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之心》 第九十章 虚拟世界的虚拟货币 如果真的论正面战斗力,哪怕拥有黑条加持,一个肉体凡躯也不可能正面对抗坦克的碾压。 黑条的恐怖之处,在他无与伦比的渗透性。 所谓的联邦政府,所谓的州政府,哪怕是军(喵)队,也都是由人组成的。 既然是由人组成,那就有可能会被黑条渗透。 而黑条渗透一个人之后,并不单单只对一个人产生影响。 它就像是一种瘟疫一般,哪怕原本的组织结构运转的十分良好,感染了这东西也很容易出问题,更何况是因为连绵不断,几乎一直没有解决的经济危机。 在处于低烧的情况下,整个美国的暴力机关,已经陷入了一种末梢神经坏死的状态。 因为没有钱,发不起基层工资,所以基层萎缩。 因为基层萎缩,所以不能更好的引导社会发展,从而也就更没有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能够让人哪怕仅仅只是短时间内忘却烦恼的事物,也是拥有巨大魔力的。 而黑条不仅仅如此,黑条不光能够让人躲开这个让人绝望的现实世界。同时也能让那些有志于将世界改变的更好的人,改变这个世界。 像是夏尔这一类人,与其说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还不如说他们想用虚拟世界带来的便利,更好的改造现实世界。 而他们这种理想,或者说想法。虽然看起来简单无比,但是在接触黑条之前,他们知道哪怕终其自己的一生,能够做的事情也仅仅只是为资本家卖力,为资本家不停地设计芯片。 哪怕能够自己制造一些东西了,依照的也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所谓的“市场的想法”。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愚昧的。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那些愚昧的人,之所以看上去愚昧,最关键的是要看他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至少,在黑条的世界中,不会发现任何一个人是愚蠢的。 甚至,那些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的人,已经发现了黑条的虚拟世界的新玩法。 他们摸索到了群体意志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 于是,他们就像是在论坛发帖一样,将有着相似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后一同幻想某件事情。 最为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一群游戏迷,在这个哪怕是万户都不能做出随意更改的世界,凭借着群体意识,硬生生地复刻了万户的经典游戏《魔法之塔》。 准确的说,是对《魔法之塔》的继承和发扬。 一栋巨型的魔王城堡,突兀的耸立在平原宽广的土地上。 而所有冒险者进入这座魔塔,面对的都是难以严明的挑战。 不过,这复杂挑战的背后,也是让人放不下诱惑的巨额奖励。 当然了,不管是奖品也好,城堡也罢,甚至连那些刁难玩家的机关陷阱以及怪物,都是这群人群体意识的结晶。 也就是说,这群人没有问题创造问题,然后在让自己受苦的过程中,疯狂的收获快感和喜悦。 相信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群人愚蠢,只能说这群人脑袋清奇。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毕竟在这之前,在真实世界,绝大多数烦恼,不也是许多人在疑惑怎么将一些绿纸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外一个地方。 说起钱这件事情,在黑条的虚拟世界,虽然还没有统一的中央银行,但是因为有交换的需求,因此也同样诞生了一般等价物。 不过,这个一般等价物是虚拟的。 再实在一点说,其实这是整个黑条空间,对于所有使用者的债务。 或许这比较难以理解。 举一个例子来说。 就是当一个人,向微信或者支付宝里充值了一百元人民币,这一百元人民币看似直接变成了账户里面的一串数字,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不,不是这样。 充值进去的欠是充值进去的钱,显示出来的账户余额也好,其它的说法也罢,本质上就是微信和支付宝背后的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以他们的信誉为担保写下的欠条。 而实际上发生的移动支付,则是一种债务转移。 买一瓶水的时候,用微信付款,并不是真的给了卖家钱。而是将所持有的微信债务,转移给了卖家。 这就像是一群人打麻将,在牌桌上输赢场次都用点数来计算。 这其中有人是开饭店的,你去吃饭,你就可以选择用这个点数来支付。 因为用了统一的认识,认为腾讯和阿里巴巴不会违约,有着信心。 所以才能够将它们与人民币挂钩的债务,当做是真钱一样花。 