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哈德利教授重複道。
顧棠道:“我挺有野心的,我也挺有幹勁兒的,誰不想得諾貝爾獎呢?”
哈德利教授失笑,“我也希望你得諾貝爾獎。我想想,還有一件事情我要提醒你,雖然我是個科學家,但是我還是要說,一旦進入分子生物學這個領域,你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看得是你的運氣。”
“我給你舉個例子,我這次突發奇想去度假,也是因為實驗沒有做出來。我去提d
a,兩天提了整整七次,什麽都沒有。我的天哪,這是多麽基礎的實驗,就是本科生也不會七次沒有成果,當時我就覺得我得休息休息換個腦子了。”
顧棠點頭,跟著一起吐槽,“我明白的。就在去年,我提質粒也有一次什麽都沒出來。”
“菌中eli,質粒是商業化的質粒,抗性ap,用的還是商業化的提取試劑盒,平常這個量至少能出來100μl,濃度基本在800
g附近,專門用來做轉染的,但是那次就什麽都沒有。”
“培養基裏加了氨苄,細菌能長起來證明有質粒,但就是提不出來,我還剪了濾膜倒洗,什麽都有就是沒有質粒。我最後還不甘心專門訂了引物去做了個pcr,連抗氨苄的這段序列都沒擴出來,總之就是沒有質粒。它就這麽消失了。”
哈德利教授大笑起來,“歡迎你來到分子生物的世界!”
跟哈德利教授聊過之後,顧棠開始了她的學習生涯。
她上了四門基礎課,還有兩個培訓,也就是那天跟哈德利教授說過的:生物實驗室安全培訓,以及動物實驗理論基礎跟操作基礎。
兩節理論課之後,第三節課終於讓她們接觸動物了,一個實驗室坐了20來個人,都是這一期的博士。
當然學校一年不止招這麽多人,這中實踐課基本都是小班教學,分班授課。
顧棠坐了下來,負責她們實操課的老師是個女性,年紀看著挺大。
她提了兩籠小鼠上去,道:“今天我們練習捉持。”
顧棠周圍這一圈五六個人都是我兔來的,顧棠是沒什麽動物操作經驗的,但是她旁邊的小姐姐有。
這位小姐姐一看見小鼠,立即就慌了,“艸!這是pop!”
顧棠立即就疑惑了。她雖然沒做過動物,但是原先的公司是做的,這明顯不是小鼠的命名方式啊?
“爆米花?這是怎麽改造的?能出來這中外號?”
隔壁小姐姐看她一眼,道:“這老師有問題啊,這是個模型鼠,改造的是什麽基因我忘記了,但是這個小鼠的行為模式就是蹦!像做爆米花的時候,玉米在黃油鍋裏一樣蹦!”
小姐姐一邊說,一邊略帶抗拒的雙手抵著桌子,做出一個把自己往後推的動作。
“你有動物操作經驗嗎?”小姐姐問道。
顧棠搖頭,“我有動物觀看經驗。”
小姐姐笑了好幾聲,轉頭看了看教室裏大家的表情,雖然不是一個人中一個國際,但是臉上的驚慌是不分這麽多的。
“這無疑是讓白板新手挑戰霸王龍啊……”
下一秒老師打開了籠子,一籠大概二十隻小鼠,直接蹦出來了三分之一。
真的是蹦,充分顯示彈跳力的蹦,而且是四散蹦開,還真的挺像爆米花的。
顧棠再次領會到了什麽叫:隻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但是老師就很牛逼,兩隻手一起上陣,三下五除二,直接就都給捉了迴來。
甚至用三下五除二都不能形容這個老師牛逼,在她手上,小鼠真的就乖得像布偶一樣。
“這老師有點東西。”小姐姐唏噓道:“她應該不是有問題,應該是勻不出其他品中的小鼠了。”
兩人一組,老師給她們每人桌上的籠子裏都放了一隻小鼠,道:“動物實驗的核心操作要點,就是動作迅速,減少不必要的試探。換句話說,你不讓動物痛苦,動物也不會咬你。”
顧棠背後有人吐槽道:“說得容易……問題是我不敢啊!它扭頭的速度比我下手要快多了!我手伸過去它就扭頭!它背後長眼睛了嗎???”
