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医贵女》 第一章 受伤 “她大娘,你也知道小勇他爹不是故意的,谁也没有想到那马车会突然后退不是?” “这些都是给孩子带的杂糖和新鲜猪肉,给孩子好好补一补,遇到这种事情,谁家都是不愿的!” “只能说,没办法了!” “谁叫我们遇上了!” “哎……。胡家娘子,不是我们抓住不放,而是这孩子到现在还起不来身,看着都可怜啊!” “就是,好好的一对龙凤胎,如今却躺着一个,看着我这心头都好难过!” “你们大树角的方大夫都说了,这伤筋动骨,没有三月只怕是好不了!” “摊上这事谁家都不愿,我家老娘的腿伤养养就好了,但这三姑娘的肩骨,你们可是要让人看好的!” “她大娘,你放心,我们家也不是泼皮户,一定会给你家三姑娘看好的!” 门外的谈话声还在继续,迷迷糊糊中,李灵嬛听见一口标准的外地口音。 那奸细的嗓子和婉转的声调向极了贵州,云南等地的口音,然而,久居江浙一带的她,却是分辩不出来! 浑浑噩噩的梦境与现实重叠,她仿佛闻到了室友杨青带来的腊肠味,不像她所熟悉的甜肠和咸肠,有股子烟熏味。 皱了皱眉,鼻子中所闻到的味道消失,一股霉味袭来,晃晃发疼的脑袋,李灵嬛这才清醒过来,她又做梦了! 都已经三年了,没有想到,她还是那么惦记上一世的那些事情! 左肩的疼痛如火一般,四肢酸痛异常,微微颤动的眼皮昭示着她的疼痛,门外嘈嘈杂杂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母亲强势霸道的面容想来如今堆满了愁苦,而父亲那垂头躬起的背定是又弯了一些! 三年前,她在大学毕业的那天,因为跟同学在马路上嬉笑打闹,不想,却遭遇车祸,醒来时,却是在清寒凄苦的农户之家! 上家村的地理位置相当于现代贵州与云南的交界处,群山环绕,峰峦迭起,清水小河在山与山之间流淌,那水清澈碧绿,犹如山脉间静静安放的上好翡翠,这里的生活是比较贴近原始的,因为在这深山之中,很难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而在这里,打猎,砍柴,种田,种地,似乎就成了亘古不变的作息。 上家村是安阳县城百里以外的小山村,这村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姓赵,其余的大半姓马,而少数就如同村外搬来的李家,高家,方家,这里民风淳朴,比起喧嚣的城市,这里到处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三年前大病初愈的那天,也是跟今天一样,昏昏迷迷中,有人不停在她耳边念着听不懂的话,比经文还要让人受不了,心烦意乱的睁开眼,却发现她身处的,是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的环境太好,这里自然风景太美,这里的村民大都善良,这里的空气无比清新,然而,这里唯一不好的,让她无比压抑的,便是这里太穷,穷到有五口之家挤在一间茅草房里的,并且那茅草房还漏水,这里有兄弟姐妹十一二个的,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四季都是穿一件衣服的…… 这里没有车,没有飞机,更加没有铁路,这里连宽敞的大路都没有,这是一个穷乡僻壤,有牛的人家就算上富裕,有马的人家就算得上小康,有狗的人家就算有了奔头,而哪怕是有猫的人家,都已经算是上了层次的。 因为这里实在是太穷,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了猪,然而,一年到头,却听不见谁家敢宰,土地很少,很远,地势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且农田极远,没有一个时辰根本走不到! 