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作者:黃柏山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突然遭此變故,一夜之間變成江寧侯府的頂梁柱,江衛功被迫長大。
直到這時,江衛功才意識到自己的一無是處。
在關鍵時刻既不知要如何替父兄報仇雪恨,還差點死於敵人的刺殺,根本承擔不起侯府未來。
走投無路之下,江衛功借助之前交的酒肉朋友,爭取到進宮麵聖的機會。
求先帝為他父兄查明冤屈,為他大哥求最好的太醫與最好的療傷藥。
先帝看上他那股連命都能豁出去的勁頭,所以答應了他的要求,代價是要求江衛功進入暗衛營,借助他在京中貴公子圈很混得開的特點,為先帝作耳目。
除此之外,一些類似監聽、找線索證據,乃至讓人‘暴斃身亡’的事,他也沒少做。
而先帝也確實滿足了他的要求,不僅為其查出覬覦侯府爵位,背刺他父兄的江氏旁支犯事的罪證,還查出與其勾結的外人。
哪怕其中牽涉到先帝的一個兒子,先帝也沒有手軟。
並派出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藥治療江寧侯世子,成功讓他大哥擺脫餘生將要癱瘓在床的厄運。
哪怕江寧侯世子的腿腳從此有點跛,不能再上戰場,卻能留在京中繼承爵位,不影響娶妻生子,保住江寧侯府的嫡支傳承。
而江衛功既是為了讓先帝放心,同時也是為了方便行事,更是為了不讓自己背地裏做的事,結的仇連累江寧侯府,早已當眾與江寧侯府做過切割。
論能力,江衛功絕對不在崔景懷之下,論忠心,從他願為江寧侯府做的那些事情上,不難看出他是很重情義的人。
何殊提出要在大安境內建幾所武院後,已將現任江寧侯,也就是江衛功的大哥派去其中一所武院任院長。
那所武院建在相對較為靠近大安邊境的區域,主要的生源來自邊境各處駐軍。
江寧侯自從遭遇那次重大挫折,壯誌難酬後,就有些意誌消沉,倒是在武院中煥發了事業的第二春,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變得格外不同。
對江衛功而言,僅憑這一條,他就願意全心全意的效忠給他大哥這個機會的正寧帝與太子。
何殊雖然不知道對方的這種心態,但也願意信任並重用他,所以在崔景懷推薦的幾個繼任候選人中,選了很重視親人,看上去其實並不那麽適合的這個江衛功。
畢竟何殊早就關注過對方的資料,知道他是一個人品道德都很過關,做事也會留餘地,不會亂傷無辜之人。
雖然江衛功之前在何殊麵前露臉的機會少,但是兩人也是共事多年的上下屬,對彼此的做事風格都較為了解。
所以何殊此刻一邊看帳本,一邊頭也不抬的隨口問道。
“八公主那邊到底是怎麽迴事?”
早前在鳳元宮時,聽到八主說出的那番話,何殊表麵上不露聲色,迴東宮後,立刻給江衛功下令,要求他盡快安排人徹查八公主身邊的人。
與十歲之前,一直生活在經濟困窘的郡王府,連出門交際的機會都沒有,做夢都不敢奢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公主之尊的四公主不同。
八公主則是皇後在先帝駕崩前才懷上,在正寧帝登基後才出生的公主,而且生來就是嫡公主之尊。
這樣一位公主,再怎麽受寵愛,也不該是那幅樣子。
何況皇後在她的誘導與敦促下,這些年的進步很大,她自己在前半輩感受過生活的不易,不可能將女兒養得那麽缺心眼。
再加上八公主儼然將自己放在蔣家人的立場上,指責皇後不尊敬蔣老太太,不願‘幫小忙’的言語,也讓何殊當場就起了疑心。
即便是公主,八公主生來就接觸的也該是君臣教育,她是君,蔣家是臣。
蔣家就算是皇後的娘家,在皇後與公主麵前,也該是臣,不管何殊內心認不認可,當下就是這麽大環境。
可八公主完全是以普通人的心態,對外祖蔣家十分尊敬,這絕對不是能用‘年齡小’所能解釋的事。
所以這種心態出現在一位公主身上,絕對不正常,讓何殊十分警惕。
江衛功也沒含糊,幹脆利落的迴道。
“迴稟殿下,經查實,八公主身邊那個名叫秋儀的大宮女,與蔣家三姑娘身邊的一位侍女是親姐妹,姐妹二人過往從密,八公主十分信任那個大宮女。”
知道這裏麵有蔣家的手筆,何殊並不覺得意外,八公主被教成這樣,受益的明顯是那蔣家,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幕後主使。
隻能說蔣家太蠢,吃相太難看,可能是仗著自己的皇後母家,近乎是明目張膽的在做這種事,才能這麽快就被曝露出來。
“我出宮前,不是說過要將那些公主伴讀都給換一遍嗎?現在的情況如何?”
