大將,並不弱於新漢。兵力人數相當,而我吳國的水軍當初也不弱於新漢的水軍,可是三江口卻敗得如此之慘,全是因為我們沒有看透丁偉,沒有想到丁偉會識破我們的詐降之計!”
“那子敬覺得,丁偉是什麽時候識破我們詐降之計的?”
“從一開始!”
“一開始?”周瑜更加吃驚了。
“從一開始,丁偉便已經識破了我們的詐降之計!”魯肅非常肯定的說,“大戰之後,我和周不疑曾經探討過,我們所做的沒有任何破綻,唯一的解釋便是丁偉一開始就識破了,因為他想在了我們的前麵!或許在我們還沒有實行詐降之計時,丁偉便在想如何引誘我們利用火攻破他們的鐵索連船,於是才有了蔣幹過江,而那時我們是在精心的準備設計,可是丁偉卻在冷靜的觀看。丁偉常說一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常常會將自己置身於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待整個事情,所以站得高,才看得更遠,而我們無論設計得如何精妙,都是當局者都迷在了其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周瑜將這句話重複了一遍,冷靜地一思索,覺得此話非常有道理。
“那子敬若是以旁觀者的身份來看,這一戰,我們的前途如何?”
“沒有前途,死路一條!”魯肅幾乎是脫口而出。
“何以見得?”
“新漢雄武皇帝丁偉何等精明之人,已經攻破了豫章,可是他並沒有派兵來追殺我們,何也?他想給太子丁浩一個立功的機會,為他以後的登基立威,如此想一想,我們還有前途嗎?”
“那我們如今該當如何?”
“無路可走之時,死路也是一條路,必須走!”魯肅長歎一聲,“陛下不能投降,因此我們唯有一戰!”
現在一想,魯肅所說有理,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兄長司馬朗,以及兩個兒子,司馬昭和司馬師,夫人張春華等等,凡是與之親近的人,都在數月之前,逐漸撤離了豫章。盡管流下了諾大的府第,但那對司馬懿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
以司馬懿的聰明,難道他不知道,用一千兵馬去擋新漢大軍,是白白送死嗎?可見他的目的真是逃離。想到這裏,周瑜對司馬懿除了鄙夷之外,更多的則是憤怒。在你們最危急的時刻,吳國收留了你,又給你高官厚祿。可如今,吳國有難,你不知迴報,卻是一走了之。
“我去稟報陛下,將司馬懿追迴治罪!”周瑜憤怒的說。
“公瑾,稍安勿躁!”魯肅一伸手攔住了周瑜,“如今去追,茫茫黑夜,我們向何處追,又派誰去追,再者說了,這一切我們也都隻是猜測,並無證據。就算將司馬懿追迴到陛下麵前,他還可以反咬一口。”
“難道就看著讓他這樣離去?”周瑜還是顯得有些不甘心。
“去就去吧,我們吳國已到了這個地步,人家要另投明主,何必又要阻攔呢?”魯肅苦笑著說。
“這……”周瑜在魯肅的解勸之下,怒氣消了些,“也罷,這樣的卑鄙小人,走的越遠越好!”
“公瑾可曾見過新漢雄武皇帝?”魯肅問道。
“怎麽?子敬……你難道……”周瑜臉色一變。
“公瑾,我魯肅是何人,難道公瑾不知?”魯肅依舊麵帶微笑,“吳國若亡,世間便再沒有魯肅。”
“沒有。”周瑜搖了搖頭。
“亂世出英雄,曹操,袁紹,先皇,劉備他們都是世間少有的英雄,若是這世間隻有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人,必然能夠一統天下。可是上天卻把他們同時安排在這裏,一山難容二虎,又怎能讓群雄並存呢?先皇和陛下都是生不逢時啊!可是這上天仍然覺得天下還不夠亂,又讓新漢雄武皇帝丁偉淩空出世。若是沒有丁偉,天下至少會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麵,也許他真的是授命於天,來統一這亂世的。”
“丁偉隻不過占據了北方的有利條件,才壓製住了我們吳國,若是翻過來,我們在北方,他們在南方,那結果便會變成我們滅掉新漢!”周瑜顯然並不服氣。
“公瑾,此言差矣!”魯肅聽了之後,搖了搖頭,“新漢雄武皇帝丁偉十八歲起兵,率領三千兵馬,進入幽州,抗擊鮮卑十萬鐵騎,贏得白馬銀槍丁鎮北的威名,就這一點,無人能及。然後在黃巾之亂中,大小數十戰,每一站都堪稱經典,更有識人之名,麾下良將如雲,謀士如雨。就算在任何地方,他都不會敗!他麾下的徐盛,陸遜,呂蒙,魏延,黃忠,鄧艾等人,都是南方的啊!”
