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三年,丞相伯顏平江南還,奸臣以飛語讒之,愛薛叩頭諫,得解。尋奉詔使西北宗王阿魯渾所。既還,拜平章政事,固辭。擢秘書監,領崇福使,遷翰林學士承旨,兼修國史。
大德元年,授平章政事。八年,京師地震,上弗豫。中宮召問:“災異殆下民所致耶?”對曰:“天地示警,民何與焉。”成宗崩,內旨索星曆秘文,愛薛厲色拒之。仁宗時,封秦國公。卒,追封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拂林忠獻王。
子五人:也裏牙,秦國公、崇福使;腆合,翰林學士承旨;黑塚,光祿卿;闊裏吉思,同知泉府院事;魯合,廣惠司提舉。
〇闊闊
闊闊字子清,本蔑裏吉氏部族,世居不裏罕哈裏敦之地。其俗驍勇,善騎射,諸族頗憚之。國初,舉族內附。世祖居潛邸,選闊闊為近侍。
歲甲辰,世祖聞王鶚賢,避兵居保州,遣使征至,問以治道,命闊闊與廉希憲皆師事之。既而闊闊出使於外,迨還,而鶚已行,思慕號泣,不食者累日,世祖聞而異之。歲庚戌,憲宗複召鶚至和林,仍命闊闊從之遊。每旦起,盛飾其冠服,鶚讓之曰:“聖主好賢樂善,征天下士,命若從學。若等不能稱主上心,惟誇衒鮮華以益驕貴之氣,恐窒於外而塞於中,道義之言,無自而入,吾所不取也。”闊闊深自悔悟。明日俱純素以進,鶚乃悅。
歲壬子,奉命簽諸路軍籍,以丁壯產多者充之,所至編籍無撓,人皆德之。及還,帝悅,命領燕京匠局。世祖即位,特授中書左丞。未幾,遷大名路宣撫使,以疾卒,年四十。
子堅童,字永叔,少孤,甫十歲,即從王鶚遊。[]既長,奉命入國學,複從許衡遊。弱冠入侍禁廷,授中順大夫、侍儀奉禦。遷中議大夫、同修起居注。及奉使濟南,見楊桓賢,遂力薦之。至元二十三年,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遷吏部尚書,秩未滿,特授通議大夫、禦史台侍禦史。
二十四年,扈從東征,屢戰有功,遷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二十八年,授正議大夫、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使,遂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驛召赴闕,未拜,以疾卒,年三十九。
〇禿忽魯
禿忽魯字親臣,康裏亦納之孫亞禮達石第九子也。自幼入侍世祖,命與也先鐵木兒、不忽木從許衡學。帝一日問其所學,禿忽魯與不忽木對曰:“三代治平之法也。”帝喜曰:“康秀才,朕初使汝往學,不意汝即知此。”除蒙古學士、奉議大夫、客省使,進兵部郎中,遷僉太史院。嚐宴見世祖,屢開說古今治亂政要,多所裨益。
至元二十年,遷中書右司郎中。未幾,大宗正薛徹幹薦掌其府判署閱諸獄文案。嚐暮歸,愀然若有求而未獲者,家人問之,曰:“今日所議,死案也,於我心有疑,欲求所以活之,未得其方耳。”他日歸,喜曰:“我得之矣,於法當流徙邊地。”遷吏部尚書。