不过,如果真的仔细在追究,不管是人民币也好,美元也罢,欧元也算,其实都是一种债务的转移。 像是许多货币上都有该货币发行银行行长的签名,这玩意不光看上去好看,实际上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只不过是欠条上的签名而已。 而至于黑条的虚拟世界,连实物货币这个步骤都没有了。 因为整个池子基于所有进入黑条世界人的潜意识。 所以想要造假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因此想要用钱购买这个虚拟世界的服务。只需要一个念头,那边就会接收。 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现实当中会出现的银行组织赚差价。 而这个体系,不光在虚拟世界能用。 所有使用黑条的人,迹象时在同一个桌子上打麻将。对于这局麻将的点数,所有人都认。 因此,这些点数哪怕是在现实当中,只要是在两个使用黑条的人之间,也是完全可以用的。 而货币交换的基础是物质,而物质的基础则是由人劳动而产生的。 说到底,黑条的虚拟世界,购买的依旧是人的劳动。 当然了,唯一的例外,就是有些人可以选择出售自己的额外算力。 像是夏尔那位已经瘦的像是沙皮狗一样的同志,他完全可以选择不消耗自身。而是用虚拟点购买其它人的算力,来支撑他所作的事情。 不过,这种有点高端的操作,目前知道的人还不多。 至少沙皮狗同志还不知道。 第九十一章 从内部去解决 这个体系还在建设当中,包括没有建成和已经建成的功能,知道的人还不多。 而知道的人不多,就意味着就套利空间。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奸商”赚的就是这一份钱。 其实从中国古代的条件来说,相对贫弱的生产力,要养活众多的人口,重农抑商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壮劳力,仅仅只能养活一个半人。如果家里有老人有孩子,那日子肯定不会阔绰到哪里去。 不仅如此,除了朝代初期,还能分分土地,至少还能有一个种地的空间。 等进入朝代中期开始,那就不好玩了。 不光要防止天灾,还要阻挡人祸。 狂风骤雨没了收成过不上好日子,风调雨顺有了好收成还过不好日子。 只有当生产力极大发展,可以用机器代替人生产后,才会有那么多城市人口,以及人数众多的工人。 聚集在城市的人多了,第三产业才能相对旺盛的发展起来。 而此时此刻,黑条的虚拟世界,对于这种兜售各种“能力”的二道贩子,则是不支持也不反对的状态。 因为,这些功能需要人去推广。 由于这些功能的复杂性,所谓的文字说明,并不能让人很容易理解。而因为这东西在人的脑子里,没有现成的概念,所以也只能用文字说明这种“非体验”型的情感体验。 问绝大多数人,哪怕是在虚拟世界,还是有阅读困难症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尽快的推广功能,也只能用这些二道贩子。 至于以后如何平衡虚拟世界当中人的财产,不让出现过大的财富分化,那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为什么不是很难呢? 原因很简单。 曲曲一个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系统,都能够搞精准推送,大数据杀熟。凭什么认为虚拟世界就不能做到更完美呢? 甚至,他能够针对每一个人,对同一个服务都给出不同的定价。而与此同时,哪怕是最贵的使用者,也会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买得值。 这不是什么魔法,仅仅只是对于一个人心理的考量。 哪怕那些看上去人精一样的人,依旧仅仅只是人而已。 人脑的运算频率是有限的,哪怕拥有最优秀的算法,也抵挡不住其它大脑联合在一起构成的迷魂阵。 甚至,有一小部分已经在虚拟世界小有成就的人,在现实当中仅仅只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人。已经开始打算全面转向虚拟世界。 毕竟,这个虚拟世界里什么都有,哪怕连呼吸都和真是世界没有什么差别。 而不断失败的自己,在现实世界一直失败,为什么不再虚拟世界里开启崭新的人生呢? 已经自成体系的交易系统,大大加快了使用虚拟世界各个小社群向一个中心凝聚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敌视整个黑条的那些旧体系的上位者,动作迟缓地就像是水獭一般。 不过,他们还是找到了解决方案。 他们打算从虚拟世界内部解决虚拟世界。 第九十二章 宣传战 从内部攻破的这个想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想法,但却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想法。 因为,黑条出现的这一周多的时间,不仅黑条的使用者在熟悉黑条,那些将黑条当做是洪水猛兽的人,其实了解往往比普通人还高。 黑条所带来的虚拟世界的一大特点,就是这个虚拟世界,注定是不会被特定的某一家企业完全掌控的。 