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明:“你別欺負我讀書少,這些都是空氣裏的組成部分。你賣水給別人就算了,還想賣空氣給別人。我勸你不要做那麽絕。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李文軍哭笑不得:“沒錯,這些氣體都是空氣裏麵的。但是隻要把它分離出來,就是工業原料輔料,食品加工原料,醫院實驗室的必備物品。”


    陶光明說:“比如呢?”


    李文軍:“比如醫院的醫用氧、汽車廠焊接用的高純氧和氦氣、實驗室的高純氧氣氮氣氦氣、飲料廠的二氧化碳和氮氣。”


    陶光明皺眉:好像真是這麽迴事。物流有個大貨車每天從福州和蘇城各運一大車鋼瓶裝的各種氣體來,再分發到各個廠,實驗室和單位。


    李文軍說:“現在我們所有氣體類產品全部要從外麵進,太麻煩。以後工業門類越來越齊全,用量會越來越大,種類越來越多,要求也越高。所以建立一個自己的氣體廠是很有必要的。”


    陶光明:“怎麽建。”


    李文軍說:“建築結構我不擔心,主要是設備。你可能要找幾個專家了解一下。這一點化工係的主任能幫忙。空氣分離有成套設備,你讓老唐幫忙打聽了解一下。要買質量最好的。場地修建,也按照最高要求來,絕不能為了省錢偷工減料。”


    陶光明抱頭:“我謝謝你,你又給我安排了一個聽上去像是外星技術的活兒。我命真苦。”


    李文軍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加油,你能行的。”


    -----


    一九九四年初的時候,電腦研究所就拿出了第一代成品,李文軍迴來看了一眼就給直接否決了。


    他說顯示器太笨重清晰度不高,運行畫麵不簡潔。


    這種產品要是投入到市場上,就是拉低“文軍實業”的水準。


    劉大海一句抱怨和質疑都沒有,就帶著人撓頭想辦法改進了。


    電腦研究所的人平均年齡雖然才二十四,可是學曆都很嚇人,最低也是個碩士。


    這些人有文憑,有能力,見過大世麵,被李文軍這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一下把研究成果給否定了,他們很不服氣,諸多怨言。


    “我們搞了半天,費了老勁了。而且這一台電腦也不差。絕對是國內最先進的了。李總怎麽也應該生產幾台,試試市場的反應再說,直接就否定了。”


    “就是,我都懷疑他是不是……”


    是不是覺得他們學曆高,不服氣,所以他在故意折騰他們?


    隻是他們不敢直接說出來。


    劉大海:“李董這麽說肯定有他的理由,我們就好好按照他說的改進好了。”


    有人小聲問:“劉所,你怎麽對他那麽死心塌地的。聽說港城和外國好幾個公司都跟你聯係,希望你去工作,你為什麽非要迴這個小山溝呢?”


    劉大海說:“我小時候,我媽身體不好,幹不了什麽活。我爸爸一個人養活全家都不容易了。我沒錢買課本,交學費。為了賺錢,夏天的時候,我從礦區的冰棍廠批發冰棍,用泡沫箱子裝著在礦區和附近村裏賣。自己不舍得吃,每天賣完冰棍,就把泡沫箱子裏的融化冰棍水喝掉都好開心。我一個夏天能賺五六塊錢,每個冰棍賺一分錢,一天賺個一兩毛錢。李董經常直接把我剩下的冰棍全買走,有一次還給了我兩塊錢說不用找了,還請我吃冰棍。”


    他停了下來轉頭看了看正聚精會神聽他說話的人,笑著問:“你們知道那時候兩塊錢什麽概念嗎?豬肉才兩毛錢一斤。我高興壞了,迴家跟我媽說,我今天遇見了一個不會算數的。我媽說,你要記住他,以後記得報恩。這個人不是不會算數,隻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幫我。我一直很好奇,李董又不認識我,怎麽知道我需要幫助。後來我長大了,就明白了,其實他壓根不用問我。那麽熱的三伏天氣,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怎麽會在大太陽下賣冰棍。”


    劉大海頓了頓,紅了眼眶,垂眼不出聲了。


    其他人麵麵相覷。


    劉大海勉強一笑:“不好意思,囉嗦了幾句。我從沒跟任何人說過這些事。今天說出來,隻是想告訴你們,李董那人看著好像很算計,很冷血,隻認錢。其實是個極熱心腸的,很有正義感的人。他的目標一直很清晰很明確,心裏想什麽未必會都告訴我們,但是絕對不會無緣無故折騰我們。反正我們按他的話做就是了。”


    大家點頭,雖然還是不情願,但是沒有剛才的怨氣了。


    劉大海說:“這個顯示器的問題不僅僅是我們一個研究所的問題,還要跟蔡廠長那邊多聯係,技術更新是從下到上的的。我們有需求,他們元件技術跟不上也不行。”


    劉大海說完就帶人去找蔡廠長了。


    蔡廠長直歎氣,以前是李文軍一個人來折騰他。


    現在是李文軍手下的各個廠長和各種研究所所長來折騰他。


    嘖嘖,在這裏幹活想不進步都不行。


    六月,劉大海他們再次拿出了新產品,這一次他們內部先討論了一下覺得肯定通不過,幹脆都沒有報給李文軍就又開始改進。


    李文軍聽說了覺得挺有意思的:不斷的鞭策果然可以逼得人提高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他就當作不知道好了,看這幫年輕人能做出什麽來。


    九四年初,李文軍也給大專定了個任務,那就是兩年內要把大專升級為綜合性本科大學。


    為什麽是兩年內呢?


    因為李漱玉同學一九九六年要參加高考了。


    在這件事情上,大家都覺得李文軍不可理喻。


    就算是趕在九六年九月之前把大專升級成功了,難道李漱玉同學就一定會選擇這個大學?


    可是他是老板,沒法跟他說理。


    而且,大專升級,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於是大家都悶著頭去幹了。


    ------


    其實唐兆年第一次向米字國皇家航空協會遞交申請,是被委婉的拒絕了的。


    對方的迴複是:鑒於貴公司從未有過參加任何航展的經驗,所以來申請參加如此高規格航展的時機尚未成熟。


    意思就是,你先去一些二流三流航展試試水,別來拉低我們一流航展的水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