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率領三萬兵馬,到了梓潼之後,馬上將自己的兵馬和薑維的五萬大軍合兵一處,沿著城池,河流和大山重新布防。
八萬兵馬紮了八處營寨,每處一萬人。前麵兩處營寨突出,中間四營交錯,後麵兩營互相彌補空缺。薑維和老將趙韙各守前麵一處營寨,諸葛亮親自坐鎮於中軍中。孟達和寇封在後營兩處駐守。整個大營構成了一條狹長的防線,將新漢的大軍堵住。
李嚴撤兵之後,讓諸葛亮感到非常欣慰,因為他走之後,總是覺得成都空虛,現在命令李嚴駐守在廣漢,既可以接應自己,也可以迴防成都,當然關鍵時刻還能支援江油。而將馬岱調到了他的大營之中,共同防守東線的新漢大軍。
陸遜的大軍到來之後,整個東線戰場,新漢集結了近三十萬大軍,分為中路,北路和南路。
南路的統帥是陸遜,副統帥是徐晃,軍師是賈穆,沮鵠,許攸和荀諶,大將有藏霸,麴義,於禁,關平黃敘,廖化,周倉,郭懷,孫禮,賈逹等,大軍八萬。北路的統帥是徐盛,副統帥是呂蒙,軍師是荀攸,郭嘉,大將有張遼,張頜,朱靈,牽招,齊周,鮮於輔,鮮於銀等,大軍十五萬。中路的統帥是太史慈,副統帥是黃忠,軍師是陳宮,大將有關羽,趙雲關興,張苞等,大軍五萬。
這樣的陣容,幾乎囊括了這一時期所有的名將。天下人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這裏,因為大家都清楚,這將是新漢滅蜀的最後一戰,隻要諸葛亮一敗,那麽蜀國也就完了。
這場大戰,丁偉在豫章關注著,而龐德公,司馬徽和黃承彥等人,在襄陽也關注著。
由於洛陽書院發展了這些年,裏麵的先生也不缺了,而襄陽在新漢占領之後,又很快繁榮起來,因此司馬徽和龐德公二人便南下來到了襄陽,與黃承彥三人繼續住進了他們以前的鹿門書院。
遠離了戰爭,這裏風景如畫,氣候宜人。三人整天談詩論賦,縱酒撫琴,也聚集了一些文士,平時陳琳,王璨等人也都會來這兒談論一番。
近日,他們的話題基本上在這新漢和蜀漢的最後一戰上麵。
“司馬兄,這天下也快一統了,以你之見,蜀漢還能堅持多長時間?”龐德公笑問司馬徽。
“依我之見,最多一年!”司馬徽笑著迴答。
“那黃兄以為呢?”龐德公又問黃承彥。
“以我之見,可守三年!”黃承言理了理他的胡須,“德操兄以為呢?”
“我看最多三個月,蜀國便可被攻破,天下將會一統!”司馬徽說。
“什麽,三個月?”黃承彥後,大笑著搖了搖頭,然後看了看龐德公。
“這三個月便能滅蜀,我也不信!”龐德公邊說邊站了起來,望了望草廬外麵已經開始變黃的樹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雖然我新漢大軍三路壓境,可是蜀漢的三路防守也恰到好處,文聘和馬超分別駐守在峨眉山和嘉陵城,依山傍水,固若金湯。若是普通將領去攻打,恐怕三五年都未必能夠攻下,因此我以為,就算是魏延,鄧艾,張飛,張秀等人,要想突破文聘和馬超的防線,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北線徐元直隻有三萬兵吧,雖然他剛剛取得了一場勝利,讓司馬懿損兵折將。但這也給司馬懿提了一個醒,他如今龜縮在江油城中,徐元直要再想突破,幾乎不可能。而真正的突破口在東線,孔明雖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測之能,還有廣漢李正方的策應,但依我之見,一年之後東線必然會被突破,到那時我新漢大軍,以餓虎撲食之勢拿下成都,蜀國必滅!”