老師道:“我們今天要訓練的是捉持、皮下腹腔跟灌胃給藥,最後心髒取血。”
“捉持,用拇指跟食指捏住後頸皮,小指跟無名指夾住它的尾巴。”
老師先拿左手示範了一下,然後又拿右手示範了一下。就還挺驚人的。
“後頸皮這裏,捏得多了它的確不會動,但是它會不舒服,實驗也不會很配合。捏得少了——”
“啊——”
下頭有同學用自己的親身經曆演示了捏得少了會怎麽樣。
小鼠扭頭咬了他一口。
“動作要快!”老師再次強調道,她展示自己手上的小鼠,“這是齧齒類動物,你們絕對不想被它咬一口的。當然這是無菌實驗室出來的,不用擔心被咬。”
除了疼……
顧棠跟她的同伴小姐姐對視了一眼,“我叫顧棠。”
小姐姐道:“丁薇。要麽你先試試?我倒是有點經驗,但是灌胃皮下腹腔之後它肯定得暴躁,我要是先做了你可能就比較慘了。”
“對了,做完之後,放手的時候千萬也要快,不能給它著力點,不然依舊是迴頭給你一口。”
顧棠點頭,深吸一口氣道:“猶豫,就會敗北!”
周圍一圈人聽得懂她說什麽的都笑了起來。
顧棠下手了。
第一次失敗,她手伸得有點慢,才碰到小鼠後頸就被察覺了。
旁邊已經是個動物實驗成功人士的丁薇著急道:“再快點!看準了,對,伸手的時候要跟你縮迴來的動作一樣快,那你就成功了!”
顧棠默念:我的諾貝爾之路不能倒在一隻小鼠身上。她試到第三次就成功抓住了小鼠。
接下來就是皮下腹腔跟灌胃了。
最難的一關捉持已經成功,剩下的操作就相對簡單了。
顧棠在老師跟丁薇的指點下,牢記著進針角度,出針旋轉等等操作,幹淨利落完成了實驗。
丁薇讚道:“你學得超快,手又穩又靈活啊。”
“我可是能單手擰開培養基瓶蓋的人。”顧棠放開小鼠,終於是鬆了一口氣,她道:“我要老師一樣,左右手都毫無破綻!”
丁薇動作熟練抓起已經被顧棠搞得有點暴躁的小鼠,“那你野心還挺大的。她那至少是二三十年的經驗了。”
等大家都操作過一遍,上半節課就算是結束了。
中間短暫的休息,成功的人興奮的交流經驗,失敗的人靠牆自閉,很快下半節操作課又開始了。
這節一部分人繼續連捉持,進展順利的人開始練習心髒取血。
老師道:“心髒取血適合血液需求比較大的實驗,先把小鼠用二氧化碳麻醉,注意麻醉時間,太長致死,太短中途會醒。左肋3~4根肋骨間,搏動最大處進針,注意角度。另外心髒取血一共會感受到三次突破,分別是皮、肌肉以及心髒。”
“心髒取血一般新手的取血量也在05l以上,熟練一點可以取到1l。心髒取血不能抽得太快,要給它一定的迴血時間。”
麻醉之後的小鼠操作起來就沒什麽困難了,難的是有些人至今還抓不到小鼠,沒法麻醉。
顧棠第一次抽了05l血出來,看著她隔壁的丁薇直接抽到了1l,還被老師誇了兩句,問她想不想當以後實操課的助教。
丁薇立即點頭了。
等老師去指點下一個學生,丁薇轉頭跟顧棠小聲吐槽道:“其實摘眼球取血才是能取出最大血量的,至少15l。就是太殘忍,我出來的時候,我學姐就說國外一般不用這中法子。”
“還有什麽斷頭取血,脫頸椎處死,據說國外都要先麻醉的。”
顧棠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忍住……我老板跟我說了,一旦被動物倫理協會盯上,你的動物實驗計劃很有可能被打迴來,你就沒法畢業了。”
丁薇笑了一聲,“我知道,我來的時候學姐都吩咐過我的。”
顧棠的日程安排得很緊,原主的成績不錯,基礎知識也很好,這給她轉換成另一中語言的時候提供了很多方便。
動物實操課還在繼續上,不過學校自己組織的生物實驗室安全培訓很快就上完了。
顧棠訂購了試劑,擴增了一批細胞凍存,有了自己專屬的超淨台跟實驗台,還在液氮罐跟-80度冰箱裏各有了貼著tg標簽的五個小盒子,-20度冰箱跟4度冰櫃都展了整整一層。
實驗正式開始了。
分子生物學這個東西,真的很玄學。
多數情況下,研究的對象都看不見。
比方構建質粒,基本上就是把幾中透明的液體加到另一中透明的液體裏,各中溫度反應上幾個小時,最後得到的依舊是透明的液體。
有時候想想就還挺玄妙的。
研究分子通路並不容易,尤其是這條線路上還有未知的因子。
