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衙門裏頭。-<>-./-<>-./


    一份急報送到了知府的案頭上,這是一份很奇怪的奏報,裏頭的內容也有意思。


    這是內閣遞來的,不算是正式的公文,可是裏頭所談的,卻是正兒八經的事兒。


    這位知府大人也算是清貴之身,中的是二甲進士,在翰林那邊曾做過庶吉士,不過後來卻外放了出來,一放就是個開封知府,雖然與內閣絕緣了,可是將來做個封疆大吏卻也資曆足夠。


    在朝廷裏呆過的人當然知道,內閣遞的條子比內閣送出來的公文可不一樣,公文這東西隻是官麵上的東西,可以陽奉陰違,至多,也就是響應個號召而已,公文裏說要勸農了,衙門這邊做個樣子也就過去了。可是內閣的條子不一樣,這說明在內閣裏頭,至少有個大學士正在關注某事,若是不乖乖的去把事兒做了,可是有苦頭吃的。


    偏偏這條子讓人覺得有些不同,條子裏的內容其實也簡單——丈量土地。


    朝廷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清丈土地,這是朝廷賦稅的最主要依據,當然不能怠慢,一個府裏有多少田地,就得繳納多少糧賦,這是朝廷從前維持運轉的最大根本,所以清丈土地幾乎是每個地方衙門必須要做的事兒。


    當然,這裏頭肯定會有貓膩,因此上頭會派出按察或巡檢使,督促清丈土地的事宜。


    可是偏偏,內閣的條子是裏是讓開封府專門清丈土地。這裏頭就意味深長了。


    上頭下了條子,就有他們的用意,可是他們的用意是什麽,還得揣摩揣摩了。


    這開封府雖然也算是上等的州府,可是並不起眼,內閣偏偏要盯到這裏,這就意味著。開封府有一些和別處不一樣的東西,引起了內閣的注意。


    這不一樣的東西是什麽呢?


    開封府知府呆坐在案牘之後,琢磨了一個時辰。才漸漸有了點兒眉目,唯一不同的,就是開封府裏有個藩王。周王就藩在開封。


    若是繼續往深裏想,這知府便忍不住冷汗直流了,假設……假設內閣當真的目的是周王,那麽突然提出要清丈土地,而且以私箋的方式來下達這個命令,那麽唯一的可能就是,內閣並不在乎清丈開封府的土地,在乎的是周王的土地。


    每個藩王在自己的封地裏都有王莊,有的田莊多,有的田莊少。不過朝廷一向是有定製的,總不能讓整個藩地的百姓都去做你的佃戶,所以這王莊子有個上限,再多,就沒有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各大王府們,可不會滿足朝廷劃定的上限,畢竟誰也不會嫌自己的田多,侵吞土地本就是藩王們最熱衷的事,而這些,地方官知道。朝廷其實也知道,內閣的學士,各部的部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是做的太過份,一般也無人去管這閑事。


    畢竟人家是天潢貴胄,是宗室,身份清貴無比。你若是去追究他們,誰知道會不會惹來一身騷。


    可是現在,瞧著內閣那邊的意思,這內閣裏頭似乎對周王不太滿意,是想清查一下周王府的田莊了。


    這開封知府此時琢磨了出來,不禁是冷汗淋漓,周王是親王,這可不好得罪,可是話又說迴來,他的前程可沒有捏在周王手裏頭,而是在內閣的手裏,人家勾勾手指頭,他這錦繡的前程就算是完了。


    左思右想之下,這知府已有了決斷,隨即叫了個差役來,吩咐道:“明日起,開始清丈土地,其他的事暫時都放一放,尤其是周王那些田莊,要查清楚,周王府那邊有多少土地,要一五一十的造冊,不得疏忽。”


    “這件事就讓……”這知府沉吟了良久,似乎是對別人都不太放心,最後肅然道:“本官全權負責,讓下頭的人不得偷懶兒,你先把這消息傳出去,讓大家好有個準備。”


    他這一吩咐完,心裏倒是不由有些發苦,他這現在也是趕鴨子上架,隻能硬著頭皮去行事。


    其實不隻是是他的知府衙門,本地的錦衣衛衙門,此刻也緊張起來,同樣是條子,不過卻是柳乘風的僉事府遞來的條子,要求其實也簡單,世子一案錯綜複雜,極有可能與周王有關,百戶所上下,立即組織人手進行查證,不得有誤。


    錦衣衛裏頭,哪個人都不是瞎子,這百戶當然知曉其中的厲害關係,更不必說,這條子還是柳乘風手書,他看了之後,雖是心驚肉跳,卻也知道這事兒別想陽奉陰違,咬咬牙,立即也開始組織人手起來。


