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幾年當大老板的曆練,本來性格有些溫婉柔弱的皇後,現在的性格已變得雷厲風行,辦事效率非常高。


    在何殊離開後,當晚就寫好奏疏,次日在早朝上親自上表,請求正寧帝給自己的娘家罷爵。


    這種史無前的操作,讓毫無思想準備的正寧帝愣在龍椅上,不知該作何反應,滿朝文武也都震驚不已。


    爭相將女兒送入後宮,圖的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以帶著娘家人飛黃騰達。


    蔣家當年運氣好,嫁給一個不受寵皇子的女兒,不僅當上皇後,還為皇上生下唯一的皇子,當年隻被恩封個伯爵,本就有些低。


    沒想到就這麽一個伯爵之位,還被皇後這個蔣家女親自上表提議要罷免掉,看皇上那難掩驚愕的反應,顯然這確實是皇後自己的意思。


    這種讓人摸著腦袋的操作,令朝堂上的眾人麵麵相覷之餘,紛紛不動聲色的暗自打眉眼官司,詢問同僚此前是否聽到什麽消息。


    可是誰都沒聽說皇後與娘家產生什麽矛盾,除了太子康複剛現身的那兩天,蔣家女眷曾進宮請安外,再沒聽說還有別的什麽消息。


    “皇後德才兼備、母儀天下,堪為天下女子之表率,所出太子溫良恭儉、寬容大度,朕時常感念皇後之德,恩澤蔣家,乃是應有之義,朕萬不可批準這份奏表。”


    皇後很感謝她丈夫的這份心意,可她主意已定,要不然,她也不會鄭重其事的親自來朝堂上奏表。


    “妾身感謝陛下之恩,隻妾身雖深居宮中,也知陛下日理萬機的不易,我蔣氏一族因妾身而得恩寵太過,容易讓蔣家上下起短視之心,後輩不思進取,為至親慮,妾身不得不為之計深遠。”


    這話頓時令朝堂上的眾臣肅然起敬,雖然那些也想靠女兒封官拜爵的人,忍不住在心中暗罵皇後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可是仍有相當一部分官員十分讚賞皇後此舉,隨即不吝溢美之詞的盛讚皇後的品德。


    作為相處多年的老夫老妻,正寧帝當然能夠從皇後此舉中,看出她的決心與態度。


    所以他也跟著將皇後的品格再次大誇特誇後,以感念皇後對娘家人的一番苦心,實在不忍拒絕為由,勉為其難的應下皇後所求之事。


    何殊作為小輩,在這種事情上,當然不好摻合,所她全程都是以各種表情配合這場演出。


    從初時的震驚、無措和欲言又止,到後來的感動、敬佩,都表現得無懈可擊。


    不得不說,當太子也是一門非常考驗演技的活。


    還好上輩子的何殊因情商不高,總顯得與周圍人格格不入,為了能在職場立足,就曾專門鑽研過‘表演這門藝術的自我修養’。


    這輩子則是打小就開始演,實踐經驗非常豐富,在這些人情世故方麵的演技說是爐火純青都不為過。


    畢竟為了能取信於身邊的這些人精,她的表演必須要發自內心,達到能讓自己都能深信不疑的渾然天成之境。


    因皇後這突如其來的一出,當天的朝會結束得很早。


    迴到禦書房後,正寧帝迫不及待的揮退周圍侍奉的人,小聲問道。


    “皇兒啊,你母後這是怎麽迴事?怎麽會突然對蔣家下此狠手?”


    這事實在太過毫無征兆,他昨晚還去過鳳元宮呢,雖然沒過多久就被叫走了,可他當時實在沒看出皇後有什麽心事啊。


    正寧帝十分確定,能將皇後氣得這樣不留麵,一定是蔣家犯了她的大忌諱。


    與此同時,經過此事,正寧帝也從中得到一個深刻經驗,那就是女子實在不能惹,惹狠了她會不管不顧的直接掀桌子,讓大家都沒得玩。


    想當年,他妻子多重視娘家人,對娘家人多言聽計從啊。


    結果他登基的時候,想給蔣家給封個侯爵,以示自己對發妻的重視,對太子的滿意,卻被皇後堅持推拒,最後隻封個伯爵。


    現在連個伯爵,也被皇後自己給罷了,讓正寧帝實在不知道自己該以什麽樣的心情看待這一切。


    何殊故作神秘的小聲道,“我可以悄悄告訴父皇這背後的原因,不過您得答應我,一定要在母後麵前繼續裝做不知道的樣子。”


