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話音剛落,謝遷忍不住哼了一聲,想要說什麽,最終還是忍住。


    李東陽隻是莞爾一笑,也沒說什麽,把這奏擱到了一邊。.


    劉吉則是怡然自得地去擬票,方才的事兒仿佛都沒有發生過,過了一會兒,通政司有人過來收取奏,將這一遝遝奏全部送去正心殿。


    正心殿裏,朱佑樘卻是眯著眼兒坐在椅上一動不動,似是閉門養神。


    站在朱佑樘身邊的是秉筆太監蕭敬,蕭敬弓著身,慢吞吞地道:“東廠這邊在迎春坊已經加派了人手,前些時日確實是發現了明教的蹤跡,奴婢竊以為朝廷這般通緝,明教仍然能在京師活動,暢通無阻,隻怕在京師裏頭定有人為他們庇護。不過這事兒得等有了眉目才能斷言。”


    “錦衣衛那邊呢?就沒有發現一點蛛絲馬跡?”朱佑樘淡淡地問。


    若論起打探消息,錦衣衛卻是比東廠要差那麽一籌,其實理由也簡單,錦衣衛是官麵上的密探,所招募的人員都是有編製的,大多都是錦衣衛的子嗣充入,而東廠則不同,東廠招募的大多都是街上的潑皮無賴,若是說監視百官,錦衣衛或許本事不小,可是要在三教九流中打聽出什麽消息,卻是比東廠差了一些。


    蕭敬微微一笑,道:“這個,奴婢卻是不知,不過以錦衣衛之能不可能一點風吹草動也不知道,奴婢妄自揣測,或許是錦衣衛那邊有什麽顧忌。”


    朱佑樘的眼眸中立即掠過了一絲難以捉摸的複雜,淡淡地道:“是嗎?”


    蕭敬這個老狐狸能曆經三代皇帝,同時又受曆代皇帝的寵幸,對他信任有加,其智慧可想而知。就比如這一次奏對,就足見他的高明之處,他方才說錦衣衛有顧忌,雖然沒有明說。可是暗地裏的意味卻是不同。


    想想看,既然東廠知道。然後立即告知了皇上。而錦衣衛若是同樣知道京師裏仍有明教餘孽,為何不向宮裏匯報?畢竟這是大事,那皇上就不免深思了,錦衣衛到底有什麽顧忌?


    其實這個顧忌也簡單。當年錦衣衛將明教餘孽在京師的勢力連根拔起,立下大功,為了這個,宮裏也有了褒獎,可是現在。京師裏仍有明教餘孽,這豈不是意味著當時錦衣衛並沒有把明教餘孽鏟除幹淨,現在又發現了這些亂黨?因此懷了私心,故意把事兒隱瞞下來。


    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其實都是宮中的爪牙。對宮裏來說,這些人是宮中最倚重的力量,是維護統治的重要工具。所以他們可以沒有私德。甚至可以縱容他們橫行不法,可是有一條,就是不能有私心。若是有了私心,宮裏還要你們做什麽?你們的一切都是宮裏給的。豈敢藏私?


    蕭敬首先假設錦衣衛知道此事,隨即又不明著說錦衣衛的壞話。隻是一句或許有什麽顧忌,接下來的事兒自然就是皇上自己發揮想象了,這句話有點缺德,可是卻很有用,隻此一句,就可以讓皇上的心裏產生變化,至少會覺得,東廠似乎比錦衣衛更加可靠。


    朱佑樘的臉上露出不悅之色,可是很快又恢複如常,淡淡地道:“這麽大的事不要疏漏,現在年關要到了,朝廷還有不少大事,絕不能讓亂黨有機可趁,東廠這邊要多費費心思。內閣那邊如何了?”


    蕭敬寵辱不驚地道:“奴婢明白。內閣……內閣那邊據說也有動靜,像是謝遷和劉吉反目了。”


    “反目……”朱佑樘隻是笑了笑,道:“都是朝廷大臣,為了公事拌幾句嘴也是常有的事,反目的詞兒太過了。”


    蕭敬舔舔嘴,心裏不由想,陛下這副樣子莫非是樂見內閣如此?皇上現在打的是什麽主意?蕭敬伺候過幾代皇帝,唯獨眼前的弘治的心思最難掌握,一時也猜測不出到底是什麽用意。


    正說著,通政司那邊把奏遞了上來,朱佑樘打起精神,俯身埋首開始禦覽奏,其實這些奏,內閣那邊都是擬了票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朱佑樘隻需決定準還是不準就是了。看了幾份奏,朱佑樘在一份彈劾奏上停留,突然抬眸,對一邊伺候的蕭敬道:“有些禦史真是無事生非,朕已經懲治了鴻臚寺寺卿,現在又來尋禮部的麻煩。”


    蕭敬道:“奴婢不敢過問政事。”


    朱佑樘點點頭,顯得很是滿意,蕭敬最大的長處就是知道自己的本份是什麽。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用起來既放心又貼心。


    朱佑樘笑了笑,提了朱筆在奏裏寫了個不準二字,隨即繼續看下一份奏了。


    看到一半,外頭又有太監前來稟告,道:“皇上,廉州侯、錦衣衛僉事柳乘風求見。”


    朱佑樘一邊看奏,一邊道:“叫進來。”


    蕭敬低聲道:“奴婢是不是要迴避一下?”