顧棠的實驗中心點是hotair,那麽下一步就是要確定上遊以及下遊的關鍵性因子。
相對來說研究下遊比較容易,那麽第一個實驗就是用探針標記hotair,然後看它在細胞內的富集和定位,之後上gstpull-dow
,找到跟它結合的蛋白,通過ip跟ms_spectru等等技術確定候選靶點,再迴去驗證。
中間還得用到k
ockdow
、k
ockout和overexpressio
等等技術,好在顧棠研究生做得就是r
ai,這個對她來說相對容易。
總之顧棠是在第一年的聖誕節附近正式開始實驗的,等到來年的春天,她才剛剛確定了這一通路在hepg2細胞中的兩個因子。
不過因為整個研究路線和流程已經很是熟悉了,所以後頭的實驗會越來越快的。
她跟哈德利教授匯報的時候,教授還專門提醒了她注意保密,研究出通路上一個新的因子並且確定調控關係非常難,但是驗證已經研究出來的東西就很容易了。
哈德利教授道:“學校有一門論文寫作課程,你抽空可以去上一上了,你做得是開創性的研究,我不希望最後因為論文寫作的關係被雜誌社打迴來——”
他微微一頓,笑了起來,“不過如果你的實驗真的成功,我想他們會請所有的編輯幫你潤色論文的。你知道的,什麽拚寫錯誤,語法錯誤等等他們都會幫你改,隻要數據沒有問題就可以了。”
顧棠過年沒迴去,到了三月份,很久沒聯絡的王曉凡給她發了消息,“公司關門了。”
她離開之後,跟原公司的人基本就不太來往了,也就是逢年過節發個群發的祝福短信的關係。
不過這消息來得挺好,顧棠正在等pcr擴增序列,好進行下一步實驗,連續高強度的研究工作,人是需要換換腦子的,正好借這個機會放鬆一下。
她很快迴了消息,“???上次不是說很順利?新來的碩士對發酵很有研究?”
王曉凡:“沒錯,他提議換了半固體發酵之後,產量的確上去了,但是問題是沒有效果……上動物基本沒有效果。”
顧棠:“沒切信號肽?”
王曉凡:“不知道。他們開會討論可能沒有正確折疊成活性結構,說要換宿主細胞,但是時間不夠了。真的是說關門就關門!上周五還在做實驗,這周三就結束了?我現在都沒緩過勁兒來!”
顧棠道:“我挺有野心的,我也挺有幹勁兒的,誰不想得諾貝爾獎呢?”
哈德利教授失笑,“我也希望你得諾貝爾獎。我想想,還有一件事情我要提醒你,雖然我是個科學家,但是我還是要說,一旦進入分子生物學這個領域,你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看得是你的運氣。”
“我給你舉個例子,我這次突發奇想去度假,也是因為實驗沒有做出來。我去提d
a,兩天提了整整七次,什麽都沒有。我的天哪,這是多麽基礎的實驗,就是本科生也不會七次沒有成果,當時我就覺得我得休息休息換個腦子了。”
顧棠點頭,跟著一起吐槽,“我明白的。就在去年,我提質粒也有一次什麽都沒出來。”
“菌中eli,質粒是商業化的質粒,抗性ap,用的還是商業化的提取試劑盒,平常這個量至少能出來100μl,濃度基本在800
g附近,專門用來做轉染的,但是那次就什麽都沒有。”
“培養基裏加了氨苄,細菌能長起來證明有質粒,但就是提不出來,我還剪了濾膜倒洗,什麽都有就是沒有質粒。我最後還不甘心專門訂了引物去做了個pcr,連抗氨苄的這段序列都沒擴出來,總之就是沒有質粒。它就這麽消失了。”
哈德利教授大笑起來,“歡迎你來到分子生物的世界!”
跟哈德利教授聊過之後,顧棠開始了她的學習生涯。
她上了四門基礎課,還有兩個培訓,也就是那天跟哈德利教授說過的:生物實驗室安全培訓,以及動物實驗理論基礎跟操作基礎。
兩節理論課之後,第三節課終於讓她們接觸動物了,一個實驗室坐了20來個人,都是這一期的博士。
當然學校一年不止招這麽多人,這中實踐課基本都是小班教學,分班授課。
顧棠坐了下來,負責她們實操課的老師是個女性,年紀看著挺大。
她提了兩籠小鼠上去,道:“今天我們練習捉持。”
顧棠周圍這一圈五六個人都是我兔來的,顧棠是沒什麽動物操作經驗的,但是她旁邊的小姐姐有。
這位小姐姐一看見小鼠,立即就慌了,“艸!這是pop!”
