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蒼穹下最威嚴的人


    皇帝返迴長安以後,就帶著自己的一眾嬪妃,搬到了還沒有完全施工完畢的大明宮,把皇宮徹底交還給了李承乾。


    而城外祭壇,再一次完成祭天的禮儀以後,李承乾才返迴了長安。


    房玄齡告老了,中書令取而代之的是馬周。


    杜如晦告老了,尚書右仆射取而代之的是趙毅。


    魏征也告老了,侍中取而代之的是褚遂良。


    三省六部的主官,基本都選擇了告老。之所以說基本,就是因為裏麵有四個人是沒有告老的,一個是兵部尚書趙子安,一個是戶部尚書獨孤博,一個是刑部尚書戴胄,最後一個,則是尚書左仆射長孫無忌.


    實話說,長孫無忌沒有告老,跟著皇帝一起退休,讓李承乾很是驚訝。


    不過,因為長孫無忌留了下來,他這個新皇帝,才算是多少留了一點顏麵。


    很明顯,房玄齡等人集體告老,看似是對太上皇李世民的追隨,實際上也是通過這個方式,表達自己對權力喪失的不滿。


    但.


    為了政局平穩一些,必須要這麽做啊!


    看著自己已經不再有老狐狸的朝堂,李承乾卻沒有任何的不適。


    新皇登基,自然是召開大朝會。不僅是長安的京官,前來觀禮的周邊州府刺史縣令一類,也聚集在太極殿前。


    每每到了新皇登基的時候,新皇帝的每一句話,對大唐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


    登上禦座,一屁股坐在上麵。扭了兩下以後,李承乾依然沒有感覺到這位置坐起來,跟自己當初執政的時候坐著有什麽區別。


    朝堂之中,在馬周的帶領下,群臣拜倒,山唿萬歲。


    禮畢,李承乾開口道:“孤”


    群臣:“.”


    尷尬的輕咳一聲,李承乾趕緊改正過來:“朕已登基,然繼續使用貞觀十七年的年號,年後,作為新朝的元年。關於新的年號,諸位愛卿可有什麽建議?”


    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了馬周,作為新的尚書令,雖然權力被分散了,但是毫無疑問,他仍然是群臣的代表。更何況,馬周的文采也不錯,應該能想出一個不錯的年號來。


    馬周思索片刻,出班啟奏道:“啟稟殿.”


    李承乾:“.”


    群臣:“.”


    大寫的尷尬!


    如果沒有太子那段時間的執政,或許還不至於這般地尷尬,強迫自己改口,很簡單。但問題就是,習慣了以後,就算組織好語言了,看到如今的皇帝陛下,仍舊會不由自主的稱唿為“殿下”。


    眼看底下的馬周跪倒在地,臉都紅了,李承乾輕笑道:“不必尷尬,朕剛剛不也是自稱為孤了?慢慢習慣就好,朕赦你無罪,繼續說。”


    馬周這才鬆了一口氣,起身再度拱手道:“啟稟陛下,微臣有所提議。太上皇在位時,貞觀兩字取自《易經·係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如今貞觀之治,已然將大唐國力提升到了一個巔峰,舉世攻唐之戰,成就了大唐真正的霸主地位。


    如今,北路大戰也已經結束,大唐邊境沒有戰火,內地百姓安居樂業,多麽美好的盛世啊!《爾雅·釋詁》言:徽:元德充美曰徽。所以,微臣提議,新年號,就製定為永徽,陛下以為如何?”


    “永徽?”


    李承乾皺緊了眉頭,永遠美好,這個寓意確實是不錯的,可問題是,這個年號不是李治時期用的嗎?


    點點頭,李承乾道:“永徽很好,朕暫且記下了,其他愛卿可還有什麽建議?”


    雖然皇帝是這麽說,但是馬周很清楚,永徽必然是不被皇帝喜歡的了。退迴座位,他等著看別人有什麽建議。


    長孫無忌作為元老級別的大臣,自然是第二個發言的。


    起身行禮,長孫無忌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貞觀乃是盛世之始,陛下即位,盛世應當延續,所以,年號定為永盛,比較好一點。”


    永盛


    聽起來就不如貞觀好聽,太直白了啊!


    心裏雖然這麽想,李承乾卻隻能點頭說:“永盛寓意不錯,且作為備選,其他愛卿,還有什麽建議嗎?”


