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伪人》 第三十一章 关东诸候 人心如雾,变换腾云之势,也幻杯弓蛇影,向来难以琢磨。天下纷纷攘攘,如约关东联军,你我相互忌惮,估量各方实力,谁人为君持刀刃,可笑浅薄是人。 这就很尴尬,说好的十八路诸侯会盟呢?说好的三英战吕布呢?说好的孙坚盗玉玺呢?难道杯酒斩华雄的关武圣也没有吗?唉!罗大!仲瑞一直敬你为神,何奈偷梁换柱做了他人,且观且看吧! 卢朴满怀热心的想看一场世间好戏,但苍天不允也。关东诸候虽推选袁绍为盟主,但各家兵力分散,河内、酸枣、颍川与鲁阳竟成四股兵力,自会盟起这些狼虎之辈都在打量对方的势力,根本没有人愿出一兵一卒入成皋合军,每日酸枣营中宴请涂耗军粮财力,当然也有例外。 “这些贪财惜命小人,孟德怎么会与之为伍,仲瑞随吾出兵成皋,迎帝还朝!” 曹操身着盔甲气冲冲地走进卢朴的中军大帐,将手中马鞭恶狠狠的掷于书案上,连日来曹操因受治于张邈,出兵的意愿被这厮三番五次的打消,怒火难抑只能找好友诉苦。 “孟德!你我虽有心出力,但这万余人能破二十万西凉铁骑否?这几日我在游说刘岱,如果他的三万步卒可以加入我们,自可攻取虎牢关。” 卢朴出言安慰曹操,这家伙年龄长了几岁,头脑还是这么容易发热,难道他看不出来关东诸侯各怀异心,讨董只不过是个名头罢了,充其量也就是端详一下各自的兵力,为日后争地盘做打算。 “卢仲瑞,你这是何意?你不想出兵是吧!那好!我曹孟德一人独往之。” 曹操对好友使起了小性子,眼看董贼就在眼前,二三十万人竟然无动于衷,这算什么勤王驾,难道等着国贼做好准备撤退吗? “也罢!明日你我点齐兵马,出酸枣,入成皋!让世人看看敢为天下先者,何人也!” 卢朴口尖壮志凌云,实则是架不住曹操的软磨硬泡,这货早晚三次都来营中骚扰,仲瑞实在不厌其烦。 “好!仲瑞,真乃孟德好友也!晚间我便去通告张邈,无论他出兵与否,明日我等准时出发!” 曹操拿起马鞭刻不及待的走出营帐,仲瑞果真不是那见利忘义之徒,孟德定要与尔匡复江山。 “呼!终于走了!子泰,此事你如何看?” 卢朴深觉察交友不慎,不过既然决定出兵,就要想个万全之策。关东诸候都不想损及自身利益,何人头脑发热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仅落不下深明大义的名声,还会成为他人笑柄。 “主公,出兵乃是下策,如今关东诸侯犹如一盘散沙,即便有人做先锋他们也不会听之任之,静观其变为好!” 田畴悠悠开口,如今对垒双方势力各自畏惧,董卓自然不会傻到同时攻击各方诸侯,不过一旦出现落单势力立即会成为刀下鱼肉,这样西凉军既树立起威信,又不伤及根本。所以先出兵者,下策也。 “那如何是好?孟德的一腔热血总不能被我辜负吧!仲瑞可顶着大汉驸马的名声,如果庸庸碌碌岂不是为他人所耻笑!日后该如何立足?” 卢朴何尝不知道出单兵的风险,问题是这群家伙根本不想出兵,这样涂耗军粮就算是富裕的韩冀州也撑不住啊!到那时关东势力会因为缺粮而土崩瓦解,西凉军趁机而入不是讨了便宜,如果落到西凉军手中他们第一个开刀的就是我卢仲瑞,董太师可不太喜欢仲瑞啊! “畴有三策为主公谋,其一撤兵回涿郡,脱离此次关东势力。好处是可以安心发展徐徐图之,坏处是主公将会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日后世家高才恐再难投之。其二脱离酸枣诸侯,转属河内袁本初,与其屯兵一地。好处是可以依靠袁绍,兵出孟津,坐享先锋之功。坏处则是袁绍本人,此人生性见利忘命,只恐吞并主公兵马!至于最下策就是出兵!” 田畴将各方利弊逐一分析让卢朴清楚其间关系,谋者多道,至于选哪一条路是主上应该考虑的问题,自己只需要在这条路上布满青砖大瓦,保证主公一路畅行。 “回涿郡这就十分尴尬,寸功未成便脱离讨董,这不是让世人耻笑。至于加入袁本初,这家伙直恐我死的迟。还是出兵吧!子泰出策!” 卢朴微微摇头还是决定出兵,埋头发展虽好,但仲瑞更希望吸引众多举世名臣聚已方之侧,还有那曹老铁绿油油的眼神实在伤不起啊! “无妨!