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道長想要降妖除魔?”


    所有人全都看著這名道人,目光有的新奇,有的驚訝,降妖除魔的故事聽得多了,身邊碰到的卻是沒有幾個。


    “且先去看看再說……”


    “牛村倒是不遠,往前走三十裏,有個很大的坡,上了坡再下了坡就是了。有人在牛村擺了茶攤,過了茶攤,一個土堠,就是那戶人家。那戶人家在外麵修了個豬圈,旁邊還有個池塘。走過去大概半天時間。”鏢師說著頓了下,“至於先前王兄說的山妖,叫人背它過橋那個,則還要往前二十裏,遇到一處破破爛爛水流湍急的矮橋就是了。”


    說完扭頭看向道人:“道長可要去?”


    “在下本是遊方道人,本就要往那個方向走,遇到此等奇事,自然要去見識見識。”宋遊說著行禮道,“在此便謝過足下指路了。”


    眾人打量著他,心中各有所思。


    不過道人隻說要去看看,並未向他們募集錢財,所以眾人最多也隻是懷疑他是否有心除妖,卻並不懷疑他是江湖騙子。


    這道看起來也確實不像。


    “先生這是從哪裏來?”方才開口說起山妖之事的江湖閑散人問道。


    “遊曆迴來。”


    “要去哪裏呢?”


    “要去雲州。”


    “先生這馬為何不牽韁繩?”


    “馬兒聰慧,無需韁繩。”


    “我看先生也是個有本事的高人,那牛村的吃人妖怪實在太過可惡,偏挑善人老實人下手,我王某也曾路過那戶人家,討過幾口水喝,若不是自問自身武藝沒學到家,沒有本事,定也得按著王善公的指引,挑個好天氣叫上兄弟去山中尋它一趟。”江湖閑散人拱手皺眉,“聽說多年前也還是這條路上,涼水坳霧鬼猖獗不已,便是一位路過的神仙高人隨手將之除去,後來人還在路旁為他塑了像,先生既有本事,何不效仿曾經那位神仙高人除掉妖魔呢?也算是一件好事,能留一樁美談了!”


    “效仿曾經那位神仙高人……”


    宋遊喃喃念叨著,卻是露出微笑。


    世事真是奇妙。


    於是溫和有禮,對江湖人說道:“自該效仿那位神仙高人。”


    稍作停頓——


    “隻是在下還有要事,前麵十裏就得左轉進小路了,區區山妖,也無足掛齒,在下有一位燕仙好友,請他幫忙就夠了。”


    幾乎話音剛落,聽見他話的燕子便從天上飛了下來,穿過茂密的古柏林,落在旁邊枝丫上。


    眾人見這一幕,都睜大了眼睛。


    “道長真有把握?”


    “附近有妖鬼害人,卻遲遲得不到解決,在下也麵上無光。”道人神情平靜,“諸位便請看好就是。”


    隻見道人對燕子吩咐幾句,將那兩隻妖邪的模樣、大致地方都說給了燕子聽,燕子則連連點頭,像是聽得懂人話,隨即扭頭飛向遠處,身子輕靈而又迅捷,一下子就不見了。


    與此同時,馬背上的被袋中,隱隱可見一把短劍瞬間出鞘,隨他而去,刷的一下就穿過了古柏枝葉的縫隙,消失於長空。


    眾人見狀,無不驚奇。


    “既是如此,在下也休息夠了,這就離去了。”道人抱著三花娘娘的錦袋,臉上汗水已經盡數消散,身體也已涼快起來,便起身了,“相逢於此也是有緣,這便告辭。”


    “神仙慢走……”


    道人柱上竹杖,邁步遠去。


    馬兒帶著叮叮當當的鈴聲和得得的馬蹄聲,老老實實跟在他的後邊。


    貓兒時而仰起頭,看向遠方天上,時而迴過頭,看向身後歇涼的百姓,也邁著小碎步跟著道人離去。


    身後傳來議論之聲。


    “這下牛村倒是有救了,咱們走在這條路上也少些心驚膽戰。”


    “這道人如此厲害,何不請他將這一路的妖魔都給除掉?”


    “哎呀該找他求兩張符的。”


    “在下此前說的可也不是假話,據說那靈泉縣陰陽山上原先真的有個道觀,道觀裏的道長真的法力無邊,最擅降妖除魔,若是他們還在,這路上的妖魔定不至於猖狂到也多到如此地步,隻是不見了,不知為什麽……”


    聲音飄入道人耳中,可隨著道人走遠,也逐漸聽不見了。


    “為什麽……”


    道人重複著聽見的最後一句。


    心裏自是百般感觸。


    很快將之拋開,一邊走一邊轉頭,打量著兩旁的山林。


    也是該清理一遍的。


    ……


    往前十裏隻需半個時辰。


    隨著一行往旁邊一轉,離開金陽道,走入一條支線,三花娘娘就再也沒有走到過宋遊的後頭,而是一直邁著小碎步走在前頭,不言不語,卻時常停下來看著旁邊的某處山水、某座山村、某戶人家出神,亦或是扭過頭來,看向道人,等著他走快一點。