時哈剌哈孫為湖廣平章,嚐與禿忽魯同在大宗正,素知其賢,舉以自輔,遂授資德大夫、湖廣右丞。時湖南、北盜賊乘舟縱橫劫掠,哈剌哈孫患之,禿忽魯曰:“樹茂鳥集,樹伐則散,戮一人足矣。”盜首喬大使者,居九江,郡守曳剌馬丹取賂蔽之,遣使擒以來,獄成,殺而令諸市,群盜頓息。湖南宣慰張國紀創征夏稅,民弗堪,禿忽魯屢請罷之。[.超多好看小說]
至元二十九年,辰州蠻叛,副樞劉國傑、僉院唆木蘭往討之,不利,移文索辰、澧、沅民間弩士三千,哈剌哈孫以民弗習戰,強之徒傷吾民,弗許。禿忽魯曰:“兵貴訓練,乃可用也。漢軍不習弩,因蠻攻蠻,古所利。”遂與之,果以此獲勝。
成宗即位,遷江浙右丞。適歲旱,方至而雨,民心大悅。未幾,平章不忽木卒,帝思之,問近侍曰:“群臣孰有似不忽木者?”賀伯顏對曰:“禿忽魯其人也,且先帝所知。”遂驛召還,賜雕鞍、弓矢,俄遷樞密副使。大德七年卒,年四十八。贈推忠翊亮佐理功臣、榮祿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大司徒、趙國公,諡文肅。
子山僧,仕至晉寧路總管。
〇唐仁祖
唐仁祖字壽卿,畏兀人。祖曰唐古直,子孫因以唐為氏。初,畏兀舉國效順,唐古直時年十七,給事太祖,因屬之睿宗,曰:“唐古直可任大事。”睿宗未及用,莊聖皇後擢為劄魯火赤。父驥,豪爽好射獵。世祖即位,命驥為裕宗潛邸必闍赤,升達魯花赤。
仁祖少穎悟,父沒,母教之讀書,通諸方語言,尤邃音律。中統初,詔諸貴冑為質,帝親閱之,見仁祖曰:“是唐古直孫邪?聰明無疑也。”俾習國字。至元六年,中書省選充蒙古掾。十六年,錄囚平陽,平反冤滯免死者凡十七人。十八年,授翰林直學士。時中書奏真定、保定兩路錢穀逋負,屢歲不決,遣仁祖往閱其牘,皆中統舊案,亟還奏罷之。轉工部侍郎,除中書右司郎中,拜參議尚書省事。
時丞相桑哥秉政,威焰方熾,仁祖論議不迴,屢忤桑哥,人皆危之,仁祖自若也。遷工部尚書,桑哥以曹務煩劇特重困之,仁祖處之甚安。尋出使雲中,桑哥考工部織課稍緩,怒曰:“誤國家歲用。”亟遣驛騎追還,就見桑哥相府中,遽命直吏拘往督工,且促其期,曰:“違期必致汝於法。”左右皆為之懼。仁祖退,召諸署長從容諭之曰:“丞相怒在我,不在爾也。汝等勿懼,宜力加勉。”眾皆感激,晝夜倍其功,期未及而辦,乃罷。已而桑哥係獄,有旨命仁祖往籍其家。明日桑哥以左右之援得釋,眾見駭然,目仁祖曰:“怒虎之威,可再犯邪!”悉踰垣以竄,仁祖獨不為之動,桑哥竟敗。
二十八年,除翰林學士承旨、中奉大夫。遼陽饑,奉旨偕近侍速哥、左丞忻都往賑,忻都欲如戶籍口數大小給之,仁祖曰:“不可,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給之。”忻都曰:“若要善名,而陷我於惡邪!”仁祖笑曰:“吾二人善惡,眾已的知,豈至是而始要名哉!我知為國恤民而已,何恤爾言。”卒以大口給之。俄除通奉大夫、將作院使。
成宗即位,尊大母元妃為皇太後,以仁祖善書,特敕書冊文。複奉詔督工織絲像世祖禦容,越三年告成。大德五年,再授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知製誥兼修國史,以疾卒,年五十三。贈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洹國公,諡文貞。
子恕,初授奉訓大夫、壽武庫提點。至大中,遷翰林待製,後累遷至亞中大夫、侍儀使。
