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來,寧采臣已經開始修習九宮封天鎖。六七天的時間,也就堪堪將乾宮、坎宮、兌宮與明堂宮、玉帝宮、天庭宮契合。想要初步的隱匿自身的氣機,須得將命宮四隅契合完成。也就是說,寧采臣現在必須將坤宮與太皇宮相契,才能初步的做到這一點。
在路上的時候,寧采臣還以為要完成這關鍵的一步至少還要五六天,然而在客棧落腳之後,他就覺得自己突破的時機來了。這種冥冥的感覺很玄妙,但修道就是這樣,往往這樣的感覺更顯珍貴。
把握到這一絲契機,寧采臣就跟店小二叮囑了聲,不讓他人打擾自己。隨手還布下了幾個防護和警戒的法陣,這才安心的盤坐在床上。
精神一凝,寧采臣就沉入了九大命宮之中。一入定,他就看到自己的九大命宮中,明堂宮、玉帝宮、天庭宮被一種玄奧的力量覆蓋著,就如同一把鎖將門戶給關上,分毫的氣息都不泄漏。
“九宮封天鎖果然不凡,單憑這樣的效果也無怪乎能位列道術的層次。”
寧采臣暗自沉吟了聲,再看其餘的六大命宮,卻宛如相連的孔洞,源源不斷的通過太皇宮將自身的氣息散射出去。凡人自然看不見,但隻要是修行有成的都能察覺到。對低於自己境界的就會形成壓製,而對高於自己境界的,就好像一盞黑暗中的燈火,極其的顯眼。
看到這,寧采臣就明白了,命宮是肉身與靈魂的橋梁,也是肉身與天地溝連的通道。因此修士無論是行住坐臥,自身的氣息都是在三者之間不斷交流的。九宮封天鎖的作用就在於把這種顯眼的波動遮掩住,給他上一把鎖,門外的人自然就看不到其中的虛實。
“乾宮是鎖天,而坤宮是鎖地,中宮則是鎖魂,其他的六宮則是鎖身。命宮四隅中就包含了乾宮和坤宮這兩把鎖,難怪隻要將命宮四隅鎖上就能初步的隱匿自身的氣息,原來是這樣。”寧采臣越是揣摩,心中也就越發了解到九宮封天鎖的玄奧。有了這種明悟,寧采臣再不遲疑,意識直接深入太皇宮中,那獨屬於大地的意念立時撲麵而來。
厚重、無形無質,卻又源源不絕悄然無聲的發揮著作用。明明盈滿整個虛空,在不知不覺的影響著眾生萬物的成長,卻又讓人無法察覺。
隨著意念的深入,寧采臣想到了《太上兩儀一氣得道真經》中一段話:“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鹹亨。坤至柔而動而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眾生隱。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細細揣摩之後,寧采臣就領悟了過來。這九宮封天鎖取的就是“天地閉,眾生隱”,將人之一身的天地玄關以另一種方式閉合。領悟到這一層涵義,寧采臣的乾宮鎖先是一動,在明堂宮中顯出玄色。與此同時,一道淡淡的暗黃之色出現在太皇宮中。
隨著這玄黃二色的出現,如孔洞的太皇宮就緩緩地收斂、閉合,九大命宮的氣息就漸漸變得無影無形,寧采臣前一刻還清靈通透的體質就好像染了汙濁,看上去就與正常的普通人一樣,沒有什麽區別。
“成了。”
寧采臣張開眼,笑了起來。天地玄黃,似未通而實通,果然是好法門。他起身,在銅鏡中觀察著自己。銅鏡中顯出一個病態的中年男子,氣息如凡人,寧采臣滿意的點點頭,易容隻能瞞住普通人,而現在這樣走出去,除非是黑山親臨,否則單靠神識想要發現自己,在偌大的京城中不亞於大海撈針。
“現在是時候出去打探消息了。要是這樣還能被發現,那也是自己倒黴了。”寧采臣自得的笑了笑,推門走了出去。
客棧很冷清,並沒有太多的人來往。寧采臣看了看,心知這裏打聽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出門走了出去。這一出去,才發覺京城似乎真的有點不對勁,街上都空空蕩蕩的,鮮有小販和擺攤的,即便有人來往,也是一個個形色匆匆,滿麵愁容。起初他還以為是這裏不是鬧區,連著走了幾條街,都是這個樣子。他才明白過來,京城肯定是出了事情了。
他一邊走一邊看,地麵很多地麵都開裂了,而街邊的房屋時不時就能看到倒塌的。他沉吟道:“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看起來一片狼藉,莫非是發生了地震?”
