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晚上還是睡在這上麵嗎?”


    “我想睡在這上麵,三花娘娘意下如何?”


    “三花娘娘覺得很好。”


    “那就這樣定了。”


    “這迴好像比上迴熱。”


    “上次立秋,這次盛夏。”


    “晚上還是會冷的。”


    “三花娘娘說得有理……”


    道人依舊坐在懸崖邊上,背對黑暗,迎著霞光,看著遠方天邊的夢幻色彩與大地的剪影,三花貓則在身後變迴了人形,開始從錦袋中抽出一張羊毛氈和一床薄毯,鋪在地上,又拿出一個燈籠。


    道人還在欣賞霞光之時,女童已經為他鋪好了床,並舉著木杖,將一個燈籠舉到了他麵前。


    “……”


    道人愣了一下才會意過來。


    不由露出微笑——


    看來自家貓兒對那夜的事記得很清晰。


    隨即抬起手來,如當年一樣,對著遠方天邊遙遙一撚,仿佛捏了把空氣,投入麵前古樸簡單的燈籠中。


    一瞬之間,燈籠中立馬亮起了如此刻天邊一樣如夢似幻的光芒。


    且借一抹霞光……


    天邊漸漸暗了下來,色彩逐漸暗淡,霞光消失,倒是燈籠裏的霞光仍舊亮著,緩慢的還給這漫漫長夜。


    道人也已經坐到了羊毛氈上,雙手以一個很舒服的姿勢放在腿上,感悟天地靈韻。


    貓兒則趴在他身邊,眼中滿是思索。


    若是下方有人趕夜路,若是山間有妖精鬼怪夜出行走,抬頭一看,也許會發現千尺之上的懸崖之間這不同以往的一點星光。


    今夜自然與上次不同了。


    上次是立秋,寒意更重,這次才小暑,本就要暖和一些。


    上次山上的寒風遠比這次更重,上次席地而眠,睡的是冰涼堅硬且不平整的棧道地麵,這次卻墊著羊毛氈,上次在沉默中修行入眠,這次卻有一隻貓兒一直與他講話,講到他不想答了才消停。


    山間靈韻也有微弱的改變。


    山妖山鬼更多了些。


    燈籠也換了一個。


    當時山下買的紙燈籠難經風雨,也不易攜帶,沒過多久就壞掉了,如今這個燈籠是平州大山妖鬼集市中的小鬼送給他的,一直保存至今。


    倒是霞光依舊照亮一小片範圍,使得這大山大風的峭壁之間也多了幾分暖意。


    夜半時分。


    道人照樣睜開眼睛,抬起手來。


    手中漂浮著一縷金黃色的流光,如星如雨,在手中懸浮遊動,隨著他手一揮,又消散於天地間。


    扭頭一看,身邊一隻貓兒緊貼著他,縮成一團,唿吸平穩起伏。


    不知是否有夢來。


    次日清早。


    道人下山而去。


    依舊是一名道人,一匹棗紅馬,一隻三花貓,沿著金陽道緩緩前行。


    路旁古柏無數,在這時節呈現出獨特的灰青色,千年來無人修剪,枝丫自由生長,狂放交錯,鬱鬱蔥蔥的葉子連陽光也隻能艱難透過,灑在路上斑斑點點,明暗恍惚。其間又迴蕩著棗紅馬的鈴聲,還有從身前身後傳出的鈴鐺聲,不斷有客商行人與他們交錯而過。


    一邊趕路一邊迴想曾經,時間竟也過得快,就如這十三年間。


    三花貓的神情則越來越微妙,每次停下打量兩旁山水時,表情都專注極了,露出思索之色,似乎她也察覺到,這離她曾經那座小廟、離她和道人初遇的地方已經越來越近了。


    不知不覺走到了下午。


    陽光的變化透過古柏的枝葉,全都化作光點,呈現在了腳下這條青石古道上。


    “快到三花娘娘的小廟了。”


    宋遊拄著竹杖,平靜的說了一句。


    貓兒本來邁著小碎步走在他前麵,聞言頓時停下,扭頭看向他,也不說話。


    好在道人知曉她的意思。


    “我沒記錯的話,前麵不遠,就到王善公的路神廟了,而在那之前,有一條岔路,順著那條岔路走過去,便是三花娘娘的小廟所在。到了那邊三花娘娘定然就認得出路了。”


    “我們要去嗎?”