江衛功恭敬的迴道,“原本的那批伴讀已被皇後娘娘遣離,新伴讀的候選人已經備好,現在隻等殿下抽時間過去做最終挑選。”
何殊點頭,“看來就算沒了當伴讀的機會,這蔣家也沒閑著啊,行了,這件事到此為止,剩下的交由母後負責處置。”
說完這件事,何殊又安排下另一件事。
“稅改方案的各地反饋,近期應該會陸續被送迴京,你派人盯好了,防止某些人在路上動手腳,還有建言箱的安置與看管問題,你知道都該怎麽做吧?”
江衛功斬釘截鐵的迴道,“臣定當不負殿下厚望!”
江衛功比崔景懷小幾歲,雖因遭遇家庭巨變,以及做暗衛的經曆,性格變得沉穩謹慎了許多。
但是比起打小就寄人籬下,還是寄居在皇宮這種頂尖名利場中的崔景懷,他的性格還是要更為開朗,言行之中的情緒表現得更為直白一些。
次日再去鳳元宮時,正當何殊打算避開正寧帝,在私下裏與皇後提提八公主的事情時,就遇到景華宮派人來請正寧帝過去。
看著正寧帝皺著眉頭離開的背影,何殊此前雖然也曾見到過,卻沒多在意。
畢竟這是她爹私事,擱她前世,還能聲討渣爹對家庭不忠,可是現在,這隻是十分尋常的一件小事,連她娘都隻是挑挑眉,情緒絲毫不受影響。
揮退周圍的宮女內侍後,何殊才問道。
“我不在宮中時,惠嬪也經常打著小公主的旗幟,來您宮裏請走父皇?”
皇後早已習慣這些,她與正寧帝是患難與共,相互扶持走到現在的夫妻,彼此間相敬如賓,不存在所謂愛情,也就不存在什麽爭風吃醋的想法。
“你不在宮中的那段時間,你父皇每天在禦書房裏對著那些政事頭痛,很少有心情來後宮,就算來了,也經常是坐一會兒就走,那位就算有心,也很少能趕上。”
何殊雖然能夠理解後宮這些嬪妃的想法,但是對於這種做法,她隻覺得膈應。
“小公主出生不滿三個月,真是……算了,別人的事,我們就不必操閑心了。”
何殊想說惠嬪這次拿小公主哭著‘想父皇’來叫走正寧帝,上次以小公主身體不適叫走正寧帝,實在有些不像話。
但是想到後宮中的這些讓人提起來就頭痛的事,她寧願呆在禦書房批奏折,也不想摻合後宮的人與事,所以何殊果斷決定放棄這個話題。
要不是八公主的事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給她自己留下隱患,何殊連這位一母同胞的親妹妹的事,都不太願意多操心。
因為操心太多,就容易用生出較為深厚的情誼,可是以她這未來儲君的身份,還是不要有太多情感牽絆得好,與人隻論君臣與利益交換,更輕鬆簡單。
“上次聽到小八說您的那些話,我迴去之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就讓人在暗地裏查了一下。”
身為一個母親,就算發現女兒有不妥當之處,也隻會往好的方麵想,認為她是因為天真純善,才會沒心眼,還需要多教、多提醒。
聽到何殊這話,皇後的一顆心瞬間提了起來。
“皇兒的意思是說,這裏麵另有隱情?”
