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馬蹄山。


    一隻燕子在雲層之上盤桓,盤桓盤桓,一遍一遍的在心裏演練等下該怎麽說怎麽做,確保不出差漏,這才往下穿過雲層,飛進亭子。


    底下燕仙台上的江湖人早已散得七七八八,隻剩一些零散的人還在這裏,或是切磋,或是討論,或是相約散步、談天說地。


    亭中一名年輕道人盤膝坐地,雙目緊閉。


    一隻三花貓在亭子左邊,伏低身子翹起屁股伸著懶腰,伸完之後,又把頭搖得看不清五官。


    燕子停在亭子最右邊,化作少年。


    年輕道人也睜開了雙眼。


    “足下有禮。”


    “先生久等,我……”


    剛才演練的莫名從腦子裏消失了。


    “……”


    少年沉默片刻,隻彎腰伸手,手心一枚小紅丹:“先生請服此丹。”


    宋遊接過,稍作一看,便對旁邊的貓兒說:“三花娘娘就在此地,我要離開片刻,不過肉身仍會留在這裏,三花娘娘可別以為我死了……”


    三花貓扭頭看來:


    “什麽?”


    宋遊搖了搖頭,仰頭服下。


    天地巨震,靈魂出竅。


    世界還是那世界,顏色還是那顏色,有些不同,卻又說不出來。


    隻見三花貓扭頭看看坐在地上的宋遊,又抬頭看看已經站起來的宋遊,眼睛漸漸越睜越大,嘴巴也微微張開,仔細看去,還隱約可以看到露出來的兩顆小尖牙,總之一副驚訝至極的樣子。


    “道士你變成鬼了!”


    “隻是神遊而已。”


    “神遊是什麽遊?”


    “迴來再與三花娘娘解釋。”宋遊小聲說,“還請三花娘娘替我看著肉身。”


    “哦……”


    宋遊這才看向那少年,朝他點頭:


    “請足下帶路。”


    “好……”


    那少年陡然變迴一隻燕子。


    奇妙的是,宋遊也跟隨他變成了一隻燕子。因為燕子的眼睛和人的眼睛不同,看到的事物光線都不一樣,所以在變成燕子後,宋遊感受最大的便是整個世界在眼中變了模樣。


    天地萬物的遠近、高低、色彩,乃至於對於動、靜之物的感受,都不一樣了。


    甚至看三花娘娘還有些害怕。


    隻能用奇妙二字來形容。


    “走了……”


    少年化作的燕子振翅飛走。


    宋遊自是不懂燕子飛行的經驗本領,可他此時並不需要控製自身,完全是前邊燕子怎麽飛,他自己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做。


    而感官感受則保留了下來。


    於是觸摸到了晚風,又撞進了雲霧之中,忽然縱覽十萬峰林,江水連橫,又遠眺夕陽沉入大地、血染一片山河。


    燕子飛得快,飛得急,還喜歡變向。


    時而扶搖直上,幾乎垂直,整個視線中一絲一毫的大地也看不見,像是要刺破蒼穹一般,直到撞進雲霧深處,滿身濕涼。


    穿出雲層,已在雲海之上。


    黃昏時的天無比純淨,高空的夕陽還未消失,雲海被染紅,頭頂已有亮星幾點,越數越多。


    此時內心是無限的自由,仿佛天下之大,盡可去得。


    沒等感受多久,燕子又忽然收攏翅膀,像是一支失了力氣的箭矢一樣,直直往下紮進雲海。


    待得重新穿出雲層,眼前便滿滿當當全是大地,以旁觀來看,就隻是兩隻燕子在天上飛罷了,不覺驚奇,可親身體驗,卻是風聲急嘯,在與長空搏擊,能將常人嚇得喊出聲來。


    直到地麵在眼前越來越大,地上的草木都看得清楚了,直感覺馬上要撞死在地上,燕子這才張開翅膀,卻又陡然變向,往左邊飛去。


    如此時左時右,忽上忽下。


    這種刺激感就如高空俯瞰下的山水之美一樣,挑戰著感官和內心的極限。


    可對燕子來說,這不過是尋常。


    天色漸暗,群山隻剩了影子,江水也隻是一條倒映著霞光的帶子了。


    燕子遠離人煙,隻往黃昏飛去。


    可惜路終有盡時。


    燕子飛進深山宅院。


    “篷……”


