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隻要賀校長!”
顧家的人驚訝地往外一看,楚玉原站在最前頭,大聲道:“賀校長,我們來聲援你了!”
曹老師也跟著一探頭,道:“不多,上迴顧小姐來,全校七八成的學生都出來了,這次——”他稍稍一數,“隻有三十來個,占所有學生的兩成。”
顧家的人心中有數,胳膊往前一伸,有個暗暗下壓的動作。
下頭的聲音更大了。
“打倒封建糟粕!”
“我們隻要賀校長!”
顧家的人拿了喇叭來,“同學們,你們也可以退學的,或者我們也可以開除你們。”
下頭的學生一下子愣住了,當場就有人把書包往地下一扔,“誰稀罕在你們這兒上學!沒有賀校長,你們一文不名!”
顧家人鬆了口氣,這種學生太容易被煽動了,退學對大家都好。
而且一個學校,最有價值的其實是那張準許辦學許可證,而不是這些一被煽惑就忘記自己是來幹嘛的學生。
再說他們也想給自家人出出氣不是。
第76章 民國之糟糠之妻生堂弟
當然這事兒沒這麽容易消停。
這時候的婚姻製度其實比較亂的,結婚證明相當於沒有,各種文人拋棄糟糠之妻的時候,就是在報紙上發個聲明了事。
像顧棠這種狠狠迴擊的糟糠之妻基本沒有。
對,就是迴擊。
尤其是看了顧棠的聲明,說賀都誌惡心之後,賀都誌前頭那個“一別兩寬”就很虛偽了。
一別兩寬是什麽意思?
各走各路,從此各不相欠。
但是看了和離書,他花了人家兩萬兩銀子呢,這哪兒是各不相欠,他可真不要臉。
雖然這會兒出國留學,迴來先休妻是潮流,但是也有人非但不休妻,還在國外打工賺錢寄迴來養家的。
就是休妻的人,那也看不上賀都誌啊,文人別管他真實的道德感怎麽樣,這些人都是要臉的,越有名聲的越要臉,錢賠得夠夠的,就怕道德上有瑕疵。
賀都誌可好,直接突破人類底限。
第二天就有人在報紙上發表看法了。
“留學費用之我見。本人是當年第一批公派留學生,比這位賀都誌先生早五年,當年政府給我們的費用是一個月30兩銀子,一年360兩,所以請各位有誌出國留學,學習新鮮事物的青年不用慌張,留學用不了這麽多費用,節省一點,再打一份零工,1500兩能供養六名留學生。”
顧棠看得津津有味,她早上是睡飽了起來的,坐在大飯店的早餐廳裏吃飯,尤其是那一碟蝴蝶酥,黃油的味道噴香撲鼻,小小的三塊配上牛奶,另外再加上煎蛋和火腿和兩片西紅柿,就要一個銀元。
原主以前過得苦,又被賀家二老洗腦什麽要勤儉持家操持家務,幾乎什麽都沒有享受過。
顧棠就不一樣了,她打算什麽都要試一試。
顧棠又要了一份英式早餐茶,翻開第二份報紙,然後她就被逗笑了。
有位文學大家,稱讚她白話文說得好,是“大白話”。之後又詳細的掉了一下書袋,講解了一別兩寬的出處,原始來源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前半句說得是分開,後半句說的是祝福,但是賀都誌這個兩不相幹,其實意思重複了,稍顯累贅,也顯得他小心眼。
顧棠笑得挺開心,賀都誌也在看報紙,他氣得重重一巴掌拍在桌上,“怎麽她罵我惡心就不是小心眼了!”
楚玉原忙安慰他,“女子小心眼是正常的,人人都知道呢。再說她是什麽,她沒接受過新式教育,無名無姓,別人諷刺她倒顯得小家子氣,你是都原中學的校長,跟你辯論起來,報紙才能有銷量。”
賀都誌氣得手都在抖,“你說得對,我絕對不能迴應!我不能中了小人奸計!”