尋了幾處地方,終於在一個茶樓停了下來。這裏的人相比其他地方多了許多,隻是一個個唉聲歎氣的,看情形並不其它地方好。寧采臣走了進去,尋了個桌子坐了下來。
店小二一見有人來,忙不迭就走了過來,諂媚著笑道:“客觀,喝茶不?”
寧采臣點點頭道:“來一碗吧。”
呡了一口,寧采臣險些噴了出來。這味道實在難喝的很,再一看碗裏的茶,渾濁不清,好像剛從黃河裏打來的。寧采臣眉頭微皺,這是什麽店啊,這茶水也敢拿出來招待人。可是他掃了眼四周,發現這些茶客一個個都喝得津津有味,心裏不禁更是古怪。
坐在寧采臣桌旁的中年人,眼皮一抬,看了他一眼,說道:“這位兄台,你是剛來京城吧。”
寧采臣頷首,奇道:“嗯,你是怎麽知道的?”
中年人嘿嘿一聲,才道:“這還用說,看你吃茶就知道了。不信,你問問這裏的人。”
寧采臣道:“莫非這還什麽說道?”
中年人一口喝幹,放下大碗,這才道:“那是自然。我們京城啊,前段時間,也就是六七日前剛剛發生了地震。房屋倒塌了一大片,據說連皇城都有好幾次地方崩塌了,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你要是前幾天來,還能看到抬屍體,滿城都是。那個慘啊,說來你都不敢相信。”
說道這,中年人停了下來。寧采臣一愣,正要問,卻見中年人正盯著他碗裏的茶看著。寧采臣會意,招招手又叫店小二給這中年人倒了碗。中年人喝了口,這才滿意的說道:“地龍翻身,這死人、房屋倒塌自然不可避免。可是如今啊,連水井都出了問題。不是被掩埋就是沒水了,少數幾個有水的也跟黃河裏提來的一樣,裏麵都是沙土。就這樣,全城的人都搶著提。可是這水畢竟有限,經不起哄搶,最後朝廷下了旨意,說是要限量供水,還派了大隊的人馬守著那幾口僅存的水井。可以說現在每家每戶,能正常用水的屈指可數。也虧了這家茶樓的老板有些關係,因此有點閑錢都來這兒。”
聽到這,寧采臣已經明白了,感情地震之後,供水緊張,出現了麻煩。這樣的事情發生,難怪大家明知這水渾濁不清,依然一個個喝的津津有味。
;
在路上的時候,寧采臣還以為要完成這關鍵的一步至少還要五六天,然而在客棧落腳之後,他就覺得自己突破的時機來了。這種冥冥的感覺很玄妙,但修道就是這樣,往往這樣的感覺更顯珍貴。
把握到這一絲契機,寧采臣就跟店小二叮囑了聲,不讓他人打擾自己。隨手還布下了幾個防護和警戒的法陣,這才安心的盤坐在床上。
精神一凝,寧采臣就沉入了九大命宮之中。一入定,他就看到自己的九大命宮中,明堂宮、玉帝宮、天庭宮被一種玄奧的力量覆蓋著,就如同一把鎖將門戶給關上,分毫的氣息都不泄漏。
“九宮封天鎖果然不凡,單憑這樣的效果也無怪乎能位列道術的層次。”
寧采臣暗自沉吟了聲,再看其餘的六大命宮,卻宛如相連的孔洞,源源不斷的通過太皇宮將自身的氣息散射出去。凡人自然看不見,但隻要是修行有成的都能察覺到。對低於自己境界的就會形成壓製,而對高於自己境界的,就好像一盞黑暗中的燈火,極其的顯眼。
看到這,寧采臣就明白了,命宮是肉身與靈魂的橋梁,也是肉身與天地溝連的通道。因此修士無論是行住坐臥,自身的氣息都是在三者之間不斷交流的。九宮封天鎖的作用就在於把這種顯眼的波動遮掩住,給他上一把鎖,門外的人自然就看不到其中的虛實。
“乾宮是鎖天,而坤宮是鎖地,中宮則是鎖魂,其他的六宮則是鎖身。命宮四隅中就包含了乾宮和坤宮這兩把鎖,難怪隻要將命宮四隅鎖上就能初步的隱匿自身的氣息,原來是這樣。”寧采臣越是揣摩,心中也就越發了解到九宮封天鎖的玄奧。有了這種明悟,寧采臣再不遲疑,意識直接深入太皇宮中,那獨屬於大地的意念立時撲麵而來。
厚重、無形無質,卻又源源不絕悄然無聲的發揮著作用。明明盈滿整個虛空,在不知不覺的影響著眾生萬物的成長,卻又讓人無法察覺。