“這……”周瑜聽了魯肅的話,仔細一想,心中非常驚異,的確,這些帥才都是南方的,可是他們要麽是沒有發現,要麽是沒有重用。在他們南方,隻能是一顆石子,而到了丁偉的麾下,便成為真金,這點石成金的能力,是其他任何梟雄所不具備的。有了這樣的能力,即使他們互換了位置,也最終是一敗。
“丁偉當初在洛陽說,臥龍,鳳雛,塚虎,幼麟,乃當今天下四位奇才,這話剛出來的時候,沒有多少人相信,可是現在誰又能不相信呢?”魯肅看了看周瑜,“公瑾,這四人當中,我們聯軍可是擁有三人啊!可為何還會敗呢?”
“那是因為我們麾下的謀士,將領,以及兵士,都不及新漢,所以才導致大敗!”
“不,公瑾!我們隻是敗給了丁偉一人!”魯肅搖了搖頭,“若論謀士,諸葛亮,法正,劉曄,周不疑,司馬懿,,荀彧,成公英等人並不弱於龐統,徐庶,郭嘉,陳宮,沮授,荀諶等,若論將領,我們吳國有程普,黃蓋,韓當,蔣欽,淩操,淩統,丁奉,董襲,陳武等數十員大將,蜀漢有許褚,典韋,馬超,王雙,文聘,嚴顏,甘寧,李嚴,霍峻,王威等數十員大將,並不弱於新漢。兵力人數相當,而我吳國的水軍當初也不弱於新漢的水軍,可是三江口卻敗得如此之慘,全是因為我們沒有看透丁偉,沒有想到丁偉會識破我們的詐降之計!”
“那子敬覺得,丁偉是什麽時候識破我們詐降之計的?”
“從一開始!”
“一開始?”周瑜更加吃驚了。
“從一開始,丁偉便已經識破了我們的詐降之計!”魯肅非常肯定的說,“大戰之後,我和周不疑曾經探討過,我們所做的沒有任何破綻,唯一的解釋便是丁偉一開始就識破了,因為他想在了我們的前麵!或許在我們還沒有實行詐降之計時,丁偉便在想如何引誘我們利用火攻破他們的鐵索連船,於是才有了蔣幹過江,而那時我們是在精心的準備設計,可是丁偉卻在冷靜的觀看。丁偉常說一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常常會將自己置身於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待整個事情,所以站得高,才看得更遠,而我們無論設計得如何精妙,都是當局者都迷在了其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周瑜將這句話重複了一遍,冷靜地一思索,覺得此話非常有道理。
“那子敬若是以旁觀者的身份來看,這一戰,我們的前途如何?”
“沒有前途,死路一條!”魯肅幾乎是脫口而出。
“何以見得?”
“新漢雄武皇帝丁偉何等精明之人,已經攻破了豫章,可是他並沒有派兵來追殺我們,何也?他想給太子丁浩一個立功的機會,為他以後的登基立威,如此想一想,我們還有前途嗎?”
“那我們如今該當如何?”
“無路可走之時,死路也是一條路,必須走!”魯肅長歎一聲,“陛下不能投降,因此我們唯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