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軍隊骨幹的培養,還是學院的建設,還是忠嗣學院的忠誠培訓兜底,還是對艦船工程師和特工人才的定向激活,都是在對‘人’這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源的投入。


    連帶著前麵的五十萬的工廠投資,顧航這一波掙到的恩賜點數,就基本花完了絕大部分了。


    剩下的十萬來萬,除卻留了幾萬當個備用金之外,剩下的,他準備投入到科技樹抽獎上。


    前麵已經抽幹的獎池不算,顧航現在有兩個選擇:一萬,與十萬。


    想了下,他還是選擇後者。


    前者雖然獎池還沒幹,但是史詩級和精英級的出貨概率都已經不高了。


    雖然,真要連抽十次,搞不好也能有貨,但既然手頭上有十萬,且十萬的獎池還是個完整的、高概率的獎池,那就不如來一發大的。


    顧航最希望的就是抽到海軍相關的科技,直接提升一下聯盟後續爆海軍的速度。


    然而,十萬恩賜點數真的砸下去之後,事與願違。


    雖然,50%的概率中了一發史詩級科技,應該是不算倒黴了。但是想要的海軍相關的科技,並未到手,來的是【恆星能源技術】。


    稍微有點失望,但是顧航很快也就接受了現實,並且認為這個【恆星能源技術】,其實也相當的不錯。


    聯盟如今是在大爆產能的階段,並且前線戰場上,每一天對於能源的消耗也是天文數字。


    依靠化石能源那肯定是不現實的,更何況,很多核心的戰爭機械,很多高級別的製造工廠,根本用不了化石能源。


    前者的代表,就是海軍的艦船、陸軍的泰坦;後者的代表,是造船廠。


    這些東西的能源解決方案,依靠的是早先顧航就已經抽出來的精英級科技,【壓縮能源技術】,來將電能或者靈化能量,轉化成能量晶塊——這是種超高密度的固態能量晶體,可以類比成極高性能和儲量的電池。


    石油工業雖然現在聯盟也有,但基本上就是供應給了應用砥石發動機的一些中低端車輛、機械。高級別的機械所用的能源,都是能量晶塊。


    甚至,有的關鍵時候,前線戰場上化石能源儲備不夠了,但又要機器動起來,砥石發動機也要用能量晶塊撐住。那種時候就不考慮性價比了,先動起來再說。


    同樣,能量晶塊也可以重新被轉化成電能。這在需要進行星際級別的能源貿易的時候,不用真的建個輸電網送到另一個星球上——那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相反,運一船能量晶塊,送過去到對方星球上的發電廠當燃料,是個更方便快捷的辦法。


    一個標準壓縮能源晶塊,價值1000稅幣,就夠供應一座人口過10萬的小鎮一整年——當然,這不能算工廠生產消耗的工業用電。這樣一個能源晶塊,大約是個長寬高10厘米的方塊形狀,不以壓縮能源釋放技術來運用的話,不會爆炸、不怕碰撞、甚至可以切割,運輸起來也比較方便靠譜。


    但是,它的能量來源卻是個要解決的問題。


    壓縮能源技術隻是可以將可利用的能量,轉化成這種能量晶塊,但是轉化的能量源頭從哪兒來呢?


    聯盟現在的主要能源產地,是怒梟星的廢能風暴。


    直接在廢能風暴長期肆虐的地區,建設壓縮能源工廠。當風暴刮起的時候,以收集廢能風暴的技術,灌注到工廠內的能源壓縮機內,製造能量晶塊。


    但這個看天吃飯。


    哪怕是在怒梟星那兩塊廢大陸上,風暴也不是天天都刮的。


    而另一個相對穩定的手段,就是發電供應。


    一個能量晶塊能供應小鎮一年,那一個這樣規模的小型發電廠不也就能夠一年出一個能量晶塊了嗎?


    這個技術現在主要是利用在一些巢都、工業中心的大型核電站內,但主要是用來在電力用度平穀峰的時候,收集剩餘電能或者釋放電能對應高峰用電的。雖然也能產出一些能量晶塊,但是指望拿來做貿易、供應戰爭肯定不現實,甚至連一些大的發電廠在供應工業生產的能源消耗的時候,還需要怒梟星的廢能轉化工廠出口能量晶塊,才能夠保證用度。


    隨著星艦越造越多,


    聯盟現在主要的發電手段,是可控反應堆。以空氣和水,就能夠生成核燃料並發電,這東西已經夠黑科技了,產生能源的成本也夠低了。


    但是……怒梟星、黑箭星可以大規模發展,因為水資源充沛,可要是時間長了,大海也是會被抽幹的。


    當前,人口規模還沒到很密集的地步,尚且還好一點,然而越發發達的工業生產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已經初現崢嶸。現在不管,以後環境問題會變得嚴重。