它本身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协议。只要依照这个协议的标准来,无论是哪方面的人,都可以进入虚拟世界。 只不过真的进入虚拟世界之后,虚拟世界到底什么样,就要看聚集在一起的人,潜意识里希望这个世界是什么样。 就像是一群深度游戏宅,聚集在一起,他们的潜意识,就是可以让这一小块虚拟世界游戏化。 而仙侠玄幻小说迷们聚集在一起,同样也能引起玄幻的坍缩。什么人剑合一,什么掌中佛国,在受他们潜意识影响的这一小块虚拟世界,它就是能够实现的。 当然了,最普遍的人,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因此,脱离出特定区域后,虚拟世界绝大多数地方,看起来还是与现实世界相同。 虽然每个人都在潜意识里认为世界应该如同自己想的一样。 但是,整个虚拟世界,就像是一架行驶在公路上的马车,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一个方向不定的鹅卵石。 经过一次次颠簸之后,马车发生的微小的方向改变,最终又坍缩成为一个公认的世界。 而从内部攻破最根本的手法,就是用舆论,用宣传,用各种办法,将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影响成他们需要的思想。 只不过这些东西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因为现在已经存在的集体性思维惯性极大,压制能力极强。 如果用中二一点的说法,就是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已经形成了所为的世界意识。 而想要凭借几个人,就影响整个世界意识,用脚趾头想都很不靠谱。 不过,螳臂当车虽然无用,但是一万头螳螂阻挡一辆车就不一定无用了。 每十个人组成一个宣传小组,在世界意识的汪洋当中,就像是一页孤舟,试图影响身边一切能够影响到的人。 虽然世界意识看起来很牢靠,但是作为根基的个人,却并不一定有着钢铁一般的意识。 说不上愚昧,但是他们却不一定能够分清楚什么对自己好,什么对自己不好。 总之,宣传团队说话那么好听,描绘了一个像是天堂一样的世界,那就先听他们的呗。 虚拟世界的战争,最终没有演化成热战,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宣传战争。 万户最大的优势,是万户可以凭借着他们拥有先发优势,对于世界意识有着掌控权。 而万户的另外一大杀器,就是万户掌握着现实世界的大数据,以及虚拟世界的大数据。 真的走到宣传战这个细分战场上,虽然有关组织有着很丰富的宣传经验,但是在精准宣传上,却远远比不过万户。 第九十三章 联合起来 虽然万户与华盛顿在话语权的争夺上,可以说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是普通吃瓜群众对于这场斗争的烈度,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万户也不会主动去宣传什么,因为它对自己的技术又绝对的信心。 只不过,唯一比较担心的就是迫于美国施加的压力,总部在中国的万户,会不会遇到一个高强度的物理伤害。 毫无疑问,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最大的美分。 新中国建立前夕,新(喵)华社就曾经发文,称美国是世界的灯塔。 而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更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努力融入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分工体系。在美国定下的既定规则下努力的谋求发展。 由于之前数年打下的夯实基础,以及一定程度上放弃经济领域上的独立自主。中国的经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迅速的勃发了起来。 甚至,原本占中国外汇总额三分之一的万户,也在中国加入直接贸易组织后,比例降低到了十分之一不到。 也就是说,对于某些人来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万户的重要性也完全没有以前重要了。 而现在万户的大部分商品在美国禁售,虽然在曰本,在欧洲,在南美还有一定的销售。但是是为了万户这不到十分之一去得罪美国,还是将万户献祭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 美国两党制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人亡政息”的问题。 一任新的领导班子上台,特别是不同党派的交替,注定会诞生一个问题。就是哪怕前任所作出来的一系列决策是对的,也不可能得到继续执行。 因为,继续执行老政策,没有改变,就说明我上台没有意义。 