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悅知道駱清顏口才好,指著駱清顏笑道:“怨不得你大哥讓你跟著一起迴家,你這說客做的可真是到位。你們那點兒小九九我還不知道?”
駱清顏嘿嘿笑道:“被您識破了。我們還不是仗著您疼我們嗎?寒假就讓我嫂子跟我一起行動,我給她調理身體,到時候保證讓您抱上最少兩個孫子或者孫女。”
楊悅被駱清顏哄得咯咯直笑。
楊悅想到譚若雲的孩子又問道:“也不知道若雲那個孩子怎麽樣?你大哥這結了婚就當後爸。後媽不好當,這後爸也是一樣。”
駱清顏說道:“我聽嫂子說那孩子因為從小就沒了父親,特別懂事,才幾歲就知道幫著家裏幹活。估計是那樣孤兒寡母的家庭環境逼迫著孩子早熟。說起來最可憐的就是那個孩子。我從小就沒了父親,最是知道那種感覺。”
楊悅歎了口氣說道:“是啊,沒有父親孩子就感覺直不起腰來,沒有安全感,會自卑。等那孩子接迴來咱們好好對他就是了。若雲不是還有一個婆婆嗎?她能願意若雲把他們嚴家唯一的孫子帶走?”
駱清顏說道:“我聽嫂子說她婆婆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嫂子考大學就是她婆婆鼓勵她考的。而且她婆婆跟她說了,將來嫂子工作也好,再婚也好,隻要把嚴家的這個孩子好好養大她什麽都不過問。而且老太太還說將來不用管她,她自己一個人在農村生活沒問題。
我覺得這個老太太不簡單,非常懂得分析利害關係。譚若雲考上了大學就是城裏人了,孩子跟著媽媽也就是城裏人了。
您應該知道農村人現在對城市的向往,大部分農村人都想成為城裏人,不再麵朝黃土背朝天,吃糧食有供應,旱澇保收。
當然那是以前,以後慢慢會由計劃經濟轉換成市場經濟,各種憑票供應都會取消,隻要有錢就能買到東西。可是城市對於農民的吸引力還是很巨大。
我想老太太肯定是想讓孫子也成為城裏人,那樣他們嚴家以後就是城裏人了。我估計著她就是這個心理。
我倒是很佩服老太太的智慧,懂得取舍。據說她對嫂子很好,即使兒子因為兒媳婦出事去世了也沒有怪罪嫂子,而是安慰她,和嫂子一起挑起了撫養孩子的重擔。不管老太太是怎麽想的,我都挺佩服她。”
楊悅皺著眉頭問道:“那若雲是怎麽打算的?最後準備怎麽安排她婆婆,不能不管了吧?”
駱清顏說道:“如果嫂子帶著孩子迴京都了,農村就剩下她一個孤寡老人確實很可憐。嫂子的意思是想把老太太也帶迴城裏來,可是她又怕許家不同意,讓大哥為難。
我想著不行就給老太太在京都單獨安排一個小院,平常嫂子他們有時間了可以帶著孩子去看看她。平時大家也可以照應一下。您覺得怎麽樣?”
楊悅說道:“我到不在乎你大哥他們多養一個人,畢竟那也是孩子的奶奶,又隻剩下她一個人,如果不管也說不過去。隻要不打擾到你大哥他們的生活我覺得也沒什麽。我想譚家也不能不管。迴頭這事兒我跟譚家人商量一下。”
駱清顏點點頭道:“確實應該意見達成一致。如果決定了把老太太一起接過來,那我就給準備出一個小院來。我手裏房裏不少,隨便找一所小一點兒就可以。想住樓房也可以。”
楊悅說道:“難為你想的這麽周到。我聽你大哥說了,你買了許多四合院,你說你買那麽多房子幹嘛?”