顧棠又翻開一份報紙,這次遇見個蹭熱度的。
這是位新派詩人,說是有感於顧棠的聲明,詩興大發寫了首詩,中間有兩句。
……分開了不能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
分開了不能做敵人,因為彼此相愛過……
後頭還有一段感慨,說男方花了女方兩萬兩銀子,證明女方情根深種,但是男方道德品質低下。
男方刊登聲明的時候發了四份報紙,女方發了八份,還毫不留情的說男方惡心,這證明女方已經對他深惡痛絕。
本人寫的詩歌雖然靈感來源於這一對已經離婚的夫婦,但是他倆應該沒有相愛過,這隻是本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最後這首小詩的稿費一共100元,本人願拿出50元與顧女士和賀先生共同分享。
這蹭熱度的心思很明顯了,誰當真誰就輸,顧棠翻過麵,又去看下一份報紙。
不過賀都誌明顯當真了,“他憑什麽!”他抓著報紙就是一頓狂撕,不過對折撕了幾下之後,手裏的報紙明顯太厚撕不動了,這越發加深了他的挫敗感。
吃過早飯,顧棠挪到了大飯店的咖啡廳。
大飯店是城裏最新最好的飯店,正好對著江麵,所有的服務人員至少都會說一句“wele”。
這裏頭外國人住得不少,顧棠打算從他們身上打開銷路。
她拿了紅紙,再來一把剪刀,剪什麽呢,外灘剪影。
這是原主在漫長的等待中掌握的技能,不管是窗花,還是人物動物,她都能剪得惟妙惟肖。
隻是沒人欣賞。
顧棠一拿起剪刀,就沉浸了進去,她原本就挑了靠近門口的地方,不過十幾分鍾,她背後就站了一群金發碧眼的洋人。
“天那,她是怎麽剪出來的。”
“剪刀比豁口都大。”
“她的手太靈活了。”
“噓。”
“這個邊緣太光滑了,她是怎麽剪出來的?”
“她的控製力真好,連接處這麽細都沒剪斷。”
還有人躍躍欲試,“給我也拿些紙來,還有剪刀。”
一副外灘剪影,上半幅以大飯店作為中心,周圍一水的各種外國建築,下半幅是人物。
帶著高帽穿著燕尾服的外國人挽著穿著洋裝的女士,穿著長袍馬褂的中國人旁邊跟著穿著旗袍的女士,有住著拐棍的老年人,也有背著書包的孩子,街邊有拿著箱子買冰棍的小商販,還有拉著黃包車的工人,街邊還有一輛駛來的小汽車。
連有軌電車的電線都剪出來了。
半個小時過去,隨著畫麵越來越精致,她身後的人也越來越安靜。
顧棠換了一把小剪刀,開始精修,什麽外國女士的卷發,中國女士頭上的主釵,她還給老人的拐杖剪了個虎頭。
後頭人連出氣都輕了,生怕一陣小風吹過去,她剪刀就偏了。
又過了小半個小時,顧棠鬆了口氣。
完成!
她站起身來扭了扭脖子,對著身後的各色老外們一笑,頓時油鍋炸了。
“我想要這個!十個銀元,哦不,二十個!”
“我出十美金!”
“二十美金!”
還有人直接掏了錢出來,“十英鎊!”
旁邊的侍應生這會兒才反應過來,忙上前道:“先生,女士,請冷靜!”
這裏畢竟是英租界,再加上金錢的魔力,那位揮舞著十英鎊的先生搶到了第一個跟顧棠說話的資格。
“美麗的女士,請原諒我的失禮,我真的是太激動了,您的手藝無與倫比,不知道我有沒有這個榮幸能收藏您的作品。”
英國人一激動,語速又快口音又重,侍應生有點懵逼,顧棠微笑道:“他前頭說了一些必要的廢話,後頭想買我的剪紙。”
“對對對!”侍應生忙點頭。
顧棠轉頭看著英國人,也切了英語,“可以,這是我的榮幸。”
英國人一臉驚喜,“你居然會說英語!”