    正寧帝連忙點頭,兩人之所以關係尤為親厚,正因他們之間存在太多共同的秘密。


    “你放心,我保證不會在你母後麵前露餡。”


    何殊這才小聲將蔣家在八公主身邊動的那些手腳說了出來。


    “這蔣家明顯是因為享受到當皇親國戚的好處,野心越來越大了,母後當然不能再容忍他們。”


    正寧帝恍然大悟的點頭,隨後滿臉慶幸的迴道。


    “難怪你母後被氣得這麽狠,都不跟我提前商量一下,就做出這個決定,那蔣家也確實太不像話了些,還好你母後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


    想到那蔣家畢竟是太子的外祖家,自己這說蔣家,實在有些不合適,正寧帝隨後又描補道。


    “不管怎麽說,蔣家縱然不該早早的就起那些小心思,可是蔣家畢竟是你外祖家,你可不能怠慢,不然容易落人口實,質疑你這個太子的心胸與度量。”


    何殊一臉受教的應下,“您放心,我雖然不好插手長輩之間的事,但我肯定不會改變自己對蔣家的態度。”


    “嗯,這就對了,現在看來,你母後的這個決定是對的,長痛不如短痛,早點讓蔣家認清現狀,對他們有好處。”


    正寧帝不僅知道自己的太子是女兒身,壓根不像蔣家所以為的‘唯一皇子’,連他自己都不敢高枕無憂,還知道太子壓根就不是個任人唯親的人。


    說到這裏,正寧帝忍不住抱怨道,“都怪老四開了個壞頭,蔣家肯定也是見樣學樣,才會早早的將主意打到小八身上。”


    提到四公主,正寧帝才意識到一見件事。


    “怎麽最近都沒見到老四,這也真是奇了怪了,她此前還嚷嚷著要去見你呢,結果你迴來了,她怎麽反倒不來宮裏了?”


    因為四公主被幾位風度翩翩的憂鬱貴公子給迷花了眼,在忙著糾結於誰的情更真,誰的意更切,自己更愛誰,連陳駙馬都不耐煩應付,更別說是搭理其他陳家人。


    何殊從不相信這世上有撬不動的牆角,沒能撬動,是勁沒使足或使對,就算是鋼筋水泥鑄建的牆角,都能給炸了。


    何況四公主之所以那麽容易被陳駙馬與陳家人拿捏,本就是因為她的心性不夠堅韌。


    此刻聽到正寧帝提及四公主,何殊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早點坦誠。


    要不然,等到正寧帝聽說,肯定也會懷疑到她身上,他們爺倆利益一致,實在在沒要隱瞞這種小事。


    “我迴宮前,聽崔將軍說起您經常被老四氣得煩不勝煩的事,就安排崔將軍給她找點事幹,絆住她的時間與精力了。”


    效果這麽好?正寧帝頓時雙眼一亮,來了精神,趕緊追問道。


    “你給她找的是什麽事?”


    有些事決定做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麽,能達到目的就行。


    但是說起來還真有些不好意思,何殊有些心虛的摸摸鼻子道。


    “就是讓人照著陳駙馬的模樣與身世,給四姐找了幾個送過去,好讓她知道,這世上除了陳駙馬,還有能比陳駙馬更合她心意的人,還不止一個。”


    正寧帝愣了一下,隨後朗聲笑了起來,點著何殊道。


    “你啊你……我是真不知道你這腦子是怎麽長的,連這種事也做得出來。”


    笑完,正寧帝一本正經的點頭誇讚道。


    “不過你做得好,我對你四姐的腦子算是沒指望了,隻要她不總來宮裏煩朕,朕親自給她出錢,讓她養幾個合心意的都使得,反正咱家現在有這條件。”


    “父皇怎可這麽說,這種事需要講究個兩廂情願,我們可不能太縱著四姐。”


    正寧帝連忙點頭,“對,我們還要從旁把好關,就像你常說的,要尊重人家的自由選擇權。”