一年十二个月,没有一天能吃大米饭,包谷饭(玉米用石磨磨成粉做的),小麦饭(小麦磨成粉做的),麦疙瘩是跟小麦差不多的,只是一个粗一些,一个细一些,总之,这里十分艰苦,整整三年,爹娘没给她和哥哥姐姐还有弟弟买过一件衣服,就是扯布都舍不得扯那五文钱一尺的,都是三文两文的桐油布,青色的布面很硬,而且天热不透气,天冷不保暖,所以,在这里的每一个冬天,没有那一家是不烧火的,因此村里又有一个规矩,凡是自家房后的山都归自家所有,如果住在村子中间的,则由村长分配,往村外远一些的山头去砍柴! 李灵嬛长长一叹,睁着眼看着洗得发白的帐顶,歪着头,想起都起不来! 三天前,女乃女乃带她去赶场(赶集的意思),没有想到回来的时候会被突然倒退的马车给撞到,手臂当场就撞错位了,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没有,如今她想起床都做不了,没有人扶着,就算是她倒地都爬不起来! 而女乃女乃听说是膝盖上的肉被撕破了一个大口子,已经三天没下床了! 这撞人的是隔壁村里的,李灵嬛不认识,不过看听爹娘那语气就知道,这家人想必是和气的人家,不然,以娘那火爆脾气,早就扯开嗓子大闹了! 如今家徒四壁,且只有两间屋子,娘又爱跟女乃女乃吵架,三天两头,这五间房子里,(四间房子,加上厨房才五间,爷爷女乃女乃两间,她们家两间)就热闹到不行! 若非是她跟弟弟是龙凤胎,在老辈人的眼里是求不来的福气,只怕她也会跟二姐一样,连油都不给吃,每天就是辣椒加盐水拌饭! 大哥是长孙,女乃女乃到是很疼,小弟更不用说,女乃女乃疼到心坎里,唯独二姐,最不招人待见! 门外悉悉索索的声音慢慢远去,李灵嬛扯着嗓子喊道:“娘……娘……。” 李灵嬛没有唤来娘亲,到是将二姐李灵慧唤了进来,撩起那破布帘子,李灵慧说着地地道道的贵州一代的标准口音,出声道:“娘送撞你那家人出去了,你是不是要起来!” “嗯!”李灵嬛乖巧道。 二姐大她五岁,如今已经十一了,大哥大她八岁,已经十四了,小弟跟她一般大,如今才六岁零两个月,他们是正月初八的生日,当初李家出了龙凤胎,在这上家村里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本以为李家会如同老辈人口中说的的,得龙凤胎就会飞黄腾达,富贵齐来,谁知这一过六年,李家不仅没有富裕,反而越发的穷苦起来! 李光和余翠翠,也就是李灵嬛的爹爹和娘亲,跟爷爷女乃女乃分了家单过,拖着四个孩子,这日子年年都是紧巴巴的,没有房子也就算了,就是连地和田都很少,年年租人家的地种,到头来连口余粮都没剩下,眼看爹爹头发都愁白了,娘亲的皮肤都黑了,皱纹也深了,偏偏这日子就是越过越穷! 她也很想做些什么? 但她这小娃子,连进城的路都找不到,更别提给家里谋条出路了! 家里点的灯都是桐子油的,虽然不要钱,但李灵嬛知道,这油是有毒的,她已经暗暗往里面加了不少石灰粉,但还是有一股刺鼻的问道,长此以往,她只怕自己这一世连上一世都活不到? 李灵慧将李灵嬛扶起来,随即道:“要不要去渦尿(小便的意思)?” 李灵嬛摇了摇头,出声道:“我想走走!” 她实在是说不来这像是没有水滋润的话,感觉干巴巴的,像是少什么东西! 当然,已经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三年的她,却还是听得懂! “个人在这前面走哈们就回来了嘛!”李灵慧叮嘱道。 李灵嬛知道家里的猪还没喂,猪菜又没有了,二姐肯定很忙,于是连忙点了点头,出声道:“你去忙你的,我一会就回来!” 李灵慧闻言,便掀帘出去,李灵嬛跟在她的身后,然后出了自家的小门,就在院坝里石凳上坐着! 大哥这个时候去砍柴去了,小弟肯定跟着去了,看着二姐进进出出提着猪食喂猪,李灵嬛想着,自家那两头猪也是到了要卖的时候了,每年种的粮食有三分之一要交税,其他的又不够这六口之家吃,每年养两头猪,她却已经有有三个月没有吃肉了,最近一次还是过年的时候,那吃的也只是一小碗肉皮,想来真是可怜! 