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那白衍已經返迴雁門善無,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清楚!不過這段時間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北方匈奴哪裏南下的商販越來越少了!”


    “對,我也發現了!”


    邯鄲城內,藺安順與荀州二人坐在酒樓中,聽著酒樓旁的商賈交談,二人互相對視一眼。


    這座酒樓是邯鄲城內大名鼎鼎的酒樓,當初趙太後便是在此,如今雖然趙太後與趙王遷被秦國安置後,已經銷聲匿跡,但這酒樓的賓客,卻是源源不斷。


    “看來匈奴真要南下!”


    荀州看著藺安順,小聲說道,隨後拿起桌上的美酒,給藺安順倒上。


    二人都沒有選擇去雅間,畢竟來酒樓便是打聽消息的,而不是飲酒為主,至於女子,說句不好聽的,在齊國以他們二人的身份,想要美人,不知多少士族會送給他們,就是當初去鹹陽之時,都有無數人送美人給他們,不過全被他們二人拒絕迴去。


    “的確!此番去雁門,怕是沒那麽簡單!”


    藺安順點點頭,一手拿著酒爵,麵露沉思。


    “按照時間,白衍不可能在雁門!當初吾等離開之時,白衍都尚未離開!”


    藺安順抬頭看向荀州。


    “的確,就算我們是從洛陽北上,也慢不了多久,更何況白衍不可能不去洛陰城,而洛陰哪裏的變化,甚至有可能,白衍此時都還在洛陰城內。”


    荀州搖頭說道,兩手拿起酒爵,對著藺安順示意。


    藺安順也抬起手,二人把酒爵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這時候。


    方才飲酒完畢的荀州,正把酒爵放在桌子上,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緩緩轉頭,看向酒樓大門,引入眼簾的男子,讓荀州一臉錯愕。


    藺安順也轉頭看去,當看到陳則時,一臉哭笑不得的轉頭與荀州對視一眼,都忍不住笑起來。


    陳則!


    沒想到在邯鄲,居然碰到他。


    想到這裏,藺安順與荀州紛紛起身,朝著酒樓大門走去。


    而另一邊。


    跟著酒樓小二走著的陳則,突然感覺到什麽,餘光掃視一樓一眼,當看到藺安順與荀州時,陳則也停下腳步,一臉錯愕的張著嘴巴,伸手揉了揉眼睛。


    “藺大人,子義!”


    陳則對於荀州與藺安順,自然不陌生,但眼下陳則說什麽都沒料到,居然能在邯鄲城這裏,碰到他們二人。


    “子舟!”


    “陳兄!!”


    荀州與藺安順看著陳則那錯愕的模樣,笑著拱手輯禮,心中也不由得感慨緣分。


    “子舟見過藺大人,見過子義!”


    陳則抬手還禮,餘光看到二人身後的酒桌,陳則不是其他人,他可不會以為以藺安順與荀州的地位,隻能在一樓飲酒。


    “夫伯在雅間!有話吾等去雅間相談!請!”


    陳則收迴目光,看守說道,隨後讓酒樓小二帶路,領著藺安順與荀州去見夫堯。


    藺安順與荀州見狀,自然不會拒絕。


    片刻後。


    在三樓的一個雅間內,摟著一個妙美女子的夫堯看到好友陳則後麵,跟著藺安順與荀州時,目瞪口呆,與方才陳則的表情別無二致。


    迴過神後,夫堯連忙起身,對著藺安順與荀州打禮。


    等藺安順與荀州還禮後,夫堯連忙讓二人入座,並且囑咐身旁女子,再讓人備上兩座上等的好菜好酒。


    “陳兄,夫兄,你們二人怎會在此?”


    四人之中,藺安順率先開口詢問道,對於夫堯,藺安順也是十分喜歡,雖說都名堯,但對比齊相後勝之子後堯,夫堯不管是為人還是品行,都要好太多太多,而且夫堯與陳則,都是稷下學宮頗有名望的人。


    木桌後。


    陳則與夫堯聽到藺安順的詢問,互相看向彼此,皆是笑著搖搖頭。


    “還不是荀朔,若是子舟猜得沒錯,子義應當也是去雁門尋子孝!”