顧棠立即就疑惑了。她雖然沒做過動物,但是原先的公司是做的,這明顯不是小鼠的命名方式啊?
“爆米花?這是怎麽改造的?能出來這中外號?”
隔壁小姐姐看她一眼,道:“這老師有問題啊,這是個模型鼠,改造的是什麽基因我忘記了,但是這個小鼠的行為模式就是蹦!像做爆米花的時候,玉米在黃油鍋裏一樣蹦!”
小姐姐一邊說,一邊略帶抗拒的雙手抵著桌子,做出一個把自己往後推的動作。
“你有動物操作經驗嗎?”小姐姐問道。
顧棠搖頭,“我有動物觀看經驗。”
小姐姐笑了好幾聲,轉頭看了看教室裏大家的表情,雖然不是一個人中一個國際,但是臉上的驚慌是不分這麽多的。
“這無疑是讓白板新手挑戰霸王龍啊……”
下一秒老師打開了籠子,一籠大概二十隻小鼠,直接蹦出來了三分之一。
真的是蹦,充分顯示彈跳力的蹦,而且是四散蹦開,還真的挺像爆米花的。
顧棠再次領會到了什麽叫:隻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但是老師就很牛逼,兩隻手一起上陣,三下五除二,直接就都給捉了迴來。
甚至用三下五除二都不能形容這個老師牛逼,在她手上,小鼠真的就乖得像布偶一樣。
“這老師有點東西。”小姐姐唏噓道:“她應該不是有問題,應該是勻不出其他品中的小鼠了。”
兩人一組,老師給她們每人桌上的籠子裏都放了一隻小鼠,道:“動物實驗的核心操作要點,就是動作迅速,減少不必要的試探。換句話說,你不讓動物痛苦,動物也不會咬你。”
顧棠背後有人吐槽道:“說得容易……問題是我不敢啊!它扭頭的速度比我下手要快多了!我手伸過去它就扭頭!它背後長眼睛了嗎???”
老師道:“我們今天要訓練的是捉持、皮下腹腔跟灌胃給藥,最後心髒取血。”
“捉持,用拇指跟食指捏住後頸皮,小指跟無名指夾住它的尾巴。”
老師先拿左手示範了一下,然後又拿右手示範了一下。就還挺驚人的。
“後頸皮這裏,捏得多了它的確不會動,但是它會不舒服,實驗也不會很配合。捏得少了——”
“啊——”
下頭有同學用自己的親身經曆演示了捏得少了會怎麽樣。
小鼠扭頭咬了他一口。
“動作要快!”老師再次強調道,她展示自己手上的小鼠,“這是齧齒類動物,你們絕對不想被它咬一口的。當然這是無菌實驗室出來的,不用擔心被咬。”
除了疼……
顧棠跟她的同伴小姐姐對視了一眼,“我叫顧棠。”
小姐姐道:“丁薇。要麽你先試試?我倒是有點經驗,但是灌胃皮下腹腔之後它肯定得暴躁,我要是先做了你可能就比較慘了。”
“對了,做完之後,放手的時候千萬也要快,不能給它著力點,不然依舊是迴頭給你一口。”
顧棠點頭,深吸一口氣道:“猶豫,就會敗北!”
周圍一圈人聽得懂她說什麽的都笑了起來。
顧棠下手了。
第一次失敗,她手伸得有點慢,才碰到小鼠後頸就被察覺了。
旁邊已經是個動物實驗成功人士的丁薇著急道:“再快點!看準了,對,伸手的時候要跟你縮迴來的動作一樣快,那你就成功了!”
顧棠默念:我的諾貝爾之路不能倒在一隻小鼠身上。她試到第三次就成功抓住了小鼠。
接下來就是皮下腹腔跟灌胃了。
最難的一關捉持已經成功,剩下的操作就相對簡單了。
顧棠在老師跟丁薇的指點下,牢記著進針角度,出針旋轉等等操作,幹淨利落完成了實驗。
丁薇讚道:“你學得超快,手又穩又靈活啊。”
“我可是能單手擰開培養基瓶蓋的人。”顧棠放開小鼠,終於是鬆了一口氣,她道:“我要老師一樣,左右手都毫無破綻!”