出兵也可!但不可急行成皋,应该先入荥阳屯兵,一来有后路酸枣,二来也可观察董卓的动向,如果子泰所料不差,董卓应该比我们更着急,如果他着急的话……” “迁都!董卓会迁都长安!” 田畴双目一亮心起大惊,主公果然不同凡响。长安嘛?嗯!倒有可能!董卓迁都雍州便有了凉州依靠,进可入司、冀、荆、益,辐射天下。退可远走西凉,无后顾之忧。的确如此!主公,你让子泰刮目相看。 “子泰,以汝之见,董卓会何时迁都?” 卢朴老脸一红,这算是先知先觉吧!毕竟自己就这点优势,而且是模糊不清的优势。 “畴以为迁都之兹事体大,如果董卓手下有高才,估计迁都已经在进行中,至少一半的洛阳人口已经进入雍州也!届时留给关东诸侯的只不过是一座空城,如果董卓心狠,只怕空城都不会留下,一炬焚之也!” 田畴谈笑间已经将历史走向言明,的确董卓属于丧尽天良之辈,近二百年的古都毁于此人之手。 “唉!关东诸侯的猜忌之心已然延误了战机,只怕正如子泰所言,竹篮打水一场空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没有足够的利益聪明人都不会出手,也希望主公谨记也!就算是今日一心向汉的曹孟德,明日也难保称公称王,在此方乱世,刘汉已经不值钱了!” 田畴轻抚衣衫将手中的水酒举杯相敬,人心莫测是世间最难的东西,也是世间最美妙的东西,如果能看透他人之心,岂不乐哉? ……………… 洛阳城北,黎明成长龙之师迁往雍州长安,军曹长鞭挥舞之下,路上死伤之人何以万计,上位者为一己私欲苦天下百姓,这便是世家大族的权力也。 “文优,孤可不想一味避让,关东杂碎欺人太甚,汝可有计策壮我西凉声威。” 董卓近日以来犹如凶恶之犬,抓豪族众加以无须有的罪名强夺这些人的财物,更有甚者派遣吕布挖掘先帝陵墓,王公诸侯之藏穴,百姓叫骂,天怒人怨。 “主公,入雍州只是一时之计,等到关东诸侯各自为政之时,我西凉铁骑仍是天下第一兵马也,不可逞能耗员损兵!” 呼啸寒风而过,城墙之上更是寒冷,但这一切都比不上李文优的心毒。关东诸侯空负大义之名行你我争权夺利的苟且之事,这对西凉军来说是不可错失的良机,如今迁都便可,何须与之正面相抗也。 “哼!孤咽不下这口气,这些杂鱼进行反食老虎!痴人说梦!孤决定让中郎将徐荣兵出成皋(虎牢关)!” 董卓可不喜欢被人追着打,一年的太师让他的自信心极度膨胀,掌握着最高权力自然看不起这些下等士族,你们既然要联合,孤便让你们看看颜色。 “主公,不可!此时出击于我军不利!守而备战为佳,只要再拖些时日关东诸侯粮草短缺,自然会不战而退!没有必要……” “文优,孤发现你现在做事越来越畏首畏尾,当年的李儒可不会这般!孤心意已决,五万西凉铁骑兵出虎牢关,雄狮沉睡得过久会失去威信!” “主公!” “不必多言!” 李儒无奈的看着董卓,是啊!李文优变得谨慎了!但当初豪情天下的董仲颖又去哪儿了?文优认识的董卓可不像这般贪花好色庸肆不堪。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酸枣诸候殆军之际,河内袁绍按兵不动之时,鲁阳袁术处来了一位好战分子,此人身高八尺,性情豁达,因黄巾战功累至于破虏将军,人称孙破虏。名坚,字文台。 孙坚者,当世勇将也,立于长沙之地,添为太守之职。只可惜孙坚素与荆州牧刘表有隙,故应袁术之召出兵讨董。袁术重其才以豫州刺史授之,欲揽于麾下。 “末将孙坚拜见后将军!” “文台快快请起!汝能入吾帐,实乃公路之幸,以后就要多多仰仗孙将军!” 开口者鹰眼狼鬓成富贵逼人之势,世阀正统之子袁术袁公路。董卓诛袁隗让郡雄扯起大旗,袁术便是正主。 “后将军隆恩待文台,文台必以身家性命相报。为君先锋除国贼,报将军家门之仇。” 孙坚是重情重义之人,袁术以豫州剌史相授,文台自然感恩戴德。与其留在荆州,不如与袁术联军共抗国贼。 “文台真乃当世英豪,不过讨董之事复杂难明,不可逞一时之强!不如文台与吾先屯兵于鲁阳,待群雄并起之日一同伐董如何?文台放心,尔军的粮食皆由公路出之!” 袁术想要擒住这只猛虎为自己镇守鲁阳,北抗胡轸。自然不会吝啬粮草。 “鲁阳在文台之手,后将军可高枕无忧!” 