龐德公的話說完,下麵的許多年輕文士,如陳琳,王璨等都不住的點頭,的確很符合現在的情況。
“龐兄說的有理,不過一年之後,新漢大軍真的能突破孔明的防線嗎?”黃承彥笑著問道。
“黃兄,你的賢婿雖然身懷大才,可是郭奉孝,荀公達,陳公台等人之才,也並不遜色於孔明,更何況孔明麾下,並無良將,依靠一個薑維,怎麽擋得住我新漢雄兵數十萬,戰將數十員啊!”龐德公說。
“哈……”黃承彥大笑了幾聲,“到底能不能守住,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好,到底是一年,三年還是三個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司馬徽也笑著說。
司馬徽說三個月便可滅掉蜀漢,並非信口開河,因為他覺得新漢軍隊的強大,新漢將領的才能,以及新漢雄武皇帝的眼光深遠,早已經出乎了他的判斷。蜀道是難,可真的擋得住新漢大軍嗎?偷渡陰平,穿過南中不毛之地,這哪一次在發生之前,誰又會想得到呢?三個月時間滅蜀,司馬徽也是很保守的估計。
而黃承彥對諸葛亮是充滿著信心,因為他知道,諸葛亮在梓潼一帶布下的八座大營,實際上是八陣圖,憑借這個八陣圖,足以擋住三十萬大軍。
“三位先生,既然各有所見,不防賭點什麽吧!”陳琳笑著對三人說。
“孔璋說的有理,晚輩也覺得應該賭點什麽!”王璨聽了陳琳的話,馬上支持。
“哈……”眾人都笑了起來。
“孔璋,你惦記老夫的什麽呀?”龐德公笑問。
“那就恕晚輩直言了!”陳琳向三人行了一禮,“三位前輩家中藏書甚多,而且有一些是孤本,誰要是輸了,就拿出一本,交給我們襄陽的工部進行印製,印完之後再還給前輩,如何?”
新書的印刷,現在除了在洛陽外,襄陽也建立了一個,丁偉還打算在幽州的燕京,徐州的文陵各建一個,要慢慢讓天下所有士子都可以讀到新書,襄陽的新書由陳琳等人負責。
三人聽了陳琳的話,都不言語,思索起來。
“三位前輩,這可是造福後世的大功呀!到時我們工部再給前輩贈送五本新書!”
“好,一言為定!”三人欣然應充。
八萬兵馬紮了八處營寨,每處一萬人。前麵兩處營寨突出,中間四營交錯,後麵兩營互相彌補空缺。薑維和老將趙韙各守前麵一處營寨,諸葛亮親自坐鎮於中軍中。孟達和寇封在後營兩處駐守。整個大營構成了一條狹長的防線,將新漢的大軍堵住。
李嚴撤兵之後,讓諸葛亮感到非常欣慰,因為他走之後,總是覺得成都空虛,現在命令李嚴駐守在廣漢,既可以接應自己,也可以迴防成都,當然關鍵時刻還能支援江油。而將馬岱調到了他的大營之中,共同防守東線的新漢大軍。
陸遜的大軍到來之後,整個東線戰場,新漢集結了近三十萬大軍,分為中路,北路和南路。
南路的統帥是陸遜,副統帥是徐晃,軍師是賈穆,沮鵠,許攸和荀諶,大將有藏霸,麴義,於禁,關平黃敘,廖化,周倉,郭懷,孫禮,賈逹等,大軍八萬。北路的統帥是徐盛,副統帥是呂蒙,軍師是荀攸,郭嘉,大將有張遼,張頜,朱靈,牽招,齊周,鮮於輔,鮮於銀等,大軍十五萬。中路的統帥是太史慈,副統帥是黃忠,軍師是陳宮,大將有關羽,趙雲關興,張苞等,大軍五萬。
這樣的陣容,幾乎囊括了這一時期所有的名將。天下人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這裏,因為大家都清楚,這將是新漢滅蜀的最後一戰,隻要諸葛亮一敗,那麽蜀國也就完了。
這場大戰,丁偉在豫章關注著,而龐德公,司馬徽和黃承彥等人,在襄陽也關注著。
由於洛陽書院發展了這些年,裏麵的先生也不缺了,而襄陽在新漢占領之後,又很快繁榮起來,因此司馬徽和龐德公二人便南下來到了襄陽,與黃承彥三人繼續住進了他們以前的鹿門書院。
遠離了戰爭,這裏風景如畫,氣候宜人。三人整天談詩論賦,縱酒撫琴,也聚集了一些文士,平時陳琳,王璨等人也都會來這兒談論一番。
近日,他們的話題基本上在這新漢和蜀漢的最後一戰上麵。
“司馬兄,這天下也快一統了,以你之見,蜀漢還能堅持多長時間?”龐德公笑問司馬徽。
“依我之見,最多一年!”司馬徽笑著迴答。
“那黃兄以為呢?”龐德公又問黃承彥。
“以我之見,可守三年!”黃承言理了理他的胡須,“德操兄以為呢?”
