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家庭时代》 421家庭时代(1) 第一章 时间是一头野驴,等我们想抓住的时候, 才发现已经月兑了缰。 01 在我的婚姻里,七年之痒像一个传说。 因为我跟姜黎结婚已然七年,没有丁点儿“痒”的迹象。如果街道办事处要给我们颁发模范夫妻奖,我一定会让姜黎她妈从江苏赶到北京来,跟她女儿一同领这个奖。因为,是我丈母娘成就了我们如此这般的婚姻,她应该比我更有资格得到这个荣誉。 那是七年前,初夏某一天的下午,正在编辑室审稿的我,突然接到姜黎的电话。 “言文,我妈要到北京了。”我接通电话后还没来得及“喂”一声,姜黎就用慌张的声音抢先了一步。 “你妈来了,你至于慌张成这样吗?又不是鬼子进村了。什么时候来啊?” “马上要进站了,让我去接站。” “一声招呼都不打,你妈先斩后奏玩得太溜了。” “我没时间跟你扯闲篇儿。现在给你布置一个艰巨的任务,你赶紧请假回家去收拾房子,把有关你的东西都要锁到衣柜里,包括牙刷、剃须刀。对了,还有咱俩挂在墙上的合照,也收了。” “这是干吗啊?”我很费解地问。 “我妈还不知道有你这个人存在。你不能让我一黄花大闺女的房子里,出现一堆男人的生活用品吧。” 你这是不打算让我见你妈啊?” “见、见、见。亲爱的,明天我就安排你们见一面。但今天你不能让我妈一进家门,看到一副两人过日子的景象吧?老人家的思想都守旧,说不过去,也容易吓着。” “你就伤害我,在你妈面前挣印象分吧。何必呢,在自己妈面前也演。” “有时候欺骗也是一种爱。你赶紧回家收拾吧。对了,洗衣机里还有你没洗的内衣,别忘了收拾。” 挂了姜黎的电话,我就请假回家了。 我和姜黎是大学同学,已经毕业两年多了。我在出版社做编辑,她在某品牌电脑总代理公司做销售。我们冲出毕业大军的包围圈,步入职场,刚在北京立住脚。每个月拿着可怜巴巴的薪水,交完房租,便所剩无几。 在按照姜黎的嘱咐收拾房子的过程中,我收到了姜黎的两条短信。一条是告诉我已经接到她妈了;另一条是出租车已经到了小区门口,让我赶紧撤退。当我收拾完房子,锁上房门准备紧急撤退的时候,才恍然想起,晚上我还不知道该住何处。我边下楼边给姜黎发短信:“今晚,我住大马路上吗?” 这条短信就像一颗投进大海的石子,没得到姜黎的回应。 我握着手机刚到楼下,正好看到姜黎从出租车上下来。我故意咳嗽了一声,以此来引起姜黎的注意。她听到我的声音马上把目光投了过来,然后用眼神示意我赶紧离开。我对着姜黎笑了一下,就是不动。姜黎拿我没辙,便把脸转向了另一边。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从车的后排下来的不光是姜黎她妈,还有一个穿着一身正装的小伙子,手里还捧着一大束玫瑰花。 当我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时,我开始有点儿惶恐。我刚往前迈了一步,便又停下了,继续观察动态。那个小伙子从后备箱里拎出来两个行李箱,然后跟在姜黎和她妈后边儿。当姜黎发现我依然还在那里的时候,脸上故意做出一副很意的神情,从我身边经过的一刹那,还露出了诡异的微笑。 421家庭时代(2) 在姜黎走进楼后,我便赶紧给她发了一条短信:“什么情况?”姜黎很快便回了短信:“相亲对象。”并在短信里插了一个哈哈大笑的表情。我又迅速回了一条短信:“你要叛变?”姜黎再次回短信是我在楼下抽了一支烟后: “地下工作者是有信仰的。” 虽然我跟姜黎的感情一直很稳固,但我看到她妈不远千里从江苏给姜黎带来相亲对象的时候,内心还是涌起了涟漪。我在小区里走走停停,想象着姜黎跟那个小伙子坐在那张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沙发上正在聊些什么,想着姜黎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击退这个小伙子,让其落荒而逃,让我浮出水面。 