孙坚信誓旦旦的接下重任,素有报国之志的孙文台欲要在讨董之战中立下威名,日后加官进爵自然顺理成章。 “那就拜托文台了!” “遵后将军之令。” 第三十二章 曹操人生的转折点 一心为汉室披肝沥胆,百军将前无悔先帝,自比皓月之光,何奈生死如草,若是他日重整河山,必我曹孟德也!断了念想,失了军阙,再想回头已无生路,曾几何梦消散两茫。 “传关东盟主令,本初以二位贤弟为豪,何奈我军连日舟车劳顿无力相助,谨代勤王驾授二位之职。曹孟德大义凌然贤才广施,代为奋武将军。卢仲瑞才思敏捷忠义无双,代为振武将军。绍祝二位贤弟为诸君拔得头筹,他日成皋门下必见袁本初也!” 数百里外的河内郡,袁绍授职摇旗呐喊,这种口头表彰袁本初最擅长也,穿令兵将封赏令与文印交于二人之手。 “曹奋武,袁盟主可期盼着我们先锋头阵,仲瑞如何是好啊?” “卢振武,做得头筹又何妨!无稽之事总要有人来做,不然诸军如何看笑话呢?” 二人相视一笑将手中的封赏令掷于半空,只见身后雄兵代甲,烈马引戈,乌云之势万余人,猛将如云十数位,擂鼓震天响,三军驾前征。这是何等的讥讽,不远处营帐内酸枣诸候欢快饮宴,竟无一人壮行。 “回去禀报袁绍,孟德与仲瑞自作先锋,还望他采纳孟德之见,三军合围洛阳城。” 曹操听取荀彧之言上表袁绍三路出兵,一则河内袁绍众侯渡黄河入孟津劫其后路,二则颖川鲁阳袁术诸位出祈县,入丹水,北进铁桶之围,三则酸枣诸侯入荥阳,攻成皋,一举定乾坤。良策善谋皆为大汉天下,只希望众位不要在庸庸碌碌相互猜忌。 “孟德,屠狗辈焉能知大志也!只怕你枉费苦心,成了别人笑谈!” 卢朴勒马提缰,求人不如靠自己,就算你说的天花乱坠,这些利益小人绝不会动心,匡朝也不过一二白痴罢了。 “这种事孟德从一开始就知道,只不过心中还是有几分侥幸罢了!希望这些食君禄者,可以尽一二忠事!孟德的要求真不高,哪怕三分力也可以,至少在世人看来我们不是蚀米之虫,不是董卓之辈!” 关东诸侯聚而不攻已经沦为天下笑柄,如此下去和董卓又有什么区别,孟德气煞不过也。 “哈!看来是没有人壮行了!孟德,出征吧!” “天下没有一位英雄吗?可笑!可悲!今日有仲瑞相伴,孟德足矣!” 卢朴恍惚间看见曾经雄心万丈的曹操如今是何等失落,世事教会了我们残忍,孟德还能保住初心吗? ……………… 曹卢联军兵发酸枣,成两路之势,曹操破敌心切直穿荥阳汴水欲入成皋,而卢朴兵行稳招,以推进之法照应前军,绕荥阳城边屯兵甲。 “阿瞒,如此急行军只恐兵员力竭而疲,还是稍作休整再出发吧!” 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添为军校尉。连日来曹军急行已然人困马乏,且部队又多卫兹资助的乡勇。在平时战力不佳,更何况如此地步。 “不可!文若料定董贼已有迁都之念,如果不及时制止,帝危矣!” 曹操前夜与卢朴交谈,二者谋臣皆曰董贼迁都之事,孟德料定此厮已然怕了关东诸侯,如此良机乘胜而追,不可懈怠。 “阿瞒,卢朴看似出兵,但实则缓行,大有冷眼旁观之意,我等不可孤军深入啊!” 曹洪敏锐的军事嗅感觉察到卢朴并非真心实意兴汉出兵,到更多是像帮助曹操出力,如果两军配合必可取虎牢关。 “子廉,看出来了?” 曹操乃当世英豪怎么会琢磨不透好友的心思,这正也是可悲的地方,就算大汉驸马卢仲瑞都已经放弃了拯救汉室之心。他的这般行径只不过是安慰孟德,这让孟德又喜又悲,喜得一生至交之友,悲出大好刘汉无力河山啊! “阿瞒,能有如此鼎力相助的朋友,真是不枉此生啊!” 曹洪不知道曹操在坚持什么,刘汉的路已经走到尽头,即便迎回献帝又如何,这不臣之心早已植耕天下,岂是一人可力挽狂澜。 “从一开始孟德就知道仲瑞并非真心实意兴汉,也知道仲瑞的鼎力出手也是为了我这滑稽的朋友,但孟德不甘心,父亲也好,祖先也好,他们都为了刘汉尽一生心血,多年来的耳贯目染让孟德自幼就背负大汉之责,三五年内你给我说大汉垮了,这让孟德如何接受!” 曹操的嘶吼十分无力,这不是对口慈仁义的袁本初,也不是向伯牙子期的卢仲瑞,而是对这满目疮夷的大汉天下。 为什么要倒下?当年西汉之风虽远必诛去哪儿了? 为什么要倒下?当年破虏射天的雄风又在何方? 为什么要倒下?