何殊點頭道,“是的,經查實,小八身邊那個名叫秋儀的宮女,與蔣三姑娘身邊的一名侍女是親姐妹。”
第三十一章
皇後可以接受自己的女兒不聰明的事實, 但她很難接受娘家人對她女兒的算計與利用。
所以當她聽到何殊的話,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真是過分,蔣家因本宮才有今日的一切,本宮有哪一點對不住他們, 他們竟然敢在背地裏這麽教唆算計我女兒?”
腦子拎不清的公主有多慘, 看看四公主的現狀就能知道, 被婆家拿捏,一再聽婆家的攛掇進宮跟皇上鬧。
等耗完皇上對她的最後一點憐惜之情,她一個公主還不知道會落得怎樣的境地。
想到自己的女兒若被教歪了, 將來也有可能會變成那樣,皇後想要殺人的心都有了。
何殊知道這件事對皇後的刺激有多大, 安撫性的拍拍她的背挑唆。
“還好, 我們發現得還算及時,小八的年齡也還小,隻要您以後盯緊點,再派人好生教導, 再禁止她與蔣家人接觸, 繼續受他們的影響,應該還能扭得過來。”
皇後深吸一口氣道, “是啊,還好被你及時發現,都怪我粗心,連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 都沒注意到,我教過小八, 見她沒什麽長進, 我還以為她就是生得笨, 或是年齡小不開竅,鬧了半天,她身邊竟然有個負責拆台的。”
關鍵是八公主明顯更信任那個拆台的,才會讓皇後與她安排的人教導的那些,都沒被八公主放在心上,做了無用功。
“蔣家算計小八,是衝著你和我來的,你說得對,小八的年齡也還小,隻要不再給他們機會,應該還來得及糾正,你放心,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
有四公主這個前車之鑒,知道蔣家做的小動作後,皇後一眼就能看出她娘家在圖謀什麽。
竟然打算靠著拿捏住她的小女兒,以她這個皇後作為橋梁,從而達到可以影響太子的目的。
這讓皇後如何能忍,太子就是她的根本,她再怎麽維護都不為過,從沒想過要算計利用,結果她娘家人早早的就開始算計上了。
何殊不放心,她想要的是能早點徹底解決,以絕後患,但她此刻隻是麵帶慚愧的點頭。
“說到底,還是我這個蔣家外孫是太子,是父皇膝下唯一‘皇子’的事,讓蔣家底氣十足,才會讓他們覺得,隻要能讓小八嫁迴蔣家,來個親上加親加深聯係,靠著我們娘倆對他們的感情,蔣家就能飛黃騰達,這也是人之常情。”
皇後一想到那種何殊所描述的那種未來,就覺得頭皮發麻,她絕對不能允許這種丟人現眼的事情發生在她的女兒身上,更不能縱容娘家的野心。
更何況太子這個‘唯一皇子’的身份本就是假的,她自己都沒底氣,她娘家倒是因此而底氣十足,簡直是荒唐。
“我此前隻想著讓你的姐妹們盡量疏遠蔣家,現在看來,這樣還不夠,他們既然敢生出這種大逆不道的野心,就別怪我狠心,迴頭我就給你父皇上表,請他收迴賜給蔣家的爵位,我這個皇後沒能為江山社稷做出什麽貢獻,豈能讓蔣家靠著外戚身份,就能得到爵位?”
