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歌》 第八十六话 四国言书 安定胜负 中 &nb &nb皇家的效率实在是不高,私以为排场太大规矩太多,同沈丛宣聊了好一会儿他都走了我都还没排到。(百度搜更新最快最稳定下暂时放松了些,看着亭外桃红绯色一片,脚下青草如荫,溪水飘香,心情一个大好,对明芝笑道:“不愧是南魏皇帝的地盘,真美!” &nb明芝使劲点头表示赞同。 &nb谁知我今日看来人缘是极好的,皇帝陛下前脚刚走,后脚就又迎来了客人。 &nb有小姑娘站在帘外服了个礼,我以为是哪里来的小宫女,便让明芝掀了纱幔引了进来,却没发现引来个熟悉的人儿。 &nb小云。 &nb那小姑娘走到凉亭台阶处停下又行了个礼,轻声说:“奴婢奉顾夫人之命携我家小姐前来送清茶与南魏楚姑娘。” &nb我和明芝互相对看了一眼。 &nb没有猜错的话,来人应该是顾宛阳了。 &nb“进来吧。” &nb小云低着头福了一福,轻拢挡路的帘子。 &nb“楚姑娘今日可谓光彩照人。” &nb顾宛阳轻轻扶开纱幔走了进来。 &nb顾宛阳是骨子里养出来的美人,头微抬,露出一截雪白细长的颈项,一双手更是洁白如玉,冷艳如兰,却也人淡如菊。端庄秀丽,十八年华正是好时节,举手投足间大方高贵,自是从小养成的气质,看她的穿着打扮精致漂亮,来之前定是用过心思了。 &nb我抬头笑道:“顾小姐今日也是一如往常的美艳动人呢。” &nb她小嘴微张,“楚姑娘过奖了。” &nb我与这顾宛阳顾大小姐着实是有缘,木言堂,年节绣楼,点心铺,还有这禁军皇城,竟是处处都能遇见。 &nb我感叹, &nb“在这里都能遇见顾姑娘,还真的是巧极了。” &nb顾宛阳笑眯眯地不答。 &nb她身后站着侍女小云。她双手把手上提着的竹篮送上,揭开来果然就是一杯清茶一碟子点心。 &nb这位姑娘的神情向来是桀骜不驯,近日更是多了几分。 &nb我还未发问为何今日在这儿见了她顾宛阳,她顾大小姐倒闲闲地先开了口:“今日想来会在这宫里碰上楚姑娘,看着你们随着迎礼的大船进来了,我便闲来无事过来看看楚姑娘你。” &nb一旁说着解开了手中的盖碗茶,茶气氤氲,在凉亭中随着轻漏进来的微风自在升空飘摇而去。 &nb这南魏皇城单单立于水中,戒备森严,都说皇家规矩甚多,还可以让闲人随意看看和走动? &nb我不信。 &nb我心下有些疑惑,只道“谢过顾小姐挂念了。” &nb顾宛阳一边对我说着,一边朝对面同样纱幔遮满亭的凉亭指了指。 &nb她说道:“那便是北周请来的说书姑娘的亭子,真巧,恰巧对着姑娘你的。据说那位姑娘是个胡女,长得妖娆,上好的脸面娇柔温婉,说出来的东西却是器宇磅礴的军帐战场,看来不好对付的很。” &nb又低声道:“人人都说姑娘是南魏白衣女言师,南魏金口,今日顶着南魏的荣耀还望姑娘好好加油鼓劲,不要让我等南魏丢脸丢到了自家门前。” &nb我心下暗暗道,今日这个顾宛阳奇怪得很,明明是平常的话语,她说出来总有一股子不舒服。 &nb着大家闺秀今日不会是比我还紧张? &nb听了她的话,我和明芝忍不住往对面看去,凉亭里看似没人,刚才我便好奇地左顾右盼瞧过了,现在听她这样一说,我又往左往右瞧,今天有风,风一吹轻纱飘起,但是层层朦胧,这次隐约能看到一位女子端坐与石桌之前,奈何帘布太多,层层掩映却见不着面,有些失望。 &nb明芝小姑娘轻拍我的肩,嘿嘿一笑:“姑娘,不必心急的,待会子就能得见了。” &nb我点点头,想来也是,何必多费工夫。 &nb站在顾宛阳身后的小云笑道:“瞧你们好奇的,我家姑娘早已瞧见了那北周来的姑娘了。” &nb真的? &nb明芝一个激动地问:“真的假的?” &nb小云轻哼一声,“我家姑娘深得太皇太后喜爱,自然是不像你们这等常人多有限制的,在这皇城中可以自由行动,就像自己家一样,没人敢拦。