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我現在醒了?什麽叫我曾經有夢?她是覺得他不像她以為的那麽翩翩君子?
“可見你還是在做夢!這世上的男人哪個見了喜歡的女人還能翩翩君子的?”
賀凡昔低聲咒罵道。
“先生……賀先生?”下人拿著他的大衣過來,“噴過水的,絕對不會起電。”
哼!
賀凡昔一手拿過大衣,快步出了顧公館的大門,這麽近的距離,他穿什麽大衣?
還不是為了好看!
她真是不知好歹!可見真的是在做夢!他人都站在她麵前了,還做什麽夢!
真是——氣人!
顧棠聽著硬底兒靴子跟地板撞擊的聲音消失不見,這才從房裏出來。
聲音這麽大,他心裏一定特別不平靜,倒是真沒看出來他是這種人。
顧棠還在迴味賀凡昔呢,在餘氏身邊伺候的黃媽來了,小聲道:“小姐,老夫人在屋裏哭呢,說是好心辦了壞事。”
顧棠有點膩歪,道:“知道就好。”
“您要不要去看看?”
顧棠道:“她辦了壞事,讓我去安慰她?你是這個意思?”
“不是,是——”老夫人想叫您去說說話。
顧棠道:“這裏跟鎮上不一樣,現在時代也不一樣了。以後她想做什麽,都提前告訴我。”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顧棠的中英對照版小學一年級教材翻譯好了。
雖然她這地方距離出版社挺近的,不過外頭風大,顧棠還是坐著小轎車過去了。
光辰出版社雖然不是滬海最大的出版社,但卻是最包容的一家,商業話的東西他們出,從教材到小說等等一應俱全。
當然最重要的是全滬海最高的稿費,就是他們家開出來的。
顧棠進了出版社,立即就有人上來迎接她,顧棠也不寒暄,直截了當地說:“這是我的翻譯稿,英版中英對照小學一年紀教材。”
接待員有點驚訝,顧棠穿著傳統的小襖和長裙,說卻是幹淨利落的大白話,要出版的東西還是翻譯稿件,他道:“您稍待片刻,我們會有專人審核稿件。”
接待員拿著東西跑到了後頭。
小學一年級能學什麽?都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東西,正式的課本也就三本,語文、數學和自然,加起來也就二十萬字。
後頭三個編輯審核,很快就看完了,顧棠坐了半個小時,翻了翻他們新出的書本,結果就出來了。
負責審核的編輯請她到了小會議室,客客氣氣道:“這套書是可以出的。”
顧棠點了點頭。
編輯又道:“新手翻譯的稿費一般是千字1~2,不過我們一致覺得您白話文用得很好——”好到跟您身上這套傳統服飾一點都不配。
“所以我們決定給您千字2的價格。另外還有分成的版稅,10起,因為小學教材的主要銷路還是學校,所以我們打算第一版先出五千冊,一套書三冊定價六角,看看銷路再考慮二次出版。當然如果有二次出版,就證明銷路不錯,到時候版稅會有一定的提高。”
顧棠算了一下,“一共七百塊?”這時候當個文人是真的遍地是黃金。
編輯愣了一下,默默地心算之後越發的驚訝了,“對,但是版稅一般是一季度結一次的,您如果決定出版,固定稿費是四百塊,今天就可以給您,您看——”
編輯翻了一下稿件,“顧小姐——顧棠?”
顧棠衝他微微一笑,“對,就是顧棠,你知道的那個顧棠。”
編輯眼神中難掩的興奮,猶豫道:“您——”
顧棠如何看不出來他想什麽,“可以的,你們可以用我的名字打廣告。一邊兩寬之後,我過得比你好。”
“您稍等!”
編輯拿著東西就衝到了主編的辦公室,十幾分鍾過去,主編出來了。
“顧小姐的稿件質量很高,想必會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填補空白,尤其是自然這一冊,裏頭許多知識連我都是成年了之後才知道的。經過我們一致商議,打算把印數增加到一萬冊,版稅提高到15,希望顧小姐能滿意。”
這是翻倍了啊,分成稿費增加到了九百塊,總稿費到了一千三。
這年頭當個文人錢是真好賺。
顧棠欣然接受,當場就簽字,領了四百塊的固定稿費。
主編接過合同看了一眼,親手把四百個銀元交到了她手上,忍不住又問了一句,“您……會洋文?”