而再演化,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下台后,布置的一切就都会烟消云散,他们就会开始追求“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用涸泽而渔的方式,追求自己在台期间的最大利益。 而对于中国国内来说,在医疗、教育等等一切都在向美国学习,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经济挂帅,过度追求短期利益,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就像是之前万户曾经参与过的稀土矿廉价开采的问题,在这片土地上依旧不停的在发生。 原本占全世界超过百分之六十储量的稀土,只经过了短短的二三十年,就只剩下百分之四十不到,并且比例还在迅速的下跌。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着可能被美国全品类货物加税的危机,有些选择不言自明。 在这样的状况下,万户为了自保,开始将一直产力全开,生产的黑条在中国国内散布。 数百万条的黑条,汇入十数亿的人民群众中,仿佛没有掀起半分水花,但是没过多久,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正如同资产者没有祖国一样,无产者也没有祖国。 特别是当中国的黑条使用者,与美国的黑条使用者相遇之后,意识上的交流突破了语言的隔阂。 发现大家处境十分相像的普通群众联合在了一起。 大生产,大协作。 这个仿佛只是奢望中的事情,居然以虚拟世界为枢纽实现了。 —————— 月白的新书发了,已经通过审核了。 书的名字叫《美国大富翁》直接搜索或者是点作者名都能看到。 以十九世纪中叶野蛮生长的美国资本市场为背景,展现了“良(黑)心资本家”道格-克莱登的崛起之旅。 月白觉得,对于资本主义,应该辩证、批判的看。客观上它促使世界进步,更加现代的同时,也酿成了许多悲剧和惨案。 《美国大富翁》这本书,大家就当做是一本黑色幽默或者是讽刺小说看好了。 竭尽全力追求有趣,准备了一年零四个月,不会像《玩家之心》这样一路崩的一塌糊涂了。 恳求大家搜一搜这本书,看一看,提供一些批评与建议,帮助月白写的更好。 月白真的喜欢写东西,并希望能够一直写下去。 恳求大家支持与帮助,谢谢。 第九十四章 黑条在曰本 “我们也要黑条!” “我们也要黑条!” 整齐的声音响彻在曰本东京都的街道上。 马路上无数人排成整齐的队列,高高的举着旗帜在游行。 游行的人以年轻人为主,没有人煽动他们,他们自行组织起了游行。 虽说在二十一世纪之前的曰本,虽然科技发达但独成一派,像是一个点了自己科技树的科技孤岛。 但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经济已经下滑了将近有十年。那些有着野望,想自己制定标准推行标准的曰本公司,如今一个个已经在现实面前撞的头破血流。 连个人电脑都已经完全采用的x86架构。 而当这些底层的科技产品与世界接轨之后,曰本的网民接触外界的消息,也十分便捷了起来。 而对于曰本影响最大的网络,还要属美国。 美国的国民虽然不足三亿,但是因为这里网络普及的早,网民数量多。依旧是网络最活跃的地方。 而有着崇美情节的曰本,在隔阂打通了之后,对于美国的关注自然就要比以前多得多得多。 而最近一段时间,在美国互联网上最流行的讨论事物,毫无疑问是黑条。 刚开始的时候,曰本这边的网民还不相信黑条这玩意真的能够提供虚拟现实体验。 至少从外形上来看,这玩意看起来的靠谱程度,甚至还不如电视购物上那些被包装出来的“高科技”产品。 但是,就是这个像是病毒传播一样的玩笑,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却被证实是真的。 这其中的荒谬程度,基本上不弱于一个抽烟喝酒文身嗨草的女生说自己是处(喵)女一般。 但现实就是这么荒诞。 曰本网民基本上在网络上观看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从最开始的不屑,觉得美国人真是反智,到惊诧,到最后的羡慕。 最后这一切引爆,是从一条从美国走私到曰本的黑条的视频引起的。 这条走私黑条的现任拥有者,在网络上将他从收到黑条到使用黑条的一切过程,都全程直播录了下来。 虽然现在的录像机,录不到人的脑子里。 但是从这个人外在的表现,就能看出如果不是那条黑色的条子,真的能够让人进入虚拟世界,那这个人的演技,就是奥斯卡小金人级别的。 而在他完成了这一切的直播后,他仿佛就成了一个传道者。 虽然让他和黑条分离让他极度的痛苦,但是他还是组织了体验会,在网路上召集了许多好奇者,让他们体验黑条的魔力。 这一切的过程,同样也都是在直播。 这些来自于曰本各个地方,当然主要还是大东京圈里的体验者,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圈子,而这种真人体验的方式,无疑能够打破绝大多数的质疑。 而直播的效果也异常的惊人,能够发现参与体验的每一个人,使用了黑条之后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就当曰本网游还一帧一帧分析的时候,还在直播中的直播间,突然闯入了一群警(喵)察。 