    要是傳出他這個皇帝的女兒強搶良家少男,就太不像話了。


    去了一樁心事,正寧帝的心情大好,再次忍不住暗自感慨,果然,遇到事情還是得太子出手。


    他自己就算被煩死,也就是盤算著要將其禁足在公主府,怎麽都想不到還能用這種手段解決他的四女兒,效果卻是立竿見影,還不露形跡。


    還是太子貼心孝順啊,因為關心他這個爹,遠在近千裏之外,還惦記著要為他解決麻煩。


    跟正寧帝說完這些後,何殊就提出要去鳳元宮看望皇後。


    正寧帝以為她這是要去勸慰被娘家氣狠了的皇後,再次在心中肯定了她的孝心。


    卻不知道何殊其實是為了去鞏固自己的成果,讓皇後不要生悔意,更不要因此而對蔣家生愧意,讓她白忙活一場。


    她給過蔣家機會,可是蔣家不僅不知收斂,還因她這個太子將要長大成人,底氣越來越足,野心越來越大。


    何殊向來喜歡未雨綢繆,絕對不會給那一家子留下犯大錯的機會。


    因為當大錯已經鑄下的時候,不僅會出現巨大損失,收拾爛攤子所需要耗費的代價也更大。


    “我跟你一起去,你母後如此深明大義,朕要有所表示才對,汪林,開朕的甲字庫,給皇後挑些好東西送過去,朕還要擬旨詔告天下,嘉獎皇後的義舉!”


    各懷心思的兩人不知道,皇後遠比他們所以為的更能豁得出去,此刻不僅沒有再生氣,更沒感到後悔。


    真正邁出這一步後,皇後有種徹底掙開身上一道枷鎖的感覺,她知道那可能就是太子曾說過的思想包袱,讓她感到身心輕鬆舒暢。


    這讓她再次肯定了自己的決定,再迴想滿朝文武的反應,皇後就知道自己這把穩了,將來一定能成為名垂千古的賢後。


    至於因此而犧牲掉的娘家爵位,就當是廢物利用,因她而得到的,現在用來給她當踏腳石,很合適。


    第三十二章


    見皇後那神清氣爽的狀態, 很像是突然被打開任督二脈,整個人看上去都輕鬆了許多,何殊暗自放下心來。


    看來她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現在已經到了收獲季節。


    在何殊看來, 一個女子隻要不被情愛迷花眼, 不被親情蒙蔽心誌, 活得有方向、有目標,手裏有錢有權,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 她就能成為無所畏懼、戰無不勝的生活鬥士。


    所以她一直不動聲色的將皇後往這方麵引導,盡量給對方找事做, 沒能及時發現八公主被身邊人教唆, 其實也有皇後很忙的原因。


    既要打理後宮事務,又要打理規模一直在發展壯大的宮中產業,每天能與八公主相處的時間其實很少。


    當雖是各懷心思,但對彼此的表現都很滿意的三人其樂融融、氛圍很好的聚在一起商量中午吃些什麽時。


    接到罷爵聖旨的承恩伯蔣家上下, 全都如遭雷劈, 噩耗來得太突然,讓他們沒有絲毫的心理準備。


    古往今來隻聽說因皇後被廢而連累皇後娘家被罷爵的事, 還從沒聽說過皇後好好的穩坐中宮,卻上表請旨罷了娘家爵位的稀奇事。


    因聖旨中的內容而被刺激得呆若木雞的前承恩伯,現被打迴原形的蔣家大老爺,實在很希望這隻是一場噩夢, 等到夢醒之後一切照舊。


    可惜天不隨人願,蔣二老爺最先反應過來, 不可置信的站起身, 顫抖著手拉住前來宣旨的公公。


    “徐公公,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娘娘和殿下在宮中可還好?”


    前來宣旨的徐立在內侍中也是數得上名號的人物,常奉令來為蔣家送賞,所以與蔣家人很熟悉,關係也較親近。


    雖然這次來宣的是罷黜蔣家爵位的聖旨,但是與以往宣完這類旨後,總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遠離,不願跟倒黴丟爵的人家沾邊不同,徐立對蔣家的態度依舊很親切。


    所以麵對蔣二老爺的詢問,他麵帶笑容,語氣溫和的耐心答道。


    “迴二老爺,娘娘與殿下都很好,咱家出宮的時候,正好聽到陛下吩咐汪總管去給娘娘宮裏送賞,太子與陛下正有說有笑,也不像是有什麽矛盾的樣子。”


    徐立沒說的是,正寧帝心情舒暢的朗聲大笑,讓他們這些侯在禦書房外聽召的人,都能聽得出來,皇上是發自內心的高興,絕對不是與皇後有矛盾,對太子有不滿的樣子。


    何況皇後早上突然闖到朝會上當眾遞奏表,皇上那一臉懵逼,情真意切的將皇後與太子誇了一通,拒絕罷蔣家爵位的反應,他們這些侍立在旁的內侍,與滿朝文武都有看在眼裏。


    親眼看到是皇後義正言辭的堅持,皇上最後才不得不奏準這件事。


    知道皇後依然穩坐中宮,太子地位依舊穩固,可是他蔣家作為外戚,卻被罷了恩爵,著實讓蔣家人摸不著頭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柏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柏山人並收藏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