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如何與師太說的,你或許正是因為將太後的私情告訴了陛下,才死於陛下之手?”


    高羨微微一笑道:“高羨如何得知的,隻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罷了,隨意扯個謊就誆過去了,師太自然是會信我。”


    “哦……”阿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隔了一會兒,她又問:“那你可有想過,今日覺悔師父是與陛下談論什麽事情?他緣何會與陛下相約,且你還說見到陛下臉色鐵青,又會是為的什麽?”


    而這一迴,高羨麵上的笑容卻漸漸斂了。


    他在阿慈的這一番問話裏,突然間似乎感到了哪裏不對。


    他的心頭登時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陛下既然想要永遠瞞下身世秘密,為了這個秘密不被公之於眾,甚至不惜對自己的弟弟痛下殺手,又怎會放過覺悔!?


    過去有太後在,太後對覺悔餘情未了,自然會明裏暗裏地護著他,可如今太後走了,那覺悔……


    高羨登時站起身來。


    阿慈被他嚇了一跳:“怎,怎的了?”


    “阿慈,事有不對,覺悔師父怕將有難,我得先行一步。”


    阿慈望著高羨陡然緊張的神情,心中立時便明白了怎麽迴事。


    她也趕忙站起身來,隻道:“我懂了,你快些去罷,自己務必也要小心一些,師太與我這裏,你不用掛心。”


    高羨點點頭,道聲“好”,又凝眉一聲:“委屈你了。”


    阿慈搖搖腦袋,抿著嘴淺淺笑了一下,道:“趕緊去罷,晚了隻怕來不及了。”


    高羨攬過她,於她唇上輕輕吻了吻,這才出門去喊楊霖。


    ……


    這一晚,高羨在睿王府裏一直等到了夜深。


    他親自守著睿王府的後門,直至聽見外頭響起馬車的聲響,才趕緊悄悄地開門出去。


    傍晚時分,他打從白雀庵離開後,徑直便喊了楊霖往大昭寺去,命他務必悄悄地將覺悔接走。可是他在睿王府中從酉時等到戌時,又從戌時等到亥時,卻始終不見楊霖迴來。


    高羨滿心上下忐忑不定,又無法派人前去查看究竟,正在不安之際,忽然聽見睿王府後門的小巷子裏,響起“的的”的馬蹄聲和車輪子滾過石板路,發出的沉悶聲響。


    他當即起身出門。


    然而眼前見到的情形,卻又著實教他嚇了一跳。


    隻見楊霖隻手駕著車,可另一隻手捂著肩口。他穿著一身黑衣,雖然乍一看下瞧不大出來,但那衣上濕漉漉的,高羨一眼便知那全是血。


    覺悔此時此刻也沒坐在車裏,而是半蹲在車門口,正給楊霖背上裂開的傷口上藥。


    見到高羨出來接他,楊霖停下馬車,輕輕答一聲:“四爺,人帶到了。屬下遇伏,因怕被人跟蹤,是以來迴繞了幾趟才迴來,晚了一些,讓四爺好等……”


    “都這樣了你還管我什麽等不等!”高羨低聲喝他。


    隻是他嘴上雖在斥罵,人倒先急忙上前接了楊霖下車,又道:“你也先別急著複我,過會子自有問你的時間,眼下先看看你傷勢如何?都傷了哪些地方?”


    楊霖這才接著高羨遞來的手,扶著他下了車。


    他按在肩頭的手仍是未鬆,但也打起一絲精神,頷首答道:“還好,隻是一些皮外傷,不過血流得多一些罷了,覺悔師父已給我上了些金瘡藥,否則我也撐不到迴來。”


    高羨聞言,這才又仔細看了楊霖身上那些傷。


    除了肩上被他手捂住的那一處深了一些外,其餘傷口倒確實無礙。且他這會子離得近了,也才漸漸地注意到,他衣服上的血跡雖多,但也並非全是他的。


    “遇伏幾人?”他突然低低地問。


    “六人。”楊霖答。


    “六人死傷多少?”


    “五死一傷。”


    高羨方又歎一口氣,隻與他道:“罷了,先進去吧,這裏不宜久留,我有要事需與覺悔師父商議的,你也快快迴去上藥更衣。切記將血衣毀掉,還有馬車上的痕跡,血印和馬蹄車輪上頭帶的土,都要清理幹淨。”


    楊霖點點頭:“是,四爺隻管放心,屬下一點痕跡也不會留的。不過四爺……”


    高羨剛要引覺悔往王府中去,倏忽聽見楊霖這樣喊了一聲。


    他停下來:“怎的了?”