我家姑娘前脚刚从大殿请安出来,路过花园便见着了那位女说书先生。” &nb“是么?小云姑娘赶快说说,那个姑娘怎么样啊?” &nb“哼,不就是个讲故事的女子么,有什么好看的!?” &nb恩?不就是个讲故事的女子么? &nb我怎么觉得这小丫头在轻视那北周姑娘的同时还顺带着斜眼觑了觑我…… &nb我招谁惹谁了? &nb“看你这么好奇,便说点予你听听吧。” &nb我看明芝比我还好奇,便单坐在一旁看着她兴致勃勃的发问。 &nb明芝又问:“见着那位姑娘,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呀?可是貌美?听说那赫连游牧一族的女人大多风姿妖娆还能歌善舞,对哦了对了,据说酒量也是实打实的好呢。” &nb突然被问了太多,那小云一时有些语塞,看了一眼明芝,有些不悦地答:“你倒是想的太多了些,不过打个照面罢了,那里还能请她跳个舞什么的,倒是她长得虽说是标致,但是肯定不如我家小姐漂亮,连我家侍奉的大丫鬟可能都不如呢。” &nb我听罢情不自禁笑了。 &nb这话里,满满的都是阶级思想呀。 &nb明芝没有听出个中玄,也不知晓是自己厚了脸皮,忙凑过去,想听她更加详细一阵形容。 &nb顾宛阳端起茶杯,轻口吹了吹漂浮的茶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似乎不甚关心,听到小云说那姑娘举止高雅且聪慧过人时,低低哼了一声。脸上挂出一丝不屑。 &nb我瞧着她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个顾姑娘被称为南魏才女,自然是被人夸过聪慧和高雅的,这般有些歧视一个北周苦寒之地千里迢迢而来的说书姑娘是不是有点分了些。 &nb若是可以以其他技艺谋生,定是不会选择抛头露面这等活计的罢,身为皇城红人,稍微自傲是可以,轻视别人就是不该了。 &nb各种添油加醋的描述,也只能唬了明芝来,对我这种混迹在木言堂的老油条来说,只要她刚刚开口一句我便知晓这定是夸张大于事实的说法。 &nb修辞用的如此只好也真是辛苦她了。 &nb明芝带着些许真心,浅笑着说道:“顾府的丫头都像小云姑娘一般厉害吗?” &nb我端着茶杯,微抿了一口,嘻嘻一笑:“是啊,可惜都是丫头,你却及不上小云姐姐说话技艺、人品气质的一根小指头呢。” &nb明芝嘟嘟嘴,未听出来我在帮她,只道是我在嫌弃他没有小云般厉害,假装生气了般哼了一哼。 &nb我和明芝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被这牙尖嘴利的小云不知讽刺了几回,心下也是略有不爽。默默地带着开玩笑的口气问顾宛阳。 &nb“顾小姐最近可见得容华先生?听说最近夫子院也是忙得很。” &nb她停下把玩茶杯的手,双眼如水,看着我。 &nb“未曾,楚姑娘为何这般突然地发问?” &nb我顺手拿起一块糕点啃了一口,淡淡道,“看看顾姑娘的不甘心可否减轻了一分。” &nb明芝是我的小丫头,做人有情有义,虽然不是正式的主仆关系,但是我也不想让这个傻丫头不明不白的吃了些亏。 &nb“不甘?” &nb顾宛阳听罢,愣了好一会了,然后对着我微微张嘴,展一个礼貌的微笑,缓缓开口道:“原来如此。” &nb她正想说些什么,突然四周琴声骤起。 &nb亮丽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如春风绿过田野,如雨笋落壳竹林;如蛙声应和,似拍岸涛声;仿佛黑夜里亮出一轮明月,又如孩童草地追风。 &nb小云闻听此音,脸上现出惊喜,语音颤抖着冒出一个清亮的声音,大喜,“小姐,是公子的《南泉》呢。” &nb凉亭四周,与座诸人,没料到一人能在这肃穆的皇家宫廷把一曲《南泉》奏出如此随性的心意,我听不出个中好坏,只觉听后让人心易舒畅,惊叹之余又不得不佩服。 &nb顾宛阳看向帘外,不知何处传来的这琴音,似乎是神游已去远处,说道:“道是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他来得太快了些。” &nb小云赶紧推醒她:“小姐,我们似乎是该走了……” &nb顾宛阳这才回过神,看了我和明芝一眼,眼中莫名的泛起一丝泪光,起身行了个小礼:“楚姑娘,我该告辞了……” &nb我随她一同走出:“顾家小姐这么忙还前来一探阿四,实乃我的荣幸。” &nb“楚姑娘…… &nb我的甘心与不甘心,都是与你有关的,望我们今后有缘相见,还能如今日这般闲谈……” &nb她抿嘴一笑,挥开轻纱走了进去,看着顾宛阳优雅的背影,我疑惑地看着明芝,不知为何她今日好生奇怪,说的话里还看似有话。 &nb顾宛阳走了不久,我远远望见这一众凉亭之首的纱幔被宫人撩起,走出一个身形修长,朗眉星目,气质沉稳的年轻人,身旁并站着一个穿朝服绣章官服的人儿,想来应该是这南魏说书大典的负责官员,只是自己心里暗自道:“楚歌,要开始了。” &nb还未轮到我,我这方一个慌神,抬手抚上自己的胸口,能清晰的感觉到心跳得厉害,像是有一只小兔子在那里扑通扑通,欢腾的跳跃。 &nb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想要让自己淡定一分。 &nb“姑娘。” &nb明芝轻声提醒我,我才发现身旁不知何时站了一个捧着红木托盘的小太监。 &nb“这是……?” &nb皇帝派的人么? &nb有些微失神,看那年纪不大的太监将那红木托盘举高了半分,低下头轻声说道:“顾家小姐派人送来这封书信,望楚姑娘此刻定要一阅。” &nb我抬头看了看天,顾宛阳这搞得是什么鬼,有话不好好说?迅速往小太监脸上一看,正对上他偷偷地抬起头来瞟了我一眼,恰巧看到他年纪轻轻一双如点漆般的眼睛,他赶紧低头, &nb我这个人,没什么好的长处,就是记性十分的好。 &nb哟,这不是沈丛宣来的时候身后跟着的一众太监其中一个抬头看我的那位么。 &nb他看我久不动作,口中复又道:“请楚姑娘一阅。” &nb我站在那儿听着,真想捂着嘴偷笑,真是一个爱害羞的小太监。 &nb明芝接过那封信来,递给我,我看了一眼信封,女子家家的簪花小楷,写得极为清秀。 &nb上书“楚姑娘亲启”。 &nb我一个惊慌,忙俯身磕头谢恩。 &nb“民女,谢过太皇太后。” &nb待了几秒,没有听见身旁跪着的另一个姑娘开口谢恩,我还以为她受恩过度,吓着了。 &nb只听得一个银铃般的声音响起: &nb“太皇太后慈恩万荡,今言儿随北周使团前来,临行得大皇子吩咐,悉知太皇太后向来勤俭,穿行均不奢靡,只对林间草木喜爱有加,必让言儿此行将那九天寒窑下养出来的樱听兰草献予太皇太后……” &nb“樱听兰草?你们竟然养出来了?”太皇太后一听,变得极为惊喜,声音顿时提高了八个度。 &nb这位唤作言儿的姑娘朝自己身后挥了一下手,便有宫人用那金丝楠木做的四方托木将那兰草抬了出来,大殿上顿时议论纷纷。 &nb我耳朵尖,擅长听墙角。 &nb“果然是兰草中的极品啊……” &nb“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nb“就是,你看那细长草叶,碎敏的细纹清晰可见呢……” &nb“这等极品竟然出自北周那贫瘠之地,看来这大皇子鼓捣这个还真的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呐。” &nb“北周帝皇近日重病,虽说老皇帝喜欢二皇子,但是自废太子之后,朝中太子之位悬空好些时日了,都说那大皇子就等着老皇帝两腿一蹬,便可夺了皇位过来,现下看来他已经开始拉拢这南魏啦。” &nb“喂,这话可不能乱说!