万国来朝的大汉你就不能撑到曹孟德尽一世之忠吗? “孟德,天下的人心散了,八千人救得了这朗朗乾坤吗?想要扶汉很容易,等到你哪一天聚齐了八十万军队,天下谁人还敢说曹孟德,扶汉还不是轻易为之。” 曹洪偷梁换柱将兴汉换为扶汉,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只能日后慢慢体会,孟德!你要明白子廉的苦心。 “最后一把!再赌最后一把!传令全军急行,今夜孟德要奇袭成皋,壮我大汉声威!” 曹操没有选择回头,他明白一旦自己停下来整个世界将会变色,那时候的自己恐怕不是大汉的曹操,所以他不能停,也不敢停! 马鞭猛挥,刘汉!你的曹孟德来了! “报!前方遇敌!黑压压的一片根本看不清!” 乡勇斥候哪里见过如此阵仗,口间哆嗦不清。 “全军御敌!” 曹洪当机立断勒住曹操马缰,将他送往后营安全之处,此时也顾不得个人心思,保全性命要紧。 “结方阵,横盾牌,长枪驾于上阻挡来者骑兵。遣斥候速报振武将军,请其来援!” 曹洪指挥有方迅速形成战力,不过遍野而起的西凉骑让曹子廉知道此战凶多吉少。 驾马之上黑铁之甲,拉弓满月瞬发穿云之箭,矢如潮水铺天盖地,直迎曹军前。这便是精锐的西凉铁骑,踏马射弓稳如泰山,口中呐喊犹如天助。 只见来将身着飞熊甲,手持长尖枪,领二百骑从西南撕开曹军防御阵线,犹如倒斗之势刺马之阵冲入曹军中营腹地,枪起大方不遇一合之敌,竟成无人可挡之勇。 “当!” 五花盘铜大刀从马下直接断开来将长枪,一击刀压翻海之力断其马腿,来将不慎跌落马下。 “沛国曹子廉在此,来将何人?” 曹洪稳中带打且退数步与敌将拉开距离,其身后的西凉铁骑也迅速围上前来。 “玄菟徐荣!太师中郎将也!吾有几分力道,不如归顺太师以求高官厚禄!” 徐荣从未见过使刀如此力沉者,一击竟然可以劈断马腿,武力堪称上流。 “呸!曹子廉是当世英雄,岂会归附倒行逆施的国贼!贼将受死!” 曹洪提大刀与徐荣战作一团,双方交手数十回合不分高下,僵持成拖延之势。 二人交战之际,西凉铁骑已经全线踏破曹军防御阵地,一方是悍匪之军,一方是召募乡勇,双方战力不成正比,骑兵掠马,一刀瞬间结果一人。 三万西凉骑兵呈交替之势,曹军守卫圈越来越小,乡勇尸体多踏于马下,徐军逐步合围。 “报!西凉铁骑已经攻入汴水岸,曹校尉正与敌将相斗,我军死伤惨重!” “传令下去!力战死守!绝不可退半步!” 曹操面对几万骑兵的正面遭遇战也无计可施,此时绝不能撤退,一旦撤退士气必垮,更容易被敌将擒杀。 莫名的悲凉与绝望充斥着曹操,回想酸枣有十数万大军自己竟然会被区区三万军队围杀!大汉救不了啦!孟德也断了念头!自今日起意你们这些屠狗辈都会成为孟德的鱼肉,大口啖之。 变换了精神容貌的曹操持剑出营入前沿阵地,壮三军之势,步伐明快,也变得轻巧几分。 曹操壮三军抵力相抗,数千人竟然阻挡三万骑兵五个多时辰,战至最后曹军所剩无几,曹洪身染黑淤之血,右臂颤抖已至力竭。 “阿瞒!我军已无力相抗!退吧!” 曹洪轻轻扶住曹操,因为他刚才被流矢所伤,失血过多站立不稳。 “徐荣成合围之势只怕难以逃脱!” 曹操望着天空中的夕阳似乎预示着自己的命运,难道这就是尽头,自己才刚刚下定决心一争天下,哈!造化弄人! “阿瞒,卢朴只怕来不了,子廉今日以命相搏,定要助你出荥阳。天下子廉到无妨,但少了你曹孟德如何是好!” 曹军已到山穷水尽处,但我曹子廉尚有一战之力,此躯为君生,还怕为君死乎? “仲瑞!为何要这般对待孟德!孟德一生视你为友,你却在如此关键时刻置孟德于不顾,孟德好寒心啊!当年雒阳城中的卢朴也不在了吗?” 曹操很气愤,更多的是痛心。说好的彼此依靠共匡天下,一个时辰的路你走了五个时辰都没有到,仲瑞啊!孟德可真要流泪了!这就是背叛的滋味吗?好!曹孟德一力担之!如果今日让曹孟德侥幸得生,他日必将倾覆天下!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对面的可是典军校尉曹操否?本将念在曹校尉为忠良之后愿放校尉一条生路,只要校尉归顺于太师,荣自会向主公说情!” 徐荣驱马上前看着曹操的几百残卒直言劝降,只要关东诸侯有人愿意投靠太师,对其军心的打击将成山海之势。 “哈!哈!徐荣小儿,孟德纵是身死也不会附于国贼门下!吾有六百谯县男儿,你敢上前乎?” 曹操站于河岸大声狂笑,翻覆的河水掩盖着内心的悲壮!卢朴,你快给老子来呀! “奋武将军莫慌,常山赵子龙来也!” 一声晴天霹雳响彻汴水河岸,只见千骑白马奔于原上,为首者,身披盘龙肝胆甲,背展雪花忠义袍,头戴藏天云项盔,脚踏浊羽流昌靴。谓之何人?常山赵子龙! 一杆龙胆亮银长枪,手出百鸟朝凤之法,横冲北部包围圈,此正是徐军薄弱之处,千骑白云飞掠,赵子龙提马跃千军,直挑徐军大旗于地,当世一流,谁敢拦之。 “那家来的白贼将竟敢毁我大旗,吃爷爷一枪!” 徐荣勒马拦截,手中尖枪挥舞,凝聚全身之力想要一击毙敌! “吾乃振武将军卢朴门下,上军校尉赵云!尔敢受死!” 赵子龙横枪立马,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手中亮银枪直迎徐荣长尖枪! “嗡!嗡!咵!” 赵云一击枪尖直破徐荣兵刃,只见徐荣长尖枪折断,后座之力直接将其弹飞于马下,滑行近十米才堪落地。可怕!就是多大的力量! 赵云马不停蹄冲入包围圈将曹操提于马后,两人同骑,后卒效仿之。营救曹操于危救,再次冲破敌阵,绝尘而去。主将徐荣被白袍小将一击而昏,全军无人指挥,眼看着曹操的残兵离开汴水而去。 ……………… 全军奔袭近百里才至卢营,卢朴都已在营前恭候,曹老铁这次损失惨重,只怕已经断了兴汉的念头啊! 曹操狼狈的领着残卒返回卢朴营,对于热情迎接的卢朴一脸阴沉之色,怒火再难以抑制。 “啪!” 曹操一拳便把文弱书生卢朴打翻于地,坐其身接连追打,三五拳下去卢朴已经鼻青脸肿。 “卢朴!卢仲瑞!枉我曹孟德这么信任你,为何不来援!整整五个时辰,孟德的八千家底就这么打没了!我打死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说什么伯牙和子期!曹孟德没有你这样的朋友!我打死你……” 曹操将满腔怒火尽数发泄于卢朴,营帐左右多有劝阻,曹操丝毫不减其力,如果卢朴能早到两个时辰自己也不会损失惨重,最后才救我是什么意思?想让我绝了兴汉的念头,这代价也太大了吧!今天不打你不消心头之气! “曹将军请住手!” 赵云实在看不下去拉开曹操,虽然这样违背了主公的命令,但以主公的身体素质还能挨几拳,不行!赵云不能袖手旁观! “赵校尉,孟德感谢你的救命之恩!但你家主公着实该打!” 曹操对好友没有吝惜拳脚,卢朴已经被打得有气无力,仲瑞也很无奈,谁让摊上了这样的老铁呢? “曹将军!你错了!请转身看主公的营帐!” 赵云一脸铁青指责曹操不分青红皂白,如果不是主公的命令,我一定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你曹孟德! 曹操这才意识过来猛然回头看见卢朴营中多是带伤之卒,难道仲瑞也遭遇了董军! “哼!曹将军在你迎敌的同时,我军也与胡轸军交战,是田军师依靠山地的有利地形才打退了这两万骑兵,主公让云带伤去救你曹将军!何人无情无义?” 赵云拉开胸甲,绷带已经被血液染红,六千人对两万,还要在战后去救你曹孟德,主公已经仁至义尽了! 曹操不敢置信的看着躺在地上的卢仲瑞,自己是何等的愚蠢竟然不相信至交,而且还拳脚相加,曹操你都干了些什么! 卢朴轻抚火辣的脸庞,老铁下手也太重了,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缓缓走到曹操身旁,轻轻拍打他的肩膀。 “孟德啊!气也出了!现在明白仲瑞为什么说难以成事了吧!……干嘛愁眉苦脸,友谊之拳嘛!打着打着就习惯!不过下次出手可千万别打脸,雒阳卢朴可是靠脸吃饭的人物!” “你这家伙……” 第三十二章 密谋也! 关东诸侯先锋军卢朴曹操部在荥阳惨败,董卓大将徐荣与胡轸先后劫营,因正面遭遇无躲闪之力,曹操手下戴甲之士皆没于汴水。卢朴虽依山而守,但也折损半数兵员。先锋军万余人只余三成也!当时诸侯多背地嘲笑自不量力,但兴汉忠义之名广传天下。 卢朴带领三千残卒折返酸枣,曹操随军而行。 “仲瑞,孟德羞于见汝,只怪孟德当日失了心智,才会对仲瑞大打出手,想来真是惭愧!” 曹操掩面羞愧,连日来躲着卢朴,仲瑞不仅对抗胡轸所部,而且派兵相救孟德,孟德真是愚蠢至极竟不信仲瑞之心。 “孟德何出此言?你我相交也有七年之久,仲瑞岂会计较区区小事,如今孟德欲何为呀?不如与仲瑞退幽州再图后事如何?” 卢朴表明归程之心,如今酸枣诸侯因为粮草问题与冀州牧韩馥闹得不可开交,渐成分崩离析之势,诸侯伐董已经名存实亡,各家诸侯窥视对方地盘,内战一点便燃。 “涿郡容不下两个人,孟德已经决定入河内募兵东山再起,转属袁绍,与其结成同盟,徐图青、兖之地!” 卢朴可以深切感受到好友的变化,现在的曹操更像是一头蛰伏的雄狮,只要给他些许机会,必然可以气吞天下。 “孟德之思确有道理,但一定要当心吾等的旧友袁盟主,他的雄心壮志可不比他兄弟袁公路差多少!” 卢朴出言提醒曹操时刻谨防袁绍,他可是未来的河北霸主,孟德可要步步为营啊! “哈!也只有你卢仲瑞会对曹操说这些危殆之事,仲瑞放心,未来的天下少不了曹操,你可不要成为师兄公孙瓒的盘中之食。没有你卢朴,世间的趣味可就少了许多!” 曹操端起手中酒樽一饮而尽,人世间路途艰险,换了门面为自己而活,将会变得更加精彩。 “孟德,仲瑞的志向也不小,你不怕那天争锋相对,至交相残!” 卢朴微微一笑,这位乱世枭雄日后的路将会越来越宽,难免有一天二人狭路相逢,互成犄角之势。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凡仲瑞所到之地,曹孟德把酒相迎。若仲瑞那日有难,只需一箭书马,就算万里孟德也会来援!诤友也好,损友也罢!孟德与仲瑞,可交一世也!” “好你个曹孟德!盼不得仲瑞出事啊!若孟德真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不要忘记幽州还有一位卢仲瑞,千山万水,提马相助!” 二人相谈至夜半,上论家国天下,下讨闺中密事,抵足而眠。次日曹操携家将北上河内。 ……………… 卢营中军大帐,兵士收细文书案准备启程返回涿郡,此次虽然兵员折损,但振武将军卢仲瑞忠义之名世人皆知,日后也不怕无名士来投,也算达到了目的。至于雒阳之事还是交给孙破虏吧!一座空城仲瑞并无兴趣。 整理文案之时,布防军队的张辽与田畴归营入帐。 “主公!这是为何?” 田畴明白卢朴不想再参与诸侯乱战,有回归之念,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涿郡!酸枣已经成了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也!” 卢朴心中在思考日后诸侯乱战的场面,与其做无根之萍倒不如早早退场,至少可以先发展一下涿郡经济,或收降黑山军之类的事宜。 “主公,此次我军损兵折将!难道主公甘心如此草草退场,虽然赢得了大义之名,但这可没有切身利益来的实在。” 田畴退避了军士,帐内只有卢朴和张赵两位军事主将,谋划机密不可外泄。 “子泰!酸枣诸候成内斗之势,雒阳也被董卓搬空,仲瑞实在想不到何处能讨到便宜!” 卢朴可没有占领地盘之意,这些关东诸侯近日已经将司州多地瓜分,掠夺财物与粮草。而卢朴的根基在幽州,就算占得一片土地也无力防御发展,更何况三千人可入不了关东诸侯的法眼。 “主公言之有理!但如果我们不在酸枣呢?” 田畴闭目若泰,可以争夺的利益并不只有司州,关东诸侯可不止一路啊! “子泰!关东诸候都有自己的地盘,虽然兵分散沙,但河内有袁绍,南阳有袁术!难不成你要我去抢他们吗?这不切合实际吧!” 卢朴手头只有三千兵力而且多负伤,这两家大佬至少手握五万重兵,鸡蛋可撞不过石头。 “主公似乎还忘了一家!” 田畴手指微微一抬,指向地图上颍川郡所在。 “你是说豫州刺史孔胄孔公诸!” 卢朴已经忘了这位喜欢高谈阔论的老者,这次关东诸侯伐董,孔冑几乎纹丝未动,只是驻兵颍川郡,声援关东诸侯。 “然也,近日后将军袁公路上表陛下,以长沙太守孙文台为豫州剌史!机会就在这里!主公不要忘记这位善谈的老者已经年事颇高!狼子之心已起也!” 