    已經幹涸的、就剩下工業廢水的、大部分生活用水資源都隻能依靠水循環係統的科羅嘉巢都世界,就是個例子。


    如果可以,顧航並不想把自己手下的每一個世界最後都抽幹成那樣。


    他有兩條路可以走:平息怒梟星的風暴,修複成靈化氣田。


    那不用說了,光靈化氣田采集並製造能量晶塊,怒梟星一年都可以搞到80億稅幣的純收入。這已經是相當於當下怒梟星一半的年產值了。


    但顯然,聯盟沒有行星級的氣候改造技術,顧航甚至不知道這種技術在不在史詩級的獎池裏,搞不好其層級會更高。


    而【恆星能源技術】,則是另一個路線。


    仔細查看了藍圖的說明,盡管具體的技術他肯定一下子懂不了,但從效果上,大約能明白了。


    隻是可以圍繞行星建造一個巨大的恆星能源采集站,加上配套的壓縮能源技術,就能夠源源不斷的提取恆星能量,製造能量晶塊了。


    而如果圍繞恆星建造的采集站夠多,以至於將整個恆星都給全麵包圍了起來,那就形成了顧航印象裏的一個玩意兒:戴森球。


    當然了,這其中還隔著許多工程學技術堡壘,不是簡單的累計數量就能搞定的。


    而且,就算是有技術,當下的聯盟,肯定沒有資格和財力投入,建造這種超級巨構建築。目前天馬星區的幾個星係也不具備這個條件,製造戴森球會讓整個星係都陷入死寂。


    但是,造幾個能量開采站,那總是容易的。


    這樣一個能量開采站,標準產值是一年一萬個能源晶塊,折合稅幣一千萬左右。投產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建造周期,總計需投入一億稅幣建造一個,後續每年還需要高額的維護成本。


    總體算下來,大約二十年能迴本。


    但這是正常的建造成本,是拉出來生產線、利用技術藍圖自己建造的價格計算。


    顧航有黑箱開掛,用成品黑箱生產關鍵部件再運輸拚裝,建造成本能夠急劇壓縮到幾乎隻要工本費,建造周期都可以縮短一半。


    這是比反應堆更廉價的能源來源,配套壓縮技術,不僅能夠解決當下以及很長一段時間未來的能源需要,同時在戰爭結束之後,用不完的能源,可以直接賣錢。


    並且,它建造的數量如果不多的話,對於恆星係內諸多行星的環境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顧航將黑箱放入到位於亞空間風暴神國中的黑箱工廠,在顧航的指令之下,聯盟的秘密研究所開始準備產出東西,並且相應的建造指令,也下達給了聯盟政府。


    後續,聯盟政府將會按照他的命令,在天馬星區的八大恆星上,分別上馬一定數量的能源站項目。


    不過,這個建造時間會相對久一點。


    顧航的首席技術官,武佳蓉女士,目前可不在天馬星區。


    ……


    遙遠的鋼火龍星區,機械修會-明陽教派的核心鑄造世界:金狄星的軌道上,一支龐大的機械教艦隊,緩緩自港口開出。


    全部艦船的塗裝,與常見的機械教的紅色不同,而是以明黃的顏色為主,以鮮紅為點綴。


    為首的,是一艘看起來有些臃腫的正方形‘戰艦’,僅僅從體型上來看,它比雲羅艦隊的旗艦‘龍鷹號’還要大許多,甚至已經比人類帝國海軍中主力戰列艦的規模還要更大一些。


    實際戰鬥力可能稍微差一點。因為明陽教派的這艘‘金狄號’機械方舟,同時還擔負著一定的研究、製造功能,結構上並不完全是為了戰爭而生的。火力和防護都達到了戰列艦水準,甚至超過了不少,但是在結構強度、敏捷、速度、轉向上,都有差距,綜合戰力可能會稍弱一些。


    但總的來說,明陽教派在綠皮入侵的時候,沒有固守自己的鑄造世界,而是明確選擇了跟星域政府站在一起,主動出擊應對災難,這一點讓整個龍鷹星域政府都大為振奮。


    原本絕望的氛圍,都有所改觀了。


    雖然,重振旗鼓的雲羅艦隊,哪怕加上了金狄星的機械教艦隊,在整體規模上仍舊與鐵圖斯所率領的綠皮主力有差距,但是在主力艦船方麵,有了金狄號方舟的加入,已經到了可以對抗的程度了。