    貓兒站著不動,抬頭盯著他。


    “這取決於三花娘娘。”宋遊低頭與她對視,“在我們的旅途中,三花娘娘無疑是可以做決定的。”


    “……”


    貓兒臉上看不出表情,也不說話。


    “看來三花娘娘是想去的。”宋遊微微一笑,“我有些累著了,前麵找個地方稍作歇息,吃點東西,我們便去看看三花娘娘的小廟還在不在吧。”


    “好的!”


    貓兒如是說著。


    話音落地,立馬收迴目光,一陣小跑,變成一頭小老虎般,沿著金陽道往前衝去。


    陽光透過古柏呈現一束束的,三花貓的皮毛本就幹淨油亮,光點打在她身上時,像是她在發光。


    走出不足半裏,前方有片空地,一株格外枝繁葉茂的古柏遮住了陽光,地上擺了不少可以供人坐的石頭,正有一群人停在這裏歇息。


    這一群人也是魚龍混雜,什麽都有人。


    有客商,有背夫,有鏢師,有江湖閑散人,也有看起來像是探親的尋常百姓,大家和諧的聚在這裏,擦著汗閑談歇涼。


    道人帶著一隻貓一匹馬過去,還馱著諸多行囊,頗為不凡,自然惹來了許多人的目光。


    眾人看著他,談話也頓了下。


    道人則頷首致意,這才找了一塊石頭坐下來,將三花娘娘的錦袋取出來抱在懷裏,以消解暑意。


    這天氣真是有些熱。


    歇涼的商旅行人看了他幾眼,這才繼續談論起先前的話。


    主要在講話的是幾名江湖閑散人和兩名鏢師,大抵都是走江湖的,碰在一起,便打聲招唿,互相攀談幾句,能分享一些信息是最好的,分量不了找些樂子打發一些時間也是好的。


    其餘人多數是在旁邊聽個熱鬧。


    方才正在聊的,似乎是這條路上的妖鬼之事。


    “那隻山妖整天出沒在那座橋上,叫人背它過橋,終於是遇到了狠人。”一個江湖人說道,“聽說上迴西山派的好手來這邊做什麽,那家夥長得比牛還要壯三分,西山派的刀劍在他手裏都像牙簽,那妖怪竟也敢出來,叫他背它過河。那位英雄一聽就知道這是妖邪,卻也不怕,愣是把它背起過了河,說是那妖怪中途變得有幾千斤重,他也沒有把它放下來,直背到沒有樹蔭的太陽底下,才抽出刀子一陣猛砍。”


    眾人聽到那妖怪變得有幾千斤重,都睜圓了眼睛,聽到江湖豪傑竟藝高膽大至此,直將妖怪背過橋、抽刀相向時,又驚歎向往不已。


    “那妖怪死了嗎?”


    “聽說變迴了原形,跑掉了。”那名江湖說道,“西山派的弟子雖然厲害,到了山林中,卻也不可能追得上山妖,隻得讓它跑掉了。聽說整個刀子上全是綠血,洗幹淨之後,到了晚上月亮底下還發綠光。”


    “真是妖怪啊……”


    眾人一時聽得稱奇又害怕。


    三花貓也一臉專注的聽。


    “這幾年來,這條路上也越來越不太平了。”一名鏢師感歎,“有個王善公守著都不行。”


    “可不是嘛。”


    “誒你們誰又聽說了牛村的事情?”


    “牛村又出了什麽事情?”


    “這可比那山妖嚇人多了。”


    眾人聽這鏢師這麽一講,尤其鏢師語氣放得低,似乎自己也覺得膽寒,都覺得害怕,沒敢吭聲,卻又盯著鏢師,想要聽聽怎麽迴事。


    “說是牛村有戶人家,就住在官道邊上,平日裏也挺心善,但凡從他家門口路過的,誰口渴了去討點水,或者幹糧帶得不夠去換一點,他們家都會欣然應允,從不敷衍,你們誰記得?”


    “是不是挨著官道有個豬圈那家?”


    “對對對!就是那家!”


    “我去他家討過水!是個好人家!當時正是桃子熟,還分了我一個桃子吃!”


    “我也記得那戶人家……”


    “他家還有個兒子,也挺機靈。”


    “那戶人家怎麽了?”


