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遊往前走著。


    夜裏星光微弱,其實看不清路邊的草木,但也無需看清。


    一切都已在他的心中——


    梅蘭竹菊,鬆柏楊柳。


    棗紅馬愛吃的苜蓿,今日在馬蹄山上才摘了一朵的蒲公英,對了,上山那條小路上還開得有野菊花。


    水仙月季,清荷芍藥。


    柑橘柚子,豌豆黃瓜。


    這熟悉的萬事萬物……


    宋遊轉頭看向老燕仙,又問:


    “海對麵也有人吧?”


    “這是自然,有些地方還與大晏有貿易往來,甚至向大晏稱臣。”


    “那別的陸地呢?”


    “自然也有。”老燕仙答道,“不僅有人,還有盛世王朝,隻是風情與此地不同,人也長得不同,所信的神靈也不同。”


    “他們也吃稻米麽?”


    “自然不……”


    老燕仙說到這裏,忽然睜大眼睛。


    “燕仙去過所有燕子的來處與去處,恐怕比這世上所有候鳥都要飛得遠些,燕仙可有留意過他們所食之物與我大晏有何區別?畝產多少?可能飽腹?耐旱與否?”


    “先生是說……”


    “我知曉幾樣作物,畝產更勝東方稻,燕仙若將之尋到,對當前大晏來說,可解燃眉之急,暫保大晏民生安定。即使無法根治,也算造福蒼生萬民了。”宋遊說著頓了一下,“而對後世千秋萬代來說,功德不見得比此時更小。”


    老燕仙唿吸已然急促起來。


    不過他仍保持著理智,又問道:“先生此般大恩,老朽又該如何相報呢?”


    “當年天算師祖又要了什麽報答?”


    “說來慚愧。”老燕仙露出愧疚之色,“老夫至今沒能報答天算道友。”


    “既然如此,我又如何能要燕仙迴報?”宋遊笑著看向燕仙,“方才才說了,造福天下之事,又哪裏談得上人情感謝?此事算起來,不過是晚輩與燕仙共同出力、為蒼生謀些福利罷了,說起來還是燕仙出了更大的力,自然,於世該留燕仙之名。”


    “這……”


    老燕仙怔在原地。


    宋遊隻繼續往前走著,聲音傳來:“若燕仙心裏實在過意不去,在下倒確實有一事相求……”


    “先生請講!”


    老燕仙急忙問道,想求一心安。


    “不知燕仙飛行數萬裏,有沒有在別的陸地上見過一種植物。應是長在低矮的樹上,果實小小一顆,吃著有辣味,嘴中如火燒。”宋遊轉頭很誠摯的看向老燕仙,“若有見過,老燕仙順帶為我帶些種子迴來即可。”


    “就……這事?”


    “對。”


    “那可是什麽稀世靈株?”


    “應是常見的植物,多被用來調味。”


    “先生要它是想……”


    “調味。”


    “這……”


    老燕仙很難不感到費解。


    自己雖不富裕,可畢竟活了千年,千年之間,多少還是有些家底與收藏。曾經剛化人形時,也是個附庸風流之妖,燕子又與人親近,不免結識了許多當年的名人賢士。有些東西在當時不算珍貴,流傳至今,也成了許多人心中至寶。本以為這位小先生多少會求點珍貴之物,甚至可能是自己不見得拿得出來的東西,或是請自己做什麽難事,當然無論再難,即使做不成,也得竭力去做。


    哪裏想得到,卻是這樣一件請求。


    隻聽前邊傳來聲音:


    “燕仙若能替我尋到,那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感激不盡。”


    “……”


    老燕仙心中疑惑,轉頭看他。


    卻隻見這年輕道人一臉真摯,既不像是在說假話,也不像是隨便找了件事來安慰自己、好讓自己心安,好像那株用來調味的作物,在他看來真的比自己所想的那一切都要來得珍貴一般。


    即使他千年的城府,也不由怔了怔。


    隨即若有所思,慢慢迴過神來。


    隻在心中暗歎,任你活了千年又如何,妖精哪來的琉璃心,俗人又怎解仙人意?


    心中想透,便也正色轉身,認真拱手:“既然先生開了口,老朽定傾盡全力為先生尋找,但凡是有些像的,都替先生帶迴來。”


    “多謝燕仙,但還是請燕仙以尋覓主糧為主,在下所托順便即可,一切隨緣。”


    “這個自然。”


    “須知此行可不容易。也許它們就在大晏燕子的南遷路上,也許不在,也許容易找著,也許孤懸海外。茫茫天地,千難萬險,燕仙的子子孫孫們可要吃些苦了。”


    “隻盡力為之。”