何殊心中滿意,麵上卻露出遲疑之色。
“母後,這樣不好吧?再怎麽說,那蔣家都是您的娘家,是我的外祖家,若真將他們家的爵位收迴來了,這也太讓蔣家丟臉了,也會丟您的臉。”
聽到太子如此為她考慮,皇後更加堅定自己的打算。
“就是因為你重視我這個母後,對蔣家多有尊敬,你父皇也願意給我們娘倆麵子,才會讓蔣家的野心與胃口越來越大,趁著還未釀成大禍前,早點斷了他們的念想,才是真正為他們好,他們不理解,外人怎麽看,都不要緊。”
何殊感動的點頭,“好吧,我聽母後的,不過再怎麽說,那畢竟是我外祖家,我一定會讓人看著,不會讓人欺了他們,也不會讓他們受窮。”
聽到這話,皇後就想起她母親之前為了阻止太子的稅改計劃,迫不及待的進宮跟她哭窮的事,心中對蔣家更為不滿與憤怒。
同時也意識到,那其中就透露出蔣家想要左右朝廷決策,試圖通過她拿捏太子的野心。
而她當時並沒深想,以為她娘家人隻是因為心痛需要多交的那些稅,才拖太子後腿。
“以後除了逢年過節,與你外祖母的壽辰,可以按例賞些東西,其它時候,你與你父皇可不要再給蔣家賞錢賞物了,蔣家可不缺錢。”
皇後算是看出來了,送得越多,她娘家的胃口越大,要的越多。
她這個出嫁女唯一能依靠的,果然隻有從自己肚子裏爬出來的,娘家人是一點都不會替她著想。
何殊麵帶難色的勉強應下,“好吧,我聽母後的,不過母後也不要因為這些事太傷心,當務之急還是要考慮小八的教育問題,她可是嫡公主,盯著她的人多著呢,這麽容易被人攏絡,可不是個好現象。”
聽到這話,皇後瞬間將心中的那點猶豫和遺憾拋到腦後,神情凝重的點頭。
“對,是我這個母後失職,這次竟然毫無所覺,還好有你在,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接下來我一定會親自將小八帶在身邊教導。”
得到自己想要的處置結果,何殊滿意的迴東宮。
直到這時,江衛功才意識到自己的一無是處。
在關鍵時刻既不知要如何替父兄報仇雪恨,還差點死於敵人的刺殺,根本承擔不起侯府未來。
走投無路之下,江衛功借助之前交的酒肉朋友,爭取到進宮麵聖的機會。
求先帝為他父兄查明冤屈,為他大哥求最好的太醫與最好的療傷藥。
先帝看上他那股連命都能豁出去的勁頭,所以答應了他的要求,代價是要求江衛功進入暗衛營,借助他在京中貴公子圈很混得開的特點,為先帝作耳目。
除此之外,一些類似監聽、找線索證據,乃至讓人‘暴斃身亡’的事,他也沒少做。
而先帝也確實滿足了他的要求,不僅為其查出覬覦侯府爵位,背刺他父兄的江氏旁支犯事的罪證,還查出與其勾結的外人。
哪怕其中牽涉到先帝的一個兒子,先帝也沒有手軟。
並派出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藥治療江寧侯世子,成功讓他大哥擺脫餘生將要癱瘓在床的厄運。
哪怕江寧侯世子的腿腳從此有點跛,不能再上戰場,卻能留在京中繼承爵位,不影響娶妻生子,保住江寧侯府的嫡支傳承。
而江衛功既是為了讓先帝放心,同時也是為了方便行事,更是為了不讓自己背地裏做的事,結的仇連累江寧侯府,早已當眾與江寧侯府做過切割。
論能力,江衛功絕對不在崔景懷之下,論忠心,從他願為江寧侯府做的那些事情上,不難看出他是很重情義的人。
何殊提出要在大安境內建幾所武院後,已將現任江寧侯,也就是江衛功的大哥派去其中一所武院任院長。
那所武院建在相對較為靠近大安邊境的區域,主要的生源來自邊境各處駐軍。
江寧侯自從遭遇那次重大挫折,壯誌難酬後,就有些意誌消沉,倒是在武院中煥發了事業的第二春,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變得格外不同。
對江衛功而言,僅憑這一條,他就願意全心全意的效忠給他大哥這個機會的正寧帝與太子。
何殊雖然不知道對方的這種心態,但也願意信任並重用他,所以在崔景懷推薦的幾個繼任候選人中,選了很重視親人,看上去其實並不那麽適合的這個江衛功。
畢竟何殊早就關注過對方的資料,知道他是一個人品道德都很過關,做事也會留餘地,不會亂傷無辜之人。
雖然江衛功之前在何殊麵前露臉的機會少,但是兩人也是共事多年的上下屬,對彼此的做事風格都較為了解。
所以何殊此刻一邊看帳本,一邊頭也不抬的隨口問道。
“八公主那邊到底是怎麽迴事?”
