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空在後麵合什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當日之事究竟如何,柳大人心知肚明,今日這般說法,不覺得心中有愧嗎?善哉善哉!”
柳媚兒一聽此言,登時俏臉一沉,說道:“圓空大師這是何意?難道說本官是在誣陷與你不成?!”
圓空說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蓮出汙泥,鳳生幽穀。”
柳媚兒冷笑一聲,還待再說,卻被圓智擺手將二人止住。
圓智伸手將手諭接過,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然後交還給柳媚兒,也不分辨,起身合什,對柳氏姐弟說道:“二位請跟老衲來一下,老衲想請二位看一點東西。二位請!”說著迴頭對圓空等眾僧說道:“你等且在此等候,我陪柳大人姐弟去去就來。”說完側身相讓,帶著姐弟二人複又出門,迴到鍾樓前麵,在那塊著名的李世民碑前站住。
姐弟二人不解其意,望著圓智大師問道:“大師帶我們到此,有何用意?還請明示!”
圓智合什說道:“柳大人、柳少俠,你們麵前的這兩塊石碑,一塊名叫{皇帝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其碑刻正麵乃是唐太宗李世民告諭敝寺上座主持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敝寺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赫赫戰功;背麵刻得是唐王《賜少林寺柏穀莊禦書碑記》,記述了敝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北麵的那塊石碑則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述了敝寺曹洞宗第二十四代傳法禪師的經曆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而這位前輩禪師也曾為朝廷掛帥出征,平定天下。”
柳媚兒聰明絕頂,自是聞弦歌而知雅意,聽完圓智介紹,心中早已明白對方不過是在借古諷今,點醒自己少林寺在朝在野的沉重份量,也借此告訴自己少林寺自古以來,從來是忠誠於正義、忠誠於朝廷,絕不會有犯上作亂的事情發生而已。(..tw無彈窗廣告)柳媚兒雖然心中明白,卻是故作不知,開口說道:“方丈大師,下官雖說孤陋寡聞,見識淺陋,但對於貴寺以前的事跡,也是有所耳聞。不過前事已是過眼雲煙,早已隨風散去,貴寺這些前朝功績,似乎也並不能抵消今日之罪過。大師您還是快些將那兩位叛逆交給下官,下官也好迴去交差。”
圓智和尚一張慈和的臉上聲色不動,顯得波瀾不驚,合什說道:“善哉善哉!柳大人既如此說,那就請二位還到客室奉茶,老衲自會對柳大人有所交代!二位請!”三人轉身迴來,複到堂上坐下。
柳如風此時已經有些沉不住氣,首先開口問道:“方丈大師不知要給我等一個什麽樣的交代?我等公務在身,可沒有那麽多時間可以浪費!”
圓智笑道:“柳少俠少安毋躁,待老衲再給兩位看些東西,二位就明白了。”說完向身後的沙彌打個手勢,就見那小沙彌將早已抱在懷中多時的一個錦盒交給圓智手中。
圓智懷抱錦盒,對柳媚兒二人笑道:“柳大人、柳少俠,方才二位所說,自是言之成理,敝寺那些前朝功績,確是不能抵消今日之過。但先且不論柳大人所列敝寺長老之罪是否確鑿,單說今時今日,敝派對當今朝廷和天下百姓也可說不無微功。繼去年敝派弟子朗月率領本寺武僧跟隨神龍書生吳奇吳大俠福建抗倭成功之後,便在數日之前,朗月便又接到吳大俠傳書,再次率領五百棍僧,前往江浙沿海,豎起抗倭大旗,抗擊倭寇之患,降妖除魔,解救黎民。當今聖上對此事也是頗為激賞。柳大人若是不信,這裏有皇上聖旨在此,請柳大人自去查看便了。”說著將錦盒往柳媚兒手中一遞。
柳氏姐弟一聽,不禁臉上變色,心中均想當日吳奇所言果然非虛,看來朱棣果真是曾經下旨嘉獎少林一派,那麽吳奇所說的朝廷赦免少林二長老一事恐怕也是真的了。柳媚兒心念電轉,轉瞬間已經有了主意,當下伸手將錦盒接過,恭恭敬敬地放在幾案上拜了幾拜,然後上前打開錦盒,將聖旨取出,與弟弟一起觀看。隻見聖旨上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嵩山少林寺諸僧雖然身入空門,卻是心係江山社稷、天下黎民之安危,於倭寇為患福建鄉民之際,不避刀兵,而出,解沿海黎民於倒懸,居功甚偉。卻又不恃功自傲,功成而悄然隱退。消息傳來,朕心甚慰,特此傳旨嘉獎,以慰眾僧之心。其外日前所傳少林長老對朕不敬之事,朕熟思良久,但覺似無此可能,恐是誤傳。特此詔令東廠、錦衣衛以及當地官府,不可再對少林寺僧妄加騷擾,欽此。”倩女離魂暮鼓晨鍾困古寺禪意留痕舍死忘生種心魔(三)
柳媚兒一聽此言,登時俏臉一沉,說道:“圓空大師這是何意?難道說本官是在誣陷與你不成?!”