〇朵兒赤
朵兒赤字道明,西夏寧州人。父斡紮簀,世掌其國史。初守西涼,率父老以城降太祖,有旨副撒都忽為中興路管民官。國兵西征,運餉不絕,無毫發私,時號曰滿朝清。世祖即位,斡紮簀寢疾卒。遺奏因高智耀以進,請謹名爵、節財用,帝嘉納焉。
朵兒赤年十五,通古注論語、孟子、尚書。帝以西夏子弟多俊逸,欲試用之,召於見香閣,帝曰:“朕聞儒者多嘉言。”朵兒赤奏曰:“陛下聖明仁智,奄有四海,唯當親君子,遠小人爾。自古帝王未有不以小人而亡者,惟陛下察焉。”帝曰:“朕於廷臣有戇直忠言,未嚐不悅而受之;違忤者,亦未嚐加罪。蓋欲養忠直,而退諛佞也。汝言甚合朕意。”因問欲何仕,朵兒赤對曰:“西夏營田,實占正軍,儻有調用,則又妨耕作。土瘠野壙,十未墾一。南軍屯聚以來,子弟蕃息稍眾,若以其成丁者,別編入籍,以實屯力,則地利多而兵有餘矣。請為其總管,以盡措畫。”帝可之,乃授中興路新民總管。至官,錄其子弟之壯者墾田,塞黃河九口,開其三流。凡三載,賦額增倍,就轉營田使。秩滿入覲,帝大悅,升潼川府尹。時公府無祿田,朵兒赤乃以官曠地給民,視秩分畝,而薄其稅。潼川仕者有祿,自此始。
未幾,台臣奏為雲南廉訪副使。時雲南諸蠻叛,僚佐悉稱故而去,朵兒赤獨居守。又八月,省臣大懼,歸符印欲遁,朵兒赤乃白於梁王,得檄而後出。遷山南廉訪副使,未幾,複調雲南廉訪使。會行省丞相帖木迭兒貪暴擅誅殺,羅織安撫使法花魯丁,將置於極刑,朵兒赤謂之曰:“生殺之柄,係於天子,汝以方麵之臣而專殺,意將何為?小民罹法,且必審覆,況朝廷之臣耶!”法花魯丁竟獲免,尋複其官。□夷與蠻相讎殺,時省臣受賄,助其報仇,乃詐奏蠻叛,起兵殺良民。朵兒赤奏劾,竟廢之。年六十二,卒於官。
大德元年,授平章政事。八年,京師地震,上弗豫。中宮召問:“災異殆下民所致耶?”對曰:“天地示警,民何與焉。”成宗崩,內旨索星曆秘文,愛薛厲色拒之。仁宗時,封秦國公。卒,追封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拂林忠獻王。
子五人:也裏牙,秦國公、崇福使;腆合,翰林學士承旨;黑塚,光祿卿;闊裏吉思,同知泉府院事;魯合,廣惠司提舉。
〇闊闊
闊闊字子清,本蔑裏吉氏部族,世居不裏罕哈裏敦之地。其俗驍勇,善騎射,諸族頗憚之。國初,舉族內附。世祖居潛邸,選闊闊為近侍。
歲甲辰,世祖聞王鶚賢,避兵居保州,遣使征至,問以治道,命闊闊與廉希憲皆師事之。既而闊闊出使於外,迨還,而鶚已行,思慕號泣,不食者累日,世祖聞而異之。歲庚戌,憲宗複召鶚至和林,仍命闊闊從之遊。每旦起,盛飾其冠服,鶚讓之曰:“聖主好賢樂善,征天下士,命若從學。若等不能稱主上心,惟誇衒鮮華以益驕貴之氣,恐窒於外而塞於中,道義之言,無自而入,吾所不取也。”闊闊深自悔悟。明日俱純素以進,鶚乃悅。
歲壬子,奉命簽諸路軍籍,以丁壯產多者充之,所至編籍無撓,人皆德之。及還,帝悅,命領燕京匠局。世祖即位,特授中書左丞。未幾,遷大名路宣撫使,以疾卒,年四十。
子堅童,字永叔,少孤,甫十歲,即從王鶚遊。[]既長,奉命入國學,複從許衡遊。弱冠入侍禁廷,授中順大夫、侍儀奉禦。遷中議大夫、同修起居注。及奉使濟南,見楊桓賢,遂力薦之。至元二十三年,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遷吏部尚書,秩未滿,特授通議大夫、禦史台侍禦史。