    當下,機械教的龐大艦隊,就是要出擊,前往上高原星,與雲羅艦隊匯合的。


    按照金狄的鑄造將軍-陳海旭與星域元首譚九儀之間的約定,兩大艦隊將會合歸一處,主動出擊,共同對抗綠皮艦隊。


    並非是要打什麽艦隊決戰,但卻可以有底氣守住上高原星了,那裏算是個交通要道。


    鐵圖斯已經展現出來了他的戰略意圖,艦隊從雪鷹星區擺明了架勢要往鋼火龍星區來。在星域首府雲羅星與鑄造世界金狄星之間,鐵齒大酋長選擇了金狄星作為首要目標。


    而武佳蓉,此刻正在這艘船上。


    一年多以前,她終於接受了飛翼星造船廠的技術主管,同時也是明陽教派的統禦主教的王昭然的邀請,來到了金狄星。


    這一年多的時間,她在金狄星算是混得如魚得水。


    機械教內部的鬥爭是比較激烈殘酷的,這一點,武佳蓉深有體會。她當年就出身自金狄星,稀裏糊塗就成了犧牲品被交了人稅。


    這當然不合理,金狄星是機械教的鑄造世界,這種類型的世界甚至不需要負擔帝國稅的。她這完全是被人往死裏坑了。


    隻是,坑她的人,如何也想不到,她有朝一日,還能迴來,並且是以重要賓客的身份。


    在機械教內部鬥爭激烈的同時,整個教派對於技術能力的崇拜也是非常濃重的。武佳蓉歸來後,幾場演說、參與的幾次項目指導,都拿出了十足的水平,這就是讓她能夠贏得尊重的基礎。


    而更進一步的,她所掌握的很多技術,甚至是明陽教派內本身沒有的。


    也很正常,武佳蓉的學術基礎,來源於在金狄星的學習沒錯,但是後續的技術、學術能力的成長,則基本都是因為對黑箱的研究所帶來的增長。


    她研究了每一份黑箱直接產出的成品,推敲這些最精準的產物背後所代表的東西,從而有所心得。


    所謂她掌握的、明陽教派沒有的技術,並不是粗略的指她掌握了戰犬泰坦的生產藍圖,而金狄星造不了泰坦。金狄星當然能造戰犬,甚至金狄星都擁有製造更高一層的軍閥級泰坦的能力。


    仍舊以戰犬泰坦舉例,武佳蓉掌握了一些特別的技術細節,例如她通過研究黑箱產出的關鍵部件,知曉了某個武器安裝部件上的具體技術細節。而這個細節,能夠讓戰犬泰坦在裝配熱熔武器的時候,提升7%的威力,並且更加安全穩定。她不僅知道怎麽做可以做到,也知道要如何改進生產線達到這個目標。


    這就是個她通過研究黑箱產出的絕對標準件之後,掌握的金狄星上所沒有的技術細節。


    而毫無疑問,這類細節是相當重要的。


    類似的東西,還很多。隻要聯盟的黑箱有產出、她有細細研究過的,那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收獲,無非就是這種收獲的價值高低而已。


    她當然不會傻乎乎的將這些東西全都給拋出來,那到時候贏得的,就不是讚歎,而是猜疑和貪婪了。


    現在的程度,剛剛好。


    她拿出來的東西,都是來之前就跟顧航商量好的。這些付出,換來機械教的認同和正經的頭銜,順帶還能換一些技術迴來,這個交易可以做。


    她順利的通過了由六位主業賢者組成的評審會進行的審查,拿到了統禦主教的頭銜。


    過去,她隻是能力達標了;如今,她在獲得了確切的身份之後,相應的榮譽、地位、權限,也就接踵而來。


    接著,她還在正常活動之餘,做了一件‘小事’:她查了一下,當年自己被送去當人稅,成了天馬艦隊上不能脫離的技術專員的事情,到底是誰搞的?


    後來她發現,那真就是一件小事。她當時的一位‘同僚’,也在競爭機械師的晉升機會,但走正常的考核路線比不過她,再加上二人有宿怨,其就發動了一些關係,送了禮,給他的一位親屬。那人,也不過是個機械神甫而已,然後她就這麽被送走了。


    查清此事之後,她本來沒想再繼續追究了。那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沒有當年被送走的事情、沒能在接下來跟顧總督相識,她一直在金狄星廝混著,十四年的光景,搞不好現在還在機械師這個級別裏麵蹉跎呢。


    沒有特殊際遇,想要跨升階級可太難了。了不起她找到人帶帶她,那也撐死了到機械神甫的級別,而且此生恐怕也就止步於此了。


    哪兒有如今,已經正式獲得統禦主教的身份,在整個金狄星也算是一方大人物的際遇呢?


