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仁通,為雲南省理問。天曆二年三月,雲南諸王與萬戶伯忽等叛,仁通率官軍抗之,沒於陣。


    〇和尚千奴


    和尚千奴,玉耳別裏伯牙吾台氏。祖哈剌察兒,率所部歸太祖。父忽都思,膂力過人。歲壬辰,從睿宗破金大將合達軍於鈞州三峰山,以功賜號拔都魯。甲午,金亡。乙未,授管軍百戶,從攻宋唐、鄧、潁、蔡、襄陽、郢、複、信陽、光等州,屢立戰功。辛亥,賜名馬、文錦、白金、甲冑、弓矢。乙卯,從攻漢上鐵城寨,歿於軍,贈竭忠宣力功臣、資德大夫、中書右丞、上護軍、沇國公,諡武湣。


    和尚千奴襲父職。己未,從世祖攻鄂州。中統三年,李□判,從國兵討之,戰老僧口,斬獲甚眾,升阿剌罕萬戶府經曆。至元五年,攻襄陽,軍務繁劇,讚畫一有方,都元帥阿朮薦其才可大用。


    十一年,從丞相伯顏渡江,與宋軍戰於柳子、魯洑、新灘、沌口,伯顏上其功,世祖嘉獎不已。十二年,從平章阿裏海牙攻拔嶽州,取沙市。至江陵,宋安撫使高達城守拒戰,和尚直抵城下,諭以禍福,達遂開門出降,以功升行省郎中。從國兵圍潭州,潭守臣李芾堅守,攻之三月不下。十三年,城破,芾死。諸將利於虜略,欲屠其城,和尚宣言曰:“拒我師者,宋將耳。其民何罪。既受其降,即是吾民,殺之何忍。且今列城多未附,降而殺之,是堅其效死之心也。”左丞崔斌曰:“郎中言是。”平章阿裏海牙意亦與合,遂從之。一城之人,賴以全活。由是湖南諸郡,聞風皆下。世祖聞之,賞賜加厚,改行省斷事官。


    徇地廣西,督前軍攻破靜江,遂兼行宣撫事。廣西平,授太中大夫、常德路達魯花赤,以治最聞,擢嶺南廣西道提刑按察使。時阿裏海牙恃功頗驕恣,和尚劾奏不少貸。遷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浙西,宋故都,民眾事繁,在職惟務鎮靜,人服其知大體。卒於官,年四十九。贈宣忠守正功臣、銀青榮祿大夫、司徒、上柱國,追封沇國公,諡莊肅。子千奴。


    千奴以禦史大夫月魯那延薦,入見大安閣,世祖念其功臣子,即以其父官授之,拜武德將軍、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時江浙行中書省、行禦史台皆治杭,千奴上言:“行省專控江浙,在杭為宜。行台總鎮江南,不宜偏在杭。且兩大府並立,勢偪則事窒,情通則威褻,盍移行台於要便之所。”後數年,遂移行台於江東。遷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使。


    二十六年,加明威將軍,遷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使。時桑哥秉政擅權,勢焰熏灼,人莫敢言。千奴乘間入朝,見帝於柳林,極陳其罪狀,帝為之改容。未幾,桑哥伏誅,又上言其黨猶布中外,宜早處分。改立肅政廉訪司,進廣威將軍,授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使。


    三十一年,遷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使,丁祖母憂,服闋。東平、大名諸路有諸王牧馬草地,與民田相間,互相侵冒,有司視強弱為予奪,連歲爭訟不能定。乃命起千奴治之,其訟遂息。


    大德二年,授太中大夫、建康路總管,未行,奉詔使淮東、西問民疾苦,察官吏能否。千奴勤於諮訪,興利除害,還奏軍民便宜三十事,多見采用。曆江西湖東、江南湖北兩道廉訪使。時中書平章伯顏等固位日久,黨與眾盛,所任之人,徇情弄法,綱紀漸壞。千奴摭其實,上於憲台以聞,伯顏等皆被黜。前後七持憲節,剛正不撓,聞朝廷事有不便,必上章極論,未嚐以內外為嫌。


    七年,授嘉議大夫、大都路總管,兼大興府尹。[]馭吏治民有方,以暇日正街衢,表裏巷,國學興工,尤盡其力。俄進通議大夫、同僉樞密院事。上疏言:“蒙古軍在山東、河南者,往戍甘肅,跋涉萬裏,裝橐鞍馬之資,皆其自辦,每行必鬻田產,甚則賣妻子。戍者未歸,代者當發,前後相仍,困苦日甚。今邊陲無事,而虛殫兵力,誠為非計,請以近甘肅之兵戍之。而山東、河南前戍者,官為出錢,贖其田產妻子,庶使少有瘳也。”詔從之。未幾,遷參議中書省事,讚決機務,精練明敏。凡幹祿之人由他道進者,一切不用,時論翕然稱焉。


    成宗崩,迎仁宗於潛邸,奉武宗即位,危疑之際,彌綸補益之功為多。拜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商議樞密院事、左翼萬戶府達魯花赤,提調屯田事。賜玉帶。