早前在鳳元宮時,聽到八主說出的那番話,何殊表麵上不露聲色,迴東宮後,立刻給江衛功下令,要求他盡快安排人徹查八公主身邊的人。
與十歲之前,一直生活在經濟困窘的郡王府,連出門交際的機會都沒有,做夢都不敢奢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公主之尊的四公主不同。
八公主則是皇後在先帝駕崩前才懷上,在正寧帝登基後才出生的公主,而且生來就是嫡公主之尊。
這樣一位公主,再怎麽受寵愛,也不該是那幅樣子。
何況皇後在她的誘導與敦促下,這些年的進步很大,她自己在前半輩感受過生活的不易,不可能將女兒養得那麽缺心眼。
再加上八公主儼然將自己放在蔣家人的立場上,指責皇後不尊敬蔣老太太,不願‘幫小忙’的言語,也讓何殊當場就起了疑心。
即便是公主,八公主生來就接觸的也該是君臣教育,她是君,蔣家是臣。
蔣家就算是皇後的娘家,在皇後與公主麵前,也該是臣,不管何殊內心認不認可,當下就是這麽大環境。
可八公主完全是以普通人的心態,對外祖蔣家十分尊敬,這絕對不是能用‘年齡小’所能解釋的事。
所以這種心態出現在一位公主身上,絕對不正常,讓何殊十分警惕。
江衛功也沒含糊,幹脆利落的迴道。
“迴稟殿下,經查實,八公主身邊那個名叫秋儀的大宮女,與蔣家三姑娘身邊的一位侍女是親姐妹,姐妹二人過往從密,八公主十分信任那個大宮女。”
知道這裏麵有蔣家的手筆,何殊並不覺得意外,八公主被教成這樣,受益的明顯是那蔣家,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幕後主使。
隻能說蔣家太蠢,吃相太難看,可能是仗著自己的皇後母家,近乎是明目張膽的在做這種事,才能這麽快就被曝露出來。
“我出宮前,不是說過要將那些公主伴讀都給換一遍嗎?現在的情況如何?”
江衛功恭敬的迴道,“原本的那批伴讀已被皇後娘娘遣離,新伴讀的候選人已經備好,現在隻等殿下抽時間過去做最終挑選。”
何殊點頭,“看來就算沒了當伴讀的機會,這蔣家也沒閑著啊,行了,這件事到此為止,剩下的交由母後負責處置。”
說完這件事,何殊又安排下另一件事。
“稅改方案的各地反饋,近期應該會陸續被送迴京,你派人盯好了,防止某些人在路上動手腳,還有建言箱的安置與看管問題,你知道都該怎麽做吧?”
江衛功斬釘截鐵的迴道,“臣定當不負殿下厚望!”