雖然是為了教育事業科技發展,但是連帶著也有一點點別的收獲。
比方賀都誌的一別兩寬裏說得兩人無法溝通,說她是個隻知道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的傳統女子……
現在壓力又到了他頭上。
當然這還沒完。
顧棠含笑點頭,“我還有一整套英版的小學教材,中學教材,大學教材,我都看過了。”
主編唿吸急促了,道:“您先別著急出版,先等市場反應再說。”
顧棠點頭,道:“我記得你們旗下還有報紙,可以開始預熱了。”
主編親自送她出了出版社,迴頭就拿著稿件親自複印了十份,“送去給廖先生、周先生、齊校長、季局長,還有戴維斯神父。”
“文學家,教育家,校長,教育局長,來了很多年的神父都有了,一萬冊應該能賣完吧?”
第80章 民國之糟糠之妻生堂弟
這時候出書是很方便的,今天主編拍板定案,當天晚上就有人開始排版,三本書齊頭並進,也不是什麽特別有難度的書籍,顧棠還拿了原版給他們參考,總之兩天就排好了,之後就是送到印刷廠印刷。
這時候預熱也開始了。
從這個預熱手法就能看出來主編還是很會的。
先是文人圈子的小範圍的流傳,由在光辰出版社出書文人在聚會的時候說一聲,“前兩天我去結稿費,你們知道我看見誰了?”
“誰?”
“一個穿著馬麵小襖,身著猩紅披風的女人。”
???
開頭不錯,興趣都給釣上來了。
這人又道:“她拿了翻譯的書稿來,我就好奇了,你們說她穿成這樣,連洋裝都沒穿,明顯是個舊式婦人,我就更好奇了,你們猜她是誰?”
“你這不是為難人?”
這人一笑,“顧棠!就是那個‘一想你幹的事兒我就惡心’的顧棠!”
“不能吧。”
“光辰收了她的書,過兩天就能看見了。”
等流言發酵兩天,光辰出版社在他們的書局門口,還有報紙頭條都發了消息。
關於近日顧棠女士的流言,我社特作出如下聲明:
顧棠女士的確在我社翻譯出版了英版小學一年級教材,一共三冊,將於本周內正式麵世。
顧棠女士文筆簡潔優美,淺顯易懂,翻譯風格符合兒童的接受程度,是翻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三冊書籍已得到廖先生、周先生、齊校長、季局長,還有戴維斯神父的高度評價,相信能為我國兒童教育發展開拓新思路。
我社感謝大家對顧棠女士和光辰出版社的關心,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光辰出版社。
顧棠是吃早飯的時候看見這報紙的,看得她滿臉笑容,這簡直是打廣告的精華所在了。
不僅僅是她,看見這消息的人不在少數,比方住她隔壁的賀凡昔也在看這報紙。
他看完就是一聲長歎,“她以為賀都誌是救命恩人,能為了他學英語,她怎麽就不能對我好一點呢?”
當然除了這一位賀大帥,大多數人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文人圈子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個小道消息滿天飛,八卦根本過不了夜的圈子。
什麽陸先生昨天晚上吃的爆炒魷魚沒熟結果蹲了一夜馬桶這樣的消息,第二天中午就能傳遍整個大滬海。
當初兩人離婚,尤其是顧棠毫不留情的罵人惡心之後,賀都誌也是說了她不少壞話的。
什麽她家是封建殘餘,她奶奶還是個跳大神的,她雖然識字,但是得的是女戒女訓,完全沒法交流。
這樣的人別說搞翻譯了,讓她學英語就是個大問題啊。
“不可能不可能。”
不少人等著看笑話呢。
然後……就等來了教材上市。
文人都是不差錢的,再說教材,尤其是小學教材,都是有政府補貼的,價格尤其便宜,所以基本上好奇的人人手一套,想挑刺的人也是人手一套。
更別提隔壁某大帥直接買了一千套迴去給他手下掃盲了,當然他把一萬冊包圓了也是不夠的,但是考慮對她的翻譯事業沒有好處,他全買了別人就看不到了,某大帥忍痛隻買了一千套,並不很囂張的幫著衝了一下銷量。
於是頭一天過去,一萬套的庫存就剩六千多了。
眼看著要爆,主編猶豫了,他是加印五萬套還是十萬套呢?
“要麽再等等?等第一批的書評出來再說。”總編輯拍板定案。
主編沒客氣,翻開書給他看,“第一批的書評都是序言,都在上頭寫著呢。尤其是教育局的季局長這一句,推薦給廣大小學校長。”
總編輯一拍腦袋,“這就加印!十萬套!”
賀都誌也買了一套,心不甘情不願的,在書局外頭徘徊許久,終於還是楚玉原硬著頭皮去買了一套。
晚上迴來,兩人腦袋挨著腦袋,一起看書。
先看的是序言。
這時候出書,能請到誰寫序,也是人脈的象征,尤其是如果能請到大家,衝著序就能保證幾千冊的銷量。第一篇序言是廖先生的,廖先生是最先推廣白話的,他原先是個史學家,在研究古籍的時候差點沒給古人逼瘋。
史書上很多對話都是這種風格的。
xx臣:臣以為!。
xx君:然。
“可見你還是在做夢!這世上的男人哪個見了喜歡的女人還能翩翩君子的?”