田畴在袁术上表文中敏锐的觉察到这家伙不想偏居于南阳,豫州乃是中原大地所在,地大物博,民生富足,可是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袁术这头饿狼岂能放过。 “子泰欲何意?” “兵援颖川郡,第一步休养生息,就地募兵。第二步秉大义相助豫州刺史孔公诸,第三步吞豫州之兵,取豫州之财!” 田畴将计划一一阐述,思路明确卢军不要豫州的地盘,只要榨干豫州的财力便可,这样世人还是会说主公高风亮节仁义之师。 “还能这么玩?此计甚妙!文远,子龙,仲瑞就问一句可否守得住颖川郡!” 军师以出计策,决断自然以卢朴为主,这样入主风险极大,如果挡不住袁公路,一切都是闲谈。 “子龙,汝如何看?” 张辽并没有率先发表意见,而是将发言权转给赵云,赵云随张辽习兵法已有时日,自然要考将一番。 “子龙以为袁术兵出鲁阳反取颖川有奇袭之妙,若是能半路拦截,趁其人困马乏尚有一战之力!” 赵云以己方三千人作为参考想出了应对之策,既然他反击奇袭必然整军疾行,如果能掌握他们确切的行军路线,便有了设伏的机会,利用地形优势有一战之力。 “子龙的确有为帅才的潜质,文远也赞同子龙的看法,设伏机会如果掌握得恰当,的确可以重创袁术军,但主公不要忘记还有孙文台的两万兵马,如果他们来援我军将腹背受敌,恐怕难以取胜!不过孔豫州也不会坐视不理,如果他能将军队交给文远指挥,文远必然可以挡住袁术军!” 张辽着手全局分析,将双方兵力一一摆明,以及会出现的情况都加以解释。 “文远,如果有人可以拖住孙文台,你可否一战袁术军?” 田畴搬弄的手掌,在他的计策中孙坚可没有脱身的机会。 “文远只需五千骑兵便可败袁术于颖川!” 张辽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对自己的领兵才能从未质疑,也更加看好赵云有将帅之才,二人如果联手区区袁公路不在话下。 “主公!还有顾虑否?” “明日退兵颖川郡,借孔豫州的地盘休息几日!大汉驸马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吧!” 第三十三章 颖川郡 复谈天与地,论道两樽。腊梅还开正艳,举杯相交三人,亭台楼阁各有表象。 首者斜卧于塌,双眼迷离似醉非醉,寒风扶衫,净开胸膛,不修边幅为乐,浊眼看尽天下人,何时才知我是我。 次者年龄稍长,正冠端坐,手抚胡须怡然自乐,自愚态也不顾及他人目光,谋定乾坤谁为主,首推天下吾敢先。 末者醉靠木梁,已然分不清黑白之色,笑儿口如是,到显最自在,风发意气好英才,策主黎明点江山。 “志才,奉孝!可知渔网疏密否?” 荀攸,字公达,大家之后,性格内敛而凝,犹如腹含利剑,多可出其不意。 “渔具乃一家营生,自然要密网不漏,上可法严众达,下可明辨是非也!” 戏忠,字志才。言出密网为佳,凡事只有亲力亲为才可面面俱到,家国天下皆是一般。 “奉孝以为不然,网者,捕也!进入些小鱼小虾有何意趣,不如疏网而捕,大鱼尽入网中,岂不乐哉?” 郭嘉,字奉孝。少时聪慧眼观天下大势分争,习文略于颖川私学,平素喜结文人雅士,添为闲郎。 “奉孝要网大鱼,不知是二袁中的哪一位?” 荀攸将关东诸侯中最顶端的两位列于前,袁绍依河内成事,袁术入南阳起足,二人皆有一争天下之力。 “袁公路与吾等近邻,他可不合奉孝之味!” 郭嘉寄希望于袁绍,直接忽略袁术。贪征暴敛无所谓,但袁术太过于畏首畏尾,如果他当即入颖川夺豫州,奉孝还算他有几分见识,只可惜此厮难成大事也! “袁绍又如何呢?同是世家大门只怕也好不到哪里,不如奉孝与戏才依文若之荐入曹操帐下,此人素有雄心壮志,且能力不凡,有名主之象。” 戏志才几日前收到荀彧的推荐信,他对曹操的确赞誉有加,至少在汴水兵败后他没有气馁,立即前往河内幕兵与袁绍形成同盟之势,此举乃百折不挠之态,可成霸主也。 “成事与否还需静静观之,奉孝只不过是行一遭,袁绍如何亲眼目睹才辩分晓,大不了奉孝回阳翟老家过上一世隐居生活,也是一段佳话!” 郭嘉活得很洒脱,袁绍究竟是四世三公,还是累卵惜命,一探便知!世间的路如此繁多还怕没有出口吗? “二位似乎忘记了一个人!