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所言可能當真?”


    “不敢欺瞞。”


    “荒謬!天地間又哪有人敢行此事?”


    “有何不敢?”


    “神靈無德,是古往今來皆有之事,就算改天換地,換一批神靈,也免不了這個過程,道長若是想從天宮本身、想從登天之路下手,無疑便是觸動天宮與神道的根本,幾乎是要淩駕於神道之上,要麵對的可不止天宮神官,也要遠比改天換地、換了天帝還要更難。”


    老者睜大了雙眼,不敢置信的看著道人:“縱使道長有上古大能之力,想做這種事情,也過於狂妄魯莽了。”


    “世間難事,皆是從此開始。”


    “道長真有如此氣魄?”


    “不是在下有如此氣魄,隻是天宮神靈之疾,隨著時間越久,已經越發深入骨髓,隨著人間變化越大,與人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大了。”宋遊語氣依舊誠懇坦然,說的話卻足以驚倒神佛,“在下不是神靈,隻是人啊。”


    “以道長的本領,若是走上神道,效仿火陽神君,做個站在天宮背後的古神又有什麽難的呢?”


    “此非我所願也。”


    “道長又有多少把握呢?”


    “事情未定,不好言說,隻看自己有幾分準備、天地之間又能借取幾分力氣了。”宋遊說道,“隻是還是那句話,隨著時間越久,日漸腐朽老舊的天宮與本該一路往前的人間已經不再適合共存了,我乃伏龍觀傳人,與天宮也已經難以共存了,與其繼續拖延,將之留給後人,不如趁著在下剛好有幾分心氣,剛好擅長此道,剛好遇上了……”


    宋遊卻是露出一抹笑意:“能在我這一代解決的事,就不留給後人了。”


    “……”


    老者聞言,卻是再次沉默了。


    道人的語氣實在平靜淡然,就像是山間的一名隱士遇上另一名隱士,閑談世間之事,隻是所說的話未免太過於驚天動地,而他語氣誠懇,又一點也不讓人覺得他是在說假話大話,甚至淡然平靜的語氣給人一種必然要去做、也必將做成的堅定。


    尤其是道人那一笑,笑得也很淡然,可是配上之後的話,平靜之中,卻讓老者也感受到了一種平生少見的大氣魄。


    這種事情,既然注定要發生,何必留給後人為難?


    自該以我為先,哪怕不知能成與否。


    這是真正的大氣魄。


    放眼今朝,世人迴看前人,常有一些不可思索的壯舉,一些難以想象的困難,不知前人是如何攻克又如何取勝的,可事實上前人麵臨的最大困難就是不知事情究竟能不能成,不知自己能不能見到勝利的曙光,而不像後人,迴看曆史之時,早已知道了事情的結果。


    老者仿佛也受其感染,又不禁陷入迴憶,迴想在自己的生命中,上一次見過的有這般魄力的人又是誰,麵容可還清晰……


    片刻之後,他才收迴目光。


    梯田像是琉璃鏡子,倒映著天宮的藍,樹下鋪著羊毛氈,年輕道人仍舊盤坐,與他對視,等待著他的迴答,朝陽將樹影打在了他的身上。


    旁邊一隻漂亮的三花貓,蹲坐端正,好像並沒有聽懂道人的話,隻是也隱約感受到了此時氣氛的凝重,於是一臉嚴肅,尾巴也不晃了,就坐在道人身邊仰著頭將他一眨不眨的盯著。


    頭頂樹上還有一隻燕子。


    燕子無疑更懂世事,此時眼中滿是震撼。


    “足下以為如何?”


    年輕道人依舊盯著老者。


    “這是一顆桃樹吧?”


    老者卻是看向了道人身邊的這棵枯樹,莫名覺得,若這棵樹上開滿了花,樹下的這幅畫麵一定很好看。


    “山桃。”


    “若是開春就好了……”


    “早已立春了。”


    “嗬嗬,道長雖是修行四時靈法,卻也得知,各地四季不同,天時不等,春來本就有早有晚,卻不可一概而論。”老者笑道。


    “那足下覺得,何時才是春來呢?”


    宋遊身體略微前傾,做出請教的姿態。


    “……”


    老者卻是搖了搖頭,沒有迴答,而是將話題引迴正軌:“道長果真是好氣魄,可若是老夫說,道長是在取真龍的命呢?”


    “怎麽說?”


