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泛起光亮,黎明升起之時,山川之間,盡是白霧飄動。


    紅日初升之際,一縷陽光照在新城。


    新城城頭上。


    昔日秦軍攻伐新城時,留下的箭矢痕跡依舊清晰可見。


    白衍站在城道之中,一身秦國甲胄,兩手撐著秦劍,目光看著遠處那逐漸離去的人影。


    這是他在離開齊國之後,第一次,見到自己的親人。


    在外人眼中,他是白氏子弟,但事實上,他一直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在秦國。


    他沒有親人。


    “小舅父。”


    白衍目光望著那遠去的人影,呢喃一句,話語之中,泛起絲許不舍,神情落寞。


    多年未見的小舅父,沒想到會在這般情況下遇見。


    方才相遇,就要再次離別。


    昨晚交談到半夜,在小舅父的堅持下,為防止走漏消息,為避免會發生的意外,他親自把小舅父送迴小舍。


    用小舅父的話來說,若是住在府邸,那就要殺了小舍掌櫃,否則日後遲早有一天,小舍掌櫃會提起這件事情,到時候誰能保證不會被楚國商賈聽到。


    畢竟秦國方才奪下新城,新城內的百姓對於秦軍的一舉一動,都十分敏感。


    隻有迴到小舍,讓掌櫃的知道秦卒是抓錯人,最後放了迴來,掌櫃定然不會放在心上。


    “匆匆一別,他日再相見!”


    白衍輕聲說道。


    望著小舅父在城外遠處停下腳步,迴頭看向城牆這裏,白衍清楚,小舅父知道他在城頭上。


    許久之後。


    白衍看著人影消失在遠方。


    這時候,一名秦卒緩緩走過來。


    “大夫,騰將軍命你前去府邸。”


    秦卒來到白衍身旁,拱手說道。


    白衍點點頭。


    最後看了一眼小舅父離去的方向,轉身朝著城樓下走去。


    新城內。


    百姓已經逐漸適應秦軍駐守在新城,如今已經紛紛走在大街上。


    街道上,男女老少的身影絡繹不絕,一副熱鬧之景。


    每條街道上,都有幾名秦吏站在布告之前,一些百姓,也都壯著膽子在詢問著什麽。


    畢竟這年頭不是誰都識字。


    這些百姓多是新城附近的小村村民,眼下新城被秦軍攻破,成為秦國城池,他們百姓自然就要遵守秦國律令。


    對於秦律他們都不了解,但卻都聽過,秦律嚴苛。


    與其後麵不小心觸犯秦律,不如現在問個清楚,知道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


    一些百姓看到遠處一名秦卒騎著戰馬緩緩行駛,連忙讓開道路。


    街道上。


    白衍騎著馬,看著街道上一個個百姓。


    傳言中,秦國變法之後,百姓紛紛逃離秦國。


    但別說秦國百姓,看著眼前的場景,白衍就能明白,所謂的‘百姓’,其實指的是士族。


    新城攻破後,此前在新城的士族,已經紛紛逃離新城。


    瑾公曾經說過,秦國變法之初,諸國百姓紛紛跑去秦國,分得耕地。


    這句話就不難知道,對於士族而言,秦國律令傷及他們自身的利益,不走就沒有活路,但對於百姓而言卻恰恰相反。


    這也是為何秦國反而越戰士卒越多,從獨居一偶的小國,在變法之後,變成強國。


    若是秦國百姓逃離秦國,秦人攻奪的城邑,它國百姓紛紛逃離,秦國早就在一場場戰事的消耗中,自毀國邦。


    更何況在秦孝公、商鞅之後,秦惠文王是第一個意識到商鞅變法有不足的人。


    比起商鞅,秦惠文王更注重實用,明白秦國不能隻有耕種與伐戰,必須還要有其他行業。


    故而秦惠文王在保留功勳爵位製度之類的核心之外,其他律令便大刀闊斧的修正。


    自古以來,任何一國的君王死後,其諡號大多取決於君王的一生舉止,例如帝辛的諡號是紂,故而稱為紂王。


    從秦惠文王的‘惠’,便能窺探秦惠文在修正秦律方麵,也深得百姓之心。


    在秦惠文王之後,秦武王舉鼎而亡,秦武王一死,秦國便被外戚楚係把持朝政,秦律迎來第二次修改!


    之後第三次修改,是在呂不韋還是秦相的時期。


    呂不韋看到秦國強大的同時,也看出秦國存在的問題。


    比起曆代秦國君王,看出秦律問題的呂不韋,不支持強滅六國,更傾向於秦統天下,應當徐徐圖之。


    呂不韋也開始修改秦律,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認為秦軍斬首製度太過於血腥,便是取消斬首製度。


    雖然在呂不韋死後,秦軍再度恢複斬首製度。


    但其他的一些律令修改,都保存下來。


    故而如今的秦律,在一代又一代的修改下,已經就變得能讓百姓接受,遠沒有傳聞之中的那般。


    “大夫!”


    白衍迴到府邸,業已經在大門等候多時。


    白衍點點頭,將戰馬交給業,隨後便快步進入府邸之中。


    待來到書房之時,騰老將軍與胡進將軍等人,正在地圖上商議著行軍布圖。


    “將軍!”


    白衍來到地圖旁,對著騰老將軍拱手打禮。


    “不必多禮。”


    騰老將軍看到白衍,點點頭。


    “昨日老夫晝夜思索,愈發覺得,韓軍會在洧水河南岸築造壁壘。”


    騰老將軍看著白衍,隨後看著地圖開口說道。


    原來在昨日聽到白衍的話之後,看著地圖,他愈發覺得韓王之所以不降,很可能是有把握抵禦秦國大軍。


    聯想到白衍的話,他覺得,恐怕真如同白衍想的那般,韓軍會在洧水河南岸築造壁壘。


    他不放心褚仞、隗灣二人。


    故而決定今日鐵騎大軍趕到新城後,他要親自與鐵騎大軍一同趕赴洧水河南岸。


    書房內。


    其他將軍聽到騰老將軍的話,看向白衍的目光都忍不住感慨。


    白衍還如此年輕,但其能力、見識,都遠超同齡之人。


    就連胡進此刻看著白衍,都在心中想著,若是白裕知道此事,是否會瞠目結舌。


    胡進一直都清楚,白裕似乎對他這個侄兒白衍,似乎並不是很了解。


    起初是白衍的劍術,再到後麵白裕中毒,更是囑托司馬興幫白衍。


    從這就能看出,白裕對他侄兒白衍的能力,似乎並不清楚。


    “諾!”


    書房內,白衍聽到騰老將軍的話後,拱手應到。


    對於褚仞將軍、隗灣將軍的能力,白衍也不是很了解,本來兵力就不如韓國,眼下身為主將的騰老將軍願意親自前往,他自然更安心一些。


    書房內。


    騰老將軍決意去洧水南岸之後,便開始部署糧草,以及臨車、雲梯、後續大軍的問題。


    申時。


    伴隨著新城西門傳來震耳欲聾的鐵騎轟鳴聲。


    八千餘秦國鐵騎,手持秦字黑騎,從西城門進入城內。


    無論是城門秦吏,亦或者城內的百姓,看著一名名鐵騎將士身穿秦甲、手持長戈,秦劍,紛紛退讓到一旁。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雨我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雨我帶刀並收藏秦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