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老燕仙長長歎氣,舉杯欲飲,卻又放下,對他說道:“可憐我雖借了天算道友一分天機,造福一方,可我終究是異類,為天宮所忌,取官倉開糧也惹得此世朝廷不喜……”


    聲音難免有幾分悲涼。


    “可憐我族本是家燕,自古就與人相處,親近於人,又怎會像其它化形之妖那般,做下於人道不利之事呢?”


    宋遊心裏道了一聲果然。


    但他也不表現出來,依舊恭恭敬敬,隻問道:“燕仙當年保下一地風雨,已是造福了萬眾生靈,為何還要冒險,去別地官倉取糧呢?燕仙須知當時在位的天子若是當今天子這般性格,怕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燕仙好過。”


    “我又如何不知?”


    燕仙又歎了口氣:“可我與天算道友事先約好,必盡心竭力,不讓此地餓死一個人。我本非人,本就為人所忌,若再是個無信無義的,這九百年來也沒辦法在這世間立足了。”


    “燕仙大義。”


    宋遊誠心誠意道了一句。


    這樣的品行,無論是人是妖是鬼,都已值得人尊敬了。


    “如今我壽元將盡,待此道身枯化,便借香火成一地陰神,隻是我本有心造福民眾,奈何天宮朝廷不許,怕是死後也不可存世多久……”燕仙再看向宋遊時,已不再隱瞞,“當年天算道友告知於我,說他的弟子,嗯,幫不了我,但數十年後,他的徒孫再來,卻可能是我的機緣。”


    “燕仙當真?”


    “老朽數百年未再說過假話。”


    “……”


    宋遊不由得被驚了一下。


    他知道這世間有命理推算的本事,也知曉師祖大概於此一道登峰造極,可他也記得自己的來處,難道這樣都能被師祖所算到?


    真是天算不成?


    再仔細一想,便略微放鬆了些。


    也許並非如此。


    也許天算師祖並未算到他,隻是算到後麵,便算不走了,找不到答案本身亦是一種答案,由此可知,後來者必定不凡,所以留下這句。不過他也沒有把話說滿,隻留了可能二字。


    也許天算師祖什麽也沒算到,隻是算到自己弟子是個莽夫,弟子不行,自然隻能叫燕仙求助再之後的徒孫,而並未限定是誰。


    甚至徒孫也不單指弟子的弟子,此後一代一代,都算徒孫,一年一年,都是數十年後。


    這三種猜測也是合理的。


    這時隻聽老燕仙又對他說:“也是實在沒了別的辦法,才隻好求助道友,若道友有辦法助我更進一步,我必竭力相報,萬死不辭。”


    “如何更進一步?”


    宋遊收迴思緒,看向燕仙,隨即笑問:“燕仙說的是香火昌盛,還是朝廷敕封?”


    燕仙聞言哪裏還不知——


    這位道友確有辦法。


    於是連忙又杵著拐杖站起,躬身行禮道:“還請道友指點。”


    宋遊哪裏敢受,連忙避開。


    隨即在心中歎氣。


    這人間究竟有多少待頭?長生又有何魅力?能讓文人苦尋半生,能讓小貓兒也念在嘴邊,還能讓這九百年的老燕仙執著至此,與他行禮。


    不過既然師祖都願意助他,宋遊自然也願意。


    或者說並非是助他。


    就如先前所說——


    幾十年前燕仙借觀中師祖計謀成神,師祖又何嚐不是借他本事造福百姓?


    從燕仙的角度看,這事做得不算完美,畢竟還是惹了朝廷不喜,沒有得到敕封,可從師祖的角度看也許就不一樣了,二人目的本不相同。


    “在下從小在道觀長大,去年夏末下山遊曆,今年剛到栩州,還未去過玉京,既未見過天子王侯,也不認識宰相公卿,燕仙若想讓在下替燕仙向朝廷求一敕封,請恕在下辦不到。”宋遊頓了頓,“不過燕仙若想香火昌盛,在下倒是有些想法。”


    “敢問道友,如何香火昌盛?”


    “自是造福百姓。”宋遊對燕仙說,“燕仙造福安清百姓,便得安清百姓供奉,若造福天下萬民,自得天下萬民供奉。”


    “道友所言有理,可我限於安清一地,而天宮眾神總攬萬事,哪裏又輪得到我去造福萬民?”


    這話說得隱晦。


    其實真想造福天下民生,無論本事大小,哪裏找不出方法來?


    三花娘娘都能保幾個村子糧米無災呢。


    隻是如燕仙所說,此世有天宮,大家都知道造福民眾能吸聚香火,可哪個地方沒個宮觀寺院本地神廟?造福民眾的辦法大家都在做,你又要去哪位的地盤做哪位原本就在做的事呢?


    宋遊搖了搖頭:


    “若在下想法為真,自是別的神靈尚未做過的辦法。燕仙隻要做到,必造福整個天下。天宮擋不了,朝廷也擋不了,功德無量。”


    一句功德無量,老燕仙差點從座位上站起來。


    又激動,又忐忑。


    眼神閃爍幾番,又坐了下來,小心謹慎的說:“既是功德無量之事,又哪裏輪得到我呢?”


    看似是說輪不到自己來做,其實是怕被別的神靈搶了功德。


    燕仙雖有九百餘歲,可燕子本身力量微薄,不善爭鬥,且此世人道為主,天宮眾神吸聚萬民香火,就算神靈年紀不如他,可神通廣大,就如那雷部眾神和大名鼎鼎的金靈官,真要找上來,又豈是他能抗衡的?


