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孙策》 01-02 章 孙策起死回生 003章 许昌行(二) 宴会进行了一个时辰就结束了,等张纮和周泰离开之后,曹cāo才开始询问谋臣的意见。 还是郭嘉先开口,作为曹cāo手下第一谋士,遇到这样的事情,他都是第一个发言,他说到:“江东孙策已经占据六郡七十一县,和我们还隔着长江,与徐州刘备、荆州刘表、豫州袁术相邻,和丞相的兖州隔着好几个势力。现在我们的头号敌人是雄踞河北的袁绍,主公与袁绍接下来必有一战。对于孙策,我认为应该以拉拢为主。” 见郭嘉开口了,挨着他坐的荀彧也开口道:“奉孝言之有理,丞相当务之急是与袁绍争夺中原霸主,谁能雄踞中原,以后便能在逐鹿中原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这样符合远交近攻的方略。”荀攸也补充到。 见自己手下的三个重要谋士都建议拉拢孙策,曹cāo也就做出了决定:“那就如诸公所言,对孙策,暂时以拉拢为主,接下里全力对战袁绍。” 刘晔此时也建议到:“对于孙策提出的联婚,主公也可以答应。联婚之后,主公和孙策彼此之间以来紧密了联系,二来大家都可彼此信任。主公可以在宗族里面择一妙龄女子,前去江东与孙氏一族联婚,这样,主公后顾无忧矣。” 曹cāo一听,言之有理,他想了一会,对曹仁说道:“子孝,听闻你有一女,豆蔻年华,那就由他下嫁江东孙氏吧。” “是。”作为曹cāo亲族大将,曹仁一向唯曹cāo马首是瞻。 “对于孙策的册封,也不能太小气了,就封孙策为扬州牧,吴侯,对于六郡的官员有任免权力。同时安排人员护送子孝的女儿前往江东与孙氏族人完婚。”曹cāo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曹cāo办事可谓雷厉风行,第三天,就准备好了回礼和任命文书,同事又加派一百护卫,护送曹仁之女曹凤去江东。张纮和周泰也一同返回。孙策的前世,张纮是留在许昌了的。但是这一世,曹cāo虽然想挽留张纮在许昌任职,无奈张纮执意回江东。 八个月之后,张纮和周泰回到了江东,同行的还有曹凤。 至于孙曹联婚的事情,自有孙策的母亲吴老夫人cāo持。孙策此时关注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刺杀自己的幕后凶手,吴郡太守许贡。 上一世,吴郡太守许贡,乃是亲曹一派的人。前世,孙策向曹cāo求封大司马,曹cāo不许,孙策便有了袭击许昌的想法。许贡知道后,秘密上书曹cāo,建议曹cāo召孙策前往许昌,进行软禁。结果事情败露,书信落到孙策手中,孙策于是杀了许贡,这才有了许贡的门客刺杀孙策之事。 重活一世,孙策当然不会再给许贡机会。 话说张纮和周泰从许昌回来之后,带来了天子刘协的诏书,诏书任命孙策为扬州牧,对江东六郡太守有任命权。孙策接受诏书之后,就出榜公告,即ri起就任扬州牧。 就任扬州牧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任命各种官吏和各郡的太守。这是头等大事,孙策连忙召回在庐江郡巢湖练兵的大将周瑜,一起商量大事。 此时,孙策帐下也算人才济济。文臣有桓阶、朱治、吕范、张昭、张纮、虞翻、华歆、周当,武将有程普、黄盖、韩当、周瑜、蒋钦、周泰、陈武、太史慈、凌cāo、凌统、董袭,更有孙氏宗族的吴景、孙静,和自己的弟弟孙权。至于另外的几个弟弟孙翊、孙匡、孙朗、孙韶,年纪太小,暂时不考虑。 004章 册封功臣 周瑜很快就赶回了秣陵县,丹阳郡的治所。レ思路客レ自从孙策接受扬州牧和吴侯的称号,就把州牧府建立在秣陵县。 州牧府中,孙策对周瑜说道:“公瑾,我现在坐拥江东吴郡,分别是吴郡、丹阳郡、庐江郡、豫章郡和会稽郡。我想把各郡太守调换,并设立州牧府。州牧府下设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吏部负责各郡县官员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负责各郡县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 孙策一口气说完,就停了下来,等周瑜慢慢想一下。这可是孙策灵魂在华夏大地上空飘扬两千多年所见到的与现在的江东最合适的制度。六部制度在隋唐之后,一直被沿用下去。 周瑜被吓到了,他和孙策自小相识,对于孙策算是很了解,知道孙策勇武过人,但对治国一道,却是没有什么了解。现在孙权提出的这个六部制,着实要好好消化一番。 “妙啊。”周瑜越想越觉得这个六部制好,不由得大叫了一声。同时,对孙策佩服得不行。从这个六部制的设定,就看出孙策志向不小。在扬州实行六部制,不就是一个小朝廷吗,以后如果占领了其他州县,把这个制度照搬过去,就算全据天下,也可以直接用到朝廷里边。 “在每个县也可以实行六部制,把县六部官员的称呼改一改就行,改成吏部从事、户部从事、兵部从事、礼部从事、刑部从事、工部从事,而州一级的就叫做侍郎。”周瑜也是一个举一反三的人,很快就推及到了县一级zhèngfu。 “没错,”对周瑜反应这么快,孙策也很高兴,“对于军伍的设置,我也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你帮我参详一下。” “以10人为一伍,设一伍长;10伍为一司,设一军司马,领兵100人;10司为一都,设一都尉,领兵1000人;5都为一校,设一校尉,领兵5000人。校尉之上在设立郎将、中郎将、偏将军、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具体领兵多少,就看实际征战的需要。”孙策又说了自己对军伍设置的想法。 周瑜想了一下,觉得军队这样设置也可以,就点头表示同意。 “现在关键是要把各郡的太守定下来。同时在每郡派驻一个都的士兵,作为ri常的守备军,其余的士兵,都要集中到庐江郡和豫章郡进行训练,以备ri后出征。”孙策说道。 “伯符对各郡的太守还有六部的侍郎都有决定了吗?”周瑜问道。 “暂时有了一些想法,正要和公瑾议论一番。”孙策说道,他把自己心目的各个人员说了出来,然后逐个再和周瑜进行讨论。 很快,在他们的议论下,各郡太守和六部侍郎,还有武将的官职很快就出来了。 丹阳太守朱治; 吴郡太守吕范; 会稽太守孙静; 豫章太守吴景; 庐江太守张纮; 吏部侍郎张昭; 户部侍郎华歆; 兵部侍郎周瑜; 礼部侍郎虞翻; 刑部侍郎桓阶; 工部侍郎许贡; 程普、黄盖、韩当、周瑜均封为郎将; 蒋钦、周泰、陈武、太史慈、凌cāo、董袭均封为校尉; 凌统封为都尉。 确定人选之后,孙策马上发布公文,在各郡县张榜公布。 ; 005章 北行寻名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