    此時已到山頂,頭頂星河璀璨。


    宋遊在亭子邊緣站著,賞了會兒星星,對燕仙說了自己熟知的幾種海外作物,也叫他不必執著於此,順便叮囑幾句,不要隨意帶迴活物及一些印象中有些危險的植物。


    老燕仙自是對他千言萬謝。


    講完之後,兩道身影又往迴走,不久便迴到了宅院中。


    “天色已晚了,在下肉身還在燕仙修建的亭子中。我家貓兒調皮得很,總用爪子來撥弄我的臉,再不迴去,怕是她要擔心。”


    “我送先生。”


    老燕仙杵著拐杖,送他出門。


    走出不遠,宋遊又見到了那名少年。


    他笑著對少年施了一禮:


    “多謝小友。”


    少年紅著臉低著頭,不敢出聲。


    老燕仙又是一陣恨鐵不成鋼。


    宋遊卻隻是笑笑:“小友不必如此,燕仙也不必如此。須知道法自然,凡存世之物皆是自然,燕子本來自由,小友也該多些自由才對。”


    說完朝雙方作禮,他便走了。


    往前一步,就跨出了門。


    隨即原地消失。


    來時是離肉身而去,要變成燕子辛苦飛來,去時則是迴歸肉身,神魂肉身本是一體,這點距離,隻需一念之間。


    等他走後,一老一小兩隻燕子仍是沉思不已。


    少年思索的是宋遊的話,思索的是這個從未見過的人,從未聽過的言語。


    其實他本聰慧。


    老燕仙想的也是宋遊的話,也是宋遊這個人。


    這位道友年紀雖小,還不足他的零頭,可他仍舊從未輕視,既是對伏龍觀的尊重,也是他自身的修養。


    先前與宋遊隨便聊聊,聊到那件功德無量之事,雖然聽來虛無縹緲,可見他講得真切,一點一點有序道來,老燕仙便已信了一半。後來聽他介紹那幾種異域作物,其實講到一半,他便已隱約有了一點印象,心下更是深信不疑,更是震驚不已。


    此時內心已難以言明,甚至激動得全身顫抖。


    那可是造福天下萬民。


    現如今大晏地少人多,不知多少人吃不飽飯,照這樣下去,最多不過十幾年,大晏必然內亂,屆時又是生靈塗炭,屍橫遍野。這已經是天下有識之士皆知的事情了。奈何沒有第二個何公,也許有,也不敢再站出來了。


    於是上至朝堂天子,下至民間高人,對此皆憂慮不已。


    自己此事若真能成,真能有先生所說的效果,那可真當得起“功德無量”這四個字了。


    縱觀漫天神佛,又有幾位有此功德?


    若是自己以此成神,滿滿當當的功德全部收下,甚至隻收一半,靠著天下百姓民心,怕是傳聞中的鳳凰也不可與自己相比了。


    甚至自己再費些心思略微添一把火,這世上恐怕要再多一個流傳千年的神話了。


    而誰又能想到,這一切隻源於今夜這一番話。


    想到這裏燕仙仍是心驚不已。


    可仔細一想,這一夜談話的氛圍好像又真如先生所說,隻是夜晚山間散了個步閑聊一番而已,他輕飄飄而來,閑談一番,又輕飄飄而去。


    老燕仙細細一品——


    今日一見,尚且沒有見識到伏龍觀這一代傳人的本領,不知那位宋道友修的是何種靈法,又學了什麽本事,可就這今晚閑庭散步之間,老燕仙便已覺得他的氣度風采不比數十年前的天算道人差了。


    可天算道人精於推算,這本是他的看家本領,且兩人路線不同,天算道人到栩州時已經遊遍天下,是折返而迴,此時修為已然大成,而這位才剛剛下山。


    “……”


    這一代似乎更了不得了。


    老燕仙深吸口氣,這時才懊悔,覺得自己不該就這麽讓他走了,應該再好好感謝一番才對。


    然而縱使自己也有不少家底收藏,原本也是有幾分信心的,可今天他細細看了那位道友的表情,隻覺得那位道友比天算道人更為超然,自己那些家底收藏在他看來怕也都是些凡俗之物,要討他喜,得討到心裏去。


    老燕仙左思右想,拿不定個主意。


    就在這時,他瞄見了同樣沉思的少年,忽然想起一事。


    “燕安。”


    “啊?老祖宗……”


    “先生剛剛謝你什麽?”


    “我……我不知道……”


    “膽子大些!”


    “應該……應該是今天早上的時候,先生問我天上的風景是不是要比地上好看。”


    “你說了什麽?”


    “我說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老燕仙真是又氣又無奈。


    “那他謝你什麽?”


    少年連忙低下頭,又說道:“後來我取了一粒燕兒丹,帶先生飛上天看了看,先生好像很喜歡,所以,所以才對我說謝。”


    “燕兒丹……”


    “是……”


    “天上風景……”


    老燕仙若有所思。


    於是立馬叫少年去取所有的燕兒丹來,明日趕早,去獻予先生。


    少年一口應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