于是,睿智的网友们,都放弃的分析,当即认为,这就是真的! 并且,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去企图得到黑条,体验一番。 第九十五章 谁听话谁倒霉 曰本人拥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往好了说是有恒心,执行力强,往坏了说就是比较轴,认死理。 黑条原本只是一场网络狂欢,但是却因为突然的封禁,让所有关注黑条的人,都从玩笑的心态转成了认真。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警察对于“黑条体验直播间”的抓捕。 战后的曰本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战后的废墟到即将问鼎世界经济之巅。 那时候的曰本,十分阳光有活力。有关部门想要推行的政策,很快都能推行下去。 能推行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谁听话听的越快越乖,谁积累的财富就越多,谁就能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而第二个阶段又是什么时候呢? 大概要从广场协议开始。 有人说广场协议是个阴谋,但这是马后炮,从当时的情况来说,不管是曰本国内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支持,而美国则差点把但是主导这个事情的总统里根喷成培根。 曰本似乎顷刻之间,就能够买下整个美国了。 然而,在这样一个繁花锦簇的局面下,危机却已经埋下了。 最明显的就是曰本国内的房市。 房子不是用来住的是用来炒的。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政府有意识的引导下,几乎一个个都将自己有限的继续投入到了无限的炒楼视野当中。 如雨后春笋一般的不动产公司,就像是便利店一样布满各个地方。 确实,听话孩子们,又都吃到了可口的糖果。 但是,突然之间曰本的楼市就崩溃了。 最听话的那批人,听话的要去跳楼,而其他绝大部分人的处境,也非常的不好。连破产都不能破产的他们,一个个都是负资产。 贷款不光要自己还,还要儿子还,还要孙子还。 可以说是子孙贷了。 而这个时候,那些不那么听话,或者干脆不听话的人,反倒是收获了最多的好处。 从这再往后,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就已经丧尸了。 有关部门倡导什么,听话去做的总要吃亏,反倒是反向操作的能有好果子吃。 因此,警察们进来封禁黑条聚会,同时说这是假的。 已经被教育出来的群众,虽然还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真是假,但是就已经默认这东西是真的了。 而后,更多的黑条从国外流入。 体验的人也更多了。 有关部门当然知道这东西的能量有多大。 那么强大的美国,都已经被这东西搞的苦不堪言,曰本怎么能允许这东西在国内流通。 决定将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的他们,做了很多的行动。 最后…… 就是与群众决裂和对立,游行便开始了。 黑条也从只有互联网使用者这个相对小圈子才知道的事情,变为了全曰本都知道的事情。 最有趣的是除了那些真正体验过黑条的人很狂热外,许多根本连黑条是什么都不知道,仅仅只知道“黑条”这两个字的人,同样也非常的狂热。 第九十六章 黑条在欧洲 有人说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世界就紧密的连成了一个网。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才将世界各地人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可以不用再听那些根本不知道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的媒体进行传译。 因此,黑条这玩意虽然从事实上绝大多数媒体都进行了封杀,但是欧洲诸国还是知道了。 欧洲的情况相比于北美或者是东亚更加复杂。 这片土地面积不算很大,但国家却太多。 名义上的欧洲联盟看上去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是却逐渐成为了以德国、英国为首,榨取廉价劳动力以及倾销市场的经济殖民地。 像是希腊、冰岛这样的小国,看上去国民福利待遇高。但是国家里原本仅存的那一点高科技产业,经过欧洲联盟数年的洗礼,也已经全部消失殆尽。 虽然不至于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但是普通民众的日子却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过得更好。 