    兩隻燕子都化作人形。


    宅院房簷下全是燕子窩,屋裏屋外也飛著許多燕子,嘰嘰喳喳。


    院中彩燈高掛,卻不見幾道人影。


    “先生……”


    少年悄悄瞄他,比了請的手勢。


    宋遊便跟他往裏走去。


    走進一間大屋,裏頭裝飾典雅,卻隻有一名老者坐在上首。那老者身材高瘦,發如銀絲,滿麵皺紋,好似風都吹得倒。隻見他這模樣,宋遊便知曉為何燕仙在此那水妖還能作亂一方了。


    而見他走進來,老者卻是連忙杵著拐杖站起,向他拱手說道:


    “貴客臨門,有失遠迎……”


    宋遊不敢怠慢,也是連忙還禮:


    “在下宋遊,逸州靈泉縣一山人,早聞燕仙大名,如今得見,實乃有幸。”


    “當不得當不得,不過是山下世人胡亂喊的名號。”老者聲音也蒼老得不行,又連忙指著旁邊椅子,“道友快快請坐。”


    “多謝。”


    宋遊也不扭捏,叫坐就坐。


    “按著現在山下世人的習慣,道友稱我一聲燕公即可,燕仙卻是當不得的。”


    “燕仙客氣。”


    “道友年紀雖小,一身道行卻是驚人,又在淩波縣為民除害,是大義之人,我本該親自相請,奈何年紀大了,行走不便,隻好叫這不成器的子孫代我來請道友了。”老者說道,瞥了一眼恭恭敬敬站在一邊的少年,暗自搖頭,“這小子膽小無用,但願沒有怠慢道友。”


    “燕仙此言差矣……”


    宋遊也瞥了一眼那名低頭的少年。


    自己今早才問了他天上風景如何,晚上他便請自己體驗了一把奇妙的飛行之旅,他不覺得這是巧合,也不覺得燕仙請人一向是這樣請的。


    小妖精不諳世事,感情淳樸真摯,你對他報以善意,他便迴你善意。


    宋遊很難不喜歡他。


    再說今夜這飛行之旅,莫說千金,實在是萬金也難以換來的,到現在他心裏還念念不忘。


    宋遊很難不感激他。


    於是隻笑著說:“這位小友性格純真善良,與我相處雖短,可兩次相談,卻也融洽,並非燕仙所說那樣。”


    “道友不知……”


    老燕仙笑嗬嗬給他說:“這孩子從小膽怯,不敢與人說話,見了人就害怕,見了同類,長輩,甚至兄弟姐妹,都說不出幾句話來。”


    “那他一定很擅長與自己相處。”


    “哈哈,不說這個……”


    老燕仙擺了擺手:“還未請道友飲茶,實在無禮。”


    話音剛落,桌案上多出兩杯蓋碗茶。


    老燕仙先端了其中一杯。


    宋遊便端了另一杯。


    奇怪的是,他本是神遊,卻能照常將這杯子端起,再掀開蓋子,湊近聞一聞,茶香依舊,撇一撇上邊的茶沫,一口下去,也能喝個真切。


    “好茶……”


    宋遊笑著誇獎。


    這倒是有意思。


    “道友喜歡就好。”老燕仙頓了下,“方才聽道友自稱來自逸州靈泉縣,敢問道友可是出自伏龍觀?”


