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拜迎聲中,朱楨登上銀台。


    待明扇打開,金印陳設於寶案之上,韶樂聲便悠然停止。


    朱楨卻不落座,而是先率領百官,朝著設立在東北方向的香案大禮參拜,恭祝皇帝皇後陛下萬壽無疆,太子殿下福壽安康。


    然後他才起身迴到自己的王座,接受雲南百官的朝賀。


    百官在穎川侯的率領下,再度大禮參拜王座,恭祝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四拜後,百官卻還不能起身,因為有京城來的江夏侯周德興要宣讀聖旨。


    這種公開宣讀的聖旨,都是翰林捉刀代筆的,詞藻華麗繁複,不光讀的拗口,聽起來也沒有朱老板原汁原味的大白話聖旨,那麽簡單直接給勁兒。


    好在朱老板的賞賜還是一如既往的給力,在聖旨中他宣布,賞賜征南將士人均鈔兩錠,棉布三匹。


    其陣亡及病死將士,有父母妻子弟侄者,每人賜鈔十六錠,布四匹。隻有妻子者減半。


    被創重傷者。每人賜予鈔十二錠,布兩匹。發還衛所照料。


    還另賜征南軍士之家,各鈔兩錠,紅棉布各三匹,令製作衣服鞋子。由官府代為轉送到征南軍士手中。


    ~~


    這已經是朱老板第三次大規模賞賜征南將士了。


    而且有功者還另有重賞。陣亡將士的撫恤,傷殘將士的補償以及蔭襲都會及時兌現,從不拖延。


    所以將士們才能三軍用命,人倍其勇,麵對高山密林、瘴癘毒蟲也毫不畏懼。


    這就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單靠嚴厲的軍法是不可能鑄就一支勇於求戰,不畏犧牲的無敵之師的。


    老爹賞賜之後,朱楨這個財神爺,也不能不略盡地主之誼,犒勞一下將士們。


    不過當兒子的也不好超過爹,朱楨就比照朱老板的標準,打了個八折,賞給將士們。


    將領們自然無不歡欣鼓舞,替將士們叩謝皇上隆恩,感謝王爺恩典。


    但周德興大老遠前來可不止為了宣這一道旨,他還另有上諭要宣。


    待到文武百官安靜下來,太監從香案上拿起另一道旨意,奉給江夏侯。


    周德興雙手接過,看一眼朱楨,見王爺微微點頭,才深吸一口氣朗聲念道:


    “上諭,朕觀自古雲南諸夷叛服無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必寬猛適宜,非惟製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耳……故留江西、浙江、湖廣、河南、四川都司兵永居雲南,屯田衛戍,控製要害……”


    眾將領聞言暗暗歎息,該來的還是來了。


    誰都知道雲南不是漠北,打下來之後,肯定要留下軍隊鎮戍的。但正式旨意沒下來之前,總還抱著幾分僥幸,覺著自家不會是那個倒黴蛋。


    在他們的認知中,朝廷應該像在遼東那樣,隻留少量軍隊戍守,大部分官兵還是要班師迴朝,哪來哪去的。


    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除了皇帝直屬的禁軍,其他各省的征南軍部隊,居然都要留下來了……


    這尼瑪真是要玩死人的節奏啊。


    全軍上下,有一個算一個,誰也不願意永遠戍守這個邊陲蠻荒之地啊!


    就算是軍令如山倒,把將士們強留下來,士氣也會大受影響,甚至出現大規模逃兵……


    怪不得除夕時,王爺會很肯定的說今年無戰事呢……光安撫好將士們的情緒,讓他們接受現實,就不知要用多長時間了,還打仗?打個屁仗!


    傅友德沐英等核心將領,自然提前就從王爺那裏得到消息了,但為了大局著想他們也隻能裝出錯愕的樣子,跟下頭的將領們一起表達不滿。


    “都靜一靜,先聽江夏侯宣完旨。”朱楨沉聲說道。


    “是……”眾將這才噤聲,聽江夏侯繼續宣旨道:


    “製書到日,將撥守雲南等衛官、旗,照名升用。


    原任指揮同知,今升世襲指揮使;原任指揮僉事,今升世襲指揮同知;


    原任正副千戶並衛鎮撫,今升世襲指揮僉事;原任百戶,今升世襲副千戶;


    總旗升世襲百戶;小旗升充總旗。陣亡將士亦照此例。


    欽此。”


    前番攻克雲南後,朱老板已經將所有軍士升為小旗。這下為了讓他們安心留在雲南,又一律升為總旗,恩賞之重,實屬罕見。


    見總算能跟將士們有個交代了,將領們這才神色稍霽,在傅友德等人的帶領下領旨謝恩。


    待他們起身後,江夏侯退到一旁,朱楨方開口勸慰眾將道:


    “本王知道,這道旨意一下,你們的壓力會很大,二十萬將士們更要麵臨人生最大的變故和困難,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為雲南是我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次我們時隔數百年將其收複,就絕對不會再丟掉了!付出多大的代價都不會!”


    “這是對國家來說。對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雲南同樣是建立功勳,做一番大事業的不二熱土!這一點我想你們都明白……”


    眾將領聞言紛紛點頭。朱老板為他們設計的晉升路線實在太上頭了。當指揮使的想升都指揮,當都指揮的想當都督;當了都督的想封侯,當了侯爵還想世襲罔替,世襲罔替了又想對國公發起挑戰……


    大家都是如此,在不斷追逐功名的路上不可自拔,也就沒有人會想這一切值不值的問題了。


    而要想加官進爵,唯有戰功。可如今天下大定,能立戰功的地方,也就隻剩漠北和西南了。


    掃除北元,平定漠北,封狼居胥的不世之功固然誘人,可韃子早就成了驚弓之鳥,根本不往大明跟前湊,想要找到他們,難比大海撈針。不然大將軍也不會北望大漠,苦等一年又一年。


    因此單從立功的角度,還是蠻夷遍地,叛服無常的雲南更靠譜。就算功勞沒那麽驚人,但集腋成裘,戰功攢的多了也能進步。


    所以將領們其實還是蠻中意雲南的。可問題是普通將士沒那麽大追求,也沒那麽大的官癮,更希望老婆孩子熱炕頭,過上安安穩穩的小日子。


    單個士兵的想法無足輕重,可將士們普遍的想法,就不能不重視了。處理不好他們的情緒,戰鬥力就完了……


    “至於普通士兵,雲南同樣是他們最好的歸宿!”朱楨又悍然宣稱道:“本王會讓他們過上最幸福的生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