顧棠又在右下角剪了一個顧字出來,然後把這張40x50cm的剪紙小心的放在報紙中間卷了起來,“希望您能喜歡。”
英國人拿著東西走了,顧棠被人圍了起來,她微笑道:“這些作品是需要靈感的,明天再說。”
眾人看著顧棠的背影歎了口氣。
迴到房間裏,顧棠把十英鎊放在了桌上,跟長籲短歎感慨坐吃山空的餘氏道:“我去剪了一幅畫,這一張是十英鎊。十英鎊能換五十美元,五十美元按照官方牌價,能換一百五十銀元,若是拿到黑市上兌換,能換五百銀元。”
餘氏呆住了。
顧棠感慨道:“隻要找對路子,外國人的錢就是這麽好賺。”
到了下午,就有不少人通過酒店送了邀請函來。
這點就要誇一誇酒店還是挺有操守的,沒有泄露顧棠的房號和名字,隻代為轉交了消息。
既然住在英租界,顧棠先選了個英國人,約定了明天早上在咖啡廳見麵,就帶著人出去了。
她打算去派克路上看一看房子。派克路是條南北走向的路,聽著名字就知道是誰起的了。
這條路上興建了不少小洋樓,還有戲院,路兩頭還有百貨大廈跟電車起始站,生活挺便利,而且因為不靠江,房價也較為便宜,就像上迴她跟顧族長說得一樣,兩萬銀元之內就能買到不錯的房子。
顧棠很快就看上一棟三層的小洋樓,前院能停兩輛車子,門房裏外兩間,後頭院子挺大,也夠她們一家人住了,還能留三間客房給顧氏族人到訪的時候住。
這套小洋樓售價一萬六銀元,也在她的承受範圍之內。旁邊雖然有個正在建造的大型別墅群,不過已經封頂,兩家院子一隔,距離也不近,倒是不怕吵。
顧棠當場就下定了,又提了幾個要求讓人改,這才又走了出來。
就在她走出去不遠,旁邊五層的大別墅主樓上出現一個人,正是賀凡昔。
他看著顧棠的背影,表情陰晴不定。等顧棠轉過街角,徹底消失不見,他轉頭問道:“我叫你查的事情怎麽樣了?”
“賀家村裏基本人人姓賀,跟您年紀差不多的也有三十多人。旁邊幾個村子跟賀家村通婚的也不少,總之一共查到快五十人。”下屬語氣有點心虛。
賀凡昔不冷不淡的嗯了一聲,“那就算了。”反正人都搬到他隔壁了。
第二天早上,顧棠照舊是吃完早飯,然後去咖啡廳剪紙,今天這位年紀不輕,頭發花白,要求就一個,“給孫子的。”
顧棠想了想,“那就剪個動物園?裏頭各種動物,獅子老虎斑馬長頸鹿?”
顧家的人驚訝地往外一看,楚玉原站在最前頭,大聲道:“賀校長,我們來聲援你了!”
曹老師也跟著一探頭,道:“不多,上迴顧小姐來,全校七八成的學生都出來了,這次——”他稍稍一數,“隻有三十來個,占所有學生的兩成。”
顧家的人心中有數,胳膊往前一伸,有個暗暗下壓的動作。
下頭的聲音更大了。
“打倒封建糟粕!”
“我們隻要賀校長!”
顧家的人拿了喇叭來,“同學們,你們也可以退學的,或者我們也可以開除你們。”
下頭的學生一下子愣住了,當場就有人把書包往地下一扔,“誰稀罕在你們這兒上學!沒有賀校長,你們一文不名!”
顧家人鬆了口氣,這種學生太容易被煽動了,退學對大家都好。
而且一個學校,最有價值的其實是那張準許辦學許可證,而不是這些一被煽惑就忘記自己是來幹嘛的學生。
再說他們也想給自家人出出氣不是。
第76章 民國之糟糠之妻生堂弟
當然這事兒沒這麽容易消停。
這時候的婚姻製度其實比較亂的,結婚證明相當於沒有,各種文人拋棄糟糠之妻的時候,就是在報紙上發個聲明了事。
像顧棠這種狠狠迴擊的糟糠之妻基本沒有。
對,就是迴擊。
尤其是看了顧棠的聲明,說賀都誌惡心之後,賀都誌前頭那個“一別兩寬”就很虛偽了。
一別兩寬是什麽意思?
