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裏的朱佑阮大多數時間都呆在自己的丹房裏,現在藩王們時興這個,煉丹是朱佑阮無聊生活中的一部分,無論怎麽說,身為一名出色的皇族,朱佑阮顯然深得家族遺傳。


    懿旨在千唿萬喚之下終於傳到了這裏。


    安陸這座小城頓時轟動,不過擺在朱佑阮麵前的是兩個難題。


    這一次來傳旨意的乃是禮部郎中高健,隨同的還有一個太監,禮部郎中高健被請到了朱佑阮的丹房。


    朱佑阮愁眉不展,除了高健之外,還有幾個王府的幕僚。他眼神顧盼,帶著幾分仙風道骨,對高健道:“眼下朝中時局如何?”


    高健忙道:“紛亂不已。”


    朱佑阮皺眉,顯出了幾分疑慮。


    高健又繼續道:“所以急需殿下穩固時局,扶葆社稷。”


    朱佑阮不無擔憂的道:“本王攝政自然無話可說,本王是宗室,扶葆社稷責無旁貸,可是皇上還有迴京的可能嗎?”


    高健道:“已經四個月沒有消息,隻怕兇多吉少。”


    朱佑阮這才放下了一些心,他這個叔王入京,最怕的就是皇上突然又迴來,這一迴來,自己就完了,任何一個攝政王都不會有好下場的。


    朱佑阮又遲疑道:“本王打算先上書拒絕入京,大人以為如何?”


    這又是一次試探,高健忙道:“殿下不可,眼下是非常之時,理應行非常之事,還請殿下以江山社稷為重。”


    朱佑阮這一下放心了,至少他能肯定一點,朝中有一股非常大的勢力支持著他。


    其實雙方並沒有太多的接觸,甚至連書信都沒有通,可是從安陸到京師,或多或少都有些默契。


    朱佑阮不禁問:“何謂非常之時,莫非京中有什麽變故嗎?”


    高健越發覺得這個朱佑阮太過聰明,每一句問話,都在向自己試探什麽,他遲疑了一下,看了一眼王府中的幕僚。


    朱佑阮含笑道:“大人不必疑慮,這些,都是本王心腹,有話但說無妨。”


    高健道:“國無外患,可是內有權臣,若是殿下再不入京,隻怕遲早會重演前朝以臣欺君的局麵,君臣本末倒置,這是心腹大患,願殿下以蒼生為念,速速入京主持大局。”


    “這個臣是誰?”朱佑阮毫不猶豫的問。


    話問到這個地步,已經有些露骨了,高健心裏叫苦,這一個個問話就像是連環套一樣,高健這一次是來迎‘聖’的,本來滿懷熱情,想必將來這位殿下上位之後,免不了還記起自己的好處,所以也沒有太多的防備心,可是這麽問下去,安陸王分明是想讓他說出一些話來,而有些話,也不是他說就能說的。


    高健苦笑道:“殿下,此人手攬軍政,不可小視。”


    他開始打馬虎眼。


    朱佑阮歎了口氣,道:“若是如此,本王豈不是不該入京。否則為奸邪所害,豈不冤枉?”


    高健道:“殿下放心,國有奸邪,自也有忠臣,請殿下拋除疑慮,火速入京為宜。”


    朱佑阮喝了一口茶,神態怡然,終於圖窮匕見:“誰是忠臣?”


    高健硬著頭皮道:“內閣大臣楊廷和、李東陽,都是忠臣。”


    朱佑阮眯起眼:“有人總攬軍權,單有忠臣還不夠。”


    高健道:“先前勤王的三十餘萬軍馬並未撤迴,仍留守京畿一帶,這些人皆是忠勇之士,又有三大營,如驍騎、三千、五軍營,亦都以扶葆社稷為己任。”


    朱佑阮眼眸眯著,道:“勇士營呢?”


    高健沉默。


    “新軍呢?”


    高健繼續沉默。


    朱佑阮伸了個懶腰,歎了口氣道:“本王已經知道了,本王乃是成化先帝嫡親血脈,天潢貴胄,國家危亡係於一身,豈可坐視不理,既然如此,本王這便擇日入京,高大人今日一番話很是中肯,深得孤心,來日定有重謝。”


    高健這一下放心了,不管如何,他這番話雖然大膽了一些,卻還是值得的,於是連忙道:“下官豈敢。不過……下官還有一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佑阮道:“高大人但說無妨。”


    高健道:“擇日不日即日,時間拖得越久,越容易出差錯。”


    朱佑阮皺眉:“本王的親眷……”


    高健道:“殿下孤身入京,先維持局麵,再攜眷入京,亦無不可。”