正当我慢慢悠悠地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突然看到那个小伙子气呼呼地从我身边穿过,拉在手里的行李箱“吱吱”地作响。当他走出小区的时候,才发现手里依然捧着那束玫瑰花,然后左右看了看,大步走到一个垃圾桶旁,把那束玫瑰花用力地扔了进去。 当我看到这一幕,内心涌起无限的喜悦,急忙掏出手机,给姜黎发了一条短信:“你没有辜负组织对你的期望。”我的短信刚发出去,姜黎的电话便打过来了。 “言文,你在哪儿呢?”姜黎问我。 “小区门口呢?” “回来吧。” “怎么了?” “你已经暴露了。” “你妈反侦察能力够强的。” “别贫了。我现在在楼下,你赶紧过来。” 当我返回楼下的时候,看到姜黎正坐在门口的长椅上,手里拿着一根冰棍,正没心没肺地吃着。她看到我过来,便站了起来,向前迎了一步。 “热坏了吧。赶紧吃一口。”姜黎把捏在手里的冰棍放到我嘴边,又俏皮地说,“你刚才看到我妈给我介绍那么帅的一男的,你吃醋了没?” 004421家庭时代 “前后不过十五分钟,你就把人家打发走了?你策反能力挺强的。”我没接姜黎的话茬儿,甩出了我的疑惑。 “可不是我打发走的,是我妈的尖叫声把人给吓走的。” “怎么回事儿啊?” “你猜?” “你妈发现我们的蛛丝马迹了?” “那我妈至于尖叫吗?她在我们枕头下发现了一盒那个,就‘啊’地叫了起来。我跟那个男的冲进卧室一看,我妈正一边儿高举那个,一边儿尖叫,当时我觉得我妈像得了金马奖的影后似的。”姜黎说到这里抿嘴笑了一下,“然后,那个男的很无奈地看了我妈一眼,脸噌地一下绿了,掉头就往外跑。你猜那男的临出门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吗?” “什么话?” “阿姨,这就是你说的没谈过恋爱的女儿吗?当时,我妈估计掐死我的心都有了。” 421家庭时代(3) “我真忘了枕头下还放着那个了。” “发现就发现呗。还省得我编理由跟我妈说了。” “你不担心你妈受不了了?” “我一直担心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妈说。现在好了,不用我说了,她都知道了。跟我上楼,我妈要接见你。” “我突然有点儿怕。” “你怕什么?” “我把婚后的事儿在婚前都预支完了,怕你妈给我脸色看。刚才,你给你妈吹了吹耳边风没?” “没有啊。我妈看着那男的一出门,就冲着我喊,把这个人给我找过来。 我就下来找你了。”姜黎很从容地说,像是事不关己似的。 我几乎是被姜黎推着进的家门。从租住进来到现在,这道门我踏进踏出无数次,从来没像那天那样紧张过。 我一进门就看到姜黎她妈一脸严肃地坐在沙发上,目不斜视地盯着那堵白兮兮的墙。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姜黎她妈。她一副南方女子的娇弱相,从脖子到手腕全是珠光宝气,俨然不像小康家庭的中老年妇女,倒像是暴发户的阔太太。 姜黎先是看了我一眼,然后便坐到她妈的身边:“妈,我把他叫过来了。” 我立在一旁,浑身不自在,在姜黎她妈身上匆匆一瞥后,目光就不知道该放在何处,便把头低了下去,盯着自己脚尖,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姜黎妈却不吱声,目光依然锁定在那堵墙上,像是在那堵墙上能看到我跟姜黎所有的经历似的。 “我说妈,你是让他自己坦白呢,还是你刑讯逼供?”姜黎说着摇了一下她妈的胳膊。 “我为什么让人家坦白呢?我应该早对你刑讯逼供。这么大的事儿,你一点儿都不给我跟你爸透露一下,你眼中还有我们当父母的吗?你知道刚才那个小伙子是谁吗?是你爸同事王叔的儿子,你们小时候还见过面。人家刚从美国留学回来,跟我万里迢迢地到北京来和你见面。现在让你爸怎么跟你王叔交代?”姜黎妈义正词严地说,俨然当我是一团空气。 “妈,你别说得那么夸张。