二十四年,扈從東征,屢戰有功,遷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二十八年,授正議大夫、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使,遂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驛召赴闕,未拜,以疾卒,年三十九。
〇禿忽魯
禿忽魯字親臣,康裏亦納之孫亞禮達石第九子也。自幼入侍世祖,命與也先鐵木兒、不忽木從許衡學。帝一日問其所學,禿忽魯與不忽木對曰:“三代治平之法也。”帝喜曰:“康秀才,朕初使汝往學,不意汝即知此。”除蒙古學士、奉議大夫、客省使,進兵部郎中,遷僉太史院。嚐宴見世祖,屢開說古今治亂政要,多所裨益。
至元二十年,遷中書右司郎中。未幾,大宗正薛徹幹薦掌其府判署閱諸獄文案。嚐暮歸,愀然若有求而未獲者,家人問之,曰:“今日所議,死案也,於我心有疑,欲求所以活之,未得其方耳。”他日歸,喜曰:“我得之矣,於法當流徙邊地。”遷吏部尚書。
時哈剌哈孫為湖廣平章,嚐與禿忽魯同在大宗正,素知其賢,舉以自輔,遂授資德大夫、湖廣右丞。時湖南、北盜賊乘舟縱橫劫掠,哈剌哈孫患之,禿忽魯曰:“樹茂鳥集,樹伐則散,戮一人足矣。”盜首喬大使者,居九江,郡守曳剌馬丹取賂蔽之,遣使擒以來,獄成,殺而令諸市,群盜頓息。湖南宣慰張國紀創征夏稅,民弗堪,禿忽魯屢請罷之。[.超多好看小說]
至元二十九年,辰州蠻叛,副樞劉國傑、僉院唆木蘭往討之,不利,移文索辰、澧、沅民間弩士三千,哈剌哈孫以民弗習戰,強之徒傷吾民,弗許。禿忽魯曰:“兵貴訓練,乃可用也。漢軍不習弩,因蠻攻蠻,古所利。”遂與之,果以此獲勝。
成宗即位,遷江浙右丞。適歲旱,方至而雨,民心大悅。未幾,平章不忽木卒,帝思之,問近侍曰:“群臣孰有似不忽木者?”賀伯顏對曰:“禿忽魯其人也,且先帝所知。”遂驛召還,賜雕鞍、弓矢,俄遷樞密副使。大德七年卒,年四十八。贈推忠翊亮佐理功臣、榮祿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大司徒、趙國公,諡文肅。
子山僧,仕至晉寧路總管。
〇唐仁祖
唐仁祖字壽卿,畏兀人。祖曰唐古直,子孫因以唐為氏。初,畏兀舉國效順,唐古直時年十七,給事太祖,因屬之睿宗,曰:“唐古直可任大事。”睿宗未及用,莊聖皇後擢為劄魯火赤。父驥,豪爽好射獵。世祖即位,命驥為裕宗潛邸必闍赤,升達魯花赤。
仁祖少穎悟,父沒,母教之讀書,通諸方語言,尤邃音律。中統初,詔諸貴冑為質,帝親閱之,見仁祖曰:“是唐古直孫邪?聰明無疑也。”俾習國字。至元六年,中書省選充蒙古掾。十六年,錄囚平陽,平反冤滯免死者凡十七人。十八年,授翰林直學士。時中書奏真定、保定兩路錢穀逋負,屢歲不決,遣仁祖往閱其牘,皆中統舊案,亟還奏罷之。轉工部侍郎,除中書右司郎中,拜參議尚書省事。
