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通州。


    楊廷和在行轅見到了朱佑阮。


    朱佑阮給楊廷和的印象很奇怪,這個三旬未到的藩王並沒有顯露出太多的深不可測,不過卻給人一種精明。


    朱佑阮對楊廷和很親切,二人落座之後寒暄了幾句,楊廷和道:“微臣奉太後懿旨,特來迎接殿下入京,殿下,現在京師紊亂,殿下何故停留在通州,而令翹首以盼的官民失望?”


    朱佑阮笑嗬嗬的道:“本王乏了,所以在這裏歇一歇而已,況且本王就算入京,其實也未必有什麽重要,京師多本王一個不多,少本王一個不少,楊大人的話太言重了。”


    朱佑阮說話輕鬆,再加上今日他穿的是很稀鬆的道服,倒是很有幾分閑雲野鶴的閑散姿態。


    不過他的一番話聽在楊廷和耳裏卻是另一迴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堂堂攝政王,怎麽可能無關緊要呢?


    除非……


    楊廷和明白了,朱佑阮是想和自己提待遇的問題。


    既然是攝政王,難道還按藩王的待遇?這可不成,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頂著一個藩王的名分號令天下是不成的,難免要被人輕慢。


    既然是代天子行事,那麽就得有代天子行事的樣子。


    楊廷和忙道:“殿下至關緊要,代天子而操持國器,天下榮辱係於一身,豈是無關緊要?殿下是不是有誤會?”


    朱佑阮笑了,如沐春風。


    作為一個藩王,他的性子是很隨和的,至少表麵上是如此,不過在爭取自己利益的問題上,他卻絕不會手軟,這不是交情問題,也不是什麽麵子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所謂的政治問題,最重要的是先要立牌坊,有了牌坊遮羞,再表明自己的特殊身份,如此才能行使權利。


    朱佑阮不傻,不解決待遇,他不會入京。


    “這麽說,本王已經不是藩王了?這倒是奇了,本王不是藩王,那又是什麽?這大明朝倒是有個攝政的宗親先例在,隻不過嘛,下場不是很好,難道要本王去效仿郕王嗎?”


    郕王就是明代宗,因為英宗被俘,所以先攝政隨即稱帝,可是隨後英宗迴到京師,卻又通過政變奪取了皇位,如此一來,這位被廢黜的皇帝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攝政王裏,隻有郕王這麽一位榜樣,楊廷和忙道:“殿下言重,陛下不是英宗,那麽殿下自然也不是郕王。”


    這話是告訴朱佑阮,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總不能因為有個郕王,就否決一切攝政王吧。


    朱佑阮皺眉,慢悠悠的道:“那既然不是郕王,又不是藩王,本王就更糊塗了,本王到底是什麽?”


    堂堂安陸王,很是苦惱於自己的身份,當然,他的苦惱是假的,因為這隻是鋪墊,像他這種人,說話總喜歡拐著彎,要先試探,還要讓人不要曲解自己,同時又要立牌坊,這就是大貴人說話的藝術。


    駐楊廷和卻是繞不下去了,他是奉旨而來,是有正事要辦,哪有這麽多閑工夫,於是鄭重其事的道:“殿下若有什麽要求,大可提出來,下官自是盡量遵辦。”


    朱佑阮哂然一笑,道:“就怕你做不了主。”


    楊廷和臉色嚴肅起來,道:“下官肯會殿下爭取。”


    話說到這份上,楊廷和終於表露出了自己的心思,說穿了,就是楊廷和是他朱佑阮一邊的。


    朱佑阮微微一笑,道:“好,既然如此,那麽本王亦不繞彎了。本王問你,本王入京之後,可有下榻之處?”


    楊廷和呆了一下,隨即道:“靠著東安門那邊有一處……”


    朱佑阮搖頭冷笑,道:“藩王都住在王府,難道本王這攝政王還隻能住在靠紫禁城的宅子嗎?”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可是又沒有道理,其中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朱佑阮不是皇帝,他不是皇帝,而後宮裏有這麽多的嬪妃,自然是不宜讓他住在紫禁城,這樣一來就尷尬了,京師又沒有特設的攝政王府,宮裏又不能住,那還能住哪裏?


    朱佑阮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歎了口氣,道:“倒是有個地方,本王覺得不錯,現在東宮不是一直荒著嗎?本王屈就一下,就住在東宮吧,大人可立即去和太後商量,再命人把東宮打掃一下,如何?”


    東宮……


    東宮更具有象征的意義,住進去的都是儲君,而朱佑阮若是住進去,難道也相當於儲君?


