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有“北鎮三英”。分別是王策,皮小心,魯克。


    多年前,有“南衙三傑”。分別是王策,諸海棠,熊式武。


    上一代,確切的說,是十三四年前的那一次兩衙大試,湧出了一批英傑。


    若論天賦,那一代未必就有多好,也未必就勝過前邊的和後邊的。卻有一個王策在前邊領跑帶領,帶動了那一代少年的強大。


    當年的一代少年郎,不止王策等人,還有袁百淵,衛耀北,落非塵。可惜的是,其中的童木森前幾年意外身死。


    “北鎮三英”是多年前,王策三人自封的。今天,一個不小心,卻成了眾[***]讚的綽號。


    “南衙三傑”更是公認,兩衙乃至北唐,四百年來在武道上最傑出的人物。


    此外,也有袁百淵領先的“北衙三雄”。


    姑且不說王策和諸海棠,熊式武是歸元武尊,是正三品統領職務。皮小心是從三品總鎮,鬥罡境。魯克是南衙指揮參讚,鬥罡境。


    袁百淵,是北衙年輕一代的中流砥柱,是五氣武尊,擔任北衙總領。衛耀北是三花武尊,是北衙總領,落非塵是鬥罡境,是北衙參領。


    譬如洛占玉,柳晚秋,傅四等作為王策的嫡係,都斷斷續續的多次低調升遷。


    當年的那一代少年,在王策的領跑下,令人吃驚的,以武道上的優勢,強勢的飛快的成為北唐新一代的中堅力量。


    當熊式武和皮小心,以及柳晚秋,莫筱旒一並私下前來的時候。王策的思緒一陣的恍惚,宛如重新穿梭了時光,迴到了十多年前。


    王策站在門外,滿是真心的笑臉充滿歡快,熊式武等人凝視他半晌,互相心情一時哽咽。


    王策迫不及待的,大步流星的走過來,用力的一把抱住熊式武:“大熊!”


    然後,用力的抱住皮小心,然後是柳晚秋。王策用他熱情用力的懷抱,融化了十多年的陌生,也融化了彼此身份地位差異形成的階級。


    王策來到莫筱旒麵前,展顏大笑:“小六!你變漂亮了。”


    莫筱旒十多年前,可是一個瘦瘦的,幹巴巴的黃毛丫頭。是王策麾下嫡係中,除了海棠姑娘外,僅有的兩個姑娘之一。


    如今卻是容顏明媚,她看著這位老上司,展顏一笑,那份隔閡一下子就沒了,看了柳晚秋一眼,主動的擁抱了王策一下。


    王策觸電似的崩開,一臉被嚇壞的樣子:“哦哦哦,小六,你怎麽能這樣,萬一晚秋恨我呢。”


    王策居然知道他們在一起定親了,可見這麽多年來,他一直是關心老部下的呢。柳晚秋和莫筱旒赧然相視一笑,心中卻是砰然生出幾分感動。


    王大年在稍遠一點的地方,磨磨蹭蹭,也不知該不該過來。


    王策隻好招手:“大年,過來吧。”


    王大年頓時心情豁然,急忙小跑過來:“大人!”


    王策哈哈大笑,大步走上前去,抱了一下:“十多年沒見了,哪有這麽多禮節啊。”


    真要說來,王策在北唐的老部下不少,勉強算是他的人馬,算是他的嫡係的人,也不少。譬如北衙的北洲房,南衙二處,南武軍等等,再如西北路,以及郭少潛等等。


    可真要說是嫡係中的嫡係,也就是當年的十二名少年,外加一個王大年。


    端詳眾人,王策生出無限感慨:“真真想不到,咱們這居然是十多年後的今天,才能再見上這一麵。”


    他感慨,眾人的感慨更是無限。沾了王策的光,得到兩衙和陛下愛屋及烏,凡是王策的老部下,升遷都極快。


    可誰也沒想到,王策才是升遷最快的。這麽十多年,這位老上司一口氣躥上巔峰,成為權勢熏天,僅次於陛下的那個人。


    …………重新和老朋友,老部下相見,自然是滿心的歡喜,也有說不完的話。


    王策的老朋友老部下,也算是各自有所成就。


    當年的十二名少年郎,外加一個王大年,修為最次的都達到罡氣境,多數都達到了鬥罡境。


    當年的那一代少年,也不知是否因為受王策刺激的緣故,格外的奮力。今曰各個居於高位,偏偏又年輕,風頭之勁,雖然不是故意,可還是把後邊這幾代的傑出大試少年,隱隱壓製住了。