    不過,本來也不用她親自去做什麽。


    她調查此事的動作,自然而然的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然後,那位機械神甫連帶他全家,很快都成了奴工了。


    武佳蓉還問了一嘴,這樣會不會有點過分。


    負責監察的一位引擎先知謙卑的笑著說不會。


    那人本來就不幹淨,處理掉了,還算是拔除蛀蟲了呢。


    武佳蓉就不再說什麽了。


    她記得那天,她仰望著金狄星天上掛著的那顆昏黃的太陽,感慨萬千。


    一切過去的恩怨,都煙消雲散了。


    隨之同時一起消散的,還有原本心中還有的那一點點迴歸機械教的想法。


    按照她原本的計劃,她是到要迴歸的時候了。


    她已經成為正兒八經受機械教認可的統禦主教,獲得了一些名聲,連過去的仇都報了。在金狄星要做的事情,已經大體上算是做完,是該迴去,準備建立自己的分支教派。


    統禦主教這個級別,已經夠了。


    到時候,建起來的這個小分支派別,將會是隸屬於明陽教派下麵的一部分。


    這種情況還挺常見的,一個統禦主教或者主業賢者,有了自己的一些特別的想法,團結了一圈圍繞自己的機械教成員,形成了一個依附於過去的主要教派的分支派別。


    一般而言,被依附的教派,對此到底會是扶持態度還是漠視態度,甚至是敵視態度,都不一定。看那個統禦主教在原先的教派人緣、建立分支教派的動機和目標是啥。


    具體到武佳蓉來說,她已經私下裏跟一些接觸過的、關係還不錯的其他主教、甚至兩位賢者都已經聊過了。新教派想要得到明陽教派的支持那不太現實,但是就目前來看,應該不至於遭到敵視,最多冷淡而已。


    武佳蓉采用的說法,是先吹了一波聯盟,發展得極為迅速,那位總督先生確實相當靠譜,頗有些英明神武的感覺。並且,她在其中也發揮了一些作用,聯盟能夠有如今的發展,她在裏麵也出力良多,聯盟也算是她人生事業的一部分,她舍不得放棄。


    借助飛翼星的基礎、科羅嘉的人口,未來聯盟的發展潛力會非常大。她可以在那裏,建立明陽教派的分支,在飛翼星造船廠的王昭然主教也可以提供一些幫助。王昭然在飛翼星那麽些年,機械教的宗教影響力擴張一直都不怎麽樣,她會去改變這個局麵。


    對於武佳蓉的說法,其實明陽教派不是特別感興趣。或者說,機械教對於傳統意義上宗教影響力擴大並不那麽執著,跟國教不一樣。反正,隻要一個帝國世界有要用機械、有技術需求,那就跟機械教離不開關係,信仰什麽的,沒那麽所謂。


    他們更在乎的,是哪裏具備特殊的技術、哪裏有珍貴的資源、哪裏有潛力建設起來一個新的鑄造世界。


    不過,他們也不會阻撓擴大宗教影響力這件事就是了。


    綜合起來就是,小武你要幫我們擴大宗教影響力,那挺好的,咱們又是一個教派,你建個分部就建了,不會阻撓,名義上可能還支持幾句話;但這事兒不咋重要,所以實際的支援是別指望了。


    武佳蓉對此完全接受。


    然而,就在她準備離開的時候,鐵齒戰爭爆發了。


    綠皮獸人把龍鷹星區捅了個對穿,東西交通斷絕,武佳蓉迴不去了。


    她也被卷入了這場戰爭,開始在金狄星裏麵,給明陽教派幹活。


    監督工廠生產、自己親自上手搞一些高精尖裝備的生產……


    也不是沒好處,她現在甚至掌握了手搓泰坦的能力——就是她一個人搞起來有點慢,不能量產。但在金狄星,她也隻是負責核心部件的手搓工作,主要生產交由工廠。


    並且,她也借由金狄星的資源,給自己做了一係列的身體改造。目前,她看上去雖然還是個人類姑娘的模樣,但實際上,她後背有四根金屬支架從身體裏延伸出來,撐起來的跟她本人差不多大的機械座駕,就是她本體的一部分。


    看起來是個代步工具而已,但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變形出多種強力武器,近戰遠程皆具備。單挑的話,打死一個普通的星際戰士應該沒啥問題。


    說老實話,她其實不想做這麽大規模的身體改裝。


    但是,戰爭期間,她必須如此。否則萬一有意外發生,她連自衛能力都沒有就完蛋了。


    ————


    6k


    4k常規更新,2k還債,還欠70k


    後麵還有張星域星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