    隻見楊霖麵上有些猶豫,他遲疑了片刻,方道:“是屬下無能,今夜一入大昭寺,便見那六個黑衣人要行刺覺悔師父,屬下雖然護了師父出來,但寡不敵眾,還是放跑了一個。”


    “跑了便跑了,你與覺悔師父沒事就好……”


    “不是的四爺,”楊霖道,“負傷跑掉的那人,雖然也是一襲黑衣蒙麵,但我對他實在太過熟悉了,隻瞧那身形招式也一眼便認了出來,是舊日我尚在宮中做大內侍衛時的同門,如今的陛下禦前行走,福九。”


    “我想我既然認得福九的招式身形,我隻怕……隻怕他也認得我的。”


    楊霖話畢,皺眉抬眼望著高羨。


    高羨不出所料愣了一愣,但他旋即隻拍了拍楊霖的肩頭,道:“無妨,福禍總有定數,何況塞翁失馬,又焉知非福呢,你已做得很好了,早些迴去把傷養好才是正經事。”


    他說著,又轉身仍請覺悔入睿王府內了。


    楊霖見他也未多說什麽,這才也安下心來,隨他二人一並入了睿王府。


    ……


    這一夜高羨的房中,燈火亮了整整一夜,他與覺悔談到天明,終於確信當今陛下果然是為身世之事才對他與覺悔下的殺手。


    白日裏陛下約覺悔在太廟外說話,便是想讓覺悔離開大昭寺。因番邦來使,請願於陛下,想求大梁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師講法,陛下便想借此機會,讓覺悔遠渡番邦。


    覺悔自是未肯,是以才有後來高羨見到陛下時,他臉色鐵青的那一幕。


    而當初太後因為母家迫使,懷著覺悔的骨肉嫁給先帝一事,陛下也是早就知曉。他甚至也如高羨所料想過的那樣,恨不能將所有知曉這個秘密的人斬草除根。奈何此前太後一直暗中護著,甚至常常往大昭寺中誦經念佛做法事,一住便是十天半月的,才好歹保下了覺悔活到今天。


    覺悔自是早已看破紅塵,無謂生死了,但如今這樁秘密又將高羨卷了進來……


    覺悔道:“高施主,貧僧乃是一名出家人,本不應再摻和這些紅塵瑣事,但如今既然將施主牽扯在內,貧僧雖不濟,倒也願意為施主盡一份心。亦算是報答施主這一夜的救命之恩罷。施主有何要吩咐的,還請道來便是。”


    高羨亦雙手合十,行了一禮,道:“多謝師父。論起來,在下倒確實需要師父相幫,隻是不在今日。今日,如何保護師父周全才是最要緊的。這睿王府雖說是王爺府邸,但對師父而言,卻不是一個久居之所,在下倒是有另一處地方,或許可供師父歇腳,隻是不知師父願否移駕。”


    覺悔點頭道:“貧僧既聽施主安排,自是願聞其詳。”


    於是高羨便將心裏的盤算盡數與他說了,又要預備等天亮以後開了城門,便將覺悔送走。


    然而他二人正在說著,忽卻聽見外頭有管家來報,道是宮裏頭派了人來,陛下要召王爺入宮。


    高羨恍然才發現,不知不覺間,竟已到了翌日卯時。


    隻是,才不過卯時……


    高羨於心頭驀地冷笑了一聲,這樣急不可耐就要將他召進宮去,想來宮裏頭那位,終究是要坐不住了。


    ……


    禦書房內,陛下顯然是熬了整整一夜。


    他的雙眼還布著血絲,見到高羨進來,素來不愛顯山露水的麵上難得一見浮現一抹狐疑的神色。他上上下下打量了高羨好一陣子,見他麵色如常,似是什麽也沒有發生,甚至哈欠連天的,仿佛是才從床上被硬生生地叫起來一般。


    一時陛下眼中的別樣意味,更又深了一些。


    高羨拜見他,隻道:“臣弟見過皇兄,萬歲萬萬歲。不知皇兄這樣一大清早便召臣弟入宮,可是有何急事?”


    陛下這才喊了他坐,等他坐下又問:“朕今日叫你來,是因聽到一樁駭人聽聞之事。昨夜大昭寺中曾有一場惡鬥,當場留下五名死者,而大昭寺的覺悔師父則不知所蹤了,你可有聽聞此事?”


    陛下說時,一對目光一動不動,緊緊地盯著高羨。


    高羨自是知曉他這話裏的試探之意,他隻頗顯驚訝地一挑眉:“哦?竟還有這樣的事情?大昭寺乃是國寺,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的,也敢在大昭寺裏行兇傷人?”


    他說著,還分外關切地問了聲:“那賊人是誰?可已抓到?”