賀凡昔低聲咒罵道。
“先生……賀先生?”下人拿著他的大衣過來,“噴過水的,絕對不會起電。”
哼!
賀凡昔一手拿過大衣,快步出了顧公館的大門,這麽近的距離,他穿什麽大衣?
還不是為了好看!
她真是不知好歹!可見真的是在做夢!他人都站在她麵前了,還做什麽夢!
真是——氣人!
顧棠聽著硬底兒靴子跟地板撞擊的聲音消失不見,這才從房裏出來。
聲音這麽大,他心裏一定特別不平靜,倒是真沒看出來他是這種人。
顧棠還在迴味賀凡昔呢,在餘氏身邊伺候的黃媽來了,小聲道:“小姐,老夫人在屋裏哭呢,說是好心辦了壞事。”
顧棠有點膩歪,道:“知道就好。”
“您要不要去看看?”
顧棠道:“她辦了壞事,讓我去安慰她?你是這個意思?”
“不是,是——”老夫人想叫您去說說話。
顧棠道:“這裏跟鎮上不一樣,現在時代也不一樣了。以後她想做什麽,都提前告訴我。”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顧棠的中英對照版小學一年級教材翻譯好了。
雖然她這地方距離出版社挺近的,不過外頭風大,顧棠還是坐著小轎車過去了。
光辰出版社雖然不是滬海最大的出版社,但卻是最包容的一家,商業話的東西他們出,從教材到小說等等一應俱全。
當然最重要的是全滬海最高的稿費,就是他們家開出來的。
顧棠進了出版社,立即就有人上來迎接她,顧棠也不寒暄,直截了當地說:“這是我的翻譯稿,英版中英對照小學一年紀教材。”
接待員有點驚訝,顧棠穿著傳統的小襖和長裙,說卻是幹淨利落的大白話,要出版的東西還是翻譯稿件,他道:“您稍待片刻,我們會有專人審核稿件。”
接待員拿著東西跑到了後頭。
小學一年級能學什麽?都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東西,正式的課本也就三本,語文、數學和自然,加起來也就二十萬字。
後頭三個編輯審核,很快就看完了,顧棠坐了半個小時,翻了翻他們新出的書本,結果就出來了。
負責審核的編輯請她到了小會議室,客客氣氣道:“這套書是可以出的。”
顧棠點了點頭。
編輯又道:“新手翻譯的稿費一般是千字1~2,不過我們一致覺得您白話文用得很好——”好到跟您身上這套傳統服飾一點都不配。
“所以我們決定給您千字2的價格。另外還有分成的版稅,10起,因為小學教材的主要銷路還是學校,所以我們打算第一版先出五千冊,一套書三冊定價六角,看看銷路再考慮二次出版。當然如果有二次出版,就證明銷路不錯,到時候版稅會有一定的提高。”
顧棠算了一下,“一共七百塊?”這時候當個文人是真的遍地是黃金。
編輯愣了一下,默默地心算之後越發的驚訝了,“對,但是版稅一般是一季度結一次的,您如果決定出版,固定稿費是四百塊,今天就可以給您,您看——”
編輯翻了一下稿件,“顧小姐——顧棠?”
顧棠衝他微微一笑,“對,就是顧棠,你知道的那個顧棠。”
編輯眼神中難掩的興奮,猶豫道:“您——”
顧棠如何看不出來他想什麽,“可以的,你們可以用我的名字打廣告。一邊兩寬之後,我過得比你好。”
“您稍等!”
編輯拿著東西就衝到了主編的辦公室,十幾分鍾過去,主編出來了。
“顧小姐的稿件質量很高,想必會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填補空白,尤其是自然這一冊,裏頭許多知識連我都是成年了之後才知道的。經過我們一致商議,打算把印數增加到一萬冊,版稅提高到15,希望顧小姐能滿意。”
這是翻倍了啊,分成稿費增加到了九百塊,總稿費到了一千三。
這年頭當個文人錢是真好賺。
顧棠欣然接受,當場就簽字,領了四百塊的固定稿費。
主編接過合同看了一眼,親手把四百個銀元交到了她手上,忍不住又問了一句,“您……會洋文?”
雖然是為了教育事業科技發展,但是連帶著也有一點點別的收獲。
比方賀都誌的一別兩寬裏說得兩人無法溝通,說她是個隻知道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的傳統女子……
現在壓力又到了他頭上。
當然這還沒完。
顧棠含笑點頭,“我還有一整套英版的小學教材,中學教材,大學教材,我都看過了。”
主編唿吸急促了,道:“您先別著急出版,先等市場反應再說。”
顧棠點頭,道:“我記得你們旗下還有報紙,可以開始預熱了。”
主編親自送她出了出版社,迴頭就拿著稿件親自複印了十份,“送去給廖先生、周先生、齊校長、季局長,還有戴維斯神父。”
“文學家,教育家,校長,教育局長,來了很多年的神父都有了,一萬冊應該能賣完吧?”