    隻聽宋遊說道:


    “我聞神靈多以德行得道,燕仙若真造福萬民,自該得到他們敬重,要是有誰冒領燕仙功德,如此品行,可還能為神?”


    說著笑了笑,一揮手:


    “不如一把火燒個幹淨!”


    老燕仙心中頓時一震。


    此話實在有理,人人都可以說。


    可從伏龍觀的傳人口中說出,又怎能與常人隨口一說等同?


    神道本來自於人道,神是人道的神,終究依托於人道。即使凡人短暫,神靈長久,人道衰弱,神道昌盛,可這天地仍是凡人的天地,老燕仙很早就明白了誰才是此方世界真正的寵兒。


    而伏龍觀,則是人道修士之巔。


    “先生……”


    老燕仙連忙讓旁邊少年退下,這才恭恭敬敬對宋遊說:“請先生賜教……”


    “此地……”


    “先生盡管說,此山皆隔天聽。”


    “燕仙好手段……”


    “也就隻會這些,讓先生見笑。”


    “那我們就隨便聊聊。”


    “隨便聊聊?”


    “山間散步,隨便聊聊。”


    “好!”


    老燕仙也不多說,杵著拐杖站起來,請他往後山去散步。


    晚風清涼,石階緩上。


    兩道聲音在夜空中交替響起。


    “燕子本是候鳥?”


    “不知何謂候鳥?”


    “冬往南飛,夏迴大晏,便為候鳥。”


    “那便是了。”


    燕仙點頭對他說:“我族大多如此,不過得了造化,成妖化形以後,便不必年年都去南方過冬了。”


    “燕仙還記得自己成妖化形之前的事嗎?”


    “這……太久遠了……”


    燕仙搖了搖頭,又頓了一下:“不過我成妖化形之後也還去過很多次。”


    “真羨慕啊。”


    “不止成妖化形之後去過,就是百餘年前,我感覺到身體已開始衰老,都還去過一次。不過那次不是過冬,我用了好幾年時間,飛得也遠比普通燕子過冬飛得遠。”燕仙說道,“年紀大了,就想去看看以前飛過的路。”


    “又是些什麽地方呢?”


    宋遊的眼睛裏充滿了好奇。


    “不同的燕子飛往的地方也有不同。我最開始飛去過冬之處,距此僅上萬裏。不過我去過很多不同的地方,尤其是成妖化形後,有時會故意換一個不同的方向,去找不同的南方,也有時會與路上遇見的燕子交談,去找它們口中那些地方。”


    燕仙也不管他問什麽,隻問就答,同時暗自思索他的深意,可無論如何思索也沒個所以然,好像真就隻是上山來隨意聊聊而已。


    幹脆少想一些,繼續說道:


    “飛出幾千裏後,很多時候不是臨著海飛,就是眾多小島,甚至別的陸地,風土人情與大晏多有不同,要算起來,飛得最遠的燕子停下的地方已是海的對麵了。而海的對麵又有燕子,從不同的北方來,要去不同的南方,一時難以說得清楚。”


    “燕仙才是見過真正的天地的啊!”


    宋遊不由得感慨一句,並不掩飾自己的羨慕。


    “既是天性,也是無奈。”


    “成妖後也是如此嗎?”


    “年少愛追風罷了。”


    談話間兩人已走到了山林茂密處。


    滿耳都是風穿山林聲。


    宋遊邊走邊問,語氣輕鬆,真當好似閑聊一般:“燕仙可知本朝人口幾何?”


    “一萬萬又九千萬。”


    “前朝人口又幾何?”


    “前朝初年,大戰剛熄,朝廷大索貌閱,無論老小皆寫入戶口,人口兩千萬,百年後已翻了一倍有餘,末年時有八千萬。”


    “燕仙真是通古曉今啊。”


    “不過活得長而已。”


    “可是為何大晏如今竟比前朝末年還多了一倍有餘呢?”


    “自是因為大晏注重民生和經濟,百姓過得好,人口自然增長迅速。”燕仙說道,“前朝之後,數十年亂世,大晏開朝時僅四千萬人口,到百年前已增長到了萬萬之多,咳,老朽不知該說不該說。”


    “此處隔絕天聽,燕仙與我隨便聊聊,又有何不可說?”


    “其實已成危患。”


    “人多是災。”


    “先生年紀輕輕,亦有如此見解,實在難得。”老燕仙很自然的迴讚了一句,“月滿則虧,天下之事亦是如此,盛極必衰。”


    “燕仙可知,後來又是如何解決的?”


    “當時大晏宰相名為何發,既頒發良策,還土於民,又從東方引進優良稻種,每畝產量大增,這才過了那關,也造就了如今前所未有之盛世。”燕仙說到這裏不由連連歎息,“可惜何公,卻沒得個好下場,還好民眾感念他的恩德,自發建廟,助他死後成神,如今位列仙班,在天宮中也備受敬重。”


    “可現在大晏一萬萬又九千萬民眾,比當時又多了將近一倍,在下這一路走來,多見貧苦百姓,耕地少,人口多,家中無糧,豈不是又走到了百年前的難關前?”


    “先生想說,天下要亂了?”


    “如此下去,矛盾日深,百姓無地可種,無糧可吃,恐怕是要亂了。除非再出一個何公,更厲害的何公。”宋遊頓了一下,“隻是在下想說的卻並非這個。”


    “哦?”


    老燕仙疑惑的看向宋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