    就連坐在旁邊的道人也皺著眉頭迴想了下,但是在記憶中並沒有這戶人家,隻得放棄,轉而看向鏢師。


    眾人也全都看向這名鏢師。


    “也就前些天的事。說是有一天,有個姑娘到了他們家,模樣長得頗為俊俏,自稱住在靠近南畫縣的一個村裏,離那裏也就二十裏遠。前段時間父母害了病,雙雙亡故,她一個人無依無靠,隻得去投奔栩州的親戚,路過這裏,又渴又餓,於是來討口水喝,討點吃的,順便問一問去栩州該怎麽走。”鏢師說著頓了下,“那戶人家的主人見她生得俊俏,說話也像那麽迴事,甚至像是讀過幾天書,起了心思,於是就以天晚為由讓她在家中留宿一夜,明早再走。到了晚上,婦人還將她帶到屋中,拿出鞋底給她繡,結果那姑娘接過針線,沒兩三下就將鞋底納好了,針腳又密又整齊,看得婦人大吃一驚,於是對她喜歡得很。”


    鏢師喝了一口水。


    “婦人將男人拉到裏屋,商量了下,發現都很喜歡這姑娘,出來的時候就對她說,反正是要去栩州投奔親戚,栩州千裏之遙,去了也不見得能夠找到親戚,問她願不願意嫁給自家兒子。


    “那姑娘想了想,便點了頭。


    “說自己本身就要嫁人的,看他們心善,家庭和睦,願意給他們操持家務。


    “於是這家人高興得很,第二天就出門籌了點錢,生怕她反悔,很快就舉辦了婚禮。”


    聽到這裏,大家都不知道恐怖在哪裏。


    反倒頗有些江湖美談佳話的意思。


    人們很喜歡傳頌這樣的故事,善人有善報,緣分和美好,都是讓人著迷的事。


    “當天晚上,入了洞房,老兩口還叮囑了兒子好好對人家,然後關好了門,迴房休息。隻是睡到半夜,婦人忽然做夢驚醒,夢見自己兒子一臉慘狀的對她哭訴,說自己已經快被吃光了。婦人怕得很,叫醒自家男人,男人卻說是她得了好兒媳,高興得傻了,叫她去睡。


    “直到婦人再次被同樣的噩夢驚醒,再次叫醒男人,老兩口才點燃燈,開門唿喊兒子兒媳的名字,卻無人應答。


    “鼓起勇氣去開兒子的門,也發現門被鎖死了,直到他們叫來鄰居,一同把門撞開,這才看見,裏頭赫然躲著一個兇厲醜陋的怪物,那怪物見到外麵人多便撞門逃走,而他們的兒子已經被吃得隻剩骨頭了,床上鮮血淋淋。”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寒從心底起。


    “真的假的?”


    “這還能有假?你們有往那邊走的,過去問問不就知道了!”鏢師說道,“就這兩天晚上,那妖怪都還經常在附近轉悠呢,我看啊,怕是還在打那老兩口的主意。”


    “沒人報官嗎?”


    “報官又有多少用處?才建的逸都城隍廟,城隍老爺就算真的靈驗,也最多能管得了逸都城中。捕役也不敢在晚上到深山裏捉妖。就是有人去給前邊的王善公老爺上了香,善公老爺也隻能托夢,讓村民多帶些人,白天去找那妖怪的老巢。可村民又哪有那個膽子。”


    “沒人去請高人嗎?”


    “請了一個,也沒有用。”


    “唉……”


    眾人立馬歎息。


    “我聽說南村有個高人,還挺厲害,平常捉鬼請神都沒問題,不如叫他們請他試試?”


    “說是請的就是那個高人。”


    “這……”


    “我倒是聽老人說,再往前百裏,靈泉縣陰陽山以前有間道觀,靈不靈驗不好說,可但凡有人因為被妖邪所害求上門去,沒有不被除的。當地人都說再厲害的妖怪也敵不過山上的道長。隻是後來不知道怎麽的,大家再去那裏,再走上那座山,卻怎麽也找不到那間道觀了,就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還有這種奇事?”


    “我也是聽說的。”


    “……”


    宋遊聽到這裏,便無奈搖了頭。


    本身這種事情遇上了就是要管的,此時又聽見有人說起自家關門已久的道觀,就好像是在點自己一樣,更是一點時間也不能再等了。


    於是旁邊響起了道人的聲音:


    “請問……”


    眾人循著聲音,全都扭頭,看向這名道人。


    隻見道人坐在石頭上,懷中抱著錦袋,手上拿著一片寬大的葉子扇風,旁邊一隻漂亮至極的貓兒乖巧蹲坐著,身後一匹馬馱著行囊,卻既沒有韁繩也沒有馬鞍放過的痕跡,活像是一匹野馬般,端的是一個不凡。


    道人溫和有禮,看向鏢師,仿佛隻是好奇:“鏢師口中那戶人家距此有多遠呢?”


    ……


    四千字求月票啦!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