第80章 民國之糟糠之妻生堂弟
這時候出書是很方便的,今天主編拍板定案,當天晚上就有人開始排版,三本書齊頭並進,也不是什麽特別有難度的書籍,顧棠還拿了原版給他們參考,總之兩天就排好了,之後就是送到印刷廠印刷。
這時候預熱也開始了。
從這個預熱手法就能看出來主編還是很會的。
先是文人圈子的小範圍的流傳,由在光辰出版社出書文人在聚會的時候說一聲,“前兩天我去結稿費,你們知道我看見誰了?”
“誰?”
“一個穿著馬麵小襖,身著猩紅披風的女人。”
???
開頭不錯,興趣都給釣上來了。
這人又道:“她拿了翻譯的書稿來,我就好奇了,你們說她穿成這樣,連洋裝都沒穿,明顯是個舊式婦人,我就更好奇了,你們猜她是誰?”
“你這不是為難人?”
這人一笑,“顧棠!就是那個‘一想你幹的事兒我就惡心’的顧棠!”
“不能吧。”
“光辰收了她的書,過兩天就能看見了。”
等流言發酵兩天,光辰出版社在他們的書局門口,還有報紙頭條都發了消息。
關於近日顧棠女士的流言,我社特作出如下聲明:
顧棠女士的確在我社翻譯出版了英版小學一年級教材,一共三冊,將於本周內正式麵世。
顧棠女士文筆簡潔優美,淺顯易懂,翻譯風格符合兒童的接受程度,是翻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三冊書籍已得到廖先生、周先生、齊校長、季局長,還有戴維斯神父的高度評價,相信能為我國兒童教育發展開拓新思路。
我社感謝大家對顧棠女士和光辰出版社的關心,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光辰出版社。
顧棠是吃早飯的時候看見這報紙的,看得她滿臉笑容,這簡直是打廣告的精華所在了。
不僅僅是她,看見這消息的人不在少數,比方住她隔壁的賀凡昔也在看這報紙。
他看完就是一聲長歎,“她以為賀都誌是救命恩人,能為了他學英語,她怎麽就不能對我好一點呢?”
當然除了這一位賀大帥,大多數人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文人圈子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個小道消息滿天飛,八卦根本過不了夜的圈子。
什麽陸先生昨天晚上吃的爆炒魷魚沒熟結果蹲了一夜馬桶這樣的消息,第二天中午就能傳遍整個大滬海。
當初兩人離婚,尤其是顧棠毫不留情的罵人惡心之後,賀都誌也是說了她不少壞話的。
什麽她家是封建殘餘,她奶奶還是個跳大神的,她雖然識字,但是得的是女戒女訓,完全沒法交流。
這樣的人別說搞翻譯了,讓她學英語就是個大問題啊。
“不可能不可能。”
不少人等著看笑話呢。
然後……就等來了教材上市。
文人都是不差錢的,再說教材,尤其是小學教材,都是有政府補貼的,價格尤其便宜,所以基本上好奇的人人手一套,想挑刺的人也是人手一套。
更別提隔壁某大帥直接買了一千套迴去給他手下掃盲了,當然他把一萬冊包圓了也是不夠的,但是考慮對她的翻譯事業沒有好處,他全買了別人就看不到了,某大帥忍痛隻買了一千套,並不很囂張的幫著衝了一下銷量。
於是頭一天過去,一萬套的庫存就剩六千多了。
眼看著要爆,主編猶豫了,他是加印五萬套還是十萬套呢?
“要麽再等等?等第一批的書評出來再說。”總編輯拍板定案。
主編沒客氣,翻開書給他看,“第一批的書評都是序言,都在上頭寫著呢。尤其是教育局的季局長這一句,推薦給廣大小學校長。”
總編輯一拍腦袋,“這就加印!十萬套!”
賀都誌也買了一套,心不甘情不願的,在書局外頭徘徊許久,終於還是楚玉原硬著頭皮去買了一套。
晚上迴來,兩人腦袋挨著腦袋,一起看書。
先看的是序言。
這時候出書,能請到誰寫序,也是人脈的象征,尤其是如果能請到大家,衝著序就能保證幾千冊的銷量。第一篇序言是廖先生的,廖先生是最先推廣白話的,他原先是個史學家,在研究古籍的時候差點沒給古人逼瘋。
史書上很多對話都是這種風格的。
xx臣:臣以為!。
xx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