万里迢迢是从美国到中国,从咱家到北京顶多算不远千里。再者说,美国留学怎么了?我看他在美国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一点儿都不开放。”姜黎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就你开放。” “你不能只允许你们给我介绍对象,不让我自己谈恋爱吧。我谈个恋爱,不能叫开放,充其量就是放开。” “我没说不让你谈。但你谈了应该告诉我跟你爸一声吧。你这一声不吭的……” “我这不是没来得及跟你们说嘛。” 421家庭时代(4) “你们谈多长时间了?” “四年。”我突然插嘴说。 “都四年了。四年了,你这叫没来得及吗?” “阿姨,是这样的。姜黎一直考察我来着,怕我不合格,所以一直没对你们说。如果考察不合格,把我甩了,又怕你们担心。”我替姜黎解围说。 “那个谁,你先坐吧。别杵在那儿跟电线杆似的,看得人瘆得慌。”姜黎妈这时才看了我一眼。 我便坐在了姜黎和她妈对面,露出一份很虔诚的微笑,讨好姜黎妈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打开尴尬局面的暗示。 “你们这样几年了?”姜黎妈突然跟一个相面先生似的,目光在我身上上下扫荡,看得我心里直发毛。 “四年。”我重复刚才的回答说。 “我说住在一起?” “两年多。” “你让我们小黎做过人流吗?”我的话音刚落,姜黎妈就甩出一个让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说妈,有你这样问的吗?”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慌张地回答。 “哦。那就好。你们家是北京的吗?”姜黎妈问。 “妈,我把您想问的都回答了吧。他们家不是北京的,是河南的。他爸是一个老警察,他妈是高中老师。”姜黎说。 当姜黎说完,她妈就噌地一下站了起来,然后伸手拉起姜黎,进了卧室。我不知道她们在卧室里谈了些什么,突然觉得时间变得异常的漫长。我坐在沙发上,如坐针毡,目光不时地扫一下挂在墙上的钟。 二十分钟后,她们母女俩走了出来。我便马上站起来做迎接状,她妈对我匆匆一瞥,便又坐回了原处。姜黎一脸平静地坐到她妈身边,还偷偷地对我做了一个“ok”的手势。 “那个谁,你叫什么来着?”姜黎妈坐下后问。 “我姓武,叫言文。” “言文,你打算一直留在北京吗?”姜黎妈又问。 “当然留了,刚才我不是都告诉您了吗?”姜黎接过她妈的话回答。 “我问你了吗?”姜黎妈瞪了姜黎一眼,然后又对我说,“说实话,我刚才跟黎儿谈了,我对你不满意。我不是对地域有歧视,拿北京来说我也是外地人。但你要在北京长期发展的话,怎么着也要有一个房子,这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吧。阿姨不是那种现实的人,非要一见面就向你要房子。但你们不能总跟蚂蚁似的,来回搬家,居无定所吧。” “阿姨,几年后,我有买房子的打算。”我接过姜黎妈的话说。 “几年后买?十年?还是二十年?北京高房价高消费,就你们俩目前那点儿薪水,别说买房子了,租房都有困难吧。你们拿什么买房?就算你们的薪水会涨,那你们薪水涨的速度跟得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吗?”姜黎妈激动地说。 “阿姨,多说五年,少说四年,我跟您保证。”看着姜黎妈有拆散我们的阵势,我月兑口而出。 “听你这口气倒是自信得很。五年后,你拿什么买?让父母出钱?我跟你说言文,指望父母的都是没出息的!父母把你们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都会义无反顾地拿出毕生的积蓄,来帮助孩子。” 421家庭时代(9) “但你要明白,如果这个编辑室做不起来,你将会受到其他两位副社长的责问。” “多长时间的考察期?” “一年。” “如果干不不起来,意思是让我主动辞职呗。”