好多次看着娘亲在油灯底下给他们四兄妹做鞋子,看着爹爹跟大哥挑着两担柴走两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四个时辰)的山路,最后却换得二十个铜板时,她的眼泪花,就不停在眼里打转! 等她大一些,再大一些,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爹娘和哥哥姐姐还有小弟过上好日子! 可是还没有等她大一些,这突然而来的变故,就彻底让她明白,她不能等了! 如果那意外是发生在爹爹或是是娘亲的身上,那他们家就倒下了顶梁柱,所以,这件事让她明白,她身体里住着的不是六岁的灵魂,所以她要努力强大自己,强大这个家! 因为是龙凤胎,所以,村里许多老辈人都不敢小看她,就连爹娘都宠着她,爹爹还教她认字,若非当年爹爹中了秀才却没有盘缠上京,又加上爷爷和女乃女乃对那所谓的考科举没有一定的认知,那今时今日,爹爹就算再不济,也该是举人老爷,那就跟幺爷爷一样,就算是混一个书院的院长也是好的。 至少不用这么磨命,这么辛苦,像牛像马一样劳累,最后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李灵嬛坐在石凳上想着,想着,闭上眼,虽然满月复愁绪,但心里却有了些思路? 要想弄钱,在上家村是不现实的,而让她一个人进城更不现实,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说动爹娘一起去城里,这样她还是有些希望的,毕竟这三年里,她暗暗的也弄了不少好东西,不说换些大钱,弄几个小钱还是可以的! ------题外话------ 呵呵,又开新文了!得瑟o(n_n)o~ 第二章 威胁 院坝里,李灵慧在一旁守着猪,看着这个时而叹气时而皱眉的三妹,以为她只是不舒服,所以也就没有多加在意,一个人守着猪吃完,然后将它们关入猪圈里,再去收拾收拾房间,看天还没有黑,便想着再去讨箩猪菜! 不一会,送人出去的余翠翠回来了,看着坐在石凳上的李灵嬛,上前道:“风大很,进家去!” “还痛不痛,今晚给你做些肉吃!” 余翠翠一边说完,一边拉着李灵嬛进屋! 将刚刚胡家拿来的肉给李灵嬛看,余翠翠高兴道:“起码三斤,晚上还请人来给你看!” “要切完炒好,不然过两天会臭!”余翠翠说完,随即拿着肉就去切! “等一会炒好了,要端一碗去给你爷爷,也不知道胡家给没给他们送肉,你女乃女乃比你还严重呢,床都下不来。唉……” 娘亲虽然常常跟爷爷女乃女乃吵架,但李灵嬛知道,娘亲不是心毒之人,对爷爷女乃女乃打心里还是挺孝顺的,当下也不说什么,只是看娘亲把肉切得跟牙签那般细小,顿时就知道她很舍不得! “用盐腌嘛,然后再放在火上炕,用烟熏,做腊肉好了!” “腊肉?”余翠翠疑惑道,随即转头看向女儿,出声道:“什么腊肉,你见谁做过?” “用盐腌完不咸?还能吃?” “家里哪有多余的盐来腌肉?”余翠翠看着女儿那张懵懵懂懂的小脸,粉粉女敕女敕的,一点也不像其他孩子哪有干干瘦瘦,还黄秋秋的! 嘴里含着笑,余翠翠转头去将肉放在锅里炒了起来,丝毫不知站在她身后的李灵嬛,心里有着多大的震撼! 如今这个时候,云贵川这些地方还没有腊肉这种做法,那么,这算不算这个家的一条出路呢? 李灵嬛不停的回忆起自己所知道的腊肠,腊肉,腊火腿等做法,想了很多很多,虽然不齐全,但她明白,那些工序和步骤她都可以一步步模索,但问题是,她面临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盐巴,没有几斤盐巴,她如何能做成腊肉? 在这里,肉很贵,然而,盐比肉还贵,毕竟这里离海太远,又不像现代那样交通发达,所以,这里的盐的运输就成了问题,更何况大部分开采的都是官盐,私盐虽然便宜,但却很少很少! 