    楊廷和踟躇了一下,心裏苦笑,原以為自己請來的是個菩薩,誰知道是個斤斤計較之人,前者好糊弄,後者不見到真金白銀是絕不肯撒手的。


    不過朱佑阮提出來的條件,也不是沒有道理,人家千裏迢迢過來是來攝政的,怎麽可能住尋常宅子,紫禁城不能住,也隻有東宮了,而且攝政王遲早要登基,似乎也沒有什麽不妥。


    其實若是在其他時候,楊廷和是絕不會妥協的,不是名分問題,同樣這也是政治問題,政治表麵上爭得是名分,其實卻是利益,可是現在他隻能特事特辦:“此事我定會派人去和太後講清。”


    朱佑阮笑道:“好極,是了,還有一件事,本王亦是不知如何是好。”


    還有……


    楊廷和苦笑道:“殿下但說無妨。”


    朱佑阮道:“既然要入東宮,那麽按理說也要先入宮覲見張太後,本王是攝政王,應當走哪個門呢?若是走午門,似乎又有不妥,攝政王難道是臣子嗎?依本王看,走大明門較為合適。”


    大明門……


    楊廷和有些頭痛了。


    大明門不是什麽人都能走的,一般隻有太後、皇帝、皇後才有資格出入,隻有這些人出行時,才會打開這扇門,朱佑阮直接提出了這個要求,真有點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意思。


    楊廷和隻得道:“下官定會據理力爭。”


    朱佑阮滿足了,名分問題解決之後,他眉頭皺了起來,開始切入正題。


    “本王一路來的時候,發現了個古怪的現象。”


    “請殿下示下。”


    朱佑阮正色道:“這一路似乎有人跟蹤,莫不是有廠衛打探本王的動靜?”


    楊廷和緊張起來,道:“殿下的意思是?”


    朱佑阮冷笑,道:“本王聽說廠衛都掌握在張永手裏,張永這個人,是陛下留下來的,本王原本也不想說什麽,可是一個奴婢,居然敢刺探本王行蹤,這是不是大逆不道?”


    楊廷和道:“若真有此事,朝廷一定要嚴肅處置。”


    朱佑阮似笑非笑的看著楊廷和,眼神中的意思分明是,老東西千萬別來忽悠本王,朝廷還管得了宮裏的事?還能管的動廠衛,什麽嚴肅處置,不過是安慰之詞。


    朱佑阮道:“一個奴婢,是沒有這樣的膽子的,依本王看,這奴婢背後,一定有奸邪之人指使,楊大人,說句實在話,本王此行,總覺得心裏有些放不下,若是有人欲效仿王莽、曹操,本王豈不是要死無葬身之地嗎?”


    楊廷和忍不住道:“實不相瞞,朝中確實有人權勢滔天,也是膽大包天。”


    朱佑阮笑了笑:“你說的是楚王?”


    楊廷和道:“下官不敢說。”


    “那就是他了。”朱佑阮伸了個懶腰,輕鬆的道:“楚王這個人有大誌啊,你看他一個藩王,居然到現在還不迴自己的藩鎮去,他的居心就顯而易見了。所以本王遲遲不入京師,還有這個原因。”


    楊廷和急了,就是因為有危險才把你請來的,你到了這裏說不進就不進這算怎麽迴事?那還叫你來做什麽?若是沒有楚王,軍政事讓內閣擺平就好了。


    可是他不能把這些話說出來,想了想,道:“莫非殿下已經有了辦法?”


    朱佑阮笑了笑,道:“辦法有一個,不過隻能治標不能治本。就先拿那個張永開刀吧,本王現在能頒布攝政王的王命嗎?”


    楊廷和道:“自然可以。”


    朱佑阮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冷冷道:“那你就立即帶著本王的王命入京,讓本王的管事太監胡芳隨你一道去,讓胡芳接任張永,張永呢,皇帝現在不見了蹤影,他這皇帝近前的奴婢居然還在宮中享樂怎麽能成,打發出京,尋訪皇帝吧。還有,為防不測,立即帶著本王的王命,所有駐紮京畿一帶的勤王軍馬火速進城,各城的城門,全部由各地軍馬換防。至於太後那邊,則要解釋一下,告訴太後,這是因為防止皇上不在的時候,有亂黨勾結,好吧,本王要說的就是這些,楊大人以為如何?”


    他這麽一番話,倒是讓楊廷和刮目相看,收拾張永,是為了敲打某人,讓外頭的兵馬入京,是威脅某人,這王爺還沒入京,就已經對京師了若指掌,而且做出了相應的對策,這倒是讓楊廷和不禁高看起這位安陸來的王爺了。


    ……………………………………………………………………………………………………………………………………


    第二章送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