隨著意念的深入,寧采臣想到了《太上兩儀一氣得道真經》中一段話:“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鹹亨。坤至柔而動而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眾生隱。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細細揣摩之後,寧采臣就領悟了過來。這九宮封天鎖取的就是“天地閉,眾生隱”,將人之一身的天地玄關以另一種方式閉合。領悟到這一層涵義,寧采臣的乾宮鎖先是一動,在明堂宮中顯出玄色。與此同時,一道淡淡的暗黃之色出現在太皇宮中。
隨著這玄黃二色的出現,如孔洞的太皇宮就緩緩地收斂、閉合,九大命宮的氣息就漸漸變得無影無形,寧采臣前一刻還清靈通透的體質就好像染了汙濁,看上去就與正常的普通人一樣,沒有什麽區別。
“成了。”
寧采臣張開眼,笑了起來。天地玄黃,似未通而實通,果然是好法門。他起身,在銅鏡中觀察著自己。銅鏡中顯出一個病態的中年男子,氣息如凡人,寧采臣滿意的點點頭,易容隻能瞞住普通人,而現在這樣走出去,除非是黑山親臨,否則單靠神識想要發現自己,在偌大的京城中不亞於大海撈針。
“現在是時候出去打探消息了。要是這樣還能被發現,那也是自己倒黴了。”寧采臣自得的笑了笑,推門走了出去。
客棧很冷清,並沒有太多的人來往。寧采臣看了看,心知這裏打聽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出門走了出去。這一出去,才發覺京城似乎真的有點不對勁,街上都空空蕩蕩的,鮮有小販和擺攤的,即便有人來往,也是一個個形色匆匆,滿麵愁容。起初他還以為是這裏不是鬧區,連著走了幾條街,都是這個樣子。他才明白過來,京城肯定是出了事情了。
他一邊走一邊看,地麵很多地麵都開裂了,而街邊的房屋時不時就能看到倒塌的。他沉吟道:“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看起來一片狼藉,莫非是發生了地震?”
尋了幾處地方,終於在一個茶樓停了下來。這裏的人相比其他地方多了許多,隻是一個個唉聲歎氣的,看情形並不其它地方好。寧采臣走了進去,尋了個桌子坐了下來。
店小二一見有人來,忙不迭就走了過來,諂媚著笑道:“客觀,喝茶不?”
寧采臣點點頭道:“來一碗吧。”
呡了一口,寧采臣險些噴了出來。這味道實在難喝的很,再一看碗裏的茶,渾濁不清,好像剛從黃河裏打來的。寧采臣眉頭微皺,這是什麽店啊,這茶水也敢拿出來招待人。可是他掃了眼四周,發現這些茶客一個個都喝得津津有味,心裏不禁更是古怪。
坐在寧采臣桌旁的中年人,眼皮一抬,看了他一眼,說道:“這位兄台,你是剛來京城吧。”
寧采臣頷首,奇道:“嗯,你是怎麽知道的?”
中年人嘿嘿一聲,才道:“這還用說,看你吃茶就知道了。不信,你問問這裏的人。”
寧采臣道:“莫非這還什麽說道?”
中年人一口喝幹,放下大碗,這才道:“那是自然。我們京城啊,前段時間,也就是六七日前剛剛發生了地震。房屋倒塌了一大片,據說連皇城都有好幾次地方崩塌了,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你要是前幾天來,還能看到抬屍體,滿城都是。那個慘啊,說來你都不敢相信。”
說道這,中年人停了下來。寧采臣一愣,正要問,卻見中年人正盯著他碗裏的茶看著。寧采臣會意,招招手又叫店小二給這中年人倒了碗。中年人喝了口,這才滿意的說道:“地龍翻身,這死人、房屋倒塌自然不可避免。可是如今啊,連水井都出了問題。不是被掩埋就是沒水了,少數幾個有水的也跟黃河裏提來的一樣,裏麵都是沙土。就這樣,全城的人都搶著提。可是這水畢竟有限,經不起哄搶,最後朝廷下了旨意,說是要限量供水,還派了大隊的人馬守著那幾口僅存的水井。可以說現在每家每戶,能正常用水的屈指可數。也虧了這家茶樓的老板有些關係,因此有點閑錢都來這兒。”
聽到這,寧采臣已經明白了,感情地震之後,供水緊張,出現了麻煩。這樣的事情發生,難怪大家明知這水渾濁不清,依然一個個喝的津津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