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显得丧,因为他们发现了与曰本青年一样的问题,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好像都不会对这个世界造成半毛钱的改变。 肉(喵)体的上的空虚,造就了精神上空虚。 精神上空虚就自然会有事物占领这一块高地。 作为一个有着传统而广泛宗教信仰的地区,虽然时常有些反智,但是对于黑条接受和相信的程度,比曰本人更快,甚至都不需要官方部门的“佐证”。 黑条就像是一切违禁物品一样,因为稀缺从而价值高昂。 但是,哪怕获得黑条的代价再昂贵,所有得到黑条的人,没有一个觉得不值。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扇通往神国的门。 每一个拥有了黑条的人,就像是超人一般,能够为常人只不所能为。 于是,欧洲可开始沦陷了。 虽然好像欧洲并没有世界一流的电子生产企业,但是黑条生产的实际工艺要求并不是特别高。 虽然并没有一个直接就能够生产黑条的企业,也没有现成的流水线,但是这都不是问题。 人类虽然不能凭借空想改变世界,但是一旦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始改造世界,世界的变化之快也会让人惊讶。 一根又一根的黑条从工厂里生产出来,以包括情(喵)趣用品在内的各种名义,通过各种渠道向整个欧洲渗透。 而这样黑条大规模的流动,势必会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 但是欧洲的有关部门,却和他们在曰本的同僚不同,没有马上就斩尽杀绝。 因为他们发现,哪怕是平时最让人头疼躁动不安的地区,一旦有黑条流入,都会变得温顺听话。 而对于人员不足的他们来说,这片刻的宁静简直就是天堂。 而对于更高层来说,不绥靖是不可能不绥靖的。 欧洲联盟这么大,天塌了也有个子高的顶着。 既然英国、德国、法国都没有动静,其它国家的有关部门更是连动都懒得动一下。 第九十七章 反击 美国、曰本、欧洲。 三个国家与地区接连接入黑条的虚拟现实网络,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莫大影响。 美国虽然依旧在大力封禁,但是越封越多。 曰本虽然目前的政策,依旧相跟随美国亦步亦趋,但是也已经有骑墙看风头的意思了。 至于欧洲,则是旧有力量对于新生事物抵抗最小的地区。 星星之火已经燎原。 黑条无论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媒介,还是一个游戏的载体,其优越性都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的设备。 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在眼前。 只不过,此刻大多数拥有黑条的人,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对于黑条的认知,很浅薄,仅仅只是这个东西很好玩,能够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并且在黑条的虚拟世界中,经历的一切都是真的。但是在虚拟现实游戏中,又不必担心自己真的死去。 而正是这样“浅薄”地群众,掀起了燎原之势。 高桥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看着登陆黑条上的人数不断上升,同时在线人数也维持在了三百万的级别。 每一名在线用户都可以为万户提供一份算力。 拥有着这些算力的人,在黑条的虚拟世界里,就是能够改变世界的神。 不过目前高桥还没有打算用这些算力做些什么,不过他发现了几只小老鼠。 这几只小老鼠在虚拟意识网络图表中看上去异常明显,就像是中国国产网游顶着红名一样的玩家一般。 而这几只小老鼠正在做的事情,则让高桥感受到了一丝紧张。这些小老鼠正在测试虚拟意识网的底层运行逻辑。 过了只有几秒钟,这几只小老鼠就全部消失,让人误以为刚才看到的一切仅仅只是幻觉。 然而高桥知道这不是幻觉。 果然,没过一会,一股全新的、不受万户制约大脑算力的用户,并入到了虚拟意识网中。 又过了一会,虚拟意识网中出现了更多的不受控用户,也就是不受控的算力单元。 高桥紧急调拨资源进行调查,他发现了这是来自美国的反击。 二战期间,美国吸收了世界上大量的优秀科学家。 苏联解体后,原本的短板也被一一补足。 原理并非万分复杂只有万户理解的黑条,如今几乎所有的秘密已经被美国的技术部门破解。 而刚刚的那几只小耗子,所进行的事情,就是对于他们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测试。 当他们发现,虚拟意识网络的实际控制权,并非默认,而是尊崇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谁拥有的计算单元,也就是人头数越多,谁就能够影响这个系统。 他们就开始让大量拥有非万户标识的设备接入到虚拟意识网络当中。 甚至…… 高桥想到了一个很坏想法。 那就是美国方面如果不出意外,一定会大量生产带有他们标记的黑条,冒充原本有万户印记的黑条。 