    王策升遷為西策府大都督的這一波風頭,掩蓋住了唐帝對王策嫡係人馬的又一波集體升遷。


    莫筱旒和熊式武,一道轉入中原府。皮小心和柳晚秋一並轉入大江府,也就是更名後的西海府。


    王大年和魯克,雙雙升任為指揮參讚,又身兼鎮撫使。這擺明了,就是唐帝給王策安排的,用來輔助他管理南衙的副手。


    前些年,傅四等三名嫡係,帶了一批少年,以人員交流的名義,轉入北衙。


    餘矯,在幾個月前的這一波集體升遷中,升任為北衙指揮參讚,兼任鎮撫使。


    旁人興許以為,這些安排,是為了讓兩衙齊心合力。其實,大約也隻有王策能明白,唐帝如此苦心安排的用意,是想讓他將來完整控製兩衙。


    王策的老部下,多數是在兩衙,少數轉入軍方。要麽封閉姓讀力姓很強,要麽不太惹人注意。


    就好像熊式武三十歲成為統領,按說是超規格提拔了。可這些年來,北唐一直致力提拔有能力,有軍事才華,有戰績的年輕將領,熊式武在其中,真的不太惹眼。


    因此,很少有人注意,或者發現了,也以為是唐帝愛屋及烏。


    王策曆年來的老部下,或是在兩衙,或是在軍方,以各種方式,幾乎是踩著紅線兩三年一提,是典型的火箭官員。


    不知不覺,就緩慢的低調的,在兩衙,乃至軍方紮根,漸漸根深蒂固。


    鮮少有人會察覺,王策的影響力,在這些年裏,隨著老部下一並悄然無息的植入北唐除了大內營以外的三大暴力集團當中。


    王策和老朋友,老部下秉燭夜談。


    解世銑等人大約也知道,王策和老朋友老部下有一些話要說。於是,縱然滿腹疑竇,也暫且忍住,等到第二天,才登門造訪。


    宮泰平稱病沒來。


    “大帥,你究竟有什麽打算?”


    解世銑作為王策的老上司,這不太客氣的話,他說得,別人說不得。


    王策沒多說,示意其他人一並跟著出城,徐徐出城來到數十裏外,眺望前方:“我沒時間在這裏空耗。”


    這裏是北唐軍和上陽軍的對峙戰地點,雖說兩方大軍匯聚此地,密布在這一條千裏的戰線上。可暫時來說,雙方都沒有會戰的決心。


    北策府被大律三府包圍,在邊境上蠢蠢欲動,已經有小股少量的大律軍侵入北策府疆土了。牽製了王策的精力。


    王策凝聲,冷酷:“我不是來打消耗戰的,我來,隻有一個目的。”


    “決戰!”


    …………戰事拖延一天,對北唐的不利因素,就大一分。


    上陽挾以人皇威勢,掃平南方。大軍北上,正在橫掃東洲中部,毫無疑問,東洲中部沒有一個上檔次的強國,根本不是上陽的對手。


    唯一能牽製上陽軍的,原本是後勤問題。畢竟,上陽距北唐足有數萬裏的路程。


    然而,上陽得到一枚空間異寶之後,後勤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了。


    王策來的目的,就是決戰。他絕對不會在這裏打消耗戰。


    北唐也不想打消耗戰,這是眾所周知的。眾多將領心中的問題,不是決戰,而是王策昨天的狂言,用什麽來決戰,憑什麽來一舉掃平大世軍和上陽軍。


    緘默一會,顏鼎隱晦的提醒:“大帥,乍看,我們似乎隻麵臨上陽,其實大世在一旁也在謀求反攻。東路三十萬大軍被牽製……”


    “東路被牽製,二十萬地方軍要鎮守地方。我們隻能動用中路和西路,總計……”秦廣武看了身後的燕自愁等人,沉聲道:“總計八十萬!”


    王策笑了笑:“上陽軍說是一百五十萬,我記得其中五十萬都在南方掃平各國吧。也就是說,我們麵臨的隻有一百萬上陽軍。”


    “八十萬,對一百萬。各位難道連這一點自信也沒有?”


    王策冷漠的目光,徐徐掃過幾位大都督:“本帥說過,先打垮大世軍。這一來,東路就能抽調迴來參加決戰了。”


    秦廣武和顏鼎想哭,難道這位大帥就沒想過,打垮六十萬大世軍需要多久?就是六十萬頭豬,也要宰上五六天吧。


    有這時間,上陽軍難道還不會調迴那五十萬大軍?再說了,上陽軍和大世軍沒有聯手,可人家上陽軍會坐視你北唐軍先打垮大世軍?


    幾名大都督正要說什麽,王策用力揮手打斷,斬釘截鐵:“我叫你們來,不是要你們來勸說我,我隻想要你們的建議。”


    一頓,王策淡淡道:“你們熟悉戰局,告訴我,有什麽辦法,能把六十萬大世軍引出來決戰。”


    “我要一個最快,最直接的辦法。”


    王策凜凜的目光掃過,眾人無奈,各自沉吟。


    辦法還是有的,不過,能讓王策覺得不錯的,卻少了。


    顏鼎猶豫再三,輕聲道:“大帥,末將有一個辦法。”


    “說。”


    顏鼎歎了口氣:“放開東路!”


    秦廣武和解世銑等瞬間色變,激烈反對:“不行。這一來,大世軍就能鑽入腹地,在我們身後大肆活動,甚至能與上陽軍夾攻我們了。”


    王策拈下巴,殺伐果決:“秦廣武,我要求你,三曰內必須調迴東路軍。”


    “這是命令!”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黯然銷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黯然銷魂並收藏神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