    陳則說道,隨後目光看向荀州。


    荀州乃是齊國大夫,此前在齊國臨淄的時候,他便收到消息,得知田鼎田大人帶著藺安順與荀州,一同出使秦國,如今荀州與藺安順來到邯鄲,那麽隻有一個可能。


    荀朔!


    也隻有荀朔,才會讓身為齊國大夫的荀州,不惜親自北上。


    “你們一直都知道子孝在雁門?”


    荀州聽到陳則的話,眉頭微皺,滿是不解的看著陳則與夫堯。


    荀州隱隱約約有預感,族弟荀朔在白衍身邊的事情,二人一直都知曉,但他很不理解,為何之前一直都不見他們二人告知一聲。


    “彼時趙國未滅,李牧未亡,子孝擔憂族人擔心,便囑咐吾等二人,迴齊萬不可告知族人消息!”


    夫堯看著荀州,有些尷尬的笑起來,連忙抬手告罪。


    此刻夫堯與陳則麵對荀州,感覺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畢竟一直瞞著不說,無論如何都有些理虧,但隨著談及荀朔,二人更多的,還是忍不住在感慨。


    上一次見到在雁門見好友荀朔的時候,那時候趙國仍舊存在,那時候天下人都在觀望,以為隨著秦將楊端和被困在潁川,趙國武安君李牧,一定會再次統領趙邊騎,擊敗秦軍!


    那時候他們二人看著好友荀朔投奔白衍,還全說過,之後更是麵對好友的邀請,他們二人還毫不猶豫的開口拒絕。


    眼下,不過一年多的時間。


    李牧與趙國先死後亡,隨著白衍因領兵滅趙有功,不僅被嬴政升為雁門郡尉,更是直接把當初李牧麾下數萬邊騎,一起交給白衍統領。


    本來秦將白衍麾下的白氏鐵騎,便已經兇名赫赫,高奴死戰威震天下,如今又得趙國之中,最為精銳的數萬邊騎!


    頃刻間,白衍麾下統領的騎卒,想想都讓人心驚膽戰。


    除了北邊的匈奴、月氏、東胡那些龐大的勢力外,在中原,恐怕也就號稱兵甲百萬的楚國,方才拿得出一支能與白衍麾下鐵騎正麵硬抗的精銳楚騎。


    更別說,後麵還有白衍獲得洛陰封地的事情,這不得不讓他們二人感慨,好友荀朔當真賭對了!


    一個將爵的白衍,就算加上白氏子弟的身份,都不足以讓他們陳氏、夫氏投靠,但眼下有封地,手握兵馬大權並且還伸手嬴政寵信的白衍,別說他們二人,就是他們二人在齊國的族人長輩,都已經開始準備與白氏接觸。


    燕丹刺殺嬴政,卻讓白衍在巧合下,舍命替嬴政擋下那一刀,誰都清楚,即便白衍是白氏子弟,但日後白衍隻要不背叛秦國,無論白衍犯什麽錯,嬴政都不會對白衍如何。


    更重要的是在其他時候,身為寵臣的白衍,說的話,也會比一般人更能進入嬴政心裏。


    這也是他們陳氏與夫氏,最為看重的一個原因。


    雅間內。


    荀州看著陳則與夫堯,沒有責怪二人隱瞞。


    “伱們二人可否清楚,子孝為何要在白衍身旁幫白衍?”


    荀州不解的問道,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最好奇,也是最為不解的地方。


    陳則麵對荀州的詢問,看了夫堯一眼,隨後對著荀州把當初荀朔要跟白衍的原因說出來。


    原來當初荀朔離開家族之後,因為已經遊曆過楚、魏,於是先北上,在燕國拜見過諸多士族豪傑,而後又去匈奴,等迴到趙國時,有一次差點死在趙地,幸得一位老婦人相救。


    也就在那時候,荀朔想報恩,又清楚倚仗利劍卻不能幫助趙國百姓對抗秦國,於是荀朔便放棄夢想,丟棄佩劍而在趙國為官,希望能幫助趙國擊敗秦國。


    然而隨著在趙國為官之後,恰逢趙國大旱,荀朔親眼目睹百姓食不果腹,山間偏低屍骨,而趙國朝堂內,君王昏庸大肆斂稅,百姓賦稅絲毫不減,群臣當道,大肆斂財掙權,地方大族忙著奴役百姓,販賣女子,無一例外,所有人,沒人願意多看趙國那些受苦受難的生民一眼。