各走各路,從此各不相欠。
但是看了和離書,他花了人家兩萬兩銀子呢,這哪兒是各不相欠,他可真不要臉。
雖然這會兒出國留學,迴來先休妻是潮流,但是也有人非但不休妻,還在國外打工賺錢寄迴來養家的。
就是休妻的人,那也看不上賀都誌啊,文人別管他真實的道德感怎麽樣,這些人都是要臉的,越有名聲的越要臉,錢賠得夠夠的,就怕道德上有瑕疵。
賀都誌可好,直接突破人類底限。
第二天就有人在報紙上發表看法了。
“留學費用之我見。本人是當年第一批公派留學生,比這位賀都誌先生早五年,當年政府給我們的費用是一個月30兩銀子,一年360兩,所以請各位有誌出國留學,學習新鮮事物的青年不用慌張,留學用不了這麽多費用,節省一點,再打一份零工,1500兩能供養六名留學生。”
顧棠看得津津有味,她早上是睡飽了起來的,坐在大飯店的早餐廳裏吃飯,尤其是那一碟蝴蝶酥,黃油的味道噴香撲鼻,小小的三塊配上牛奶,另外再加上煎蛋和火腿和兩片西紅柿,就要一個銀元。
原主以前過得苦,又被賀家二老洗腦什麽要勤儉持家操持家務,幾乎什麽都沒有享受過。
顧棠就不一樣了,她打算什麽都要試一試。
顧棠又要了一份英式早餐茶,翻開第二份報紙,然後她就被逗笑了。
有位文學大家,稱讚她白話文說得好,是“大白話”。之後又詳細的掉了一下書袋,講解了一別兩寬的出處,原始來源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前半句說得是分開,後半句說的是祝福,但是賀都誌這個兩不相幹,其實意思重複了,稍顯累贅,也顯得他小心眼。
顧棠笑得挺開心,賀都誌也在看報紙,他氣得重重一巴掌拍在桌上,“怎麽她罵我惡心就不是小心眼了!”
楚玉原忙安慰他,“女子小心眼是正常的,人人都知道呢。再說她是什麽,她沒接受過新式教育,無名無姓,別人諷刺她倒顯得小家子氣,你是都原中學的校長,跟你辯論起來,報紙才能有銷量。”
賀都誌氣得手都在抖,“你說得對,我絕對不能迴應!我不能中了小人奸計!”
顧棠又翻開一份報紙,這次遇見個蹭熱度的。
這是位新派詩人,說是有感於顧棠的聲明,詩興大發寫了首詩,中間有兩句。
……分開了不能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
分開了不能做敵人,因為彼此相愛過……
後頭還有一段感慨,說男方花了女方兩萬兩銀子,證明女方情根深種,但是男方道德品質低下。
男方刊登聲明的時候發了四份報紙,女方發了八份,還毫不留情的說男方惡心,這證明女方已經對他深惡痛絕。
本人寫的詩歌雖然靈感來源於這一對已經離婚的夫婦,但是他倆應該沒有相愛過,這隻是本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最後這首小詩的稿費一共100元,本人願拿出50元與顧女士和賀先生共同分享。
這蹭熱度的心思很明顯了,誰當真誰就輸,顧棠翻過麵,又去看下一份報紙。
不過賀都誌明顯當真了,“他憑什麽!”他抓著報紙就是一頓狂撕,不過對折撕了幾下之後,手裏的報紙明顯太厚撕不動了,這越發加深了他的挫敗感。
吃過早飯,顧棠挪到了大飯店的咖啡廳。
大飯店是城裏最新最好的飯店,正好對著江麵,所有的服務人員至少都會說一句“wele”。
這裏頭外國人住得不少,顧棠打算從他們身上打開銷路。
她拿了紅紙,再來一把剪刀,剪什麽呢,外灘剪影。
這是原主在漫長的等待中掌握的技能,不管是窗花,還是人物動物,她都能剪得惟妙惟肖。
隻是沒人欣賞。
顧棠一拿起剪刀,就沉浸了進去,她原本就挑了靠近門口的地方,不過十幾分鍾,她背後就站了一群金發碧眼的洋人。
“天那,她是怎麽剪出來的。”
“剪刀比豁口都大。”
“她的手太靈活了。”
“噓。”
“這個邊緣太光滑了,她是怎麽剪出來的?”
“她的控製力真好,連接處這麽細都沒剪斷。”
還有人躍躍欲試,“給我也拿些紙來,還有剪刀。”
一副外灘剪影,上半幅以大飯店作為中心,周圍一水的各種外國建築,下半幅是人物。
帶著高帽穿著燕尾服的外國人挽著穿著洋裝的女士,穿著長袍馬褂的中國人旁邊跟著穿著旗袍的女士,有住著拐棍的老年人,也有背著書包的孩子,街邊有拿著箱子買冰棍的小商販,還有拉著黃包車的工人,街邊還有一輛駛來的小汽車。
連有軌電車的電線都剪出來了。
半個小時過去,隨著畫麵越來越精致,她身後的人也越來越安靜。
顧棠換了一把小剪刀,開始精修,什麽外國女士的卷發,中國女士頭上的主釵,她還給老人的拐杖剪了個虎頭。
後頭人連出氣都輕了,生怕一陣小風吹過去,她剪刀就偏了。
又過了小半個小時,顧棠鬆了口氣。
完成!
