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相揖相讓,進寺而去。倩女離魂暮鼓晨鍾困古寺禪意留痕舍死忘生種心魔(二)


    柳媚兒姐弟二人跟隨圓智等眾僧走進山門,在迎門供奉的護法金剛韋陀菩薩神像前合什行禮,然後順著長長的甬道穿過琳琅滿目的碑林石刻,沿途經過錘譜堂、天王殿、東西鍾鼓樓,來到大雄寶殿之上。這大雄寶殿乃是全寺中心,大殿正中供奉著三世佛:正中現世佛――釋迦牟尼、左邊過去佛――東方清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右邊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東西山牆懸塑十八羅漢,屏牆後壁則懸塑著觀世音菩薩像,三世佛左右各有達摩祖師和緊那羅王的塑像,端的是清淨莊嚴,一派慈悲肅穆的景象。


    柳氏姐弟自從在蜀中鬆潘和峨嵋先後受萬嗔師太與無塵和尚點化,雖未能徹悟而放下屠刀,卻終是心中有了那麽一絲絲的明悟,麵對這千年古刹之中肅穆莊嚴的佛祖塑像,心中頓生敬畏之意。姐弟二人各懷心事,恭恭敬敬地在佛祖像前跪倒叩拜,心裏各自祈求早日得遂心願。圓智等人見二人虔誠,也在一旁合什誦經,虔心祝頌不已。


    姐弟二人禮佛已畢,站起身來,離開大殿,在圓智等人帶領下穿過緊那羅殿與六祖堂中間夾道,經過藏經閣,來到東禪堂對麵的西客室,眾人各自施禮坐下,圓智向小沙彌打個手勢,沙彌轉身出去,不一會奉上香茶。


    圓智大師輕輕端起茶杯,向柳媚兒姐弟二人微微示意,然後抿了一口香茶,開口說道:“柳大人,貴姐弟遠道而來,這般不辭勞苦,造訪荒山,卻不知究竟為了何事?”


    柳媚兒也端起茶杯啜飲一口,微微笑道:“方丈大師這話,可就有些明知故問之嫌了。下官此次奉了呂總管手諭,遊曆天下,沿途拜訪各大武林門派,查察不法叛逆,一路行蹤,可從未作何遮掩。況且下官得知,華山、崆峒、峨嵋之事早已轟傳天下,少林派貴為武林泰山北鬥,總不會連這些事也不知道吧?”


    圓智合什說道:“阿彌陀佛!柳大人責備的是。老衲雖然僻處山野,久已不問世事,但對於貴姐弟此次遍訪天下武林門派,緝拿反叛之事卻也有所耳聞。不過柳大人既是身懷此等重任,卻為何又有閑情逸致來到敝寺?難道說敝寺也有柳大人口中所說的叛逆不成?”


    柳如風冷笑道:“大師!出家人不打誑語,貴寺有沒有叛逆,如何出得叛逆,我想大師貴為寺廟方丈,更是一派掌門,不會連這些事也不知道吧?”說著目射寒光,向著圓智身後瞑目端坐的圓空、圓性怒目而視。


    圓智答道:“善哉善哉!柳幫主這是從何說起?老衲自問治寺謹嚴,門下眾弟子雖也有時下山苦行,那也隻是為了磨練心智,煉化心魔,以求早日徹悟本來,得見我佛真麵而已,又怎會做出叛逆朝廷之事?還請二位明察秋毫,還敝寺一個清白!”


    柳媚兒迴手止住弟弟,嫣然笑道:“大師莫急,下官並不是說方丈您有何不是,隻不過貴派天下馳名,人丁興旺,僧俗弟子遍及天下。而大師您雖然佛法高深,慧眼如炬,卻是終究比不得佛祖那般能轉瞬間遍觀三千世界,故而大師雖然治寺謹嚴,但一旦人數多了,始終難免良莠不齊,有些看不到處,這也情有可原。不過您作為一寺之主,一派掌門,卻也終究難逃失察之罪!”


    說著從懷中掏出呂安手諭,雙手遞給圓智,正色說道:“方丈大師請看,這是當今皇上駕前大內總管呂督公親筆手諭,其中清楚言明貴派羅漢堂圓空、圓性兩位長老於當日參加武當山五龍宮開光大典之時,曾經與華山掌門伍天雷、崆峒掌門無雙子、峨嵋掌門無相師太等人一起,對當今聖上口出大不敬之言,其情可畏、其心可誅。因此呂總管本著一片匡扶社稷之心,為國為民之意,派遣下官遊曆天下,不避風雨險阻,遍訪各門各派,務求將這一幹反賊一網打盡,免得日後生亂,社稷不安,黎民受苦。若是方丈大師真有悲天憫人之心,便請將此兩名反賊交給下官帶迴京城。另外嘛,恐怕還要請方丈大師您一並迴京,協助調查。您看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眼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小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小雨並收藏眼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