    朱佑樘想都沒想,便道:“有什麽可迴避的,不必了。”


    過了片刻,柳乘風穿著一身欽賜飛魚服滿是疲倦地進來,這段時間,他確實忙碌了不少,其實他的差事本就如此,閑時閑得發慌,忙的時候又是暈頭轉向,好在他的精神氣兒還好,朝朱佑樘行了個禮,看到蕭敬也在,不禁笑了笑,很是輕鬆地道:“蕭公公也在?”


    蕭敬朝他點點頭。


    朱佑樘道:“急匆匆地入宮來,可是出了什麽事?”


    柳乘風道:“陛下,錦衣衛在迎春坊那邊發現了明教通緝要犯,可惜此人很是奸猾,被他走脫了,微臣不敢隱瞞,也知道這事兒太大,因此特來稟告。”


    朱佑樘起先聽到蕭敬的話,還覺得有根刺兒紮在心口,明教的事和柳乘風息息相關,可以說當時掃蕩明教餘孽,柳乘風居功至偉,若是錦衣衛懷了什麽私心,包庇的自是柳乘風,如此一來,柳乘風的忠心就要大打折扣了。可是現在,見柳乘風這般急匆匆地趕來告知,不由看了蕭敬一眼,蕭敬的臉色還算如常,不過明顯,他的心情有點兒不太平靜。


    柳乘風這個家夥真是越來越老練了,要挑剔他還真不太容易,單看他得知明教消息之後便立即入宮稟告,就足見這個家夥有極高的政治敏感,根本不讓人有說壞話的機會。


    蕭敬不由籲了口氣,心裏有點兒發苦。


    朱佑樘此時振作精神,道:“哦?錦衣衛有了發現?”


    柳乘風道:“正是,發現了一個和尚,此和尚曾參與過上一次雲霄閣刺殺微臣的事,後來讓他僥幸逃了,原以為此人已經出了京師,可是誰知他卻突然現身在四海商行,去見了上高王,隨即又從容而去,微臣估計這個和尚不但詭計多端,而且一定有人暗中包庇他,否則朝廷四處通緝他,他卻能在京師裏隱匿,甚至毫發無損,現在在上高王到京的時間又憑空出現,隻怕圖謀不小。”


    朱佑樘聽到上高王,頓時嚴肅起來,道:“這麽說,這和尚和上高王有牽連?”


    柳乘風迴道:“牽連肯定是有,可是具體是什麽關係,微臣卻是一無所知,隻怕是要謀劃大事。”


    朱佑樘的臉色又嚴肅了幾分,先是看了蕭敬一眼,隨即又看著柳乘風,道:“過幾日,宗令府就要敕封公主,十日之後就是大婚,這個節骨眼上萬萬不能出什麽差錯。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都給朕徹查,出了事,朕絕不輕饒。”


    蕭敬正要答應,誰知道柳乘風卻淡淡地道:“陛下,其實要查也不難,最緊要的是廠衛之間同舟共濟,不可再如從前一樣勾心鬥角了。陛下想必也知道,東廠和錦衣衛從前確實有些矛盾,可是眼下事情已經關乎到了朝廷的臉麵和陛下的大計,若是再相互拆台,隻怕就是萬死了。因此微臣以為,既然要查,那大家就該互通有無,微臣早就聽說東廠一直在注意迎春坊那邊,想必也發現了什麽蛛絲馬跡,何不如大家把消息都共享一下,如此,才能盡快查出亂黨。”


    柳乘風堂而皇之地說出這麽一番話,臉不紅心不揣,甚至還有幾分真情流露。


    可是這話在蕭敬聽來,卻覺得也太不要臉了。東廠和錦衣衛本來就互不同屬,大家各自查案,事實上,正如柳乘風所說,東廠在半個多月之前就已經察覺出了蛛絲馬跡,蕭敬見事情嚴重,於是索性親自掛帥,督促番子們查探,他的心思也很簡單,這兩年錦衣衛的聲勢逐漸追上東廠,東廠若是再不能辦出一樁大案,不但他蕭敬不好做人,便是在皇上那邊也不好交代了。


    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點兒曙光,蕭敬這些時日幾乎把所有的身心都撲在了這上頭,東廠的番子也都是不眠不歇,真是操碎了心。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點兒成績,或者說對比錦衣衛來說占了幾分先機,柳乘風居然說互通有無,也就是說,錦衣衛知道的消息和東廠知道的消息一起擺出來共享,這個柳乘風,簡直就是無賴了。


    <ahref=""target="_nk">http://"></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