駱清顏說道:“幹媽,我建議您手裏如果有閑錢也去買房子,不是為了住,而是為了投資。
您想啊,現在工人都是單位分房,但是那得憑工齡、級別等等。剛上班沒幾年的小年輕又急著結婚的根本沒有資格分房,那就得買。而且以後生活條件好了,做買賣的也多了,老百姓手裏有錢了最先要改善的就是住房條件。再說京都這地方可是首都,發展是最快的,所以這房價以後肯定會大漲特漲。
我買這麽多房子是因為孩子多,弟弟妹妹,還有八個孩子我都得給準備一所。將來他們結婚了願意自己住有自己的房子,不願意也可以住在盛園,怎麽都行,憑孩子們喜歡。”
楊悅感歎駱清顏想的長遠,“你的孩子最大的才四歲,你倒是著急。不過你說的有道理,迴頭我也跟你幹爸商量一下買幾所。家裏有兩所院子,就是給你大哥和小帆準備的。我再買兩所,憑他們選。就當投資了。
不過你大哥說他平時在部隊住,若雲也還沒畢業,單獨收拾房子沒必要,說就先住在家裏。隻是你大哥常年在部隊,等若雲畢業了肯定是在京都工作,他們還是要兩地分居。”
駱清顏說道:“幹媽,我的農場不是建好了嗎?農場裏有職工居住區,職工可以帶家屬,所以孩子不少,以後還會多。所以那邊學校等配套設施已經建好了,有小學和中學,已經向教育局申請下來了。
學校我投資建的,老師的工資也由農場負擔,所以將來等嫂子畢業了可以去那裏上班。
農場有直接通往部隊的高速,來往很方便,時間也不長。將來我就準備住在農場,軒哥可以每天迴家。大哥也可以和嫂子住在農場,就不用兩地分居了。
我也正好招攬幾位高學曆的教師。劉麗英已經決定畢業後去農場教學了。我還得招聘老師呢,迴頭您也幫我打聽著哪裏有退休的老師想繼續工作的我可以聘請。”
楊悅聽了很高興,“我幫你打聽著。還是你考慮的周到,這下什麽都解決了。我聽說農場那邊住的房子都已經建好了?什麽時候可以入住?”
駱清顏迴道:“我們預計著明年開春全家就都搬過去,我可給您家留了房子,你們什麽時候想去住都行。那裏環境可好了,爺爺他們可都說要在那裏養老呢。”
楊悅當即說道:“我馬上就退休了,你幹爸部隊離那裏也不遠,到時候我們也去那裏養老。還能給看孩子。
對了,譚家還不知道你嫂子的事,她說準備什麽時候說了嗎,迴頭我好去找譚家商量她婆婆的事去。”
駱清顏說道:“嫂子這次迴來本來是想跟家裏坦白呢,不過到了京都都沒來得及迴家就被我大哥接到部隊去了。您這裏解決了譚家就更沒問題了。”
楊悅點點駱清顏的額頭道:“鬼丫頭。”
娘倆說說笑笑的把問題都說透才又一起下了樓。
樓下許徹一看母親那眉開眼笑的樣子就知道駱清顏把母親哄開心了。他衝著駱清顏直挑大拇指。
駱清顏嘿嘿笑道:“被您識破了。我們還不是仗著您疼我們嗎?寒假就讓我嫂子跟我一起行動,我給她調理身體,到時候保證讓您抱上最少兩個孫子或者孫女。”
楊悅被駱清顏哄得咯咯直笑。
楊悅想到譚若雲的孩子又問道:“也不知道若雲那個孩子怎麽樣?你大哥這結了婚就當後爸。後媽不好當,這後爸也是一樣。”
駱清顏說道:“我聽嫂子說那孩子因為從小就沒了父親,特別懂事,才幾歲就知道幫著家裏幹活。估計是那樣孤兒寡母的家庭環境逼迫著孩子早熟。說起來最可憐的就是那個孩子。我從小就沒了父親,最是知道那種感覺。”
楊悅歎了口氣說道:“是啊,沒有父親孩子就感覺直不起腰來,沒有安全感,會自卑。等那孩子接迴來咱們好好對他就是了。若雲不是還有一個婆婆嗎?她能願意若雲把他們嚴家唯一的孫子帶走?”
駱清顏說道:“我聽嫂子說她婆婆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嫂子考大學就是她婆婆鼓勵她考的。而且她婆婆跟她說了,將來嫂子工作也好,再婚也好,隻要把嚴家的這個孩子好好養大她什麽都不過問。而且老太太還說將來不用管她,她自己一個人在農村生活沒問題。
我覺得這個老太太不簡單,非常懂得分析利害關係。譚若雲考上了大學就是城裏人了,孩子跟著媽媽也就是城裏人了。
您應該知道農村人現在對城市的向往,大部分農村人都想成為城裏人,不再麵朝黃土背朝天,吃糧食有供應,旱澇保收。
當然那是以前,以後慢慢會由計劃經濟轉換成市場經濟,各種憑票供應都會取消,隻要有錢就能買到東西。可是城市對於農民的吸引力還是很巨大。
我想老太太肯定是想讓孫子也成為城裏人,那樣他們嚴家以後就是城裏人了。我估計著她就是這個心理。
我倒是很佩服老太太的智慧,懂得取舍。據說她對嫂子很好,即使兒子因為兒媳婦出事去世了也沒有怪罪嫂子,而是安慰她,和嫂子一起挑起了撫養孩子的重擔。不管老太太是怎麽想的,我都挺佩服她。”
楊悅皺著眉頭問道:“那若雲是怎麽打算的?最後準備怎麽安排她婆婆,不能不管了吧?”