江衛功比崔景懷小幾歲,雖因遭遇家庭巨變,以及做暗衛的經曆,性格變得沉穩謹慎了許多。
但是比起打小就寄人籬下,還是寄居在皇宮這種頂尖名利場中的崔景懷,他的性格還是要更為開朗,言行之中的情緒表現得更為直白一些。
次日再去鳳元宮時,正當何殊打算避開正寧帝,在私下裏與皇後提提八公主的事情時,就遇到景華宮派人來請正寧帝過去。
看著正寧帝皺著眉頭離開的背影,何殊此前雖然也曾見到過,卻沒多在意。
畢竟這是她爹私事,擱她前世,還能聲討渣爹對家庭不忠,可是現在,這隻是十分尋常的一件小事,連她娘都隻是挑挑眉,情緒絲毫不受影響。
揮退周圍的宮女內侍後,何殊才問道。
“我不在宮中時,惠嬪也經常打著小公主的旗幟,來您宮裏請走父皇?”
皇後早已習慣這些,她與正寧帝是患難與共,相互扶持走到現在的夫妻,彼此間相敬如賓,不存在所謂愛情,也就不存在什麽爭風吃醋的想法。
“你不在宮中的那段時間,你父皇每天在禦書房裏對著那些政事頭痛,很少有心情來後宮,就算來了,也經常是坐一會兒就走,那位就算有心,也很少能趕上。”
何殊雖然能夠理解後宮這些嬪妃的想法,但是對於這種做法,她隻覺得膈應。
“小公主出生不滿三個月,真是……算了,別人的事,我們就不必操閑心了。”
何殊想說惠嬪這次拿小公主哭著‘想父皇’來叫走正寧帝,上次以小公主身體不適叫走正寧帝,實在有些不像話。
但是想到後宮中的這些讓人提起來就頭痛的事,她寧願呆在禦書房批奏折,也不想摻合後宮的人與事,所以何殊果斷決定放棄這個話題。
要不是八公主的事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給她自己留下隱患,何殊連這位一母同胞的親妹妹的事,都不太願意多操心。
因為操心太多,就容易用生出較為深厚的情誼,可是以她這未來儲君的身份,還是不要有太多情感牽絆得好,與人隻論君臣與利益交換,更輕鬆簡單。
“上次聽到小八說您的那些話,我迴去之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就讓人在暗地裏查了一下。”
身為一個母親,就算發現女兒有不妥當之處,也隻會往好的方麵想,認為她是因為天真純善,才會沒心眼,還需要多教、多提醒。
聽到何殊這話,皇後的一顆心瞬間提了起來。
“皇兒的意思是說,這裏麵另有隱情?”
何殊點頭道,“是的,經查實,小八身邊那個名叫秋儀的宮女,與蔣三姑娘身邊的一名侍女是親姐妹。”
第三十一章
皇後可以接受自己的女兒不聰明的事實, 但她很難接受娘家人對她女兒的算計與利用。
所以當她聽到何殊的話,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真是過分,蔣家因本宮才有今日的一切,本宮有哪一點對不住他們, 他們竟然敢在背地裏這麽教唆算計我女兒?”
