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裏舊橋和修到一半的新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李文軍讓譚打雷帶著檢測工具把所有房屋和橋梁的基礎都探了一下傷。


    結果顯示“文軍新城”的所有建築物、構築物都經受住了考驗,包括圍牆、水渠、便橋和大橋。


    楊守拙這個時候才有空給李文軍打電話:“多謝你的衝鋒舟,真是及時雨,雪中炭,比之前軍隊配的皮劃艇快多了。我長這麽大第一次從番禺的市橋一路開船去沙灣。軍區說過一陣子來找你再定幾艘。”


    雖然總覺得李文軍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可是確實是幫了大忙,救了很多人。


    所以也隻能認了。


    李文軍問:“地鐵還好吧。”


    楊守拙:“還好,提前備了抽水機,不停的抽,總算是頂過去了。清理一下,過兩個月地鐵就要試運行了。你的列車呢。”


    李文軍:“列車試運行好了。等著運到隧道裏去試運行。”


    這一次洪災,粵省和湘省的省市電視台持續半個月時間都在反複播放抗洪搶險的畫麵,也被國家級電視台播放多次,所以印著“文軍實業”的衝鋒舟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那個衝鋒舟在洪水中劈風斬浪運送被困的群眾和病人,運送救援物資的畫麵深入身心。


    無論是遠在蘇城的孔洛羽和孔樂凡,還是穗城的楊思遠和楊季常都指著電視上跟自己爸爸說:“李叔叔的船。”


    然後孔予禎和楊守拙都不約而同在心裏罵了一句:可惡,被他裝到了。


    這混蛋這麽大方,原來是打著這個主意。


    其他省份城市,隻要是曆史上發過洪災的或者建在河邊的,都跑來跟“文軍實業”訂購衝鋒舟。


    畢竟老天爺的事情,誰能講的明白。


    今年不發洪水,說不定明年就“歡迎來看海”。


    李文軍對於這種訂單同意用最優惠價格,但是一個要求:現錢交易,不賒賬。誰來都一樣。


    有些省份氣不過,迴去要求本省的廠子自己研發,然後發現不行。


    看著簡單的東西,其實技術要求也不低。


    他們做出來的船,不是發動機進水燒了,就是玻璃鋼粘合不行滲水,要麽玻璃鋼強度不夠,要麽就不穩一開就翻;吃水太深容易擱淺,吃水太淺容易傾覆。


    如果跟李文軍買發動機買玻璃鋼和黏合劑,算下來成本還不如直接買衝鋒舟呢。


    他們也吃過好多次虧了,想來想去最後還是咬牙切齒乖乖來跟李文軍買船。


    真太氣人了,這混蛋是想壟斷水陸空,地上地下的所有交通工具的生產嗎?


    李文軍又搞了個船舶廠,專門生產和研發船舶,先從改進衝鋒舟開始。


    之前航空器材廠跟汽車廠罵罵咧咧說李文軍是個傻子的那些人,現在都很驚訝。


    媽的,一場洪災也能讓他做出一門新生意來。


    他是招財貔貅變的嗎?


    陶光明跟唐兆年喝茶的時候說:“我跟你說,這混蛋要是把所有廠子的名字和他的職務寫上去,用蠅頭小字都要寫整整一頁a4紙。所以我建議他的名片印成那種折疊式的,像手風琴一樣可以拉開又折起來的。”


    唐兆年笑:“笨蛋,他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他的名片有這麽厚厚一遝,每一張都不一樣。在不同的場合,見不同的人,他就拿不同的名片出來,跟道士遇見不同的鬼,掏不同的符咒出來,道理一個樣。”


    兩個人相視傻笑了起來。


    然後停了笑,又不約而同在心裏罵了一句:媽的,這個混蛋忽然多開一個廠,絕對不會是隻想造幾艘衝鋒舟這麽簡單。


    可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到他到底在打什麽主意。


    忽然覺得好害怕,好憂傷是怎麽迴事?


    就好像知道自己所在的軍隊要去攻打敵人,卻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己方要采取什麽戰術。


    因為自己搞不好就是被送上去堵槍口當炮灰的那一個。


    -----


    洪水退了,李文軍叮囑陶光明好好清理各個園區的汙泥做好消殺,疾病預防。


    其實他很擔心大學裏的圖書館。


    因為圖書館的藏書有一部分是在地下室的。


    還好圖書館提前把所有書都搬到三樓以上,還做好了防潮,所以沒有什麽太大損失。


    大學每年都在擴充圖書館的藏書,有些還是唐兆年和季青韜他們從國外弄來的原版書和專業雜誌。


    這裏現在是湘省藏書量最大的圖書館了,而且對外開放。


    當時修這個圖書館的時候,陶光明覺得太費錢沒有必要。


    結果現在圖書館已經成了教育園區的標誌性建築和最受歡迎的地方。


    這裏不但是書多,裝修得很有“文軍實業”的風格,而且有空調,有舒適的沙發,飲用水不限量供應。


    學生們都喜歡泡在裏麵看書,寫論文。


    於是很多家長帶著上中學甚至是小學的孩子來提前感受大學的氣氛。


    李文軍自己有時候也來坐坐,翻一翻國內外最新的各種專業雜誌和書籍。


    有時候他還把陶光明拖過來,看看這麽好的氛圍能不能影響陶光明。


    陶光明水災以後就看破紅塵,恢複到原來的狀態,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


    就算是來了圖書館,他就翻一翻《電影畫報》《汽車》之類全是圖片的雜誌,一點腦子都不想動。


    甚至連《科幻世界》《故事會》他都覺得太費腦子了。


    更別說去管什麽新產品研發這些事情了。


    李文軍好無奈:這混蛋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他都磨了陶光明十幾年了,在親兒子身上都沒花這麽多功夫。


    但是看陶光明躺了幾天,他又受不了了。


    不行,這頭驢再躺下去就要真的變傻了。


    他決定按照老套路,在他離開之前,安排一些事情,讓陶光明動起來,然後他就特地把陶光明和大學化工係的主任叫來了。


    “我打算在文軍新城,離汙水廠不遠的地方建一個氣體廠。”


    陶光明一臉茫然:“你說什麽廠?!”


    李文軍:“氣體廠,就是生產純氧氣,純氮。高純氧氣高純氮氣,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的工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