轻轻一叹,刚刚冒出来的想法又压了下去,看着娘亲端着肉往爷爷女乃女乃的屋里走去,灵嬛便慢慢跟上,也不知道女乃女乃怎么样了,那天的马车轮子可是从她的膝盖上碾过去,当时她还没见血呢,就晕过去了,也不知道女乃女乃怎么样了,听说是掉了一大块肉! 房间里,灰白的蚊帐撩起,爷爷没在,应该是去地里了,女乃女乃一个人躺在那有些异味的床铺之上,房间里的光很暗,灵嬛就看到女乃女乃的那受伤的腿没有捂在被子里,白色的布条包了一层又一层,看起来肿得老高。 “嗯……。嗯……。嗯……”王氏没想到这个不受她待见的大儿媳妇会来看她,嘴里哼着声音,当下便出声道:“哎呦……疼啊……。疼死了……。” 余翠翠将肉放到床头,斜了一眼那包得严严实实的膝盖,当下便不冷不热道:“疼就剩点力气,刚刚人家来的时候怎么不嚎?”说吧,便转身出门去! 王氏气得直闭眼,喘了几口粗气刚要开口怒骂,便看到走近床边的孙女,当下一张脸变了又变,这才压住怒气,和蔼可亲的唤道:“老三来了?” “手能动不?” 灵嬛看清女乃女乃那期翼的眼眸,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出声道:“不怎么痛了,就是动不了!” “哎…呀,怎么还不好,他家请的什么大夫啊,还没看好呢?” “这造的什么孽啊,唉……!”王氏嚎了两声,眼泪就流了出来,又连忙擦去,她看着床边碗里的肉,又对着灵嬛道:“把碗里的肉吃了,明天就好了,乖孩子,都是女乃女乃害了你啊?”王氏说完,眼泪又落了下来。 灵嬛看了看那一碗炒好的肉丝,摇摇头,不肯上前,女乃女乃很疼她,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她留着,若不是每次跟着女乃女乃去赶集,那她对这个世界的许多事情都还一无所知呢? “女乃女乃伤的比我还严重,女乃女乃也要吃肉,家里还有,娘亲给我留了!”灵嬛出声道。 王氏闻言,只差没被泪水淹没了,她的腿看起来挺严重的,但却没有伤到筋骨,只是些皮肉之伤,但孙女的却不一样,当时那马车从她的肩膀上擦过,孩子都带出去好远,那场景如今想起来都让她惊心。 慢慢撑起身子,王氏把那碗肉端起了往灵嬛的手里送,然后慈爱道:“吃吧,都给你吃了,今天他家也往女乃女乃这里送了一些!” 灵嬛看着女乃女乃那十分愧疚的眸子,当下心里一软,便将那碗肉接过,如果这样可以让女乃女乃的心里好过一些,那么她还是愿意接下的,但她不会吃,因为她明白,爷爷女乃女乃也不容易。 端着肉灵嬛便想放到厨房去,谁知还未走到门口,女乃女乃又连忙出声道:“要走了?” “嗯!”灵嬛应了一声,这时又听见女乃女乃出声道:“小柜子里有核桃和糖,拿跟你哥哥他们一起吃,我和你爷爷牙痛,吃不了?” 灵嬛闻言,脚步一顿,牙痛,爷爷和女乃女乃才五十岁左右吧,可是听到这句话她却莫名觉得感动和心酸,因为他们的模样看起来已经像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 灵嬛拉开小柜子又关上,然后用右手端着碗,慢慢往厨房走去。 当李汉昌晚上回来看到厨房有肉,便没有多想,心里明白是大儿媳送过来的,晚上便煮了一碗素白菜,做了一小碗辣椒水连同那肉一起端到房间里和老婆子一起吃,谁知王氏一看到那肉,便惊讶一声道:“这不是今天老大家端来的那碗?” 李汉昌闻言,点了点头,端着碗便准备吃饭。 “唉,老三那孩子才六岁啊,怎么就这么懂事,今天这肉她娘端过来的时候我就让她吃了,没想到她给端到厨房去!” “唉……。这么好的孩子,偏偏跟着我受了这么大的罪?”王氏说罢,眼泪又落了出来。 李汉昌见状,那肉吃进嘴里都感觉没味道,放下筷子,李汉昌心事重重道:“今天我在外面遇到了兴昌,我让他想想办法帮帮老大,谁知他支支吾吾就是不肯给个准话,我当下就火了,骂了他几句,爹娘走得早,我从小将他一手带大,供他去城里念书,给他娶媳妇,最后他拿了给老大准备考试的钱,我也从未说过一句话,如今让他帮点忙就支支吾吾,要不是在外面,我早就一锄头给他砸过去,没良心的东西!” 