    二月末的開封下了一場春雨,雨絲斷斷續續的飄了兩天,將這開封府洗滌一新,不過空氣也有些潮冷,隻是這個時候,周王府這邊已經察覺出了什麽。


    錦衣衛開始盯梢了,甚至連一些出入府中的下人都不肯遺落,連采買的太監都被盯得死死的。其實還不隻是如此,昨個兒夜裏的時候,一群錦衣衛突然出現在王府的一處田莊,借口走了囚徒,要求入內搜查。


    緊接著,丈量土地的差役也出現了,開始出沒於各個田莊,丈量土地,甚至整個開封府的大小衙門,也都看出了名目,漸漸對這王府開始疏遠起來。


    周王畢竟不是寧王,對開封幾乎沒有任何的掌控,平時大家都敬著他,卻也保持著距離,可是現在都是說翻臉就翻臉,讓這周王府一頭霧水。


    而接下來,從京師裏傳出的消息還是讓周王府裏頭有些緊張了。


    世子被刺,有禦使出麵要求徹查到底,內閣那邊也關注起了事態,尤其是京師的錦衣衛,已經開始一窩蜂的出動了。


    若隻是如此,其實倒也罷了,問題是,從各方麵的消息來看,錦衣衛分明是懷疑到了周王府頭上。


    這世上有一個東西,叫做弑父,弑父是禽獸,可是還有一個東西,叫做殺子,殺子叫桀暴,無論是哪個,都是違背禮製的事兒,不但律法不容,禮法也不能容忍。


    若是當真把這髒水潑到了他周王頭上,那麽朱睦柛就徹底完蛋了。


    此時此刻,他坐在書房裏,因為身子弱,再加上天氣漸冷了一些,因此這書房裏還是擺了炭火,靠在椅上,朱睦柛的臉色陰晴不定。


    他手裏捏著的,是從京師裏傳遞來的一封書信,坐在他的身側,是一個老太監。


    王府裏的太監不多,不過都頗受藩王們的信任,這老太監便是周王府的內事總管,叫錢洋,錢洋欠身坐著,小心翼翼的打量著朱睦柛的神色,其實他何嚐不知道,周王今個兒算是遇到一道難以邁過去的坎兒了,現在不但有人似乎有整周王府的意思,而且京師那邊,也在醞釀著一場風暴,隨時鋪天蓋地朝開封撲過來。


    一個不好,就可能陰溝裏翻船,周王這麽多年的王柞可就毀於一旦了。


    以這錢洋對周王的了解,若隻是單純聽到世子被襲的消息,想必也不會表露出什麽,這王府裏頭誰不知道,王爺和世子之間的親情淡薄到了極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子若是當真被人刺殺了,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了卻掉了王爺的一樁心事。


    周王的血脈不少,足有數十個子女,最不喜的就是這世子,隻是礙於朝廷的規矩,也隻能忍氣吞聲。世子死了,就是王爺的一次機會。


    可是現在,王爺肯定是高興不起來,因為事情很棘手,很麻煩。


    錢洋眼觀鼻鼻觀心的坐著,屏息不動,宛如老僧坐定,王爺不開口,這麽大的事兒他也不敢插話。


    良久,朱睦柛歎了口氣,隨即冷冷道:“本王竟是被一個姓柳的小子玩弄於手掌之中,派人刺殺世子,對本王有什麽好處?哼,他這是故意借題發揮,是要給本王一個難堪,也是給本王一個下馬威,月洛那個丫頭,倒是找了個好夫婿,哼!”


    他的臉色鐵青,目光中越發冷了,好不容易平複了心情,才慢悠悠的道:“這事兒,你怎麽看?”


    錢洋這才開口,道:“奴婢以為,錦衣衛若是捏造事端和證據,未嚐不敢來冤枉王爺,再加上,奴婢聽說,知府衙門那邊開始清丈咱們田莊的土地,如此看來,這個柳乘風是做了完全的準備,隻要王爺應對不慎,就要采取各種手段,打算與王爺魚死網破了。王爺,為了這個,而和他拚的頭破血流不值當。”


    朱睦柛冷笑:“可是本王咽不下這口氣。”


    錢洋卻是苦笑,道:“這口氣不咽也得咽,到時候他們打著這個名目來查王爺,事情反而更加棘手。”


    朱睦柛一下子頹喪起來,那股子怒氣也漸漸消弭了一些,哪個做藩王的沒有做些亂七八糟的事,可以說,天下的藩王都不是好東西,他怕的也就是這個,錦衣衛查世子的事不可怕,隻要不是他朱睦柛讓人動的手,誰也誣賴不到他的頭上,可是假如對方借著這個名目來搜羅他其他的罪名呢?


    更不必說,知府衙門這麽大的膽子來丈量土地,肯定在這柳乘風身邊,還有一個分量不輕的盟友。


    ………………………………………………………………………………………………


    通宵碼字,求月票啦。老虎也不容易,前段時間更新有點不穩,並不是老虎偷懶,隻是……哎,實在是亂七八糟的事太多,既然白天太忙,就隻能熬夜了,同學們,月票落後太多了,隻能奮起直追,期待大家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