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也隻是通知李世民的聖旨,通知完畢之後自然就走了,然後留下了大殿裏麵的三個人麵麵相覷。


    李恪:(?д?;)


    房玄齡:(?д?;)


    魏征:(?д?;)


    “咳,陛下是搬去了大明宮嗎?”房玄齡開口問道。


    “他說過去看看的。”李恪一臉的呆滯。


    宣政殿在大明宮就類似於太極宮的兩儀殿,大明宮最大的宮殿含元殿,比太極殿的規模都更大,而整個大明宮的規模更是太極宮的四倍。


    包括大明宮的西內苑都已經是處於建設完畢的狀態,跟太極宮的北側已經連接在了一起。


    “額,估計陛下可能是想過去住一段時間吧,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大明宮修建成功這麽長時間了,而那邊修建之後的居住環境也是要比太極宮強一些。”房玄齡隻能從各個方麵找了一個比較客觀的理由。


    他隻能說,陛下你這個也太急切了,就這麽直接都扔給了殿下,自己跑到大明宮去了。


    李恪:“……”


    他感覺這個事情總是有一些不對勁的地方,他決定去後麵看看,但房玄齡和魏征過來談工作,李恪總不可能扔下他們直接走了。


    “鄭國公,我覺得我父皇這是不是有點太過於享受了。”李恪看著魏征開口問道。


    魏征:“?”


    你要不要看看你的秦王莊再說這件事,當然,你不是皇帝,隻是個皇子,而且是花的自己的錢我確實是沒權利多說什麽。


    “殿下,大明宮在皇家私人財產和國家財產進行分割之後,大明宮屬於皇室的私人財產,陛下並未多花一分一毫朝廷支出的費用,隻是住自己的宮殿,所以這談不上是不是過於享受。”


    “而且陛下剛剛搬過去就直接通知了我們,有任何事情直接去宣政殿找他,顯然依然沒有忘記工作。”魏征認真的開口道。


    李恪;“?”


    房玄齡:“?”


    兩個人都是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魏征,太陽從北麵上來了?


    “殿下何苦這麽看我?我魏征隻是擅長諫言,並不是抬杠。”魏征有些無奈的開口道,你們是不是對我有什麽誤解?


    你們難不成覺得我沒事就諫言之類的,這些是抬杠嗎?


    算了,不說了,老夫的知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好吧,梁國公,這麽說來,大唐目前的一切都是蒸蒸日上,朝廷國庫的支出還夠嗎?”李恪點點頭問道。


    “目前的朝廷支出還是夠的,糧草的價格並不貴,另外就是各個士兵的月錢雖然有所上漲,但整體支出的規模並不大。”


    “而至於其他占用資金較多的武器裝備等,因為國有商行的關係,支出的反而並不多。”房玄齡立刻開口道,雖然軍方采購國有商行的武器裝備也是會預留部分利潤,但是這部分的利潤不像是以前的鐵器麵對市場那樣恐怖。


    而是按照真正的利潤預留了大約50%的利潤給於國有商行。


    之所以這麽多的利潤也是因為考慮到了一些鐵器裝備等的更新費用,和研發費用。


    雖然研發對於這些商行來說目前支出的並不太多,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商行的研發肯定是要逐步的發展起來的。


    官方的軍械研究所很快也是會將一些普通武器方麵的研發等直接轉交給這些專門生產武器裝備的國有商行。


    “但今年涉及到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建設部那邊如果大規模的投入要建設鐵路的話,尤其就像是殿下您所說的,基礎建設的收益是非常慢的,而您又不準備盈利運營鐵路,那麽鐵路的建設在未來將會占據朝廷大部分的投資方向。”


    “當然,鐵路的投資除了人員工資之外,大部分的支出也都支出給了國有商行,算是左手倒騰右手,但是這裏麵肯定是有部分損耗。”


    “而財政方麵的話,朝廷支出很快就會無法跟上。這方麵,不知道殿下有什麽安排?是直接印錢還是?”房玄齡看著李恪問到。


    “不可能直接印錢,印錢必須要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而且印錢也必須要跟審計和統計綜合計算才能夠印刷,如果莫名其妙的胡亂印刷,日後大唐的貨幣就會徹底崩潰了。”


    “如果缺錢的話,就發專項國債。”李恪想了想,直接開口道。


    “國債?”房玄齡他們都愣了一下。


    “就是以朝廷的名義向大唐民間百姓借錢,可以分三年前,五年前,十年期等不同的期限,另外還有就給於一定的利息,比如說年利率按照5%或者是6%左右的標準來製定。”


    “這樣的話,民間不少人應該都是會認購國債的,另外國債可以設置為能轉讓,就是允許民間相互之間交易國債。”


    “國債這邊的事情可以去問李嫣,她明白,國債也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來進行,比如說儲蓄型的國債就是不允許轉讓,但是可以提前支取,可以更名,可以掛失等等。”


    “可以由父母給子女購買一份國債,等到他成年之後直接給他等等。”李恪大概舉了一個例子。


    房玄齡他們都是聽的有些愕然,國家向個人借貸也就是了,而殿下似乎又玩出了全新的方式。


    “那如果這樣的話,明年如果朝廷還不夠呢?”


    “繼續發行啊。”李恪理所當然的開口道。


    “這……就不怕還不上嗎?”房玄齡和魏征都傻了,這東西總不能每年借,年年借吧。


    “知道你們在想什麽,不過沒有任何問題,直接借吧,隻要國家的經濟發展不錯的話,借債並沒有什麽問題,反而可以加快國家的發展。”


    “那些門閥世家不是喜歡存錢嘛?他們的錢埋藏在殿下,難不成比借給朝廷還更加保險嘛?借給朝廷,以朝廷的名義保證,而且每年還有利息,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穩定且長期的收入。”李恪很幹脆的開口道。


    雖然年利息看似5%好像一點都不多,但想一想,存一個億,一年就是五百萬的利息,年利潤有五百萬的公司,對後世那麽多的公司來說,恐怕都已經進入前百分之一了吧。


    如果存10個億,一年就五千萬的利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