我很从容地说。 “我就喜欢你小子这种灵气劲儿。你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你有多大本事,我心里清楚。你小子要是收敛一下玩世不恭的态度,你早不是今天的状况了。不过你放心,如果真失败了,我会让你全身而退的。” “我能把年假先休了吗?”社长的话音刚落,我又说。 “你要干什么去?”社长问。 “我媳妇让我陪她去旅游。” “去吧。正好调整一下。” 02 一天都别想消停,她会在电话里事无巨细地让我跟她重复好几遍,然后三番五次地找我确认。 我下班回到家,冬阳的媳妇姚凌菲正在我家。她一看见我回来,就要起身告辞。 “我说凌菲同学,你怎么见了我跟见了特务似的,一见就躲啊。”我说。 “我是怕打扰你们两口子的幸福生活。”姚凌菲站起来说。 “你肯定又跟我们家姜黎诉苦来了,生怕我听到你一不留神说出来的真心话,然后再一不留神给你走漏了消息。”我说。 “你瞎贫个什么劲儿啊,凌菲甭搭理他。”姜黎立刻表现出一副伸张正义、打抱不平的模样。 “言文,我今天来你们家这事儿,你别告诉冬阳啊。”姚凌菲提醒我说。 “不是你们家搞军事化管理吧?去哪儿还要打报告审批吗?”我不解地问。 “你管得着吗,”姚凌菲说完瞪了我一眼,然后又对着姜黎说,“我走了啊,姜黎。” “冬阳妈是不是又难为姚凌菲了?”姚凌菲一走,我就很殷勤地坐到姜黎的身边问。 “你管得着吗。”姜黎学着姚凌菲的口气说。 “我是有立场的,你以为我知道了你跟姚凌菲的私房话,真告诉冬阳啊。 我这是同情姚凌菲,才关心她的状况。” “没想到你还挺有觉悟。言文,我觉得有时间你得找冬阳谈谈,冬阳妈确实有点儿过分了。有事儿没事儿,就找凌菲的茬儿。你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 “我可以去找冬阳谈,但肯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你又不是不知道,冬阳当年从大学退学去工作,就是为了在外边儿租一房子跟姚凌菲住。就算这个问题冬阳妈想开了,但冬阳爸因为冬阳退学开始酗酒,出了车祸去世,冬阳妈要能走出这个阴影,那就怪了。” “这又不是凌菲的错,错完全在冬阳啊。放着自己的儿子不恨,恨儿子的媳妇,有点儿说不过去吧。” “你别在这儿义愤填膺了,我会找时间跟冬阳谈谈的。我有一惊喜,你想听不?” “跟钱没关系的,在我这儿一概都不算惊喜。” “你就是一个钱串子。这就是你说的要成为月兑离低级趣味的人?我还不想说了。” “你这人真不识逗,赶紧说吧。” “我要升职了。”我故作镇定,把目光转到另一边说。 我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姜黎一声长啸似的尖叫。之后便把我的脑袋扳正,然后双手捧着我的脸与我对视着,“你说的可是真的?” “必须的。” “你给我发誓。” “有必要吗?” “没必要了,我已经相信你了。” 姜黎说完就从沙发上蹦了下去,赤脚跑进卧室拿手机给她妈打电话去了。她边拨号边从卧室走出来,在等她妈接起的空当,很深情地看着我说:“言文,你真给我长脸。连续两天让我在我妈面前炫耀,我从来都没在我妈面前这么扬眉吐气过。” 记得两年前,姜黎自己升职的时候,她都没这样兴奋过。看着姜黎跟她妈滔滔不绝地说话,那得意忘形的劲儿,我异常愉悦,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421家庭时代(10) 03 这个星光璀璨的夜晚,让我觉得异常美好,美好得都不忍心让它过完。 因为这个夜晚,我跟姜黎勾画了未来美好的蓝图,我们在美好里镶嵌了幸福、孩子、车子……这是我们以前从来都不敢奢望的,因为以前的奢望太简单——一套钢筋水泥铸成的房子。幸福是什么?我不知道它确切的定义,但那一天,我知道梦想也能让人觉得幸福、美好。 