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放下將來的話題,說起了眼下的打算。


    “新科進士都有一個月的假期,不知二位有何打算?”魏浣初問道。


    “我嘛,這一個月好說,家眷在京,不用迴鄉,家父家母都春秋鼎盛,也不用接進京來。倒是彥演兄,迴不迴去呢?”王興答道。


    “一個月的時間太短,迴鄉一次根本迴不來。我明日打發家人迴去送信,讓家母及妻子自行上京吧。”洪承疇說道。


    他出身福建泉州名門望族,早年喪父,母親傅氏知書達禮,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教養成才,娶妻吳氏。


    “任之,你先借我一筆銀子,我需要置辦房產,手底下有些緊。”洪承疇道。


    “那沒問題。無論是銀錢還是人手,需要什麽跟李瑞要就可以,不用跟我說。”王興痛快地答應了。


    “我看看你的宅子附近還有沒有房子可買,盡量離你近一些。”洪承疇道。


    “真羨慕你們,終於可以比鄰而居了,彥演也可以經常吃到你家的好菜了。可憐我還得到外地赴任,不知道什麽時候再吃到柳玉娘做的菜。”魏浣初不無遺憾地說道。


    “你這個吃貨!今天讓柳玉娘多做幾個好菜,你盡量放開肚皮吃。”……


    第二天,王興和洪承疇把魏浣初送到通州,看他上了船,這才揮手而別。


    ……


    王興和洪承疇送別了魏浣初,兩人分別到各自工作崗位報到。


    翰林院掌院學士是東閣大學士、內閣輔臣、禮部尚書吳道南,因他是本次會試主考之一,王興見了,得執弟子禮。


    “老師,學生前來報到。”王興深施一禮,遞上自己的告身文書。


    吳道南接過王興的告身文書,放到一邊,手撚胡須,溫言道:“任之,你年紀輕輕就高中狀元,才學當是沒說的。以後更當牢記聖人之言,謹身慎行,戒驕戒躁。”


    “學生定當牢記老師教誨。”王興謙恭地答道。


    “嗯。”吳道南見王興行止有度,不卑不亢,加上其神清目朗,麵目英俊,心中好感頓生。


    “按例你有一個月假期,好生安排家裏瑣事,假期結束再來上值吧。”吳道南說道。


    “是。弟子告退。”王興躬身一禮,退了出來。


    出了翰林院,王興就在想,這一個月怎麽度過呢?


    他有一件大事還沒有落實,那就是皇帝給他的任務:幫壽寧公主賺錢。


    王興想:“這個壽寧公主也是,已經給了你一個買賣了,百貨鋪一年掙幾萬兩銀子都是少的,怎麽還不知足?”


    沒辦法,皇帝愛財如命,恨不能把全天下的財富都弄他家去才行。既然許了,那就想辦法吧。


    做什麽好呢?王興想著後世那些賺錢的買賣,互聯網、手機、汽車、房地產……。


    搞房地產?想什麽呢?這個朝代搞什麽房地產?


    王興先是否定,然後迅速在腦海裏盤算了一下,卻發現這個主意還真是可行!


    京城的達官貴人最多,掙他們的錢最好掙。


    由於技術所限,建高樓就別想了,但要是建個兩三層樓應該問題不大。


    沒有鋼筋不要緊,隻要把水泥搞出來就行。有洪家二寶在,水泥應該很容易就能搞出來。


    其它的還需要什麽?泥瓦匠應該不缺吧,幹活的工人也不缺吧,資金自己更是不缺。


    隻是,人們認可這種小區式居住方式嗎?再有,天下即將大亂,亂世誰來京城買房子?國家越穩定,房地產市場越好,反之亦然。


    不好,這個主意不好,要是真搞房地產,恐怕得賠錢。


    王興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念頭。


    活字印刷?王興腦中又閃過一個念頭。


    現在流行的是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寫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麵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麵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麵1~2毫米。用熱水衝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麵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麵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陰幹,印製過程就完成了。


    刻板的過程有點象刻印章的過程,隻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


    雕版印刷印刷的過程,有點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


    但雕版印刷也有很多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有的大部頭的書,光雕版就得用好幾年;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而活字印刷就完全可以彌補這些缺陷。


    活字印刷早在北宋時期,就由畢升研製成功了,他試過木活字,因為木質紋理不同,往往容易損壞。後來,他發明了膠泥活字,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但他死後,不知為什麽,活字印刷術卻沒有傳下來。


    “要不就做這個?”王興進一步想到。


    活字印刷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製作出耐用的活字,當然最好是銅字,鉛活字其實是鉛合金技術,現在要做,太過紮眼。


    銅活字這個技術上應該能攻克,現在鑄造的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大舅子在工部營繕司任職,其手下能工巧匠甚多,自己隻要把點子一說,讓他找人做出銅活字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如果怕太過驚世駭俗,王興記得到了清朝,有人發明了烤瓷活字,要不就先試試烤瓷活字?


    關鍵是這個活字印刷搞出來以後印什麽?最掙錢的當然是做報紙,那可是輿論工具,要是不掌握在自己手裏,恐怕會被人利用,那樣就麻煩了,對自己的大業不利。所以,現階段報紙是不能搞,要搞,也得等以後時機成熟。


    要不就印書?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穿越到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水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水世界並收藏組團穿越到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