王氏闻言,冷笑一声,眼里都是愤恨之意:“哼,人家现在哪会帮你,你难道忘记他逼老大家还钱的时候了,我呸,这种人你理他干嘛,等我的腿好了,你看我怎么去炽阳书院作践死他?” “不要脸的东西,要没有我们,他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还院长呢,良心被狗吃了东西你还理他?” 想起当年的种种,王氏差点气得一口气上不来。 李汉昌这辈子唯一觉得对不起的人便是他的大儿子,若不是他当初心软,那如今在炽阳书院当院长的,估计就是他儿子,而不是他幺弟了,当初想着都是一家人,哪里会想到人心会变,你把别人当一家人,别人却把你当软蛋欺负。 如今他总算是看清了,今天的事他没对老婆子说完,兴昌做的事确实叫他寒心,所以他骂带讽的说了几句之后,便还出言威胁了他几句。若是他还想当这个院长,那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不然,就不要怪他这个做大哥的心狠了? 第三章 想去城里 心里像是烧着一团火一样,王氏吃不下饭就喝了点白菜水,而李汉昌因为心里有事,所以也没吃多少,当听到外院热闹起来,李汉昌便将饭菜收回厨房,热一碗药放在老婆子的床头,这才想去外院看看他那几个大孙子。 天色满满暗了下来,出门砍柴的大哥李思远和四弟李思淼便带着两箩满满干柴回来,一个是懵懂的少年,一个是稚气的孩童,然而,李灵嬛却是明白,大哥早就跟一般成年男一样,用他那消瘦的肩膀,帮爹娘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小林子回来了!”娘亲从厨房伸出头来,有些愉悦的开口。小林子是大哥的小名,四弟的小名叫老四,而自己,自然也就是老三。 放下柴老四便向李灵嬛奔了过来,一边高兴的笑眯了眼,一边连忙开口道:“三姐,三姐,刚刚幺爷爷竟然说要带我去城里念书呢!” “还有大哥也要去,太好了,这下有书念喽……。”孩童的笑声悠远而清脆,很是好听,灵嬛不知不觉便也跟着笑了起来。 若真如此,那也太好不过了。 幺爷爷一家都在安阳城里,偶尔会回来看看,对他们这些个本家的亲戚虽然说不上好,但也不坏,灵嬛知道,自从幺爷爷去年清明的时候听完四弟背诵的三字经和百家姓后,便一直想着让他去城里念书,李家虽然城不上富裕,但在上家村也是出了名的,幺爷爷三十五岁考了一个举人,而爹爹更是年仅十八岁就中了秀才,早些年爹爹也曾在安阳城里教过几年书,后来因为收入太少,不够养家糊口,这才跟娘亲回到上家村种地,这一种就是十来年光景,只怕如今想要去教书,那些个书院也绝不会再要了。 幺爷爷如今在安阳城里的炽阳书院当院长,他一共三个子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早些年在安阳城里惹了事,早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听说是在春城,已经成亲好几年了,不过来信说是只有一个女儿。 也难怪幺爷爷会重视四弟,且不说他是龙凤胎里出生的,就他那天聪慧的小模样,村里的人谁出来不是人见人夸的,或许是膝下没有孙子的缘故吧,所以灵嬛猜想,只要父亲表态,那么四弟和大哥进城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但灵嬛期待的可不止这一点,若是能全家进城,那她想要做点什么?可就方便太多了! 伸手揉揉四弟的小脸蛋,灵嬛勉强笑了笑,然后出声道:“你们在哪里遇到幺爷爷的?” “在大水井边呢,还有爹爹,幺爷爷说是晚上过来考考我!”看着四弟脸上红彤彤的笑容,灵嬛感觉眼睛涩涩的,突然有点心酸。 “那你快去复习功课去,把前些日子教你的两首古诗默写两遍!” “嗯嗯!”李思淼闻言连忙点了点头,一溜烟的跑进屋里去了。 