    馬周和長孫無忌已經發言完畢,餘下的朝臣們才開始踴躍的提案。


    到最後,李承乾不得不命秘書監先把這些提案記下來,好慢慢參考。


    這取年號跟給孩子取名一樣,不同的是,年號可以讓人建議,最後選擇一個合適的就好。而給孩子取名字,任何人的插手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年號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來,才是重磅戲。


    在所有朝臣期待的目光中,李承乾拿出自己的第一份聖旨,交給張贇,拿下去宣讀。


    張贇的聲音,在大殿之上響起:“皇帝詔曰:朕唯聞克定敵患、治世有功者,當享萬金錦緞之賜,升官封爵之功。今尚書右仆射,趙毅,登州境內發展海運、治理鹽堿、創立造船廠有功,特封其為新泰縣伯。


    房家次子房遺愛,數上戰場,尤以救駕有功,特封其為梁水縣伯。杜家次子杜荷,亦救駕有功,特封其為台前縣伯”


    聖旨中有名的,都離班而出,跪倒在地,臉上的笑意,怎麽也收不住。


    新皇登基,勢必要封賞一批爵位,正因為如此,房遺愛等人的功績,才一直沒有被李世民特意加封。沒有功勞就沒有爵位,伴隨著國朝的安定,這將是鐵則。所以,李世民寧可選擇讓這些人的功勞,一直到李承乾登基的時候再被封,也不願意讓他為了籠絡人心,隨便亂封。


    當然,以李承乾的脾氣,寧可不封爵籠絡人心,他也不會強行封賞的。


    不僅是爵位,官職上,程處嗣等人,也獲得了升遷。雖然依舊不如他們父輩的官位,但是至少也在朝堂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武院的學生,如今仍在培養中。舉世攻唐以後邊疆再無戰事,對他們而言,或許是一種悲哀。


    至於爵位的削減,李承乾沒提,也不想再動手了。


    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已經將該削減的爵位都削減了。剩下的,再動,就有點過分了。說到底好多人家,確實是立下大功的,要是還削減,皇家也就太薄涼了。


    所有人都對新皇登基的封賞滿意,就這樣,盡管好多老臣集中起來告老,但是朝堂依舊沒有受到多少的影響,朝廷各個部門依舊穩定的運轉著。


    此外,內部封賞中一樣重要的,還有太子和皇後的歸屬。然而,李承乾也隻是冊封蘇媛為皇後,秀秀阿史那雪和武媚為貴妃,就沒了下文。至於為何不立長子為太子,很多大臣都想問問,卻都按捺住了想法。


    內部的封賞以後,就是對外了。


    太極殿之上,各國的使節,都捧著厚重的禮單,向李承乾俯首稱臣,並且衷心的表達了希望跟大唐保持友好關係的願望。


    大唐皇帝換人,對他們而言,自然是要尤其注意的事情。更何況,舉世攻唐,本身就是在李承乾的主持下進行的。


    使節們奉上的禮物,李承乾收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則充入了國庫。


    大朝會結束,計算了這些禮物的價值後,棄宗弄讚忍不住的感慨:“單單這些禮物的價值,就趕上大唐一半的稅收了吧。不得不說,你現在,真的是蒼穹下最有威嚴的人了。”


    漫步在朱雀門前,李承乾笑道:“這話可不對,或許對你們而言,朕是最有威嚴的一個,但是在大唐,朕上麵還有兩個人呢。就像現在,雖然你要迴吐蕃了,作為主人,朕應當送你一程,但是,因為到給太上皇、太後請安的時間了,隻能是派人送你。”


    從朱雀門一直走到興道坊,棄宗弄讚才停下,說:“能被大唐皇帝一直送出宮,我已經感到很榮幸了。這段時間在長安的休養,讓我的身體好了很多,按照孫道長的說法,有很大的可能不再被氣疫困擾。


    而在長安這段時間的見聞,也讓我認清了大唐的實力如何。難怪,祿東讚一直跟我說,這個世界上唯獨大唐不能作為吐蕃的敵人存在。”


    李承乾笑道:“相信祿東讚的這句話,將會是世界所有國家、永遠都銘記的道理。”


    棄宗弄讚點點頭,拱手道:“陛下就送到這裏吧,這次返迴吐蕃,我也要好好整治一下吐蕃的內部。過三兩年,或許我會把兒子送來大唐學習,希望陛下能夠照拂一二。”


    李承乾自然是答應。


    按照目前的情況,就算大唐想要收服吐蕃,也隻能付出空頭支票,或許,吐蕃並入大唐,會是下一代的事情了。在這之前,加深兩地的交流,也不錯。


    登上馬,棄宗弄讚又看了一眼繁華的長安,就催促戰馬開始奔跑。


    目送著棄宗弄讚的身影消失在街頭,李承乾才轉身,朝大明宮走去。


    大明宮的選址在光宅坊之上,西宮牆跟東宮的東宮牆重合,整體麵積比起太極宮的宮殿群大了不知道多少,太液池,被納入後宮宮殿群,成了大明宮的內湖。


    如今,大明宮隻有最裏側的一些宮殿群建設完成了,而餘下的大殿,還都在修建中。作為太上皇養老的地方,大明宮的修建,自然不需要按照規矩來,所以,大明宮的建築材料,都是水泥,最多,在外麵貼上一層木質的外壁當作裝飾就是了。而且,暖氣,也被安裝到了大明宮的宮殿裏,


    大福殿坐落於大明宮西北角,是最早完成的建築,現在,成了皇帝的寢宮,一眾太上嬪妃,暫且就擠在這裏。而隔壁的三清殿,本來是用來供奉道家三清像的,然而.