駱清顏說道:“如果嫂子帶著孩子迴京都了,農村就剩下她一個孤寡老人確實很可憐。嫂子的意思是想把老太太也帶迴城裏來,可是她又怕許家不同意,讓大哥為難。
我想著不行就給老太太在京都單獨安排一個小院,平常嫂子他們有時間了可以帶著孩子去看看她。平時大家也可以照應一下。您覺得怎麽樣?”
楊悅說道:“我到不在乎你大哥他們多養一個人,畢竟那也是孩子的奶奶,又隻剩下她一個人,如果不管也說不過去。隻要不打擾到你大哥他們的生活我覺得也沒什麽。我想譚家也不能不管。迴頭這事兒我跟譚家人商量一下。”
駱清顏點點頭道:“確實應該意見達成一致。如果決定了把老太太一起接過來,那我就給準備出一個小院來。我手裏房裏不少,隨便找一所小一點兒就可以。想住樓房也可以。”
楊悅說道:“難為你想的這麽周到。我聽你大哥說了,你買了許多四合院,你說你買那麽多房子幹嘛?”
駱清顏說道:“幹媽,我建議您手裏如果有閑錢也去買房子,不是為了住,而是為了投資。
您想啊,現在工人都是單位分房,但是那得憑工齡、級別等等。剛上班沒幾年的小年輕又急著結婚的根本沒有資格分房,那就得買。而且以後生活條件好了,做買賣的也多了,老百姓手裏有錢了最先要改善的就是住房條件。再說京都這地方可是首都,發展是最快的,所以這房價以後肯定會大漲特漲。
我買這麽多房子是因為孩子多,弟弟妹妹,還有八個孩子我都得給準備一所。將來他們結婚了願意自己住有自己的房子,不願意也可以住在盛園,怎麽都行,憑孩子們喜歡。”
楊悅感歎駱清顏想的長遠,“你的孩子最大的才四歲,你倒是著急。不過你說的有道理,迴頭我也跟你幹爸商量一下買幾所。家裏有兩所院子,就是給你大哥和小帆準備的。我再買兩所,憑他們選。就當投資了。
不過你大哥說他平時在部隊住,若雲也還沒畢業,單獨收拾房子沒必要,說就先住在家裏。隻是你大哥常年在部隊,等若雲畢業了肯定是在京都工作,他們還是要兩地分居。”
駱清顏說道:“幹媽,我的農場不是建好了嗎?農場裏有職工居住區,職工可以帶家屬,所以孩子不少,以後還會多。所以那邊學校等配套設施已經建好了,有小學和中學,已經向教育局申請下來了。
學校我投資建的,老師的工資也由農場負擔,所以將來等嫂子畢業了可以去那裏上班。
農場有直接通往部隊的高速,來往很方便,時間也不長。將來我就準備住在農場,軒哥可以每天迴家。大哥也可以和嫂子住在農場,就不用兩地分居了。
我也正好招攬幾位高學曆的教師。劉麗英已經決定畢業後去農場教學了。我還得招聘老師呢,迴頭您也幫我打聽著哪裏有退休的老師想繼續工作的我可以聘請。”
楊悅聽了很高興,“我幫你打聽著。還是你考慮的周到,這下什麽都解決了。我聽說農場那邊住的房子都已經建好了?什麽時候可以入住?”
駱清顏迴道:“我們預計著明年開春全家就都搬過去,我可給您家留了房子,你們什麽時候想去住都行。那裏環境可好了,爺爺他們可都說要在那裏養老呢。”
楊悅當即說道:“我馬上就退休了,你幹爸部隊離那裏也不遠,到時候我們也去那裏養老。還能給看孩子。
對了,譚家還不知道你嫂子的事,她說準備什麽時候說了嗎,迴頭我好去找譚家商量她婆婆的事去。”
駱清顏說道:“嫂子這次迴來本來是想跟家裏坦白呢,不過到了京都都沒來得及迴家就被我大哥接到部隊去了。您這裏解決了譚家就更沒問題了。”
楊悅點點駱清顏的額頭道:“鬼丫頭。”
娘倆說說笑笑的把問題都說透才又一起下了樓。
樓下許徹一看母親那眉開眼笑的樣子就知道駱清顏把母親哄開心了。他衝著駱清顏直挑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