屋檐下,是大哥打水洗脸的声音,李灵嬛僵硬着身子走过去,看着大哥背上的几条红横,似乎隐隐有沁血的痕迹,少年精瘦的身子似乎经过了千锤百炼,早已挺拔张扬,已经是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这对十四岁的少年来说,已经不矮了。 而略微瘦小的灵嬛,此时有些尴尬的发现,自己不过只有大哥的大腿高,这让她灵魂活了二十六年的女子来说,着实有些挫败。 “大哥,你想不想去城里啊?” 李思远原本专心的打水洗脸,突然听见三妹柔柔的嗓音,便回头道:“去也成不去也成,反正去哪里都得干活!” 灵嬛闻言,便又故作苦恼道:“幺爷爷要是问我我就说去了,听说城里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只可惜我是女孩,幺爷爷肯定不会带我去的。” 李思远用粗粗的手指轻轻在李灵嬛的小脸上碰两下,然后便笑言道:“说不定还真有机会,我倒是听说幺爷爷想给爹爹在城里找个事做,这事假如是真的,那也算幺爷爷良心发现了!” 后面这句话,李思远的声音有些低沉,目光也深了不少。 灵嬛明白,大哥还记着当初幺爷爷逼爹爹和娘亲还钱的样子,那时大哥病重,但却映象最深,不过是二钱银子,却从此让他们一家人将所谓的亲戚看得如此明白。 李思远把话说完,便又低着头仔仔细细将身上的泥土和树叶擦干净,然后把水到了,回屋去换衣物。 灵嬛站在门口,一时间神色黯然,她原本就想让爹娘带着他们一起去城里,幺爷爷的话或许是个契机,但潜意识里,她又觉得幺爷爷突然要帮他们一家,着实又有些奇怪? “老三,你想去城里?”噢……灵嬛听见爷爷的声音,一抬眼便看到依在大门上正看着她的爷爷。 一身藏青色的衣服上有好几处显眼的补丁,而那略显深色的裤子挽起,有些黄色的泥土痕迹,一双草鞋被磨得又薄又破,很显然是从地里刚干活回来。 三月间还是有些微冷的,但看到爷爷那一双被岁月磨出厚茧的大脚,灵嬛压下心里的酸楚,连忙上前拉着老人的衣袖,像条邀宠的小狗一样摇了摇,然后可怜道:“好想去,听小梅说有很多好玩的呢?”小梅是五爷爷家的孙女,跟她父母去过两次城里。 李汉昌闻言,心里一震,然后一把将这个最受他疼爱的小孙女抱在怀里,轻轻模了模灵嬛的左臂,然后轻叹道:“唉……。晚上让你二姑妈给你模模手,等你的手好了,就让你爹带着你娘,还有你大哥,二姐,老四,你们一起去城里!” 灵嬛闻言,看着爷爷那有些落寞的神态,当下内心不忍道:“那爷爷和女乃女乃呢?” “呵呵,我们不去了,爷爷和女乃女乃老了,在家看家,然后等你们挣多多的钱回来!”李汉昌笑了笑,只是那笑声没有了以往的那般爽朗和豪气。 灵嬛知道,她这个爷爷可不是守旧的古板老头,对于许多事情,他还是很开通的。只是年纪大了,难免会想着儿孙都在身边,只是…… 看着爷爷那佯装开心的样子,灵嬛便不作言语,爷爷有心事,她看得出来。 房子的拐角处走出两个人影,一个李光,一个是李兴昌,隔不远,李光便对着站在门口的李汉昌喊道:“爹!” “嗯!”李汉昌闷闷的回了一声。 而李兴昌闻言,抬头看着大哥那严肃的脸庞和失望的眸子,当下连忙低下头,轻声唤了一句“大哥!” “哼!”李汉昌闻言,放下灵嬛,瞪了一眼李兴昌后便转身回屋了,那样子,像是连一个不屑的眼神都不愿意给他。 李光走在前面,听见声音不对,转头一看便只看到自家老爹的背影,正心里起疑呢,便只听到余翠翠在屋里喊吃饭。 李光对着身后的李兴昌露出白白的牙齿憨憨一笑,然后便出声道:“幺叔快进屋吃饭!” 李光临进门时,还不忘将小女儿给抱进去,灵嬛转头看着跟在后面,一边暗暗皱眉,一边有些尴尬脸红和羞愧的幺爷爷,乌黑灵动的眸子转了转,心里却有了另一番计较。 小小的四方桌上热气腾腾的放着五个菜,一个素萝卜,一个炒鸡蛋,一个野芹菜炒肉,一个炒洋芋,还有素白菜苔和一小碗辣椒水。 六口之家和一位客人,小桌子都挤满了,然而家教却是极好,客人还未动筷子,四个孩子都静静的坐着,连碗都没端。 