现在虚拟意识网络的同时在线人数也不过三百万人,美国数亿的人口,想要夺取虚拟网络的控制权简直易如反掌。 时不待我! 高桥决定立即开始反击! 第九十八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如果单单只论人数,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国。 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崭新国度,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在外无外债,内无内债得到了一些发展。 在换了一些人领导后,更是通过大力扩大内债外债,经过了几轮经济危机,最终使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这样一个还未迈入科技发展第一梯队的国家推广黑条,潜力巨大,但是想要让人接受起来也不容易。 不过,只要是免费送的,想要推广起来也不困难就是了。 黑条作为万户电子工业的结晶,生产起来的成本并不高,甚至相比于万户手机都要更容易一些。 至于成本就更是低廉,以万户现在拥有的资源储备来说,生产上亿条都不是难事儿。 当高桥决定反击的那一刻起,万户库存的近百万条黑条涌向各个省市,全力开动现有的黑条生产线,黑条产量稳定在了每天十万条的水平。 与此同时,已经穿戴上黑条的超级技术人员,则对其它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努力扩容黑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万户的所有员工,也在五个小时之内,全部完成对于黑条的安装。 依旧掌握着虚拟世界绝大多数大脑算力控制权的高桥,在虚拟世界中,向所有的万户员工发表了演讲。 讲述了万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种全新形式的演讲,几乎不用阅读理解,就直接深入人心。用极短地时间内统一了思想,为万户产能的爆发,以及接下来要遇到的一系列挑战,达到了思想上的动员。 同时,万户海外组也开始行动起来。 在美国、在曰本、在欧洲的万户人员,开始积极的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努力让普通人选择拥有万户标签的黑条。 而第三世界国家的万户人员,则开始动员第三世界的人民安装黑条。并且因地制宜的建立通讯网络。让推广开的黑条先进入一个窄域的局域网内,等万户有需要的时候,再作为一股股后援力量,进入广域互联网。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高桥也根据万户每个员工的角色定位,为每一位员工都开通的相应的脑域权限。 也就是说,他们相比于普通人能够体验到虚拟世界这个超高真实度的虚拟世界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占用他人脑域资源的方式,强化自己让自己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超人状态”。 而这种“超人状态”在没写地方对于推广黑条还是非常有用处的。 因为黑条的本身的特性,这东西似乎与宗(喵)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在绝大多数落后的地方,宗(喵)教的力量超乎人们想象的强。 万户的推广人员,可以用宗(喵)教甚至是“神迹”的方式将用户吸引进来,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对他们进行改造。 如此一来,万户就拥有了数量庞大的一支思维军团。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已经摸清黑条和虚拟世界底细的各国,已经认识到了虚拟世界的重要性,他们在相关领域投入的资源迅速增加。 万户虽富,但看上去却也颇有螳臂当车之感。 第九十九章 扩张!扩张! 在资本主义的规则之下,贫穷的人永远是大多数。 美国、中国、曰本、韩国、英国、德国…… 诸多在经济上有着较大优势的国家,看中了虚拟世界的前景,将社会福利与黑条绑定。企图用现实的利益,诱惑更多的国民加入自己的阵营。 在工业极度发展,生产力不是问题,问题是消费能力。 大量社会福利的发放,让徘徊在贫穷线周围的平民,迅速有了消费能力。 虚拟世界这种看似与现实世界隔离开的东西,竟然意外的促发一场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竟然也得到了缓解。 与之相比,万户阵营的玩家就好了许多,甚至就连存量也有一定的衰减。 毕竟,万户的实力虽强,虽然是虚拟世界的发起者。 但是,相比于国家的力量,万户一家公司的力量,真的很悠闲。 像是中国,只要使用身份证绑定了黑条,就能分得一套房子。利用国家黑条购物付款,也能享受到税费减免的优惠。 百分之十七的消费税,竟然全部免掉! 粗浅的看,似乎使用黑条,购买所有物品,都会打八三折! 但实际上,远远不止! 间接税实际收取的数额,要远比看上去的高。 