    延佑五年,乞致仕,帝憫其衰老,從其請,仍給半俸終其身。退居濮上,築先聖宴居祠堂於曆山之下,聚書萬卷,延名師教其鄉裏子弟,出私田百畝以給養之。有司以聞,賜額曆山書院。家居七年而卒,年七十一。贈推忠輔治功臣、光祿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上柱國,追封衛國公,諡景憲。


    子龍寶,監察禦史;壽童,洪澤屯萬戶,早卒;不蘭奚,南台禦史;觀音保,襲洪澤屯萬戶;孛顏忽都,起進士知鄭州,以治行第一,入為翰林國史院經曆。


    〇劉容


    劉容字仲寬,其先西寧青海人。高祖阿華,西夏主尚食。西夏平,徙西寧民於雲京。容父海川,在徙中,後遂為雲京人。


    容幼穎悟,稍長,喜讀書。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騎射,然弗之好也。中統初,以國師薦,入侍皇太子於東宮,命專掌庫藏。每退直,即詣國子祭酒許衡,衡亦與進之。至元七年,世祖駐蹕鎮海,聞容知吏事,召至,命權中書省掾。事畢複前職,以忠直稱。


    十五年,奉旨使江西,撫慰新附之民。或勸其頗受送遺,歸賂權貴人,可立致榮寵,容曰:“剝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還,惟載書籍數車,獻之皇太子。忌嫉者從而讒之,由是稍疏容,然容亦終不辯。會立詹事院,容上言曰:“太子天下本,苟不得端人正士左右輔翼之,使傾邪側媚之徒進,必有損令德。”聞者是之。俄命為太子司議,改秘書監。


    未幾,出為廣平路總管。富民有同姓爭財產者,訟連年不決,容至,取籍考二人父祖名字,得其實,立斷之,爭者遂服。皇子雲南王至汴,其達魯花赤某欲厚斂,以通賄於王,容請自往,乃減其費。後以疾卒於官,年五十二。


    〇迦魯納答思


    迦魯納答思,畏吾兒人,通天竺教及諸國語。翰林學士承旨安藏紮牙答思薦於世祖,召入朝,命與國師**。國師西番人,言語不相通。帝因命迦魯納答思從國師習其法,及言與字,期年皆通。以畏吾字譯西天、西番經論,既成,進其書,帝命鋟版,賜諸王大臣。西南小國星哈剌的威二十餘種來朝,迦魯納答思於帝前敷奏其表章,諸國驚服。


    朝議興兵討暹國、羅斛、馬八兒、俱藍、蘇木都剌諸國,迦魯納答思奏:“此皆蕞爾之國,縱得之,何益?興兵徒殘民命,莫若遣使諭以禍福,不服而攻,未晚也。”帝納其言。命嶽剌也奴、帖滅等往使,降者二十餘國。


    至元二十四年,丞相桑哥奏為翰林學士,帝曰:“迦魯納答思之官,非汝所當奏也。”既而擢翰林學士承旨、中奉大夫,遣侍成宗於潛邸,且俾以節飲致戒。成宗即位,思其忠,遷榮祿大夫、大司徒;憐其老,命乘車入殿。仁宗即位,廷議汰冗官,獨迦魯納答思為司徒如故,仍加開府儀同三司,賜玉鞍一。是年八月卒。


    〇闊裏吉思


    闊裏吉思,蒙古按赤歹氏。曾祖八思不花,從攻乃蠻、欽察、兀羅思、馬紮兒、迴迴諸國,常為先鋒破敵,太祖嘉之,賜以虎符。及諭降豐州、雲州,擢充宣撫使。祖忽押忽辛襲職,佩虎符。憲宗嚐語之曰:“汝所佩金符舊矣,何以旌世功。”命改製,以賜之。中統三年,改河中府達魯花赤,卒。父藥失謀,擢襄陽統軍司經曆,改宿州達魯花赤,皆不拜。樞密副使孛羅、禦史中丞木八剌引見世祖,奏曰:“此忽押忽辛子也,乞以其祖父虎符授之。”擢中順大夫、金剛台達魯花赤,繼改光州。屢遷安東州、河中府及溫州、潞州,以建康路達魯花赤致仕。


    闊裏吉思初以宿衛,充博兒赤。至元二十五年,擢朝列大夫、司農少卿,賜金束帶。遷中議大夫、司農卿。升資善大夫、司農卿。拜榮祿大夫、行湖廣平章,將兵討海南生黎諸峒寨。又明年,平之。師還,征入見,賜玉束帶、金銀、幣帛、弓矢、甲冑,及寶鈔、鞍勒,得旨還鎮。


    成宗即位,入見,賜海東青鶻、白鶻各一,及衣服有差。大德二年,改福建行省平章。未幾,以福建隸江浙,改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帥。升征東省平章政事。高麗刑政無節,官冗民稀,闊裏吉思因悉加裁正以聞。有旨,征入見,俾條析便民事宜。大德五年,複拜湖廣平章,踰年,改陝西,以目疾還京師。加官至金紫光祿大夫、雲南諸路行中書省左丞相,卒年六十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濂等 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濂等 編並收藏元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