李兴昌看着这曾经让他熟悉无比的菜,心里想着刚刚大哥的那些怒骂,往事一幕幕袭来,四十年了,这是大哥第一次骂他。 喉咙里像是哽住什么东西一样,他先夹白菜苔蘸辣椒水,然后裹着碗里的包谷饭吃,粗糙的包谷饭梗在喉咙半天才咽下去。 李光和余翠翠见李兴昌动筷子了,这才示意孩子们吃饭,五碗踩,四个孩子却没有谁第一筷就夹有肉的,看着孩子们如此懂事,李光和余翠翠即心疼又欣慰。 第四章 决定去城里 饭桌上,孩子们偶尔交谈着那一道菜好吃,那一道菜最爱吃,而吃了两碗包谷饭的李兴昌在短暂的云量之后便对着李光和余翠翠道:“这四个孩子都好,李光也是在城里念过书的,肯定也明白这几个孩子耽搁不起,你们商量一下,看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城里,如今安阳可不比那几年了,来了许多有钱的人家,李光好歹也是个秀才,去做一个账房先生绰绰有余,而小林子的娘又可以给人缝补和做些洗衣的杂事,不说别的,就老四这个年纪肯定得上学了,不然这一误,转眼就大了,你看小林现在只会跟着你们砍柴种地,这以后的日子还不是一样艰苦?” 李兴昌的话一落,整个屋子顿时就静了下来,看着爹娘有些愧疚的面容,还有大哥那埋头不语的模样,灵嬛的心里也暗自发酸。 大哥是和聪明的,这一点连她都敬佩不已,她们家里从前可算是老鼠窝,可是自从大哥做了一把小小的弓弩,用铁丝做箭,那弓弩在他的手里每次都是百发百中,这两年来,有大哥和他的小弓弩在,她们家的屋里就再也没有老鼠的影子了。 “大哥不能跟四弟一起去念书吗?”灵嬛弱弱的开口问道,大哥才十四岁,让他一辈子就这样砍柴种地,灵嬛的心里是极不愿意的。 听着女儿这般小声的询问,李光顿时觉得心里闷着气一般,五脏六腑翻滚着愧疚和无奈之感,半响,只见他无力的抬头,然后出声道:“你大哥年纪已经大了,书院刚开蒙的都是五六岁的孩子,除非我们家有钱给你大哥请夫子……” 李光的话还没说完,但谁都明白,那后面的话是不需要说出来的,因为这样一个穷苦的家庭,是没有多余的闲钱可以请夫子的。 短暂的沉默是压抑的,缺钱那两个字,像是一块大石头压在灵嬛的心上,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很想大声呼喊些什么?她明白,如果她不再做些什么的话,这个家只怕是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李兴昌显然也明白李光的心情,当下也出声劝道:“小林子暂且放放,你总不能把老四也耽搁了!” “听我一句劝,去县城里,老四的学杂费我先垫着,工作我也会帮你找好,明天我回城里就去打听打听哪家店铺缺人,你们也好好想想,如果定了就早点收拾。” 听到幺爷爷这番话,灵嬛知道他还是有些诚意的,当下便连忙趁热打铁道:“爹爹娘亲还想什么呢?我们去嘛,现在三月里小麦还没有到收割的时候,玉米也没地区栽,反正在家里就是砍柴喂猪的,如果去了不行,到时候回来也是可以的嘛!” 爹爹和娘亲的顾虑灵嬛明白,只是看爷爷和幺爷爷各自的表情,和幺爷爷现在这殷勤的模样,灵嬛大概明白了,幺爷爷肯定是有什么把柄在爷爷的手里,所以在爷爷的暗示之下,不得不到她家跑这一趟,顺便还说为他们姊妹四个打算一下将来的道理。 “去吧,试试也好,再苦的日子都过去了,还怕什么?” “再说,我也想去城里长长见识!”小林子出声劝道,反正家里就是这番光景,到时候再差,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索性死马当活马医,博一搏罢了! “我也想去城里,我想去念书,二姐三姐也要去,我们一家都去!”老四嘟着嘴巴,眼里冒着星光,显然对城里的一切都很期待。 听到儿女们这番话,余翠翠和李光的心情到是慢慢舒展不少,想来他们也想过最坏的结果,所以当下虽然没有回复李兴昌,但却软和不少。 李兴昌见状,当夜又说了不少去城里的好处,直到半夜十分才起身离开,家里太小,是睡不了一个外人的,更何况已经过惯好日子的李兴昌哪里会睡那有些发霉的床铺,当下见李光有些松动之后,便起身往村长家走去。 