这可是在南魏的皇家大殿之上呢!” &nb“好的好的。” &nb我借空左瞟瞟又看看还是看不出来这一朵花都没有开的兰草有什么贵重,这个玩意儿不是和我后院养的葱子是一个品种么? &nb太皇太后命人将那盆兰草小心翼翼的收进后花园,十分高兴地看着那位唤作“言儿”的姑娘:“真是辛苦你们了啊,回北周之后。言儿你定要替我谢谢大皇子的心意!他日定要邀请他来我南魏共览我南魏大好风光!!” &nb“在这儿,言儿就先代大皇子哥哥谢过太皇太后了。” &nb“好好好。”太皇太后笑得牙不见眼。 &nb突然我细思不对!刚才这个姑娘叫大皇子“哥哥”?! &nb什么叫“哥哥”? &nb倘使我敢叫一个未来的皇帝热门人选叫哥哥,那我不该不是个郡主也该是个公主? &nb总不能是个打杂的平凡小姑娘吧。 &nb是郡主? &nb是公主? &nb这这这这!也太奇葩了! &nb堂堂公主殿下怎么能随意抛头露面,这北周皇家的规矩未免也太被人当儿戏了些。 &nb我瞪着眼睛,先前还真不知道居然有这么一出。 &nb我偷偷看向沈丛宣一脸茫然,想求个解释,不过是排到了最后入场,我到底错过了些什么? &nb还是阿宣了解我,笑着解释:“这位北周的武城郡主,不愧是自小是在军中长大的女豪杰!爽朗大方,丝毫没有女儿家矫揉造作!看来今年的言书大赛很是有趣啊~” &nb有趣?有趣个大头鬼! &nb我以为同我一样来的是一个纯洁美丽的小姑娘,如同明芝一般,她应当扬着比花朵都还娇嫩的脸,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和对我的讨好,同我一起打酱油。 &nb结果没有就算了,还来一个军中长大的女霸王…… &nb她并非同我我一般穿着华丽繁复无比的衣裙,只是淡淡的浅袖荷衫,上面用金丝银线绣出的精美图案,珍珠宝石点缀的花纹,长长的裙摆。和我这一身厚重相比淡雅了不知几百倍,端庄秀丽,十八左右的年纪,言谈、举手投足间尽显大方高贵。 &nb有军中养成的豪迈,还有皇族自小养成的气质。 &nb真是让人看着就很爽朗。 &nb女霸王长得很漂亮,还很是豪迈,总是感觉她身后已是北周战场,黄土飞扬,厮杀不断,血汗混流的浩气场面,她抬手挥舞一下子红缨我便被扫到九天之外。 &nb我觉得我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使劲翻白眼,这比试,还没开始比便输了一半,四国言书,每国三人,共十二,只愿我不是最后一名便可以了。 &nb太皇太后站在高处睥睨地看着我们,轻声问:“你们都多大了?” &nb“回太皇太后,”言儿姑娘嘴巴非常甜,“十六。” &nb才十六! &nb幸好我没在醒木上刻上那个天下第一大笑话——“我是天下第一女天才” &nb我尴尬的吞了口口水。 &nb太皇太后看向我,“楚歌你呢?” &nb“民女二……二……二十多。” &nb看众人听罢的表情均是写着啼笑皆非四个字。 &nb人就不能有对比,一对比就被轰得骨头渣渣都不剩了……联盟都救不了你…… &nb我在她这个年纪,还在房子里吃零食逗逗师兄弟,偷偷喜欢隔壁班教书的二师兄,放在她在这里就已经是征战沙场的女豪杰了…… &nb太皇太后说的话非常微:“等到这言书大赛完了,多在南魏留个几日,改日我办个茶会,介绍介绍南魏的好男儿给你们认识。” &nb虽然话中带“们”,但我这个人为人十分自觉,一定不会把自己划分到这个“们”里面。 &nb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就是我可能连给人家提鞋都不够格…… &nb算了算了,我心下安慰自己: &nb楚歌楚歌,你就是你,不一样的自己!管她是谁,有没有才,漂不漂亮,反正不是你。 &nb我看看四周,果然来参加的只有我们两个女的,又看看对我“饱含期望”的顾宛阳,我的笑容就像一张膏药贴在脸上。 &nb我们两个忙谢了恩回各自的位置坐下。 &nb明芝小姑娘很聪明,知道我进来得晚,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将一册名录放在我的桌上,——“言书册”上面写着参赛认得基本资料还有这次比试各自选的题目。 &nb其他人模板写的十分的单一,不过是东家二狗,性别男,家住西楚郊外,家中有父母还有两个弟弟,推选地xx地方的xx说书堂,参赛题目,xx和xx的故事…… &nb我就是东家二狗这样的资料,虽然隐去了我还有一家点心铺子这样的资料,我仍旧是丢到人群中找不出来的农家小妹子。 &nb但是这位言儿姑娘描述的比我详尽了不知多少倍。看来南魏对自己家的调查不够深入,反而是对他国的八卦知道的很是清楚,探子们培养的好! &nb上面的写着的全文意思就是说: &nb赫连敏言,北周,武城郡主,现在十六岁,括弧——花一样的年纪,她自三岁起于南疆草原长大,性爽朗不扭捏。因成平战乱,其父王母后为了保护她坠崖身亡,帝托孤于其父长兄,北周武城将军抚养,这位武城将军未婚娶,对养孩子丝毫没有经验,只当身边的小马驹一般养着她,她年少便开始随叔征战四方,十岁上战场,擅舞大刀,勇杀远蛮十余人,胜后归来,被北周皇帝赐封“武城”名号。 &nb该名女子不好女工,好酒食,五岁可饮一壶酒,八岁可灌一坛,十二岁便以女子之身在军中打败各位骁勇善战的武将,夺得“军中酒坛”称号,在赐名武城之后,帝又赐名“城酒”意为她喝酒豪气。征战全胜,参展的众人都要千金白银或是名权利益,只有她踩着皇帝脑袋搬空了皇帝伯伯酒窖里面的百年陈酿,让皇帝连续半年只能喝九两一壶的花雕,心疼死了自家陈酒…… &nb单位:毛遂自荐 &nb爱好:喝酒,打架,喜欢缠着北周大皇子 &nb性嫌:北周二皇子(在她口中,二皇子是人渣) &nb惧:所有带毛的小型生物 &nb交手对策:一边朝她说话一边朝她扔死耗子 &nb言书风格:没有套路 &nb言书领域:大概擅长胡说八道 &nb这是什么玩意儿! &nb我看罢,因得坐在大殿这样一个严肃之地,不好意思笑出声来,只得咬咬牙将万般笑意吞在了肚子里。 &nb真是圣人都有火了!我若早生在南魏也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段子手。 &nb全文都在说她喝酒很是了得,没有一句话提到她说书经历,所以我们是不明了,这位姑娘要不是个世外高人来砸场子的,要不就是来搞笑的…… &nb太皇太后心性好,还把几位熟识的说书先生挑了出来唠唠嗑,等到寒暄完毕众人都坐下了,我心想可能是这四国言书大赛要正式开始了。之见一个太监模样的人拿着一卷明黄绣龙质地的卷轴出来了,一拉开就扯着嗓子念,“受天庇佑,今有南魏四国言书,取四国明志弟十三章……” &nb那个太监声线十分的难听,说话也极为不清楚,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口音,一点都没有南魏的标准话好听。我本想侧着脑袋听清楚一点他到底在念什么玩意儿,一张不知被哪个递酒食的宫女儿塞在盘子下面的小纸条儿吸引了注意,我侧头看明芝,她正在全神贯注听人念方言,我抬头看顾宛阳和沈丛宣等人,均是一副严肃模样在听着那个太监神神叨叨。 &nb这到底是谁递来的? &nb我怀着好奇一点一点慢慢打开这微卷的纸条…… &nb上面写着 &nb“姑娘勿参加,现在趁乱逃跑,还有命可祸害江湖……” &nb我翻一个白眼,我都坐在这里了,怎么能不参加!!!!! &nb还有,什么叫还有命可以祸害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