    “雲池下方確是真龍,道長師門所記載的‘世間真龍已經絕跡’也算不得錯,世事奇妙,頗多巧合。”


    “願聞其詳。”


    “雲池中的真龍大抵便是世間最後一頭真龍,不知多少年了。隻是真龍已死,龍心已缺,幸得墜落於此,天地造就一方靈韻,生機無限,靠著這方擁有無限生機的靈韻,真龍才得以延存至今。”老者緩緩說道,“不過真龍雖然因此而活,卻也受困於此,不得輕易離開,隻能在每年立春之時才能從此處飛出,見一見這廣袤天地,喘一口氣。”


    宋遊閉上眼睛,沉默片刻。


    “龍無心也能活嗎?”


    “自然能活。”


    “可是如此,也叫活嗎?”


    “……”


    僅僅一句話,卻讓老者沉默了下來。


    “在下沒有見過真龍,不過也曾聽聞,真龍翱翔於天地之間、雲端之上,沒有拘束,變化無窮,可見其自在與灑脫,我觀取名伏龍,寓意蟄伏潛藏之龍,代代傳人也是行走天下,自在自由,做想做之事,修想修之法。”道人睜眼看向老者,“如此苟活,真龍可會厭倦?”


    “你非龍,怎知龍所想?”


    “在下冒犯了。”


    宋遊言到即止,一點不多說,隻端起酒碗倒了酒給他:


    “前輩請飲酒。”


    “……”


    老者端起酒碗,抬頭看他:“看來道長對那方靈韻是勢在必得了。”


    “自然。”


    “可既然如此,道長又有這般道行,人也到了這裏,為何不自己下去取來靈韻,要在這裏枯等呢?”


    “聽聞下方住有真龍,不知是真是假,貿然打擾,實在失禮,因此想再多等一等。即使非要行無禮之事,也要等到實在沒有辦法之時。”


    “道長還真是講禮。”


    “理應如此。”


    “哈哈哈哈,幸好道長沒有貿然下去取寶!”老者仰頭笑道,“多年以來,不是沒有別的了不得的修士來到這裏,也不乏道行通天之人,可隻要來的時候不是立春前後,就定然見不到真龍,就算是立春前後,真龍不願出來,也見不到,道長以為,他們沒有試著下去過嗎?”


    宋遊低垂眼瞼,沉默不語。


    老者說的“了不得的修士”是誰他不知道,但“道行通天之人”,多半便是自家先祖們了。


    “真龍不發怒,便是原地去,原地迴,真龍若是發怒,能從中脫身的,可沒有幾個。”老者的語氣也很平靜,“此乃真龍盤桓之地,上古大能也沒有輕入別人洞府的道理,更別說強闖龍池了。”


    宋遊從他的語氣中聽出了一點東西,於是放下酒碗,虛心請教。


    “那麽前輩以為,我該如何呢?”


    “你能信我?”


    “前輩能信我,我也能信前輩。”


    “我可沒說信你。”


    “那我先信前輩。”


    “哈哈伱這人可真有意思,哈哈哈,好久沒遇到你這麽有意思的人了。”


    老者卻是放下碗撫掌大笑。


    笑得頗有些疏狂之意。


    山間隱士也很少有這般性子。


    “老夫有一計!”


    “請前輩賜教。”


    “你且起身,收好你的行囊,往這山上走。”老者伸出一隻手,指著前方山上,壩樹村寨,“走出五百步,莫要迴頭,老夫且先下去,看能不能將你的幾分氣魄說與真龍聽,說服真龍放棄最後的十幾年苟延,給你靈韻……”


    老者說著一頓,又仰頭大笑:“哈哈哈哈,便你所說,在這天地之間借你幾分力氣!”


    貓兒聞言,扭頭看向道人。


    燕子也低頭看著道人。


    “好!”


    道人卻是毫不猶豫,站起身來。


    隨即收拾行囊,放上馬背,一點也不懷疑,一點也不拖拉,拿起竹杖,便往山上走去。


    老者就站在他身邊,注視著他。


    一雙渾濁的眼睛閃耀著光彩。


    臉上也漸漸帶起幾分笑意。


    道人身形越走越遠。


    馬兒鈴鐺響徹白雲間。


    “喵?”


    貓兒自然跟著道人,隻是卻忍不住扭頭盯著他看,又往身後看,皺起眉頭:“那個老的人會不會是騙我們的?”