她站起身來扭了扭脖子,對著身後的各色老外們一笑,頓時油鍋炸了。
“我想要這個!十個銀元,哦不,二十個!”
“我出十美金!”
“二十美金!”
還有人直接掏了錢出來,“十英鎊!”
旁邊的侍應生這會兒才反應過來,忙上前道:“先生,女士,請冷靜!”
這裏畢竟是英租界,再加上金錢的魔力,那位揮舞著十英鎊的先生搶到了第一個跟顧棠說話的資格。
“美麗的女士,請原諒我的失禮,我真的是太激動了,您的手藝無與倫比,不知道我有沒有這個榮幸能收藏您的作品。”
英國人一激動,語速又快口音又重,侍應生有點懵逼,顧棠微笑道:“他前頭說了一些必要的廢話,後頭想買我的剪紙。”
“對對對!”侍應生忙點頭。
顧棠轉頭看著英國人,也切了英語,“可以,這是我的榮幸。”
英國人一臉驚喜,“你居然會說英語!”
顧棠又在右下角剪了一個顧字出來,然後把這張40x50cm的剪紙小心的放在報紙中間卷了起來,“希望您能喜歡。”
英國人拿著東西走了,顧棠被人圍了起來,她微笑道:“這些作品是需要靈感的,明天再說。”
眾人看著顧棠的背影歎了口氣。
迴到房間裏,顧棠把十英鎊放在了桌上,跟長籲短歎感慨坐吃山空的餘氏道:“我去剪了一幅畫,這一張是十英鎊。十英鎊能換五十美元,五十美元按照官方牌價,能換一百五十銀元,若是拿到黑市上兌換,能換五百銀元。”
餘氏呆住了。
顧棠感慨道:“隻要找對路子,外國人的錢就是這麽好賺。”
到了下午,就有不少人通過酒店送了邀請函來。
這點就要誇一誇酒店還是挺有操守的,沒有泄露顧棠的房號和名字,隻代為轉交了消息。
既然住在英租界,顧棠先選了個英國人,約定了明天早上在咖啡廳見麵,就帶著人出去了。
她打算去派克路上看一看房子。派克路是條南北走向的路,聽著名字就知道是誰起的了。
這條路上興建了不少小洋樓,還有戲院,路兩頭還有百貨大廈跟電車起始站,生活挺便利,而且因為不靠江,房價也較為便宜,就像上迴她跟顧族長說得一樣,兩萬銀元之內就能買到不錯的房子。
顧棠很快就看上一棟三層的小洋樓,前院能停兩輛車子,門房裏外兩間,後頭院子挺大,也夠她們一家人住了,還能留三間客房給顧氏族人到訪的時候住。
這套小洋樓售價一萬六銀元,也在她的承受範圍之內。旁邊雖然有個正在建造的大型別墅群,不過已經封頂,兩家院子一隔,距離也不近,倒是不怕吵。
顧棠當場就下定了,又提了幾個要求讓人改,這才又走了出來。
就在她走出去不遠,旁邊五層的大別墅主樓上出現一個人,正是賀凡昔。
他看著顧棠的背影,表情陰晴不定。等顧棠轉過街角,徹底消失不見,他轉頭問道:“我叫你查的事情怎麽樣了?”
“賀家村裏基本人人姓賀,跟您年紀差不多的也有三十多人。旁邊幾個村子跟賀家村通婚的也不少,總之一共查到快五十人。”下屬語氣有點心虛。
賀凡昔不冷不淡的嗯了一聲,“那就算了。”反正人都搬到他隔壁了。
第二天早上,顧棠照舊是吃完早飯,然後去咖啡廳剪紙,今天這位年紀不輕,頭發花白,要求就一個,“給孫子的。”
顧棠想了想,“那就剪個動物園?裏頭各種動物,獅子老虎斑馬長頸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