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著她,李恪的心情反而有些難過,他畢竟是一個穿越者,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所以有些東西他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在李恪的思想當中,人的生命理應是最高的,其他的一切都要靠後。


    但同樣,在後世還是有無數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奉獻出了一個強大、富強,甚至多生出來一些噴子,讓他們在鍵盤上可以輕易敲下,也許沒有那場戰爭,他們會過得更好,也許不用還房貸的話來。


    或許在他們的認知裏麵,可能他們那些精神祖國裏麵一切都是免費的,一切都是天堂,沒有房貸,沒有其他的吧。


    他們更沒有想過,沒有那些為了這個國家奉獻出自己生命的人,他們的父母甚至爺爺輩就早就死了,他們根本生都不會生出來。


    所以,李恪的感觸是這些人裏麵最奇怪的,他從無數的影視節目當中曾經見到過,從無數的曆史資料中曾經了解過那些偉大的平凡人。


    但他卻又沒經曆過那個悲壯、熱血、慘痛的年代,所以他覺得一切都應該是人命至上,而現在看到紮林的妻子因為丈夫的犧牲而得到了朝廷以及周圍人認可而感到高興的時候,他很難過。


    因為他清楚,這些百姓之所以活的如此小心翼翼,是因為他們經曆過那個你甚至連命豁出去什麽都不要的情況下,都依然連個屁都算不上的時代,所以他們才明白,眼前的一切彌足珍貴。


    “嫂子,諸位鄉親!紮林犧牲了,他得到了榮譽,得到了朝廷的補償,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犧牲,這樣的補償是值得的。”


    “但在我看來,我寧可付出十倍,百倍這樣的物資去換迴一個紮林這樣的烈士,這樣為大唐捐軀的勇士。”


    “因為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能衡量的。但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和平的,不管是你們的過去,還是未來,和平、美好的生活永遠都是爭取出來的。”


    “當我們過上美好日子的時候,其實在無數個領域,無數個方方麵麵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默默的為我們付出著。”


    “或許他們也許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那是因為他們也是普通人,捫心自問,當我們處於他們的位置上,我們能夠做的更好,做的更加如同一個聖人完美嗎?不能!”


    “所以,這些犧牲的烈士,這些勇於為了國家而奉獻的烈士,我們要記住他們的存在。雖然我很悲傷,但是我知道,這樣的犧牲依然會存在,而且未來同樣會存在,永遠不會消失。”


    “和平安寧的不是這個世界,而是我們的祖國,是我們這個國家!所以,我希望你們永遠能夠記住他們這些人的奉獻,而不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而不是在我們出事的時候,總是希望他們第一個來拯救我們,優先拯救我們。而和平的時候,卻又指責他們擁有的權力。”


    “畢竟大唐的軍隊為所有人敞開,如果願意以身報國,大唐隨時歡迎所有人。”


    “鄉親們,我李恪能做的不多,今日,我不僅僅是帶來了朝廷的慰問,還有給他們的特殊稱號。”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隨著李恪的話音落下,跟隨李恪一起過來的人員,將兩塊牌匾搬了過來。


    一塊牌匾上麵寫著:光榮烈士之家,另外一塊牌匾上寫著:一等功臣之家。


    在他的下角有大唐朝廷負責簽發的尚書省名單、隸屬大唐皇帝直屬的軍部名字,以及李世民的親筆簽字。


    包括這幾個字也是李世民親筆寫的,然後雕刻出來的。


    當然全國的所有烈士,功臣都是一樣的。


    負責送過來的牌匾是李恪的護衛,他們親自將這兩個牌匾掛到了林多家的大門口。


    “殿殿下……這個要不然掛到屋裏麵,掛到這裏……這風吹日曬的……”牌匾是由木頭雕刻而成的,時間長了,如果放在戶外的話肯定會變形,而這個牌匾……他們都有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放心!到時候會有人專門替你們維修更換!保證這個牌匾一直都存在不會出問題。”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可是……可是殿下,我們就想要這個。”林多的母親有些結巴的開口道。


    “那……就放家裏。這樣,到時候讓人重新雕刻兩塊石頭的備份,就立在他們的門口。”李恪想了想,沒有強求,他很清楚,這兩塊牌匾對這些烈士家屬的意義跟對外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見李恪答應了,林多一家人趕忙道謝。


    兩塊牌匾被他們恭恭敬敬的請到了屋裏麵,在屋裏還有紮林的牌位,而這兩塊牌匾就放到了他的牌位後麵。


    除此之外,這一次李恪過來,還給他們攜帶了一些慰問品,其實東西不多,隻有一些比較罕見的東西,比如說一包二斤裝的白糖。


    鹽對大唐的大部分百姓來說,現在都可以吃的起了,但是糖依然是稀罕的物品。而現在大唐的本土熬製糖的產業也沒有擴大多少規模,主要是大唐的田地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麵都要先保證糧食之後才會逐步的開始種植甘蔗等這些產糖作物。


    鐵錘所在的村慰問結束了,但李恪的慰問行程並沒有結束,不僅僅是李恪,李嫣都是一路隨行,隻是跟之前不同的是,李恪的慰問這一次不同特意弄的很辛苦,可以保暖的馬車等都是安排上。


    其實,慰問還是很苦的,上輩子李恪跟人出去自駕旅遊,一天開的車時間長了,都覺得累,而這輩子有時候前往一個目的地,可能路程就要兩三天的時間。


    但他卻並沒有覺得有多累,雖然馬車很顛簸,而且就算是保暖的馬車也不能跟後世汽車比,人要穿的很厚,但依然總感覺身上並不是很熱。


    隻是看著青海的這些百姓,尤其是跟他息息相關的這些百姓相較於幾年前,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他內心就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不管怎麽說,他還是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


    有這些,就足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