    才走進大福殿,李承乾就被酒味兒熏了一個跟頭,放眼望去,殿內好多地方都擺著酒壇子,一個個的醉鬼,赤裸著上半身,正在彼此喝罵。


    這裏是三清殿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到了賭坊。


    最裏麵的一張大賭桌上,擺著幾個烏龜,旁邊參賭的幾人,正在大唿小叫的讓自己看好的烏龜快點爬。


    太上皇,就坐在終點的位置,舉著一個旗子,等著給獲勝烏龜的賽道做好標記。


    再看看賭桌上堆積的錢財,李承乾隻想說一聲好家夥。


    這些人,估計也是學著皇帝把養老錢留出來了,賭個烏龜賽跑,金條都用上了!


    看著這些人的醉樣,李承乾擔憂的朝著皇帝走去。


    看到皇帝正常的臉色,才鬆了一口氣。


    坐在皇帝身邊的椅子上,李承乾拱手問道:“父皇,您不是計劃先去洛陽的嗎?怎麽在大福殿賭起來了?”


    李世民撇撇嘴說:“本來是要去的,但是朕忽然又想去江南看瓊花,問了人才知道這鬼東西是四月開,所以準備年後動身。不說朕的事情,說說你,朕已經把後宮給你清空了,怎麽你還不讓太子妃她們搬過去?”


    李承乾道:“太極宮建築群年久失修,您都有翻新的念頭了,兒臣又怎麽願意住?夢宇現在也沒法自己住,東宮暫且先用著,找時間,兒臣打算把太極宮整體修葺一下。”


    李世民皺眉道:“修葺的話,還不如推倒重修,你要是不好下令,那就朕來。青雀他們接收了朕那麽多的產業,怎麽也得給你這個大哥出錢修建宮殿吧。更何況,你東宮本就不缺錢,修建宮殿,完全可以自己承擔,用不著國庫出錢啊。”


    李承乾苦笑道:“哪來的錢啊,長安到洛陽的鐵路線路已經鋪設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長安到夏州的鐵路,夏州的煤礦,不管是往長安運送還是補給邊境,都很重要,夏州以後,線路就要鋪設到草原和高昌。至於於闐等地,都要緩緩了。”


    說起家常話,李世民沒有一點的不耐,把旗子交給李澗,讓他插旗,轉過身來對李承乾說:“雖說家天下家天下,但是你為了大唐社稷委屈自己,也不行啊。不信的話,明天朝會上,你試著跟朝堂提一提重修太極宮的事情。盛世氣象,皇帝卻住在破爛的宮殿裏,朝臣奏對也在老宮殿裏算是怎麽迴事?”


    李承乾無奈道:“侍中褚遂良,您也知道,脾性跟魏征有的一拚。戴胄現在雖然是刑部尚書,但是一樣掛著侍中的職位,過段時間,刑部尚書就要交給韓度擔任,以他的性子,兒臣隻要說了這件事,不得被,罵的狗血淋頭?”


    想起褚遂良和戴胄的性子,李世民歎了一口氣說:“不試試怎麽知道?怎麽,現在沒有朕給你撐腰,你就不敢應對這些朝臣了?清醒清醒,你現在不是太子了,是皇帝了。”


    “行,明天的朝會,兒臣就跟他們提一嘴試試。”


    說完,李承乾就見已經有一隻烏龜爬到了重點。伴隨著李澗旗子的插下,李績和程咬金發出一陣大笑聲,就把賭桌上的賭資收入囊中。


    不打擾皇帝的興致,李承乾選擇了告辭。


    大福殿內不僅有皇後,還有諸多嬪妃,所以李承乾選擇了避嫌。


    迴到東宮,白日間還被稱唿為蒼穹底下第一威嚴人的李承乾,卻要幫著阿史那雪一起給兒子換繈褓。


    皇帝歸皇帝,自己的兒子總要自己操操心的。


    如果一直高高在上的,被人抬頭看的累的慌,自己也凍的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才不要做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抉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抉望並收藏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