時丞相桑哥秉政,威焰方熾,仁祖論議不迴,屢忤桑哥,人皆危之,仁祖自若也。遷工部尚書,桑哥以曹務煩劇特重困之,仁祖處之甚安。尋出使雲中,桑哥考工部織課稍緩,怒曰:“誤國家歲用。”亟遣驛騎追還,就見桑哥相府中,遽命直吏拘往督工,且促其期,曰:“違期必致汝於法。”左右皆為之懼。仁祖退,召諸署長從容諭之曰:“丞相怒在我,不在爾也。汝等勿懼,宜力加勉。”眾皆感激,晝夜倍其功,期未及而辦,乃罷。已而桑哥係獄,有旨命仁祖往籍其家。明日桑哥以左右之援得釋,眾見駭然,目仁祖曰:“怒虎之威,可再犯邪!”悉踰垣以竄,仁祖獨不為之動,桑哥竟敗。
二十八年,除翰林學士承旨、中奉大夫。遼陽饑,奉旨偕近侍速哥、左丞忻都往賑,忻都欲如戶籍口數大小給之,仁祖曰:“不可,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給之。”忻都曰:“若要善名,而陷我於惡邪!”仁祖笑曰:“吾二人善惡,眾已的知,豈至是而始要名哉!我知為國恤民而已,何恤爾言。”卒以大口給之。俄除通奉大夫、將作院使。
成宗即位,尊大母元妃為皇太後,以仁祖善書,特敕書冊文。複奉詔督工織絲像世祖禦容,越三年告成。大德五年,再授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知製誥兼修國史,以疾卒,年五十三。贈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洹國公,諡文貞。
子恕,初授奉訓大夫、壽武庫提點。至大中,遷翰林待製,後累遷至亞中大夫、侍儀使。
〇朵兒赤
朵兒赤字道明,西夏寧州人。父斡紮簀,世掌其國史。初守西涼,率父老以城降太祖,有旨副撒都忽為中興路管民官。國兵西征,運餉不絕,無毫發私,時號曰滿朝清。世祖即位,斡紮簀寢疾卒。遺奏因高智耀以進,請謹名爵、節財用,帝嘉納焉。
朵兒赤年十五,通古注論語、孟子、尚書。帝以西夏子弟多俊逸,欲試用之,召於見香閣,帝曰:“朕聞儒者多嘉言。”朵兒赤奏曰:“陛下聖明仁智,奄有四海,唯當親君子,遠小人爾。自古帝王未有不以小人而亡者,惟陛下察焉。”帝曰:“朕於廷臣有戇直忠言,未嚐不悅而受之;違忤者,亦未嚐加罪。蓋欲養忠直,而退諛佞也。汝言甚合朕意。”因問欲何仕,朵兒赤對曰:“西夏營田,實占正軍,儻有調用,則又妨耕作。土瘠野壙,十未墾一。南軍屯聚以來,子弟蕃息稍眾,若以其成丁者,別編入籍,以實屯力,則地利多而兵有餘矣。請為其總管,以盡措畫。”帝可之,乃授中興路新民總管。至官,錄其子弟之壯者墾田,塞黃河九口,開其三流。凡三載,賦額增倍,就轉營田使。秩滿入覲,帝大悅,升潼川府尹。時公府無祿田,朵兒赤乃以官曠地給民,視秩分畝,而薄其稅。潼川仕者有祿,自此始。
未幾,台臣奏為雲南廉訪副使。時雲南諸蠻叛,僚佐悉稱故而去,朵兒赤獨居守。又八月,省臣大懼,歸符印欲遁,朵兒赤乃白於梁王,得檄而後出。遷山南廉訪副使,未幾,複調雲南廉訪使。會行省丞相帖木迭兒貪暴擅誅殺,羅織安撫使法花魯丁,將置於極刑,朵兒赤謂之曰:“生殺之柄,係於天子,汝以方麵之臣而專殺,意將何為?小民罹法,且必審覆,況朝廷之臣耶!”法花魯丁竟獲免,尋複其官。□夷與蠻相讎殺,時省臣受賄,助其報仇,乃詐奏蠻叛,起兵殺良民。朵兒赤奏劾,竟廢之。年六十二,卒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