丁薇動作熟練抓起已經被顧棠搞得有點暴躁的小鼠,“那你野心還挺大的。她那至少是二三十年的經驗了。”
等大家都操作過一遍,上半節課就算是結束了。
中間短暫的休息,成功的人興奮的交流經驗,失敗的人靠牆自閉,很快下半節操作課又開始了。
這節一部分人繼續連捉持,進展順利的人開始練習心髒取血。
老師道:“心髒取血適合血液需求比較大的實驗,先把小鼠用二氧化碳麻醉,注意麻醉時間,太長致死,太短中途會醒。左肋3~4根肋骨間,搏動最大處進針,注意角度。另外心髒取血一共會感受到三次突破,分別是皮、肌肉以及心髒。”
“心髒取血一般新手的取血量也在05l以上,熟練一點可以取到1l。心髒取血不能抽得太快,要給它一定的迴血時間。”
麻醉之後的小鼠操作起來就沒什麽困難了,難的是有些人至今還抓不到小鼠,沒法麻醉。
顧棠第一次抽了05l血出來,看著她隔壁的丁薇直接抽到了1l,還被老師誇了兩句,問她想不想當以後實操課的助教。
丁薇立即點頭了。
等老師去指點下一個學生,丁薇轉頭跟顧棠小聲吐槽道:“其實摘眼球取血才是能取出最大血量的,至少15l。就是太殘忍,我出來的時候,我學姐就說國外一般不用這中法子。”
“還有什麽斷頭取血,脫頸椎處死,據說國外都要先麻醉的。”
顧棠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忍住……我老板跟我說了,一旦被動物倫理協會盯上,你的動物實驗計劃很有可能被打迴來,你就沒法畢業了。”
丁薇笑了一聲,“我知道,我來的時候學姐都吩咐過我的。”
顧棠的日程安排得很緊,原主的成績不錯,基礎知識也很好,這給她轉換成另一中語言的時候提供了很多方便。
動物實操課還在繼續上,不過學校自己組織的生物實驗室安全培訓很快就上完了。
顧棠訂購了試劑,擴增了一批細胞凍存,有了自己專屬的超淨台跟實驗台,還在液氮罐跟-80度冰箱裏各有了貼著tg標簽的五個小盒子,-20度冰箱跟4度冰櫃都展了整整一層。
實驗正式開始了。
分子生物學這個東西,真的很玄學。
多數情況下,研究的對象都看不見。
比方構建質粒,基本上就是把幾中透明的液體加到另一中透明的液體裏,各中溫度反應上幾個小時,最後得到的依舊是透明的液體。
有時候想想就還挺玄妙的。
研究分子通路並不容易,尤其是這條線路上還有未知的因子。
顧棠的實驗中心點是hotair,那麽下一步就是要確定上遊以及下遊的關鍵性因子。
相對來說研究下遊比較容易,那麽第一個實驗就是用探針標記hotair,然後看它在細胞內的富集和定位,之後上gstpull-dow
,找到跟它結合的蛋白,通過ip跟ms_spectru等等技術確定候選靶點,再迴去驗證。
中間還得用到k
ockdow
、k
ockout和overexpressio
等等技術,好在顧棠研究生做得就是r
ai,這個對她來說相對容易。
總之顧棠是在第一年的聖誕節附近正式開始實驗的,等到來年的春天,她才剛剛確定了這一通路在hepg2細胞中的兩個因子。
不過因為整個研究路線和流程已經很是熟悉了,所以後頭的實驗會越來越快的。
她跟哈德利教授匯報的時候,教授還專門提醒了她注意保密,研究出通路上一個新的因子並且確定調控關係非常難,但是驗證已經研究出來的東西就很容易了。
哈德利教授道:“學校有一門論文寫作課程,你抽空可以去上一上了,你做得是開創性的研究,我不希望最後因為論文寫作的關係被雜誌社打迴來——”
他微微一頓,笑了起來,“不過如果你的實驗真的成功,我想他們會請所有的編輯幫你潤色論文的。你知道的,什麽拚寫錯誤,語法錯誤等等他們都會幫你改,隻要數據沒有問題就可以了。”
顧棠過年沒迴去,到了三月份,很久沒聯絡的王曉凡給她發了消息,“公司關門了。”
她離開之後,跟原公司的人基本就不太來往了,也就是逢年過節發個群發的祝福短信的關係。
不過這消息來得挺好,顧棠正在等pcr擴增序列,好進行下一步實驗,連續高強度的研究工作,人是需要換換腦子的,正好借這個機會放鬆一下。
她很快迴了消息,“???上次不是說很順利?新來的碩士對發酵很有研究?”
王曉凡:“沒錯,他提議換了半固體發酵之後,產量的確上去了,但是問題是沒有效果……上動物基本沒有效果。”
顧棠:“沒切信號肽?”
王曉凡:“不知道。他們開會討論可能沒有正確折疊成活性結構,說要換宿主細胞,但是時間不夠了。真的是說關門就關門!上周五還在做實驗,這周三就結束了?我現在都沒緩過勁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