    也就在那時候,荀朔忍無可忍,為了趙國百姓,上書直言趙王,結果被趙氏宗親的趙蔥記恨,在背後向趙王進言,誣蔑陷害荀朔,趙王雖然不敢殺荀朔,但也罷了荀朔的官,彼時絕望的荀朔,原本以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趙國百姓亡,恰逢聽說白衍在高奴的事跡,隨後碰上秦國出兵攻打趙國,而秦國大軍的副將軍,正是白衍。


    “原來如此!”


    荀州聽完陳則的話,竹簡迴過神,雖然不清楚那老婦人救族弟荀朔的詳細經過,但顯然遠非表麵上那般簡單。


    能讓荀朔願意放下夢想,想要為趙國幫助百姓,荀朔一定經曆過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而對於陳則提及白衍當初在秦上郡,在高奴城的所作所為,荀州自然聽說過,心裏亦然欽佩不已。


    荀州清楚,若那時候的他站在白衍位置,不會像白衍那般冒險,就算月氏與匈奴真的南下,他最多就是不會拋棄高奴百姓,下令死守高奴城。


    像白衍那般冒險的行為,其實對於任何人而言,即便是放在諸國所有官員、士人的眼裏,都是不智之舉。


    為一個可能,而去為那些百姓冒險,幾乎在所有人眼裏都是不值得的事情。


    人都是自私的,更別說,當時即使在白衍眼裏,那也是一個推測,一個可能。


    不過也是因為白衍這般十分冒險,並且在所有人眼裏都不值得的做法,高奴城的百姓方才得以逃過一劫,甚至族弟都因此下定決心,幫助白衍。


    “那你們此前在雁門,可曾見過魏老?”


    藺安順看到荀州問完,於是忍不住輕聲詢問道。


    如今已經確定荀朔在雁門善無,那麽已經完全可以肯定,魏老如今也確確實實在雁門。


    “魏老?”


    陳則與夫堯看著一臉急迫的藺安順,起初還沒反應過來。


    魏老?那個魏老?


    等反應過來後,不管是陳則還是夫堯,頃刻間都瞪大眼睛,滿是錯愕的看向藺安順。


    “啊!魏老!!”


    “魏老也在雁門?”


    這時候,輪到陳則與藺安順懵逼起來了,對於魏老在雁門的事情,他們二人從來都不知道。


    出身在陳氏與夫氏的二人,對於魏老可不陌生,對於這個一手把藺安順帶大,並且去到他們家族,他們祖父、長輩等人都會奉為重賓的老先生,他們二人可是都記憶尤深。


    木桌前。


    滿是期盼的藺安順看到陳則與夫堯滿臉吃驚,十分意外的模樣,歎口氣,他哪裏還看不出,這二人也不知道魏老在雁門的事情。


    想到這裏,藺安順滿是失落。


    這時候。


    隨著雅間大門打開,一名名妙齡侍女端著一盤盤好酒好肉進來,藺安順沒有再談魏老的事情。


    而陳則與夫堯得知魏老也在雁門善無,也沒了飲酒作樂的心思。


    “恰逢我等二人也沒收到荀朔的消息,便一起前往雁門一趟!”


    夫堯臉色也嚴肅起來。


    他與陳則一直都不知道魏老在雁門,故而很早之前,在得知匈奴可能會趁著秦國伐燕而南下後,他們二人便從齊國馬不停蹄的來到邯鄲,命人帶著書信去雁門,讓荀朔前來邯鄲一趟。


    他們二人都害怕,按照荀朔那性格,看到匈奴南下禍害趙國百姓,而白衍不在雁門,氣急之下恐怕要拔劍親自上戰場,和匈奴拚命,不死不休。


    別看荀朔不怎麽上過戰場,而且還是出身顯貴的荀氏,但荀朔骨子裏的傲氣,他們可是清清楚楚,別說匈奴南下,明知是死,荀朔都敢去死。


    命。


    荀朔真的不惜,那與生俱來的固執,從違背荀子的意願便能看懂。


    “好!”