    “本王怕清議不容。”朱佑阮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想想看,懿旨發下來,你連拒絕都不拒絕,牌坊都不立一下,就如兔子一般跑去京師了,這要是被人知道,朱佑阮怕別人說他利益熏心。


    高健微笑,道:“清議無妨。”


    在高健看來,這不是什麽大問題,同樣一件事,解讀不同,得出來的結論也是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裏,說穿了還是那一句,說你是黑的你就是黑的,說你是白的,你就是昆侖奴那也白如玉璧。


    朱佑阮遲疑一下:“那麽本王明日入京。”


    一番對答之後,朱佑阮立即做出了決定,他不是傻子,當然知道現在京師是什麽樣子,他這個選擇,顯然是正確的,京師裏有人不希望他去,也有人對他期待已久,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京師。


    第二日清早,朱佑阮便已經啟程了,與此同時,數封快報火速傳入京師,楚王府裏,恰好焦芳也在,柳乘風看了快報,冷笑連連。


    焦芳道:“殿下,可是安陸有了消息?”


    柳乘風道:“確實有了消息,有人已經等不及了,還有,那個禮部郎中高健可是楊廷和的門生是嗎?”


    焦芳道:“不錯。”


    柳乘風道:“此人大膽。”說罷將快報傳給焦芳去看,焦芳看了之後,卻是很有深意的看了柳乘風一眼,道:“這些話,高健未必敢說,倒像是安陸王從他口裏套出來的話。”


    柳乘風道:“你的意思是?”


    焦芳道:“安陸王不是省油的燈,而殿下權柄太大,這一次他火速入京,隻怕所圖不小。”


    柳乘風點點頭,道:“種種跡象來看,確實是如此。”


    “現在快報傳來,安陸雖然到京師沒有馳道,可是到了其他各府卻有馳道與京師連接,那安陸王又是輕裝出發,多半也就是這幾日功夫就能抵京,殿下,是不是要提早準備了。”


    “準備什麽?”柳乘風看著焦芳,不屑的道:“什麽都不必準備,本王就在這裏候著他來。”


    焦芳籲了口氣,道:“殿下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柳乘風擺擺手:“本王知道了,你去做你自己的事吧。”


    焦芳頜首點頭,退了下去。


    快報同時傳到楊廷和和李東陽手裏,二人大感興奮,按下不表。


    幾日之後,朱佑阮已經到了京師,按說這位仁兄果然是修道出身,雖不能日行千裏,可是日行三百也差不多了,其速度當真是令人望塵莫及,這要是換了以往,免不了要被人抨擊一下,從來沒有聽說過讓人來做官,你還如兔子一般來的這麽快的,一般的人多少都要矜持一下,就像小媳婦一樣,總得半推半就才好,不過現在,京師內卻是出奇的沉默,就好像這根本不是什麽汙點,當然,也沒有人傻到拿這個來做鼓吹,唯一的辦法就是無視。


    可是問題又是出現了,安陸王到達的是京畿,確切的說是抵達了北通州,可到了北通州,他就不走了,說來也是奇怪,從安陸到北通州,朱佑阮日夜不息的趕路,可到了北通州,就好像一下子沒了動力,直接就在北通州安家,足足一天功夫,也不見動身。


    不動身自然有不動身的理由,一般人都隻是猜測,是不是朱佑阮還要等懿旨,其實楊廷和和李東陽卻是猜到了朱佑阮的心思,於是在第三天,終於有人上書,說是要讓內閣學士前去北通州,迎接安陸王入京。


    沒有這個規矩啊,按理來說,一個藩王入京,派禮部的官員到城門迎接倒也沒什麽問題,可是要出動內閣大學士這樣的級別,還要跑到北通州去,這就非同尋常了。


    一開始宮裏沒動靜,內閣這邊也假裝沒動靜,倒是下頭的禦使鬧得慌,好好的一個藩王,等於是諒在了北通州,可是誰也沒有遺忘他,而朱佑阮在北通州氣定神閑,卻也是不是傻子。


    他千裏迢迢來到這裏,自然深知自己是來幹什麽的,所謂名正才能言順,既然要攝政,那麽朝廷就必須把自己的名分先確定下來,沒名沒份的叫自己去做什麽?


    所以他雖然已經失去了耐心,卻依舊不動如山,等的就是太後向自己妥協。


    宮中耗了幾日,也覺得這麽下去不太像話,隻得下了旨意,命楊廷和前去北通州。


    楊廷和立即上路,飛快趕去謁見了這位折騰的安陸王。


    ……………………………………………………………………………………………………………………………………………………………………


    第一章送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