腦子拎不清的公主有多慘, 看看四公主的現狀就能知道, 被婆家拿捏,一再聽婆家的攛掇進宮跟皇上鬧。
等耗完皇上對她的最後一點憐惜之情,她一個公主還不知道會落得怎樣的境地。
想到自己的女兒若被教歪了, 將來也有可能會變成那樣,皇後想要殺人的心都有了。
何殊知道這件事對皇後的刺激有多大, 安撫性的拍拍她的背挑唆。
“還好, 我們發現得還算及時,小八的年齡也還小,隻要您以後盯緊點,再派人好生教導, 再禁止她與蔣家人接觸, 繼續受他們的影響,應該還能扭得過來。”
皇後深吸一口氣道, “是啊,還好被你及時發現,都怪我粗心,連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 都沒注意到,我教過小八, 見她沒什麽長進, 我還以為她就是生得笨, 或是年齡小不開竅,鬧了半天,她身邊竟然有個負責拆台的。”
關鍵是八公主明顯更信任那個拆台的,才會讓皇後與她安排的人教導的那些,都沒被八公主放在心上,做了無用功。
“蔣家算計小八,是衝著你和我來的,你說得對,小八的年齡也還小,隻要不再給他們機會,應該還來得及糾正,你放心,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
有四公主這個前車之鑒,知道蔣家做的小動作後,皇後一眼就能看出她娘家在圖謀什麽。
竟然打算靠著拿捏住她的小女兒,以她這個皇後作為橋梁,從而達到可以影響太子的目的。
這讓皇後如何能忍,太子就是她的根本,她再怎麽維護都不為過,從沒想過要算計利用,結果她娘家人早早的就開始算計上了。
何殊不放心,她想要的是能早點徹底解決,以絕後患,但她此刻隻是麵帶慚愧的點頭。
“說到底,還是我這個蔣家外孫是太子,是父皇膝下唯一‘皇子’的事,讓蔣家底氣十足,才會讓他們覺得,隻要能讓小八嫁迴蔣家,來個親上加親加深聯係,靠著我們娘倆對他們的感情,蔣家就能飛黃騰達,這也是人之常情。”
皇後一想到那種何殊所描述的那種未來,就覺得頭皮發麻,她絕對不能允許這種丟人現眼的事情發生在她的女兒身上,更不能縱容娘家的野心。
更何況太子這個‘唯一皇子’的身份本就是假的,她自己都沒底氣,她娘家倒是因此而底氣十足,簡直是荒唐。
“我此前隻想著讓你的姐妹們盡量疏遠蔣家,現在看來,這樣還不夠,他們既然敢生出這種大逆不道的野心,就別怪我狠心,迴頭我就給你父皇上表,請他收迴賜給蔣家的爵位,我這個皇後沒能為江山社稷做出什麽貢獻,豈能讓蔣家靠著外戚身份,就能得到爵位?”
何殊心中滿意,麵上卻露出遲疑之色。
“母後,這樣不好吧?再怎麽說,那蔣家都是您的娘家,是我的外祖家,若真將他們家的爵位收迴來了,這也太讓蔣家丟臉了,也會丟您的臉。”
聽到太子如此為她考慮,皇後更加堅定自己的打算。
“就是因為你重視我這個母後,對蔣家多有尊敬,你父皇也願意給我們娘倆麵子,才會讓蔣家的野心與胃口越來越大,趁著還未釀成大禍前,早點斷了他們的念想,才是真正為他們好,他們不理解,外人怎麽看,都不要緊。”
何殊感動的點頭,“好吧,我聽母後的,不過再怎麽說,那畢竟是我外祖家,我一定會讓人看著,不會讓人欺了他們,也不會讓他們受窮。”
聽到這話,皇後就想起她母親之前為了阻止太子的稅改計劃,迫不及待的進宮跟她哭窮的事,心中對蔣家更為不滿與憤怒。
同時也意識到,那其中就透露出蔣家想要左右朝廷決策,試圖通過她拿捏太子的野心。
而她當時並沒深想,以為她娘家人隻是因為心痛需要多交的那些稅,才拖太子後腿。
“以後除了逢年過節,與你外祖母的壽辰,可以按例賞些東西,其它時候,你與你父皇可不要再給蔣家賞錢賞物了,蔣家可不缺錢。”
皇後算是看出來了,送得越多,她娘家的胃口越大,要的越多。
她這個出嫁女唯一能依靠的,果然隻有從自己肚子裏爬出來的,娘家人是一點都不會替她著想。
何殊麵帶難色的勉強應下,“好吧,我聽母後的,不過母後也不要因為這些事太傷心,當務之急還是要考慮小八的教育問題,她可是嫡公主,盯著她的人多著呢,這麽容易被人攏絡,可不是個好現象。”
聽到這話,皇後瞬間將心中的那點猶豫和遺憾拋到腦後,神情凝重的點頭。
“對,是我這個母後失職,這次竟然毫無所覺,還好有你在,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接下來我一定會親自將小八帶在身邊教導。”
得到自己想要的處置結果,何殊滿意的迴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