姜黎跟我勾勒完未来,她又开始期待天亮之后的旅行。她哼着小曲儿,又一次打开行李箱,检查是不是遗漏了什么。我看着她在客厅里,不停地从行李箱里拿出来一些东西,又放进去一些东西,像一个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孩子。 “亲爱的,甭收拾了,赶紧睡吧。”我躺在床上说。 “我再检查一遍,如果忘了带什么,还要再买。谁知道那个地方的东西贵不贵啊。”姜黎的声音从客厅里传进来。 “你真要把你抠门的作风传播到大洋彼岸啊?” “我这是向世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嘿。你真应该……”话还没说完,我的电话就响了,我拿起一看,是我妈打来的,“妈,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啊?” 我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我妈“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妈,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跟我爸又吵嘴了?”我说。 “你爸……你爸他正在抢救……”我妈慌张地说。 “怎么了?爸他怎么了?”我焦急地问。 “你爸突然晕倒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妈的声音跟哭声连在一起。 “妈,你别急。我马上回去,你千万别急。”我安慰我妈说。 我挂了电话,跳下床就拿起衣服,边穿边往客厅里走。 “别检查了,我不能跟你去马尔代夫了,你自己去吧。”我走到姜黎的身边说。 “去去去,别在这儿捣乱。”姜黎低着头检查着行李。 “我爸正在医院抢救,我必须回河南。” 姜黎跟触了电似的“啊”的一声站了起来:“怎么回事儿?” “我也不清楚状况。”我伸手拉起我的那个行李箱,就往门外走。 “站住。”姜黎把刚走到门口的我叫住,“你让我一个人去啊?” “有什么办法呢?”我转过身去,看着呆呆地站在那里,早已经不再兴奋的姜黎。 “我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啊?我跟你一块儿回河南吧。我可不想有凌菲的下场,回头让你妈整天恨我。” 421家庭时代(11) 第三章 小时候,我们独享了父母的爱;长大了,我们就是他们的全部。 01 从北京到我家,需要八个小时的车程。 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就跟姜黎到了医院门口。进了医院,我才恍然想起,我还不知道我爸住哪个病房。正当我掏手机,想给我妈打电话的时候,姜黎阻止了我。 “你妈昨晚担惊受怕了一个晚上,这会儿肯定在休息呢。咱们还是去护士站问吧。” “好吧。” 我跟姜黎来到护士站的时候,看到两个护士正趴着休息,我轻轻地敲了一下护士站的柜台,那两个一老一少的护士一前一后地抬起了头,眼神迷离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问道:“什么事儿?” “请问昨晚是不是有人在这儿抢救?”我问。 “抢救的人多了去了,你问哪一个啊?”年老的护士问我。 “一个老年人。”我赶紧回答。 “什么病啊?”那个年老的护士又问。 “我不知道。” “那是你什么人?”年轻护士问我。 “我爸。” “你爸得了什么病你都不知道,你这儿子怎么当的啊?”年老的护士瞪了我一眼。 “你爸是不是一个退休警察?你妈一直陪着?”年轻的护士问我。 “对对对。” “你爸在307病房,你赶紧过去吧。你妈都陪了一整夜了。”年轻的护士说。 “我爸月兑离危险了吗?”我又问。 “已经抢救过来了。你这儿子,让一个老太太陪一夜,爸爸得什么病也不知道。你这儿子当得真够极品的。”年老的护士数落我。 