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的憤怒也是情有可原,錦衣衛那邊,對東廠的情報幾乎是一片空白,隻知道出了個欽犯是明教的人,往上高王那裏跑了一趟,現在倒是好,東廠費了這麽多苦心得來的消息,怎麽能拱手相讓。


    可是柳乘風的話,可謂是擲地有聲,廠衛有紛爭是廠衛的事,可是在大事麵前,誰也別想藏私,要通力合作,蕭敬能說個不字嗎?


    果然,朱佑樘聽了,不禁連連點頭,道:“柳愛卿說的不錯,眼下當務之急,是不容出絲毫的差錯,蕭敬,你怎麽說?”


    蕭敬苦笑道:“奴婢是為皇上辦事的,自然是以大局為重。”


    朱佑樘頜首點頭,欣賞的好:“說的好,既然如此,你們一起攜手吧,好了,朕還要批閱奏書,這些事,你們自己商量著辦。”


    柳乘風大喜,其實他現在有一種預感,就是明教和上高王一定會在近期有什麽大舉動,可是又仔細掂量,若是有大行動,似乎並不符合寧王的利益,寧王何必要在這個節骨眼上發難?畢竟上高王還在京師,這背後到底有什麽圖謀。


    對於這亂作一團的線團,柳乘風幾乎是無從著手,說到底,錦衣衛前些時日太過於關注上高王,而疏忽了明教,而東廠早就在迎春坊布局,蕭敬坐鎮親自查探明教,想必已經有了不少線索,有了東廠的‘情報共享’,事情就好辦多了。


    他嗬嗬笑著看了蕭敬一眼,蕭敬隻是沉著臉不吭聲,柳乘風道:“陛下,那微臣和蕭公公告辭了。”


    二人一齊從正心殿出來,蕭敬故意走在後頭,柳乘風隻得等著他,催促道:“蕭公公,咱們同心協力的時候到了,眼下時間緊迫。你我還是立即開始著手交換各自的線索為好。”


    蕭敬心裏冷笑,錦衣衛能有什麽線索,簡直就是胡扯,可是皇上既然點了頭,他在皇上麵前也做了保證,此時就是再拖延,這些線索也非交出去不可,隻得苦笑一聲。淡淡的道:“廉州侯平素都是這樣占人便宜的嗎?”


    柳乘風笑了笑:“蕭公公這是什麽話,廠衛一家嘛,都是自己人,又有什麽便宜之說。”


    蕭敬便是再有氣度,也不禁翻了翻白眼,道:“罷了。去東廠值房。”


    東廠值房裏,令這東廠的番子們都目瞪口呆的是,柳乘風來了。柳乘風是什麽人,但凡是番子都略知一二,這個家夥,就是靠踩著東廠發跡的,現如今卻成了東廠的座上賓,蕭公公親自請他來,態度也頗為恭敬。讓人目瞪口呆。


    在值房裏,柳乘風上下打量著牆壁上高懸著的嶽飛畫像,都說當今嶽飛像最惟妙惟肖的畫作就在東廠,果然是沒有說錯,畫中的嶽王爺宛如天神下凡,勒馬提韁,正氣磅礴,隻是可惜,這麽好的一幅畫。卻是懸掛在了這素來被人唾罵的東廠值房裏。


    蕭敬和柳乘風分賓坐下。幾個錦衣衛的書吏過來伺候,又是斟茶又是遞水。還有人給蕭敬端來了一碗黑乎乎的藥水,蕭敬不疾不徐的吃了藥,整個人鬆弛下來,道:“東廠這邊,確實是有些線索,既然皇上已經有了旨意,雜家也就不隱瞞了,你說的不錯,廠衛一家,這時候再勾心鬥角,也不是朝廷之福。”


    他說這話的時候,實在有些勉強,什麽廠衛一家,平時錦衣衛爭功的時候,可一點兒也沒有客氣過,現在倒是說一家了。隻是眼下,既然不得不賣這人情,自然要說幾句好話,讓人家欠著自個兒一份人情。


    柳乘風卻是嗬嗬一笑,道:“好說,好說,不過有言在先,東廠這邊不得有絲毫隱瞞,否則的話,若是錦衣衛往後在探查時有了偏差……”


    柳乘風故意把話兒留了半截,意思也很明顯,你要是不把知道的都抖落出來,以後出了事,就肯定是賴到東廠頭上,和錦衣衛無關,這麽大的關係,你蕭敬未必擔得起。


    蕭敬心裏就像是吃了一隻蒼蠅一樣,可是偏偏,又不得不乖乖答應了,隨即正色道:“廉州侯想必知道,半個月前,錦衣衛將注意力放在上高王身上的時候,雜家已經開始布局,遍布了眼線在迎春坊四周了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咱們的番子在北通州那邊抓到了一個明教的反賊,雜家是從他的口裏,打探出了明教似乎要在京師裏有頻繁活動的消息。”


    “此人現在在哪裏?可錄了口供?”