    “三花娘娘莫要迴頭。”


    “三花娘娘覺得他有騙我們。”


    “是的。”


    道人如此點頭,腳步卻不停。


    也照著約定,並不迴頭。


    隻是山上又跑來一道身影。


    是那劉姓中年人。


    “先生!哎?”


    劉姓中年人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從山上沿著小路往下跑,好幾次差點踩空,不知是踩歪了還是腿已經沒了力氣,直到靠近宋遊,這才停下來一邊喘氣一邊驚訝的看著他:“先生這是不等了?要走了?”


    “不好說。”


    “先生!有件事要與先生說!”


    “什麽事?”


    宋遊略微停下腳步,抬頭看他。


    “先生可莫要怕。”


    “是那老前輩的事?”


    “先生怎麽知道?”


    “猜的。”


    “就是那老先生!劉某之前說的,都是真的!那老先生真的住在南邊的貓耳山上,隻是剛才劉某去拜訪友人,在村寨中,剛好遇到山中一位修道的隱士來買油鹽,與他閑聊,說起那老先生,這才聽說,那老先生兩年前就已經死了!”


    “喵?”


    宋遊還沒有說話,貓兒卻是一愣,瞬間扭頭往迴看去。


    山下隻有一塊塊的梯田,雲霧上漲,一棵沒有一片葉子的山桃樹立在田邊,隱約可見他們露宿過的痕跡,可是哪裏有那老者的身影?


    貓兒不由再次看向道人。


    劉姓中年人也看向道人。


    “……”


    道人卻是一點不慌,既不迴頭,也不多說,隻握著自己的拄杖,繼續往上走。


    棗紅馬沉默跟上。


    “叮叮叮……”


    上方還有一兩名隱士,沒有離開。


    隻是比起前些天,已很冷清了。


    還沒有走到五百步——


    忽聽身後一聲悠長龍吟,響徹山間,帶著劇烈的風聲,大地山嶽的震動,從山下瞬間蔓延上來。


    “……”


    宋遊停下腳步,瞬間轉身。


    麵前仍是斜斜向下的梯田,梯田的盡頭仍是斷崖絕壁,下方白雲深深,翻滾不停,遠方那片由群山圍出的雲池卻已經看不見了,隻能見得一道巨大得堪比山嶽的青色身影,從雲池底下騰飛而起,直衝天際。


    難以述說這道身影有多大。


    隻知它的身軀寬度便像是這座大山,長度更不知有多長,隻能見到身影在麵前不斷往上衝出,巨大的鱗片從眼前劃過,幾乎看不清楚,帶起的狂風將懸崖絕壁上的雜草野樹生生拔起,哪怕道人已經走得離雲池邊緣有了一定距離,也還是差點被狂風吹得站不穩,帶上天空去。


    真龍還在騰飛,身軀早已深入藍天,可仍有半截軀體淹沒在雲池中。


    宋遊曾在東南海外見過蛟龍,那蛟龍有千年道行,也稱自己是真龍,還叫海龍王,可比起麵前這位,簡直隻是一條泥鰍。


    “……”


    真龍終於完全騰起,離開雲池。


    無論是身邊的劉姓中年人,還是不遠處還在等待的一兩名隱士,無論之前是否見過,都已經看得呆了。


    村寨中更是不知多少村民推門開窗,驚訝的往這方看來。


    許多孩童也是第一迴見。


    這片雲池的直徑至少百裏,完全就是為真龍準備的居所,它衝出雲池,翱翔天際,尾巴末端自然垂下,便留在雲池之中,身軀蜿蜒,下方也隱約觸及到大山與雲霧,絕大多數軀體則在空中鋪展開來,如群山一般大小。


    真龍銜著寶珠,低下頭來,與山間渺小無比的道人對視。


    道人拄著竹杖,也與他對視。


    身邊三花貓早已退到了道人腳邊,與他的腳緊緊挨著,以獲得微弱的安全感。


    燕子也是震驚不已。


    “……”


    一道綠光緩緩飛了下來。


    是真龍口中的寶珠。


    道人恭恭敬敬,伸手接過。


    再抬起頭看向真龍時,真龍已不再看他了,隻是在長空中舒展著身體,仿佛在感受難得的自在。


    片刻之後,這才仰頭吸氣。


    “……”


    隨即陡然低頭一吐——


    真龍吐息,千山複綠,大地來春。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