圓空說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蓮出汙泥,鳳生幽穀。”
柳媚兒冷笑一聲,還待再說,卻被圓智擺手將二人止住。
圓智伸手將手諭接過,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然後交還給柳媚兒,也不分辨,起身合什,對柳氏姐弟說道:“二位請跟老衲來一下,老衲想請二位看一點東西。二位請!”說著迴頭對圓空等眾僧說道:“你等且在此等候,我陪柳大人姐弟去去就來。”說完側身相讓,帶著姐弟二人複又出門,迴到鍾樓前麵,在那塊著名的李世民碑前站住。
姐弟二人不解其意,望著圓智大師問道:“大師帶我們到此,有何用意?還請明示!”
圓智合什說道:“柳大人、柳少俠,你們麵前的這兩塊石碑,一塊名叫{皇帝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其碑刻正麵乃是唐太宗李世民告諭敝寺上座主持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敝寺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赫赫戰功;背麵刻得是唐王《賜少林寺柏穀莊禦書碑記》,記述了敝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北麵的那塊石碑則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述了敝寺曹洞宗第二十四代傳法禪師的經曆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而這位前輩禪師也曾為朝廷掛帥出征,平定天下。”
柳媚兒聰明絕頂,自是聞弦歌而知雅意,聽完圓智介紹,心中早已明白對方不過是在借古諷今,點醒自己少林寺在朝在野的沉重份量,也借此告訴自己少林寺自古以來,從來是忠誠於正義、忠誠於朝廷,絕不會有犯上作亂的事情發生而已。(..tw無彈窗廣告)柳媚兒雖然心中明白,卻是故作不知,開口說道:“方丈大師,下官雖說孤陋寡聞,見識淺陋,但對於貴寺以前的事跡,也是有所耳聞。不過前事已是過眼雲煙,早已隨風散去,貴寺這些前朝功績,似乎也並不能抵消今日之罪過。大師您還是快些將那兩位叛逆交給下官,下官也好迴去交差。”
圓智和尚一張慈和的臉上聲色不動,顯得波瀾不驚,合什說道:“善哉善哉!柳大人既如此說,那就請二位還到客室奉茶,老衲自會對柳大人有所交代!二位請!”三人轉身迴來,複到堂上坐下。
柳如風此時已經有些沉不住氣,首先開口問道:“方丈大師不知要給我等一個什麽樣的交代?我等公務在身,可沒有那麽多時間可以浪費!”
圓智笑道:“柳少俠少安毋躁,待老衲再給兩位看些東西,二位就明白了。”說完向身後的沙彌打個手勢,就見那小沙彌將早已抱在懷中多時的一個錦盒交給圓智手中。
圓智懷抱錦盒,對柳媚兒二人笑道:“柳大人、柳少俠,方才二位所說,自是言之成理,敝寺那些前朝功績,確是不能抵消今日之過。但先且不論柳大人所列敝寺長老之罪是否確鑿,單說今時今日,敝派對當今朝廷和天下百姓也可說不無微功。繼去年敝派弟子朗月率領本寺武僧跟隨神龍書生吳奇吳大俠福建抗倭成功之後,便在數日之前,朗月便又接到吳大俠傳書,再次率領五百棍僧,前往江浙沿海,豎起抗倭大旗,抗擊倭寇之患,降妖除魔,解救黎民。當今聖上對此事也是頗為激賞。柳大人若是不信,這裏有皇上聖旨在此,請柳大人自去查看便了。”說著將錦盒往柳媚兒手中一遞。
柳氏姐弟一聽,不禁臉上變色,心中均想當日吳奇所言果然非虛,看來朱棣果真是曾經下旨嘉獎少林一派,那麽吳奇所說的朝廷赦免少林二長老一事恐怕也是真的了。柳媚兒心念電轉,轉瞬間已經有了主意,當下伸手將錦盒接過,恭恭敬敬地放在幾案上拜了幾拜,然後上前打開錦盒,將聖旨取出,與弟弟一起觀看。隻見聖旨上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嵩山少林寺諸僧雖然身入空門,卻是心係江山社稷、天下黎民之安危,於倭寇為患福建鄉民之際,不避刀兵,而出,解沿海黎民於倒懸,居功甚偉。卻又不恃功自傲,功成而悄然隱退。消息傳來,朕心甚慰,特此傳旨嘉獎,以慰眾僧之心。其外日前所傳少林長老對朕不敬之事,朕熟思良久,但覺似無此可能,恐是誤傳。特此詔令東廠、錦衣衛以及當地官府,不可再對少林寺僧妄加騷擾,欽此。”倩女離魂暮鼓晨鍾困古寺禪意留痕舍死忘生種心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