    蕭敬歎了口氣,道:“口供倒是錄了,不過消息也隻有這麽一點,後來他實在受不了拷打之苦,咬舌自盡,怪隻怪事情發生在北通州,當地的番子還不知道此事的嚴重,一味拷打,結果卻失了這重要的線索。”


    柳乘風沒有說話,隻是抿了抿嘴,繼續聽蕭敬的下文。


    蕭敬道:“雜家聽了這消息,自然暗中開始布置,讓人四處打探消息,後來一想,明教要想活動,立足點隻怕唯有迎春坊,迎春坊那邊外來人口極多,成員複雜,三教九流都有,很難查出底細,因此邊決心將這目標放在迎春坊上。”


    柳乘風不禁點頭,若換了自己,隻怕也會做出這個選擇,道理很淺顯,大明朝實行的是戶籍製,便是尋常的百姓要遠行,也要開具憑引,雖說太祖的規矩如今已經荒廢,成了一紙空文,可是戶籍還是留了下來,若是有外地人出沒,官府真要順藤摸瓜的查,肯定能查出不少東西。而迎春坊就大大不同了,這兒每日外地人的流量就有數十萬之多,每日都有人進出,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朝廷聽到了什麽動靜,隻怕也隻能幹瞪眼,明教若是繼續在京師裏活動,那麽選擇的地點一定是迎春坊。


    蕭敬慢吞吞的喝了口茶,繼續道:“既然有了線索,自然要查下去,雜家便命所有閑餘下來的番子全部在迎春坊,四處打探,也虧得這些人還算爭點兒氣,還真的查出了不少東西。”


    柳乘風道:“願聞其詳。”


    蕭敬道:“一個月之前,有人秘密運送一批火銃、刀劍入京,打著的是商賈輸送貨物的名義,這批武器足有數百之多,都是少有的神兵利器,似是私人作坊鍛造,可是繼續追查,一時也查不出在哪裏出產。”


    柳乘風心中不由一凜,足夠武裝數百人的武器,這麽說,對方果然是要做大事了,若是數百人突然鬧起來,雖然不至於顛覆社稷,卻也足以引發京師的動蕩,這可不是好玩的。更何況,對方運輸這麽多兵器,這也意味著,明教在京師的人手,隻怕也在數百人以上,否則也不可能需要大量的武器,想不到,明教隱藏在京師的實力,自己還是低估了。


    “這些武器,現在就藏在迎春坊的貨棧,不過雜家為了防備打草驚蛇,並沒有叫人動手,現在隻是叫人盯著。”


    “這貨棧叫什麽?”


    “辰甲貨棧。”


    所謂辰甲,其實就是貨棧的編號,柳乘風將這貨棧記下,隨即道:“不知還有什麽線索。”


    蕭敬淡淡的道:“還有就是,上高王下榻的四海商行,似乎也有活計行蹤詭異,想必這事兒,廉州侯多少也知道一些。”


    柳乘風點點頭,四海商行確實是有些動靜,已經叫人跟著了。


    蕭敬道:“最奇怪的是,四海商行那邊,有活計似乎總是有意無意的在辰甲客棧附近活動……”


    柳乘風道:“蕭公公的意思是,上高王與明教一起謀劃的此事?”


    蕭敬不由笑道:“雜家怎麽知道,這種事沒有水落石出之前,誰也不敢定論,廉州侯,該說的也說了,雜家倒是想聽聽,錦衣衛所那邊,可有什麽消息?”


    柳乘風此時不由笑起來,道:“有是有,不過方才都與皇上說了,其他的,就真的不知道,蕭公公,你說的這些,對本侯很有用處,多謝。”


    蕭敬不由搖頭,他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還沒柳乘風這種毛頭小子陰了一把,隻是擺擺手道:“罷了,北通州那個亂黨的口供,廉州侯是否要抄錄一份。”


    柳乘風道:“那就有勞蕭公公。”


    蕭敬隻好叫了書吏,立即抄錄下口供來,交給柳乘風,柳乘風直接坐在這值房裏看了一會兒,發覺這口供的內容和蕭敬所說的沒有什麽出入,心裏不由生出更多的疑雲,根據種種的分析,明教確實是要在京師裏做一件大事了,可是這件事到底什麽時候行動,卻還是未知,不過現在主動權,似乎已經在東廠和錦衣衛上頭了,畢竟那一批武器就在辰甲貨棧,隻要叫人盯住這貨棧,明教的人要動手,就肯定要先去取了武器,那麽一切就在廠衛的掌握之中,到時不待他們動手,就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


    隻是……事情會這麽簡單嗎?


    …………………………………………………………………………………………


    第三章送到。


    <<明朝好丈夫>>看書啦文字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ahref=""target="_nk">http://"></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