    道人見狀也難得的走快了些。


    當年三花娘娘香火昌盛,十裏八鄉的村民都來找她除鼠,而她夜夜除鼠,附近的山村想來都曾去過,說不準這條路也走過了不知多少次。


    如今走來,自然熟悉。


    沒有多久,三花貓再度停下了腳步,走到路邊,仰頭伸長脖子,透過路邊野草,看向遠處一座小山。


    山腰上有一間小廟。


    雖是看得見,走過去也得二裏地。


    貓兒就這麽站著不動,眺望那座小廟,直到身後傳來了腳步聲,道人走近了,她才迴過頭,用那雙琥珀似的眼睛看向道人。


    “走吧。”


    道人平靜說道。


    走下這條道路,沿著田間小徑前行,接著走上小山,二裏地用不了多長時間,沒過多久,便已接近了那間廟宇。


    廟宇不大,隻一間房屋大小,仿照宮殿樣式,是等比縮小版。


    多年不見,越發破舊了。


    原先就沒有門,現在依然沒有門,隻是當初好歹有個竹編的籬笆擋在門口,算是當地人對頗為靈驗的三花娘娘的敬重,如今籬笆也沒了,牆上的紅漆幾乎脫落殆盡,甚至整麵牆也找不到幾塊紅色了。


    自然也沒了香火氣。


    三花貓坐在門口,隔了一段距離,仰頭直視著這座自己曾居住很久的廟子,卻是一動不動。


    人難以從貓兒的臉上看出表情,一時也沒人知道她此時心裏的想法。


    反倒是道人率先跨了進去。


    裏頭自然已經沒了神像,神台也不知被誰給砸壞,裏頭有些木頭,也有燒過火的痕跡,多半是當年三花娘娘離開、塑像也破碎之後,村民發現貓兒神再也沒有靈驗過,沒有吃過祭品,便慢慢將之廢棄了,徹底成了來往路人和江湖人遮風避雨、過夜歇腳的場所。


    貓兒隨著他進來,左右扭頭,神情鄭重,仍舊不知在想些什麽。


    刷的一下,貓兒上了神台。


    仍舊隨意走動,這裏看看那裏看看,到處嗅一嗅。


    過了許久,她才站在神台上,對下方的道士說了第一句話:“以前三花娘娘就常常躲在這後麵睡覺,有人在前麵拜我,也發現不了我。”


    “三花娘娘善於隱藏。”


    “不過有時候人很多,還有些很兇的江湖人來廟子裏住,他們身上的味道聞著就讓貓害怕,三花娘娘不敢和他們住在一起。等他們在廟子裏的時候三花娘娘就隻好出去,到廟子後麵去躲著睡。”


    “那冬天不是很冷?”


    “三花娘娘的毛毛很長。”貓兒嚴肅說道,但是說完頓了一下,又嘀咕了句,“還是會很冷。”


    “那下雨呢?”宋遊站在廟中問,“下雨天來廟中避雨的人應該會更多吧?”


    “下雨睡樹子底下!”


    “三花娘娘真是大度啊。”


    “三花娘娘那時候膽子小。”


    貓兒現在說出來倒是覺得無所謂。


    不過轉念一想,以她的性格,恐怕那時候也是覺得無所謂的——反正貓都這樣,本身就要躲著人的,本身就要淋雨的。


    隻是聽在道人耳中卻不覺得。


    三花娘娘是貓兒神,被村民供奉於此,此地本是她的廟宇,夜夜為村民辛苦捕鼠才換來村民的修繕,有時迴來該休息了,或到了寒雨夜,應該躲在廟中避風處好好睡一覺,卻因血氣旺盛煞氣濃重的江湖人來借宿,不得不躲起來,甚至離開廟子,到外麵吹寒風,淋冷雨。


    “唉……”


    道人歎了一口氣,隨即說道:“但是三花娘娘還是很喜歡它。”


    “這是三花娘娘的廟子!”


    三花貓站在神台上,卻沒有如當年一樣坐在神台正中,甚至都沒有坐下,隻站在邊緣與道人說話——指著一個地方告訴他,原先那些村民就在這裏把香插在一坨泥巴上敬給她,她就趴在這邊上吸。又換一個地方告訴他,村民會將泥鰍和小魚放在這裏,她迴來看見了就會很高興。也有時候會有一些餓極了的江湖人或者很久沒吃飯的人,會給她偷了搶了,烤熟了吃,甚至生吃,她很生氣,但是又沒有辦法。


    “有時候三花娘娘去近的地方捉耗子,捉完就會叼一隻迴來留著吃。最開始三花娘娘藏在廟子裏,但是進來借宿的人聞到耗子的味道,有的人就會來找然後給三花娘娘丟掉。後來三花娘娘學聰明了,就把耗子埋在門口的樹底下,餓了就刨出來吃。


    “但是三花娘娘捉耗子很厲害,還有村民帶貢品來,三花娘娘很少餓,隻有冷天才會不夠吃,別的時候經常埋進去就忘記刨出來了,等到想起的時候跑去刨出來,已經被蟲子給偷吃完了。”


    三花娘娘對他絮絮叨叨。


    ……


    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