听说这人前几日便到了颖川,在州衙前募兵招员,还广发贤才令,条件之优越打动了不少颖川士人,二位为何避之不谈啊!” 荀攸故意隐去卢朴之名,这几日在颍川郡风头最盛的便就属他,大有反客为主的迹象,难道不能成为霸主吗? “此人是天下有才之士的不二人选,善纳言,广贤名,中平第一人。但志才可不愿投做他处。” 戏志才将卢朴的优秀条件捧过天际,但却始终不愿投其门下,其中原因不欲言表。 “若是说起此人到也最合奉孝口味,可惜了!奉孝也不愿投其门下!” 郭嘉眼中泛起异样之光,但很快就平复如常,卢朴拥有完美的大鱼形象,何奈时运不佳也! “二位担心此人敌不过袁公路,挡不住豫州失陷否?” 荀攸将眼前战事摆上明面,但也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 “公达,若是破不了此局,他能叫卢仲瑞吗?兵出颍川师来高明,这一次恐怕要捞到盆满钵满也!” “奉孝自诩天下大才,也不得不佩服出此计之人,若是有缘相会定要和他讨教一番!卢朴仅需三两言便可笼络孔公诸,袁术多是无功而返也!” 二人十分看好卢朴此次的战略部署,这一举至少可以获得豫州半数兵力与尽数钱粮,稳赚不亏。 “既然二位如此看好卢振武,为何又不愿投之?” 荀攸早年间收敛心性,如今已然做到面部平常色,万年雷打不动,就算至交亲友也猜不透他的心思。 “公达兄,那你为何不投之?” 郭嘉提壶漫灌,杜康湿衣襟,大家都是聪明人,所说原因自然一致,何须如此弯绕。 “如此闲坐倒也无趣!不如吾等玩个游戏,书案笔墨一应俱全,你我三人各自写下心中答案,如何?” “哈!” “然也!” 三人提墨于掌,各自书写答案,对视一笑相继展开。 荀攸书二字:蓟候。 戏志才书三字:公孙瓒。 郭嘉书四字:白马将军。 卢朴想要翻身做主公就绕不开此人,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投入在争夺苦寒幽州,还不如放眼中原肥硕之地,成大事艰难百倍,稍有踏错便入万劫不复,卢朴虽好,但绝不是第一考虑对象也!地盘选择不好且不说,单论公孙瓒、黑山军、乌丸鲜卑这三座大山就压得他喘不过气。贤臣择主而侍可不单单考虑主公个人问题,地盘如何极其重要。 ……………… “主公,文远奉命招募,今已召精壮五千员,此中多是黄巾霍乱地方所募得州兵,只要稍加训练便可凝聚战力!” “文远辛苦!孔豫州可有为难否?” “孔大人对主公仁义之举十分仰慕,多次协助文远招兵事宜,这些兵员也多是颖川旧卒,实乃幸运!” 卢朴现在明白为什么人家被称为名士,这大家风范,这慷慨解囊,简直就是大汉栋梁。 “文远,袁术连日来已经行营动令,留于你训练的时间可不多了!” “主公放心,十日之内文远可以初步掌控军心,虽然做不到令行禁止,但伏击之事不在话下。” 张辽与田畴已经商定对策,只要袁术动军,自己便启程拦截,力保无失。 “文远啊!子龙不在军中事务多杂,你可要注意身体呀!为了这幽州几万人如果折损我一员大将,那就得不偿失了!” 卢朴对连日奔波的张辽精心慰问,这绝对是诚心满满,因为卢朴拿的出手的将领只有这两位,如果损失一位日后该如何对抗强大的师兄公孙瓒。 “多谢主公关怀!文远年轻力壮些许事情还拖不垮某家!不知孔豫州的病况如何?” 卢朴入颍川之后孔胄便离奇的病倒,这未曾蒙面的孔豫州如此大力相助,难道主公不去探望一下吗?张辽有些不解。 “不必问!子泰说他这是心病,能不能治得好全凭天意,我们也便坐观其成!” 对于卢朴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无论什么原因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主公,这让人难免怀疑吾等居心不良,如果战事未起先生内乱,只怕对我军不利呀!” “文远!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有一个不支持我们的孔豫州,那我们岂不是举步维艰。” “文远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