大半夜的,李光也没请村里的人来给灵嬛模手,只说第二天让余翠翠带着灵嬛去看一下,那人是马家的女儿,不过现在是赵家的媳妇,跟他们李家算起来也是有些亲的,因为灵嬛五爷爷家的三女儿,灵嬛唤的三姑姑嫁给了马家三儿子做媳妇,所以灵嬛也嬛这位马家嫁出去的女儿马红英为二姑妈。 深夜,一家人洗漱过后便睡下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黑暗中,那只隔了一道帘子的房间里,似乎正轻轻的诉说着什么,灵嬛根本就睡不着,索性就想起来,黑暗中,她好不容易找到蚊帐顶上的布条,然后借助那力将她慢慢从床上拉起来,她并不想吵醒二姐,所以便悄悄模黑从二姐的身上跨过,然后在床边找自己的鞋子,模索着那门帘的方向,便悄悄的靠近那帘子。 细碎的谈话声传来,伴随着阵阵叹息和无奈,那从爹爹软绵的嗓音里传来的话语,让黑夜中的灵嬛无奈而心酸的轻叹着……。 “幺爷爷的意思是说让你去省城当账房先生?” “嗯,他说工作是小事,他熟人多有办法!” “那有住的地方吗?” “应该有吧,我们今晚说一家人去他也没反对?到时候看吧,小一点也无所谓,到时候我们可以睡地铺!” “怎么会突然帮你打点这些,他们可不是这种菩萨心肠的人?” “唉……。谁知道呢?他原也不是坏人,只是这些年总归是生疏了!” “哼,你难道忘记他们要钱的时候了?简直比那官家的人都还要凶,亏了还是亲戚呢,我现在怎么也不相信他们一家子了?” “如今他年纪也大了,说不定是想帮帮我们吧,归是一家人,老三跟老四又是龙凤胎,总不能因为我们给误了!小林已经十四了,去书院是不可能的了,不管怎么说,有路总比没路强,我想了想,还是去看看。” “小林小时候也很聪明的,我教他的字一学就会,这几年忙着种庄稼,不知不觉就已经把他耽误了,老二虽然没有他们三个聪明,但她却乖巧懂事,勤劳善良,要她一辈子呆在这大山里喂猪挑水的,我确实不愿,还有老三,你别看着孩子小,我那箱子里的书,她可全都翻了个遍,许多字不用我教她都知道,现在练老四的开蒙都是她自己教的,你说这样聪慧的孩子,又是龙凤胎里来的,我们怎么敢误!” “我想着,去就去吧,反正再苦再累都受过了,若是在城里呆不下去大不了就是回来种庄稼,这几个孩子再误下去,只怕不知多少人在背后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呢?” “唉……。那两头猪还没到卖的时候呢?”长长一叹,余翠翠揉揉发红的眼眶,在黑夜中睁大着双眼,惆怅道:“若他们真有这个心就好了,我怕就怕又和当初一样,嘴上说的好听,却是一逼再逼。” “无碍,猪就先让老爹喂着吧,总归现在不欠他们钱了,去了也不住在他们那里,也不是签卖身契,横竖就信一回吧,爹对他好歹还是有些恩情在的。” 咬了咬牙,看着自己丈夫这已经开始弯曲的背,想着他当初一个秀才先生来陪她一个村姑种地都没什么说的,那就算是让她受些闲气又何妨,想了想,余翠翠还是微乎其微的点了点头,哽咽道:“你决定了就早些去吧,我明天去请马红英来给老三看看!” 漆黑的夜里,久久才传来父亲一生“嗯!” 那帘外,静静站着的灵嬛捂心口传来的酸涩,她发誓,她一定要让父母和哥哥,姐姐,弟弟都过上富贵荣华的日子,她要他们不再为生计发愁,不再弯腰驼背的去干牛干的活,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些爱她的亲人,她若不好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这里活出人上人的位置,那她这第二次生命,未免也太没有意义了。 ------题外话------ 咳咳,这几天忙着整理文文,没上传新章,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