姜黎一听那个年老护士这么说我,刚要张嘴还击,便让我制止住了。因为我觉得她数落得对,我真觉得我这儿子当得够极品。我没再回应她们,便跟姜黎拉着行李箱去病房了。当我转身往前走的时候,就听到她们在议论。 “姐,你说人家干什么啊?惹人家不高兴。”年轻护士说。 “我就是说给他们听的。他们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把年老的父母抛弃在家,自己在外打拼。亲情都丢了,钱有什么用啊?功成名就给不了人温暖,给人温暖的是真情。你也是独生子女吧?现在的老年人都是一个孩子, 老了也只能依靠这一个孩子,但真老了,才发现老无所依,孩子不在身边啊!你昨晚又不是没见他妈在急救室门口无助的样子,哭得那么痛心疾首,连一个安慰的人都没有。前天,我还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抢劫,就是为了住监狱养老。你说悲哀不悲哀?” “我可在我爸妈身边呢。”年轻护士辩解道。 “别表扬自己了。”年老的护士说。 421家庭时代(12) 02 我跟姜黎到了病房门口。透过门上的小窗口,看到我爸穿着一身病号服,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我妈握着他的手趴在床边,睡着了。 我悄悄地推开病房门,姜黎也悄悄地跟了进来,生怕吵醒我妈。但我们一进门还是把我妈吵醒了。 “你们回来了。”我妈把头转向门口,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一脸憔悴地看着站在门口的我和姜黎。 我看着我妈憔悴的神态,鼻子有点儿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差点儿哭了出来。 知子莫若母,我妈知道我虽然性格直率,喜欢贫嘴,但还是有几分多愁善感,便在那张疲惫的脸上挤出了一丝宽慰的笑容,说:“你爸没事儿了,昨天我被吓坏了。要知道没事儿,我就不给你们打电话了,还让你们跑回来。” “爸的身体不是一向很好吗?”姜黎上前一步,搀住了我妈,扶向旁边的病床上坐了下来。 “人老了,身体总会出现点儿状况,现在已经没事了。”我妈握着姜黎的手说,“你们还没吃早点吧。我去给你们买早点去。” “妈,我们都不饿。您都一晚上没休息了,回家歇会儿吧。我在这儿陪着爸。”我坐在我爸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那张没有血色的脸。 “不吃早点可不行,再说妈也得吃早饭。我去街上给你们买点胡辣汤和油条。”我妈说着便站了起来。 “妈,我去吧。”姜黎说着也站了起来。 “你陪妈去吧,妈也正好跟你聊聊天。”我妈说。 03 我爸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他整整昏迷了二十多个小时。 “你小子怎么回来了?”爸看到坐在他身边的我,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有气无力地说。 “我这不是好久没跟您下围棋了吗,手痒了,回来跟您老切磋切磋,过过瘾。” “一年不见,你还学会骗老子了。是不是你妈打电话把你叫回来的?” 我爸慢慢吞吞地说,“你妈呢?” “我妈回家了。您都把我妈吓哭了,我能不回来吗?” “你媳妇也回来了?” “回来了,跟我妈一块回家了。” “你妈真是的,多大点儿事,非要耽误你们的工作。把我扶起来,陪你好好聊会儿天。” “您还是躺着吧。医生说了,您醒来后尽量少说话。” “老子偏不,审了一辈子犯人,还不让说话了。” “您都内退三年了,总提您的光辉岁月,生怕劳动人民遗忘了您似的。 再说这是医院,一切都得听医生的。” “你昨天也没睡好吧?肯定没少为老子担心,你也去睡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