    “正是。”


    宋遊倒也不驚訝。


    伏龍觀每一代傳人下山遊曆起碼間隔三四十年,在這個人均壽命三十多歲的年代,說隔了很多人的一生不太恰當,卻也隔了很久了。加上許多觀主遊曆之時並不隨意透露來處,普通人不知曉也正常,可這位燕仙這把年紀了,要說他不知道伏龍觀,幾乎是不可能的。


    隻聽老燕仙又感歎一句:


    “又一代了呀……”


    “是啊。”


    “多行道人是你的師父?”


    “是。”


    “我見過她……”


    老燕仙的眼睛裏露出迴憶之色。


    那真是一個漂亮的女子,又真是一個莽人,隻修五行靈法,隻學五行法術,當時見她,她還不到三十吧,這般年紀,若是單論鬥法,這世間怕是就連天宮雷部主官,還有大名鼎鼎的金靈官也不見得在她之上。


    真是天之驕子。


    可這般天之驕子,行走世間,又太過隨和,有時卻實在不該。


    那時他還有個不錯的後人,與那多行道人一見如故,仰慕不已,可這緣分一結,卻也誤了不少修行。


    這次也算有了教訓——


    算著時間,算到那位在淩波縣除掉水妖的有可能是伏龍觀傳人,便選了一位最不喜與人交涉的後人去請,免得再誤修行。


    老燕仙瞥了眼那少年,見他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麽,也不管他,隻繼續說:


    “天算道人是你師祖?”


    “正是。”


    “說來我還多虧了他。”


    “願聞其詳。”


    “雖然已是近百年前了,可那時我也已到垂暮之年,苦求神道而不得。”老燕仙搖頭歎氣,“恰逢伏龍觀天算道人遊曆途經此地,他算出今後栩州將遭遇大旱災,讓我早做準備。後來栩州果然大旱,我在這裏庇護一方百姓,於香火神道也算站穩了腳跟。”


    “原來如此。”


    宋遊點點頭,若有所思。


    這就難怪了——


    調風順雨如今已是神道本領,要想單靠道行法術在大旱災下保一方雨水實在太難,先前聽說時,他還驚了一下,以為這燕仙本領通天。可如果是提前準備了很多年,那便好接受多了。


    再說神道——


    走上神道本身不難,找些信徒就是,不過老燕仙存世千年,追求的自然和那鄉間野神不同。


    一是香火來路要正。


    二是不可惹來天宮與朝廷清剿。


    至於那位師祖,宋遊雖然沒有見過,但也是知曉的。


    伏龍觀曆代觀主皆是不凡,不過本事都不相同,例如師父最擅長鬥法,師祖則不一樣,擅長演算天機。


    道號都是自己取的。


    師父行走萬裏,於是取名多行道人,師祖取名天算,人算不如天算,而我就是天算,也是狂妄,不過聽說他晚年不祥,死之前並不舒坦。


    “總之我承伏龍觀一大人情,未還於天算道人,也該還於伏龍觀的後人。”


    “燕仙說笑了。”


    宋遊恭恭敬敬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拯救黎民蒼生與水火本是善事,燕仙覺得是自己借我觀師祖本領走上香火神道,可在我觀師祖看來又何嚐不是他借燕仙的本事造福一方、替自己積些功德造化呢?無論如何,此般造福生靈之事,又哪裏談得上人情感謝?”


    一邊說著,一邊瞄向老燕仙。


    這老燕仙已近燈枯,如此死去,即使依舊能靠安清縣百姓的信仰成就神靈,可一地信仰罷了,又有多大的神通?


    屆時他肉身不在,沒了道行,又沒有朝廷敕封天宮認可,成了山間野神,可還能這麽瀟灑?


    就算天宮朝廷不管,又能再活多久?


    赤金大帝二百年前尚且不在,二百年後,此地民眾可還記得有一燕仙?


    宋遊覺得他怕是還有所求。


    ……


    求臨期月票。


    求新鮮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