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拿著報告走了幾步,看到魏征沒動作,房玄齡就停下了自己的腳步看著魏征。


    魏征:“?”


    他抬起頭一臉疑惑的看著房玄齡,你倒是走啊,你站在這裏是什麽意思。


    房玄齡:“?”


    你不跟我走?


    “你看我幹什麽?”魏征無奈的開口了。


    “你不走?”房玄齡問道。


    “我為什麽要跟你走,老夫是門下省的,跟你尚書省有啥關係?”魏征有些鬱悶,我特麽什麽時候跟你穿一條褲子了?我門下省可是專門監督你尚書省的,你搞清楚一些。


    “走吧,殿下不好糊弄,我一個人有力不怠啊。”房玄齡無奈的開口道。


    “我不去,反正跟我無關。”魏征有些鬱悶,我現在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一個殿下的人就夠鬱悶的了,你們動不動就叫我過去,這是什麽意思?


    “那趙國公同去。”房玄齡又看向了旁邊準備迴自己衙門的長孫無忌。


    “我去幹什麽?你們忘記了,老夫又不知道此事。”長孫無忌搖搖頭道。


    “你忘記你說漏嘴了?”房玄齡有些無語。


    “非也,非也,說漏嘴跟我知道不知道這件事並不衝突,我不知道這件事。”長孫無忌搖搖頭,“我要迴去辦事了,明年大會的一些政策還需要重新製定的,還有許多大唐律需要重新討論是否通過。”


    房玄齡:“……”


    你這真是油鹽不進啊。


    但長孫無忌不去,房玄齡也沒得辦法,但魏征不去不行。


    所以……去往兩儀殿的路上,房玄齡走在前麵,魏征這個大冤種走在後麵,他是被房玄齡給直接拖過來的。


    “哎,說實話,我現在也是有些想杜克明了。”魏征歎了口氣開口道。


    “你什麽意思?”房玄齡有些疑惑的看著魏征。


    “因為有他在的話,這會兒他肯定陪著你去了,跟老夫就沒什麽關係了。”魏征搖著頭道。


    “你想的美,杜克明雖然人不在了,但是我還得說一句,他心切開都是黑的,我也不怕他晚上來找我麻煩。像是跟殿下相關這種事情,還得鄭國公你來。”房玄齡搖著頭道。


    魏征:“……”


    你可真是夠狠的,你就這麽說你搭檔的。


    “鄭國公你別這個表情啊,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跟杜克明的關係可不好啊。”房玄齡很是認真的開口道,“雖然說我經常需要他幫我做一些決斷。”


    “但誰告訴你我們兩個人配合的不錯,私人關係就不錯了。”


    “所以我現在罵他我也說的過去,他心切開就是黑的。”


    房玄齡搖著頭說道。


    魏征懶得理他,反正杜克明現在也不能反駁你的話,你說什麽不還是由著你說。你說杜克明心切開是黑的,你也好不到什麽地方去,你們這些謀臣的心都是髒的。


    唯有我魏征,一片真心,天地可鑒。


    哎,最後怎麽就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魏征唉聲歎氣的跟著房玄齡到了兩儀殿,對於魏征這個樣子,房玄齡倒是無所謂,隻要他來了就行,因為房玄齡也是這兩年才發現,魏玄成這個人有點意思。


    到了兩儀殿,房玄齡進來之後,有些恍然的問道:“哎,殿下怎麽是您,陛下呢?”


    你太特麽不要臉了,魏征嘴角抽搐了一下,差點罵出來。


    “梁國公,不至於吧,我也不是剛剛才在這裏,你消息這麽慢的嗎?”李恪無奈的抬起頭看著房玄齡問到。


    “倒不是臣消息慢,與其說臣消息慢,倒不如說臣事多,這年後的統計工作一直持續到現在,臣是一刻不得閑,很多事情自然就忽略了。”房玄齡無奈的開口道。


    李恪自動忽略了他的話,自從尚書省分成了十幾個部門,各個部門要處理的事情增多之後,房玄齡見一次麵就得高低抱怨一聲,反正李恪是不可能接口的。


    “這麽說來,大唐23年的統計工作大概結束了?”李恪直接轉移了話題。


    “已經結束了,大唐23年全年的國庫稅收約為1675萬貫,幾乎全部都是來自於商稅,其他的稅率基本都已經免除,另外國有商行上交利潤1850萬貫,總計收入3525萬貫。”房玄齡點點頭,然後給李恪匯報除了一串數字。


    “還行,不錯,大概有3.5庫了。”李恪笑著道。


    房玄齡有些無語了,他都想吐槽了,殿下您能不能不要用庫這個單位了,整的現在這都快變成一個真正的單位了。


    “稅務這方麵的製定工作你們自己商量好,很多稅收既然取消了,那取消的是否合理,這些都是要論證的,而且有一些稅收的存在還有其他意義的話,那麽最好就不要取消,而是以國家補貼的形勢,名義上它還在,但實際上已經不用百姓出一分錢了。”李恪交代了一句。


    “是,臣等會對這方麵的進行詳細的討論。”房玄齡點點頭道。


    大唐的國庫收入還差遠了,據說大宋巔峰時期國庫收入一年有一億六千多萬貫,大唐現在才三千多萬貫,連人家一個零頭也不算。


    不過考慮到大唐取消了徹底的農稅這一點,單純依靠商業稅達到這一點,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當然,這裏麵的商業稅相當大的來頭肯定是來自於對外貿易所帶來的大量稅收,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國有商行上交的利潤。


    而他們上交的利潤相當一部分是因為門閥世家的私人商行要增加添加各種各樣的設備,而這些設備的利潤肯定是要繳納給朝廷的。


    “人口方麵呢?”李恪問了一遍。


    “人口方麵我們的沒有辦法仔細調查,但是根據長安附近郡縣比例,再參考大唐目前的整體人口數量,我們計算了一下,大約是3160萬人左右,這幾年大唐的新生嬰兒的存活率在不斷提高,而病死率則是在快速下降。”


    “光是這一點,在未來幾年必然是大唐的人口爆發期,按照我們的估計,大唐人口增長率在未來今年估計大概能有8%左右。”房玄齡給李恪匯報了一下。


    “殿下,門外尚書省官員求見。”徐菘推開門走了進來。


    “進來。”李恪有些疑惑,房玄齡在這裏,尚書省官員有事匯報?


    很快,一個三十來歲的官員就推開門走了進來,給李恪行禮之後才開口道:“殿下,梁國公,陛下旨意,讓您有事情前往宣政殿匯報。”


    李恪:“?”不是去看一下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