更别提包括个人所得税等诸多税种的免除。 在虚拟世界,人多力量大。 像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可以让渡一些国家利益,让持有国家黑条的国民,享受到更多的优待,以此来壮大虚拟世界的队伍。 而对于世界自由的灯塔,地球上的霸主国家美国来说,它们的人更少,但是办法却也更多。 各种分房与税收优惠,还有教育免费,医疗优惠都是应有之义,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美国,开放了它们的大杀器——移民许可。 只要注册并使用美国联邦黑条,自动获得美国国民身份。并且,将立即享受一切国民待遇。 而这个国民待遇,包括所有免费与优惠政策。 整个墨西哥和加拿大,几乎一夜之间就全成了美国人。 就连现实国土的面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加拿大与墨西哥宣布加入美利坚联邦。 美国瞬间由五十个州,扩张到了八十三个州。 国旗也立即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十三道红白相间的条纹,象征着最初的十三个殖民地,而左上角蓝色背景上的星星,由五十颗星,变为了八十三颗星,代表着八十三个州。 事情还没有就此停止。 那些拉丁美洲,因为美国的介入,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也纷纷选择加入美国。 美国的国土继续增大,人口继续增加。 美国不再仅仅只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军事强国,就连国土也超过的俄罗斯,成为了世界第一。 不过,尽管在现实世界的扩张喜人。 但是,包括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南美洲的诸多地方,美国原本并不想纳入国土。 资本主义的规则下,注定只有少部分富有。 在美国之内,有华尔街上的顶级金融富豪,以及硅谷的科技大亨,还有传统制造业财团巨头。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国民依旧拥有足够的优越感,不是因为好莱坞电影,不是因为电视上的宣传,而是因为他们相对于其它国家的平民来说,依旧相对富足。 拉丁美洲的制造业被摧毁,整个南美洲,似乎都成为了美国的畜牧业和原材料供应地。 原本美墨边境的钢铁长城,也将混乱和灾民,隔绝在了墨西哥那头。 至于加拿大,那样寒冷的地方,本就不适合发展资本主义。因为相比于温暖的地方,生产同样的产品,成本更高,但是利润却没有变高。 原本的加拿大,也仅仅只是美国的背景墙。 从文化到经济再到政治,都随着美国亦步亦趋。 但是,因为虚拟世界缺人,此刻的美国选择吞并了所有经济殖民地。 美国在梳理急剧膨胀的人口,以及国土的时候,欧洲的老牌强国也没有闲着。 英国作为欧洲传统搅屎棍,尽管自身退出了欧盟,但是却依旧极力干涉欧盟事物。 因为…… 虚拟世界的出现,让原本经济脆弱、危如累卵的欧盟,有了全新的选择。 一旦欧盟各成员国,真的融为一体,十多亿人,哪怕争夺不到虚拟世界的控制权,也能将英国轻松碾压。 英国在搅屎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于英联邦成员国的呼唤。 可惜的是,英国的动作已经晚了一步,英联邦的成员国加拿大,已经加入了美利坚合众国。 不过,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孟加拉国、南非共和国,等等数十个英联邦成员国,都积极的遵从宗主国的号召。 只不过,那个南亚的地区性世界大国——印度。 却并没有那种“成为真正英国人”的喜悦。 印度政府对于并入英国,不光不积极,甚至还变得很消极。 印度当局,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大国梦,印度也想成为世界第一。 如果将印度土地上,所有两条腿走路的生物,都算作人类的话,印度足足拥有将近二十亿的人口。 一旦这些人口,全部进入到虚拟世界,尽管不是绝对优势,但是顷刻之间,就会成为最领先的势力。 只不过,这只是一个愿景而已。 印度说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其实现代化治理的地方,仅仅只有几个大城市,以及它们所辐射的小城市。 除此之外的广大乡村,依旧处在宗教统治下。 下种姓的人,与其说是人,甚至不如牲口。 他们的身体瘦弱,面容可怖,眼神木讷。 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又从何而知黑条,得知虚拟世界呢? 难道…… 宣传虚拟世界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天堂? 欧洲大陆上那些本就因为难民而头疼的国家,此时此刻,正式接纳难民成为他们国家的国民。 与他们相比,万户的势力越来越弱,越来越弱。 就像是风中的残烛,似乎一吹即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