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合力你一嘴我一嘴才給慈禧解釋明白什麽叫做留聲機,慈禧這才安心聽了聽戲曲,對裏麵楊小樓和賈洪林的唱腔還是很滿意的。


    “怎麽沒聽過,是哪個戲班子?”慈禧問道。


    李諭迴道:“太後,唱曲的叫做楊小樓與賈洪林,現在都屬精忠廟同慶班,楊小樓還是譚鑫培的義子。”


    慈禧經常聽譚鑫培唱戲,他現在是皇宮南府升平署的大紅人。


    “不錯,小李子,給升平署說一聲,下次也讓他來亮亮相。”


    李連英道:“老佛爺無上恩德,是那小子的福氣。”


    “至於這台洋玩意,是個好東西,哀家留下了。”


    濮蘭德心中暗喜,知道這是慈禧給了台階,立刻高興道:“尊敬的皇太後,我一定多為您獻上唱片,排憂解悶。”


    慈禧說:“你就該多有這份心才是!”


    就在咱堂堂大清最高統治者們還在為一台留聲機欣喜若狂時,英國及德國的幾家科學雜誌已經登出了李諭最新的論文。


    開爾文勳爵開篇就定下了不低的基調,一下子拔高了大家對文章內容的期待。李諭也確實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行家看了都說好!


    最後玻爾茲曼的信件內容雖然極盡讚美,可惜當時他的名氣還不大,隻是在奧地利有一些影響力。


    不過文章的質量的確上乘,再加上開爾文勳爵和英國皇家學會一起背書,很快整個歐洲學術圈都開始討論起了李諭的論文,畢竟熱力學是個大熱門,幾乎所有人都懂上那麽一點。


    最先表態的是電子發現者湯姆遜,他現在盛名在外,擔任著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此人是絕對的原子論支持者,他很快便撰文寫道:“毫無疑問,此文借由玻爾茲曼方程並通過數學方法進行推演的方法值得我們每一位物理學者借鑒。”


    此時英國的學術氛圍相對輕鬆包容,不過德國、奧匈帝國等國就明顯偏於保守。


    身在奧地利的馬赫看完論文,尤其是在看到最後玻爾茲曼的附信時,異常憤怒:“歪理邪說!有本事你給我做個實驗讓我看到原子!”


    他立刻提筆撰文駁斥了文章,並且再次嚐試用自己的“唯能論”去解釋熱力學現象。


    玻爾茲曼這次也沒閑著,看到馬赫的發文後,迅速反擊了迴去:“曆史會證明,我與麥克斯韋先生的研究是正確的,想要解釋熱現象,必然要用到分子與原子!因此該論文的根基與引申均是正確的!”


    沒想到李諭的論文竟然在歐洲學術圈又一次點爆了關於原子論是否正確的爭論。


    幾位大佬率先開了炮,後麵小弟們紛紛跟上。


    奧斯特瓦爾德是馬赫的忠實支持者,很快就跟上了火力進行第二輪輸出。他其實是個化學家,後來還拿了化學諾獎,主要研究的領域是催化劑方麵。


    不過他也是最和玻爾茲曼較勁的人,兩人堪稱學術領域的死對頭。他們之間的爭論雖然沒有後來愛因斯坦和玻爾的學術辯論那般驚豔世界,不過在二十世紀交際的時候也絕對說得上是學術圈的小焦點。


    奧斯特瓦爾德以“克服科學的唯物論”為題,在《物理學報》上力挺馬赫,反對李諭的論文,聲稱“能量是唯一真實的實在,物質並不是能量的負載者,而隻是能量的表現形式”。


    李諭後來看到他的文章時其實也是有點說不上的感覺,但也深知他絕對不可能懂得二十一世紀都未被廣泛接受的弦論。弦論中有個論調就聲稱物質來源於能量,不過這種未被證實的東西,李諭也無法分清。


    第一輪炮開完,普朗克和盧瑟福才姍姍來遲,不是他們不敢開火,實在是當時他們都是小口徑炮,沒法和大佬們相提並論。


    現在普朗克沒什麽名氣,而且他和玻爾茲曼關係也不算好。但普朗克在微觀領域的認知顯然要更進一步,甚至就連玻爾茲曼常數都是普朗克真正推導出來的。


    普朗克最擅長的是躺平、佛係,壓根不想搞什麽爭論,他隻在一份小報刊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個新的科學真理照例不能說服對手,隻能是等到對手們漸漸死亡,使得新的一代開始熟悉真理時才能貫徹。”


    看人家這態度……


    盧瑟福現在也隻是小角色,他發聲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導師湯姆遜都站出來了,自己也得緊跟其後。


    總之現在隻要是懂點熱力學的都開始爭論起來,甚至歐洲的大學也在公開討論著這個課題。


    其中就包括利物浦大學的巴克拉,這位主是19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不過他現在正在讀大學,對於李諭的論文可謂是小迷弟級別的推崇。


    他研究的領域是x射線,在之前看到李諭提出的對x射線很可能是電磁波並且可以做衍射實驗後,簡直癡迷了!


    而他多年後也正是因為做出了x射線的散射實驗拿到了諾獎,在後世對他的采訪中,曾經不止一次提到了早年求學時李諭論文對他的重要啟發。


    所以雖然他不太精通熱力學,對數學也不擅長,不過既然“精神領袖”都說話了,那還有什麽好講的!而且如果想要做出實驗,晶體就必須有整齊的原子排列。


    課堂上,利物浦大學的物理學教授洛奇讓學生們對李諭的觀點自由討論,當其他的同學拿著奧斯特瓦爾德的觀點反對李諭的文章時,巴克拉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李諭:


    “電子都發現了,為什麽不能有原子?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實驗室早就有了鐵的證據,你們總不能說電子也是能量構成的吧!”


    但是同學們的問題也都很尖銳:“不能驗證的至少不能說對。”


    “如果物質都是原子構成的,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種不同形體。”


    巴克拉據理力爭:“那你說,唯能論可以驗證嗎?既然都不能,你為什麽一定說原子論是錯誤的?而且誰說原子就都一樣,難道伱的化學課也白上了?”


    好嘛,這位巴拉克如果參加辯論會,一定可以當個優秀的二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