“我看最多三個月,蜀國便可被攻破,天下將會一統!”司馬徽說。
“什麽,三個月?”黃承彥後,大笑著搖了搖頭,然後看了看龐德公。
“這三個月便能滅蜀,我也不信!”龐德公邊說邊站了起來,望了望草廬外麵已經開始變黃的樹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雖然我新漢大軍三路壓境,可是蜀漢的三路防守也恰到好處,文聘和馬超分別駐守在峨眉山和嘉陵城,依山傍水,固若金湯。若是普通將領去攻打,恐怕三五年都未必能夠攻下,因此我以為,就算是魏延,鄧艾,張飛,張秀等人,要想突破文聘和馬超的防線,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北線徐元直隻有三萬兵吧,雖然他剛剛取得了一場勝利,讓司馬懿損兵折將。但這也給司馬懿提了一個醒,他如今龜縮在江油城中,徐元直要再想突破,幾乎不可能。而真正的突破口在東線,孔明雖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測之能,還有廣漢李正方的策應,但依我之見,一年之後東線必然會被突破,到那時我新漢大軍,以餓虎撲食之勢拿下成都,蜀國必滅!”
龐德公的話說完,下麵的許多年輕文士,如陳琳,王璨等都不住的點頭,的確很符合現在的情況。
“龐兄說的有理,不過一年之後,新漢大軍真的能突破孔明的防線嗎?”黃承彥笑著問道。
“黃兄,你的賢婿雖然身懷大才,可是郭奉孝,荀公達,陳公台等人之才,也並不遜色於孔明,更何況孔明麾下,並無良將,依靠一個薑維,怎麽擋得住我新漢雄兵數十萬,戰將數十員啊!”龐德公說。
“哈……”黃承彥大笑了幾聲,“到底能不能守住,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好,到底是一年,三年還是三個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司馬徽也笑著說。
司馬徽說三個月便可滅掉蜀漢,並非信口開河,因為他覺得新漢軍隊的強大,新漢將領的才能,以及新漢雄武皇帝的眼光深遠,早已經出乎了他的判斷。蜀道是難,可真的擋得住新漢大軍嗎?偷渡陰平,穿過南中不毛之地,這哪一次在發生之前,誰又會想得到呢?三個月時間滅蜀,司馬徽也是很保守的估計。
而黃承彥對諸葛亮是充滿著信心,因為他知道,諸葛亮在梓潼一帶布下的八座大營,實際上是八陣圖,憑借這個八陣圖,足以擋住三十萬大軍。
“三位先生,既然各有所見,不防賭點什麽吧!”陳琳笑著對三人說。
“孔璋說的有理,晚輩也覺得應該賭點什麽!”王璨聽了陳琳的話,馬上支持。
“哈……”眾人都笑了起來。
“孔璋,你惦記老夫的什麽呀?”龐德公笑問。
“那就恕晚輩直言了!”陳琳向三人行了一禮,“三位前輩家中藏書甚多,而且有一些是孤本,誰要是輸了,就拿出一本,交給我們襄陽的工部進行印製,印完之後再還給前輩,如何?”
新書的印刷,現在除了在洛陽外,襄陽也建立了一個,丁偉還打算在幽州的燕京,徐州的文陵各建一個,要慢慢讓天下所有士子都可以讀到新書,襄陽的新書由陳琳等人負責。
三人聽了陳琳的話,都不言語,思索起來。
“三位前輩,這可是造福後世的大功呀!到時我們工部再給前輩贈送五本新書!”
“好,一言為定!”三人欣然應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