    荀州聽到夫堯的話,點點頭,雖說雁門如今很危險,但既然已經來到邯鄲,雁門,自然要去一趟。


    隨著荀州的話音落下,陳則、藺安順紛紛點頭,隨後起身。


    離開前,夫堯從誇大的綢衣袖袋中,掏出三串錢,放在桌子上。


    放才端酒進雅間的一個個妙齡女子,一臉錯愕的看著這一幕。


    這酒,還喝不喝?


    善無城。


    府邸的書房內,魏老一臉好奇的看向趙秋。


    “老夫那弟子到底答應你什麽,居然能讓你願意幫忙!”


    魏老一臉驚奇的感歎道。


    在魏老眼裏,趙秋願意幫忙的可能,幾乎不亞於直接去問郭縱,讓郭縱迴答的可能。


    “等他活著迴來,魏老大可去問他!”


    趙秋把書信交給魏老後,看了魏老一眼,便轉身離開書房。


    活著迴來!!!!


    魏老聽著趙秋語氣頗為有怨言的話,笑起來,看著趙秋離開,低頭滿是驚歎的望著手中拿著的竹簡,實在沒想到,白衍居然真的能讓趙秋幫忙。


    打開竹簡後,魏老看到裏麵不僅有郭縱的話,更有代地公子嘉的迴答,滿是喜色。


    看來對於趙秋在雁門善無的事情,公子嘉一直都清楚。


    “來人!”


    看完竹簡內的消息後,魏老抬頭,朝著門外喊道。


    隨著一名布衣男子走進書房,魏老也已經收好竹簡。


    “交給鐵騎,命鐵騎快馬加鞭,送去雁門山!”


    魏老把竹簡交給侍從。


    竹簡的事情事關重大,雖說魏老對於自己的扈從都充足的信任,但難免路上會有危險,幸好此前白衍一直都留有一支鐵騎在善無。


    “諾!”


    男子接過竹簡,打禮後轉身離去。


    魏老站在書房內,看著窗外。


    匈奴不日就要南下,一但白衍哪裏與匈奴交戰,恐怕一定是一場硬仗!


    這時候月氏哪裏,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南下。


    “荀朔,雁門的安危,老夫與那小子的性命,全要看你了!”


    魏老輕聲說道。


    這時候,書房門傳來腳步聲,隨後一個侍女便走近書房。


    “大人,門外有四人求見,為首的人自稱大人之孫!”


    侍女來到魏老身旁,對著魏老說道。


    魏老轉頭看了侍女一眼,並沒有意外,反而老邁的臉頰上,雙眼浮現一抹思念。


    終於來了!!!


    “帶來書房!”


    魏老輕聲吩咐道。


    侍女點頭,接著退迴兩步,轉身朝著書房外走去。


    白衍與趙秋的交易後麵會交代清楚。


    謝謝諸位大大的月票、推薦票!!謝謝!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是一年一年做到的,提前迴齊國和滅五國之後,身邊擁有無數能人再到齊國,在帶刀眼裏是不一樣的結局。


    帶刀心裏一直都想看到,是白衍幫助秦國滅楚國之後再迴齊國,而不是走到一半就迴家鄉。


    如果真的有一天白衍真的提前迴齊國,那一定是帶刀爛尾了,沒堅持下去。


    帶刀沒有寫長篇的經驗,一步步按照大綱寫到現在,除去忐忐忑忑之外,更多的是大大們給帶刀的鼓勵,每一個訂閱,每一張月票、推薦票,每一個打賞,千言萬語都說不出帶刀記在心裏感激。


    謝謝!


    真的感謝你們每一個人!謝謝!


    最近很多人複陽了,記得備一些藥,平常多喝開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雨我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雨我帶刀並收藏秦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