    陛下麵上無甚情緒,隻道:“還沒有。朕今日叫你來,便正是為了這樁案子,誠如你所說的,大昭寺乃國寺,在國寺裏發生血案,朕豈有不過問之理。隻是覺悔師父不知所蹤,案子一時還有些難辦。”


    高羨道:“這又有何難辦的,當場不是還留下了五名死者?隻消查驗這五人的身份,總能有些頭緒罷。”


    “嗯,四弟說得自是在理。”


    陛下讚許了一聲,而後忽又微微眯了眯眼,往高羨身後望去,問道:“怎的今日不見你隨身的那位楊侍衛跟來?”


    高羨這才一笑,道:“陛下何時怎也關心起這種小事情來了。”


    “也算不得是關心,”陛下亦微微笑道,“隻是從來都見他跟在你左右的,今日不見,略有些奇怪罷了。”


    “陛下多心了,”高羨道,“隻因昨日臣弟母親來信,說是庵中短了幾樣東西,因冬天山路濕滑,不便下山去買,臣弟才喊了楊霖替我送去。想來昨日又落了雪,他應是就借宿在白雀庵中了,陛下若有吩咐,這會子便可以打發人去將他喊來的。”


    陛下便嗤笑一聲,道:“朕喊他做什麽。既是明塵師太有事,自然是要先緊著師太那邊的。不過話說迴來……”


    陛下望向高羨的目光,倏忽又起一些深意,道:“朕倒是有許多年,沒有見過師太了。當初師太離宮修行,朕還不過一個孩提,如今已是二十餘年過去。想起那年光景,容妃娘娘和善慈愛,對我們一眾兄弟姐妹疼愛有加,想來倒是十分懷念。過去因母後尚在,朕顧及她老人家有所避諱,便一直未能提起,如今母後已駕鶴仙去,朕倒是想,可以將明塵師太接迴宮中住上一陣……”


    他話音落,高羨心裏便“咯噔”了一下。


    而後不等他再迴答,陛下又問:“對了,聽聞端王妃仍還住在白雀庵中罷?不若將端王妃也一並接來。當初你二人的流言蜚語甚囂塵上才喊了她出京避禍,這麽些時日過去了,流言種種也早已銷聲匿跡了,又逢如今國喪,想來更是沒人敢妄議她的。她與明塵師太兩個一並入宮,誦經念佛的,亦可以相互做個伴,豈非極好?”


    高羨心中驀然一凜,當下知道境況不對,陛下這是業已對他起疑了。


    一個明塵,一個阿慈,恰恰正是高羨的兩根軟肋。


    陛下在這種時候提出要接她二人入宮,分明隻差明著寫到麵上,要將她二人收作人質了。


    高羨的雙眸裏,飛快閃過一絲寒意,但麵上隻恭敬笑道:“多謝陛下美意,陛下好意,臣弟自是感激涕零的。隻是母親乃清修之人,當初既已出家,自是已然看破紅塵,恐怕不願再入宮闈的。若陛下當真去請,反倒要累母親難做了。一則無法抗旨不尊,二則又不願違拗本心,屆時母親左右犯難,還恕臣弟實難不為母親考慮之罪。”


    他說著,又跪地拜了一拜。


    陛下忙喊:“四弟這是做什麽。”


    他命身旁那李公公來攙起高羨,才又道:“朕也隻是想盡一點晚輩的孝心罷了。明塵師太當年離宮,畢竟是朕生平一大憾事。還在朕總角之時,明塵師太待朕便是十分的好,朕不過感念師太慈愛,想報償於她而已,自然也不會令師太為難。”


    “這樣吧,”陛下道,“若師太不願離開白雀庵,朕亦可以派些人手去白雀庵中服侍的。不說旁的,就是年關將近了,難免會有流寇打家劫舍,朕派一隊侍衛前去保護師太,總不會要師太難做了罷?那些侍衛隻駐紮在庵堂外麵,一不影響師太清修,二亦可以護衛師太周全,如此你也安心了,朕也安心了,豈非兩全其美?”


    高羨這一聽便明白,陛下是決計不肯罷休了。


    他隻好又躬身一拜,道:“臣弟先行謝過陛下,隻是白雀庵中所住的,畢竟全是女流之輩,護衛雖然隻是在外駐紮,但恐怕仍有諸多不便。不若待臣弟先行問過母親的意思,陛下再做定奪,如何?”


    陛下望著他,半晌才又微微笑了一下:“也好。”


    這一日高羨在禦書房中與他這般明槍暗箭地來往了數迴,好不容易等到兵部尚書遞了條呈進來求見陛下,陛下這才放了他離開。


    而高羨從宮中出來後,連睿王府也不迴了,喊了車夫徑直便往白雀庵中走。


    陛下已然對他起了疑,高羨如今的處境,實是危險至極。


    便是阿慈與明塵的處境,亦是十分危殆。


    ……


    他匆匆來到白雀庵後,發現明塵的屋裏,阿慈也在,此外還有另一個人也在屋內,便是楊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嫂嫂萬福(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六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六君並收藏嫂嫂萬福(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